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功德贊!

2021-02-19 導迷標月指

出家眾因有外在的出世形相,給人脫俗清淨的感覺,令人心生恭敬,無意中,就讓人與佛法結了緣。又因出家僧人能升座說法,利益群生,讓人知道有佛法、能夠修習佛法,並因而輾轉教化,小之得到人天果報,大之證得解脫聖位。譬如一燈燃百千燈,其光明終不會有窮盡。所以,出家的功德利益無量無邊;即便一日一夜出家,都會為自己種下解脫的因緣。

        

作為一個弘法利生的寺院,都有僧寶的住持,所以,欲令佛法住世,我們也當發起出家的心。哪怕你出家一天、十天,一個月、三個月,帶給你自身的利益、帶給這一方眾生的利益、帶給天下人的利益都是無量無邊的!

宋仁宗御題贊僧賦

夫世間最貴者,莫如舍俗出家。若得為僧,便受人天供養。作如來之弟子,為先聖之宗親。出入於金門之下,行藏於寶殿之中。白鹿銜花,青猿獻果。春聽鶯啼鳥語,妙樂天機;夏聞蟬噪高林,豈知炎熱;秋睹清風明月,星璨光耀;冬觀雪嶺山川,蒲團暖坐。任他波濤浪起,振錫杖以騰空;假饒十大魔軍,聞名而歸正道。板響雲堂赴供,鐘鳴上殿諷經。般般如意,種種現成。生存為人天之師,末後定歸於聖果矣。

偈  曰:

空王佛弟子,如來親眷屬。

身穿百衲衣,口吃千種粟。

夜坐無畏床,朝睹彌陀佛。

朕若得如此,千足與萬足。

【出家功德偈】

流轉三界中,恩愛不能脫。

棄恩入無為,真實報恩者。

善哉大丈夫,能了世無常,

舍俗入泥洹,希有難思議。

皈依大覺尊,能度三有苦,

亦願諸眾生,普入無為樂。

【出家剃度偈】

毀形守志節,割愛無所親,

棄家入聖道,願度一切人。

大哉解脫服,無上福田衣,

披奉如戒行,廣度諸眾生。

【出家之勝】

孔雀雖有色嚴身,

不如鴻雁能遠飛。

白衣雖有富貴力,

不如出家功德勝。

【出家之樂】

閒坐林樹間,寂然滅眾惡。

恬澹得一心,斯樂非天樂。

人求富貴利,名衣好床褥。

斯樂非安隱,求利無厭足。

納衣行乞食,動止心常一。

自以智慧眼,觀知諸法實。

種種法門中,皆以等觀入。

解慧心寂然,三界無能及。

出  家  功  德

在家之人多諸煩惱,父母妻子恩愛所系。常思財色,貪求無厭,得時守護,多諸憂慮。流轉六趣,遠離佛法。當作怨家惡知識想,應厭家垢,生出家心。無有在家修習無上菩提之道,皆因出家得無上道。   

 

以一日一夜出家故,滿二十劫,不墮地獄餓鬼畜生,常生天人,受福自然,最後人中,生富樂家,財富珍寶具足。

——出家功德經

  

居家生業,種種事務,若欲專心道法,家業則廢;若欲專修家業,道事則廢。不取不舍,乃應行法,是名為難。若出家離俗,絕諸忿亂,一向專心,行道為易。

 ——大智度論

  

設滿恆沙界珍寶供養佛,不如一日中,出家修寂靜。

——大寶積經

  

若放男女,若放奴婢,若聽人民,若自己身,出家入道者,功德無量……是故佛說出家功德,高於須彌,深於大海,廣於虛空。

 ——賢愚因緣經

  

若復有人歸佛出家,功德有十。云何為十?一遠離妻室,二染欲不貪,三愛樂寂靜,四諸佛歡喜,五遠離邪魔,六近佛聽法,七遠離三惡,八諸天愛敬,九命終生天,十速證圓寂。如是十種功德,歸佛出家獲如斯報。

 ——分別善惡報應經

  

若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一日一夜出家修道,二百萬劫不墮惡趣,常生善處受勝妙樂,遇善知識永不退轉,得值諸佛受菩提記,坐金剛座成正覺道。然出家者持戒最難,能持戒者是真出家。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

 

佛告文殊師利:如是,如是!如汝所說。一切諸功德,不與出家心等。何以故?住家無量過患故,出家無量功德故。住家者有障礙,出家者無障礙;住家者攝受諸垢,出家者離諸垢;住家者行諸惡,出家者離諸惡;住家者是塵垢處,出家者除塵垢處……

——文殊師利問經

  

聽人出家,若自出家,功德最大,以出家人,以修多羅為水,洗結使之垢,能滅除生死之苦,為涅槃之因;以毘尼為足,踐淨戒之地,阿毘曇為目,視世善惡,恣意遊步八正之路,至涅槃之妙城。以是義故,放人出家,若自出家,若老若少,其福最勝。

——賢愚經

 

聞說出家心生歡喜,功德無量譬喻不及,出家之利,高於須彌,深於巨海,廣於虛空。所以然者?由出家故方得成佛,三世諸佛未有不因舍家出家成佛者也。

 ——菩薩本生鬘論

  

