在中國,每10個成年人裡,就有4個血脂異常,但即便如此高的患病率,對於高血脂的認知很多人存在誤區,比如瘦的人不會得高血脂、吃素就不會得高血脂、高血脂只要控制飲食就可以了等等,其實並非這麼簡單。
本期走進名醫特邀請國家心臟病中心阜外醫院,高血壓診治中心主任醫師吳海英為大家解讀高血脂的危害與防治。
1
高血脂為何被稱為「隱形殺手」?
吳海英:
「隱形殺手」就是說殺人於無形之中,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高血脂是沒有特別明顯的症狀。只有通過實驗室檢查才能發現它的存在,但是它的結果卻是致命的。
心肌梗死是猝死的主要原因,而高血脂正是導致突發心肌梗死、中風的重要危險因素。
此外,高血脂還會對糖尿病、脂肪肝、老年痴呆、膽結石、男性性功能障礙等都有負面作用。
2
高血脂是什麼?是如何形成的?
吳海英:
顧名思義就是說血液中「脂肪」(實際上,是甘油三酯、膽固醇)的含量高了。
我們的血液是從心臟中出來,流淌在血管中,通過血管周行全身,為我們的身體送去營養。最後,再回到心臟中,所以,它可以到達全身各個器官、各個部位。
當血液中的「脂肪」含量高了,就像水管裡流動的是油水一樣,剛開始沒事兒。久而久之,日積月累,油水裡的油就會堆在水管上。這就像我們的血管內壁有一層油而且這層油越來越厚,有的時候就會形成一塊兒一塊兒的,這時候「血栓」就形成了。
那麼血栓一旦形成它可能是硬的就會一直在血管壁上,也可能是軟的,那麼就危險了,因為它可能就被流動的血液衝下來,隨著血液周行全身。
這個時候,血栓落在它通不過去的地方,那就堵了,這個地方往下的地方血液就過不去了,也就沒有了營養。
就有可能形成壞疽、腦梗死、心肌梗死等嚴重的疾病,從而危害生命健康。
3
高血脂和年齡大小有關係嗎?
吳海英:
正常情況下,年齡越大,高血脂患病的風險就越高。不過,隨著年輕人生活習慣、飲食習慣等的改變,也會導致高血脂的發生,且男性明顯高於女性。
一般建議是:20歲以上成年人每5年至少1次空腹血脂檢測,40歲以上男性和絕經後女性每年做一次空腹血脂檢測
4
哪些人要重點檢查血脂?
吳海英:
有5類人群我建議需要格外注意血脂異常,他們患高血脂的概率相對較高。
1、已有冠心病、腦血管病和周圍動脈粥樣硬化病患者;
2、有高血壓、糖尿病、肥胖、吸菸經歷的人;
3、有冠心病或動脈粥樣硬化家族病史,尤其是直系親屬中有早發冠心病或其他動脈粥樣硬化性病患者的人;
4、有皮膚黃色瘤患者;
5、有家族性高血脂的人。
5
血脂檢測要注意哪些事項?
吳海英:
很多人去醫院做血脂檢測時,由於忽略了一些事項而導致檢測結果異常,進而影響了診斷和治療。一般在檢測血脂時要注意以下三個事項:
1、空腹12小時以上,晨間取血;
2、取血前日禁食高血脂食物和飲酒;
3、檢測前不要服諸如避孕藥、降壓藥及其他影響血脂血糖藥物。
6
高血脂患者飲食要注意什麼?
吳海英:
高血脂患者飲食要遵守「三多三少」的原則。
三多是指多吃新鮮水果、粗糧;多吃豆製品;多吃不飽和脂肪酸食物(魚類、植物油等)。
三少是指少脂:少肥肉、動物內臟等高脂肪類食物;少食:每日應控制總熱量,少吃多餐,達到或維持合適體重;少鹽:每日食鹽攝入量小於6克。
7
有哪些降脂類食物可以推薦?
吳海英:
常見的具有輔助降脂作用的食物有燕麥、苦蕎、薏米、甘薯、紫薯、西紅柿、大蒜、大蔥、芹菜、秋葵、南瓜、海帶、靈芝、黑木耳、香菇、藍莓、山楂、大豆、橄欖油、山茶油、紫蘇油、沙棘油、魚油、綠茶、紅茶、黑茶、苦丁茶、荷葉、紅曲和馬齒莧等。
8
吃素能不能降血脂?
吳海英:
不吃肉,控制烹調油,血脂就會降下來,脂肪肝也會逆轉。但是也要看具體情況。
少吃肉的人為了耐飢,會攝入更多碳水化合物(饅頭、米飯)和堅果食物,同樣會導致能量過剩,多餘的碳水化合物會轉化成脂肪在體內堆積,繼而影響到血脂。
另外,有的素食經過加工、含有添加糖、鹽等,都會引起血脂的升高。
9
如何控制血脂升高?
吳海英:
如果發現自己或家人血脂異常,先別慌,下面幾個方法能有效控制。
1、早餐很重要
飲食健康從早晨第一餐開始。早餐建議食用粗糧。粗糧中的碳水化合物和膳食纖維能提供上午所需的能量,還能維持很久的飽腹感。比如燕麥、大麥、糙米等。
而油條、麵包、糕點等傳統早餐雖然味道不錯,但是為了血脂健康,儘量少吃。
2、少吃動物脂肪
控制油脂並不是說一點油都不能吃,而是應該在均衡飲食的基礎上,少吃點油。像黃油、棕櫚油、肥肉等動物性脂肪就不要吃了。
而應選擇富含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油脂。如菜籽油、橄欖油、魚類、堅果等。但是為了控制油脂總量,即便是健康的油也不建議多吃。
3、吃飯只吃七分飽
吃多了容易胖,那吃多少合適?建議大家吃飯只吃七分飽。
4、吃健康零食
推薦堅果、水果、酸奶。
堅果不要買油炸、糖衣、鹽焗的,選擇原味堅果,每天30克左右。酸奶也是原味少糖最好。
5、適量運動,控制體重
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都和肥胖有關,這些疾病都會影響血管壁結構,容易形成粥樣硬化板塊。
要堅持一周三天以上每天3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有助於控制血脂,降低中風和心臟病的風險。
中等強度:運動中可以正常說話,但不能唱歌,就算是中等強度。如果運動過程中說話要喘氣,那就算是高強度。
6、要定期體檢
要堅持做身體檢查。及早發現及早控制。尤其是患有心腦血管疾病、高血壓、糖尿病等患者,平時更要注意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