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18了,像嗎?
今天是新年第一天,一定要做點什麼,不然這一天就荒廢了。
想想這幾天朋友圈裡閃現的18歲的朋友們,就寫寫這個吧。
今天,最後一批90後,1999年12月31日出生的他們,也正式邁入18周歲的行列,是成年人了,以後要對自己的行為負完全刑事責任了。
大家在朋友圈曬18歲時洗剪吹的髮型,應該只是覺得好玩,讓現在的朋友們認識一下那時的自己。
有幾個人曬照的時候,會心痛不已地感慨歲月如歌。估計很少,大多數人都沒那份矯情,也用不著。
不過,在這個點上,很多影響我們一生命運的事情都發生了。
比如高考。
根據現行的教育制度,大多數人都會在18歲那年參加高考、填報志願,從此開啟新徵程。
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18歲這個點還真的不一樣。
我是讀西遊的,今天就來說說西遊中18歲那年的雨季。
要說的主角是江流兒,也就是後來的唐僧。這一年,他同樣經歷了人生中最為重要的一些變故。
第一件,出家。
很多人對唐僧都有誤會,以為他自幼出家,有時連唐僧自己弄混了,覺得自己是胎裡素,打小就修佛。
而真實的情況是,前18年唐僧一直在普通人家長大,也是食人間煙火的小孩子。
當年金山寺法明師傅在江邊打坐,忽然看到隨江水漂流過來一個嬰兒,就趕緊救下,並因此為他取名「江流兒」。
可一幫和尚哪會照顧剛剛出生、還要喝奶的娃娃?只好找個寺院附近的好人家,「託人撫養」。
這麼看,唐僧跟天龍八部中喬峰的經歷很像,都被方丈收養、都在寺院山腳下的人家長大。
但接下來的故事大不一樣。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不覺江流年長一十八歲」。
到了18歲這個點,江流兒的命運是出家。
「長老就叫他削髮修行,取法名為玄奘,摩頂受戒,堅心修道」。
我們不知道這樣的選擇,江流兒是否心甘情願,但從後面的表現來看,他對修行修道卻十分用心,論經辯道很是厲害,超出常人。
有些和尚甚至會因此惱羞成怒,比如下面這位。
「一日,暮春天氣,眾人同在松陰之下,講經參禪,談說奧妙。那酒肉和尚恰被玄奘難倒,和尚大怒罵道:『你這業畜,姓名也不知,父母也不識,還在此搗甚麼鬼!』」
18歲,當面臨職業道路選擇時,江流兒也許自主權不夠,也許只能聽師傅的,但他明白「既來之則安之」的道理,既然做和尚,那就做一個有作為的和尚。
第二件,尋親。
正因為有了那酒肉和尚的嘲諷,江流兒才下定決心要弄清自己的身世。
「人生於天地之間,稟陰陽而資五行,盡由父生母養,豈有為人在世而無父母者乎?」
師父只好如實相告。「長老到重梁之上,取下一個小匣兒,打開來取出血書一紙,汗衫一件,付與玄奘。玄奘將血書拆開讀之,才備細曉得父母姓名,並冤讎事跡」。
接下來的故事大家都不陌生:
江流兒先到江州府衙見到了母親,後又在金山寺內確認;
根據母親的提示,到洪州萬花店找到了失散多年的婆婆(奶奶),憑著一片真心,讓婆婆雙眼復明;
再到京城殷丞相府與外公外婆相認,借得唐王六萬御林軍;
最後一舉擒獲殺父仇人劉洪、李彪,為父報仇。
「先將李彪釘在木驢上,推去市曹,剮了千刀,梟首示眾訖;把劉洪拿到洪江渡口先年打死陳光蕊處,丞相與小姐、玄奘,三人親到江邊,望空祭奠,活剜取劉洪心肝,祭了光蕊,燒了祭文一道」。
後來,父親陳光蕊也因龍王搭救,死而復生,至此一家人喜樂團圓。
第三件,恩官不受。
尋親成功,而且親人全是大富大貴之人,對江流兒來說,可謂麻雀枝頭變鳳凰。
外公是當朝宰相,不是總理也至少是個部長;父親死而復生,被升為文淵閣大學士,隨朝理政。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江流兒想要還俗,也像家人那樣入朝為官也不是難事。
即便唐王授官也不受。「恩官不受願為僧,洪福沙門將道訪」。
這事如果擱我們很多人身上,估計就糟了。原來我有那麼深的背景呀,這還得了,以前金山寺裡欺負過我的和尚,你們可要遭殃了。
可江流兒呢,並沒有任何這樣的舉動,依然一心一意做自己的和尚,「立意安禪」,於是被「送在洪福寺內修行」。
也正因如此,江流兒才能「千經萬典,無所不通,佛號仙音,無般不會」。
當唐王做水陸大會,要從全國選得道高僧時,才能獲得一致推選。「
受了大闡官爵。又賜五彩織金袈裟一件,毗盧帽一頂。前赴化生寺,擇定吉日良時,開演經法。」
這裡再說一句,既然18歲如此重要,也如此負重,所以18歲來過一次就夠了。如果天天18歲、年年18歲,誰受得了?
那些幻想著年年18的姑娘們,如果真的夢想成真,估計很快就要後悔了。
感謝你有耐心看完,如果覺得不錯,不用點ZAN。可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再讀西遊」,我將為你奉上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