居家憒鬧,多事多務,結使之根,眾惡之府,是為甚難;若出家者,譬如有人出在空野無人之處,而一其心,無思無慮,內想既除,外事亦去。

——大智度論

宋仁宗皇帝御題贊僧賦:「夫世間最貴者,莫如舍俗出家。若得為僧,便受人天供養,作如來之弟子,為先聖之宗親。出入於金門之下,行藏於寶殿之中。白鹿銜花,青猿獻果……」

  

順治皇帝贊僧詩:「天下叢林飯似山,缽盂到處任君餐。黃金白玉非為貴,唯有袈裟披身難。朕為大地山河主,憂國憂民事轉煩。百年三萬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閒……世間難比出家人,無牽無掛得安宜。口中吃得清和味,身上常穿百衲衣。五湖四海為上客,皆因夙世種菩提。個個都是真羅漢,披搭如來三等衣。」

相關焦點

  • 出家日·文殊開示:不是剃了頭叫出家 在家也能出家
    恭迎文殊菩薩出家日文殊住處·金色世界五臺山
  • 出家的意思與條件
    佛弟子有人因緣不成熟,或有家室、或不堪僧眾清寂,不能盡一生而出家。故有「短期出家」,即出家之期可三日、七日、一月、三月、半年、三年等,皆可量己身心所能堪受者而行之。出家功德,高於須彌,深於大海,廣於虛空,不可稱量。
  • 恭迎釋迦牟尼佛出家日 您出家是娑婆世界最大的福報!
    無有在家修習無上菩提之道,皆因出家得無上道。——鬱伽長者經◇以一日一夜出家故,滿二十劫,不墮地獄餓鬼畜生,常生天人,受福自然,最後人中,生富樂家,財富珍寶具足。——出家功德經◇居家生業,種種事務,若欲專心道法,家業則廢;若欲專修家業,道事則廢。不取不舍,乃應行法,是名為難。若出家離俗,絕諸忿亂,一向專心,行道為易。
  • 我的出家因緣
    同樣,出家者亦有出家的因緣。又因人各有異,故有種種因緣之不同。縱觀古今大德出家的因緣,有因聽聞經教受到啟發而出家者,有因受到佛化家庭的薰陶而出家者,有聽父母出家的,有不聽父母出家的,也有因走投無路投奔寺院寄宿而出家的……如是等等舉不勝舉。雖然各人的出家因緣有所不同,但其歸原大概無有二致。辭親割愛,批緇空門,勤學苦修,無非是為了轉迷成悟,轉凡成聖,回復自己的清淨本性而已。
  • 海濤法師的出家因緣
    還有一次,出國去玩,跟很多朋友去泰國洗泰國浴,洗的很厭倦,就跑在外面等候,結果有個算命的叫我過去,來唷!年輕人幫你算命,別人三百塊,你兩百塊就好!反正無聊就花兩百塊算命,算了之後,他問我一句話,你想出家嗎?我說,開玩笑!我已經聽的很煩了,我不要出家!他說:我看你是出家命!連在這種地方洗澡也有人說我會出家!不過,我開始有點相信,我真的有出家命嗎?所以,我問他:我要如何才不用出家?
  • 二十六種人不許出家
    《顯揚聖教論》卷三中說:「出家者,謂持出家威儀相貌,棄捨俗境,受持禁戒,如法乞求清淨自活。「2、出家的淵源出家行為源自古印度,在吠陀時代,即公元前1500年~公元前600年,就已經有了舍家而求解脫的出家人。
  • 海濤法師與出家前貌美如花的妻子座談,自述出家故事(催人淚下)
    反正無聊就花兩百塊算命,算了之後,他問我一句話,你想出家嗎?我說,開玩笑!我已經聽的很煩了,我不要出家!他說:我看你是出家命!連在這種地方洗澡也有人說我會出家!不過,我開始有點相信,我真的有出家命嗎?所以,我問他:我要如何才不用出家?他告訴我,依據泰國的風俗,一個人若要躲避出家,他就要引渡一個人去出家,幫他出錢、買衣服、讓他出家,這樣你就不用出家了!
  • 男星黃書豪短期出家?參加過偶像練習生,短期出家是泰國傳統習俗
    網上曝出曾參加過《偶像練習生》的泰國男星黃書豪出家了,不過男子結婚前或二十歲左右短期出家修行是泰國的傳統習俗。照片中這位光頭男子就是黃書豪,他跟朋友的在一起合影。許多中國粉絲表示非常驚訝,好好的偶像怎麼變成了僧人?雖然文化不同,是短期的出家,不過一些粉絲還是覺得不能接受。
  • 一子出家,魔宮震動
    總而言之,這一連串的煩惱,各人所得皆不同,所以煩惱有差別,我們出家修行或在家修行,當下就是要出這個煩惱叢生的家,內心有無量無邊的煩惱,煩惱相聚在心裡,如同一個家庭,所以稱為煩惱家。  出家修行不只是出俗家而已!還要出煩惱家才對;若是出家不出煩惱家,等於空出家;空出家,又何必出家呢?所以出家要出煩惱家,才能得證無上菩提,證入大涅槃。
  • 順治皇帝&出家
    一切名利、財色、權威,也都是無常幻化了不可得;乃至我的身體,也是空幻無常,了不可得;日月星辰、山河大地,世間一切都是危脆的,無常遷流不息,滄海變桑田,桑田變滄海,時勢變化無窮;我的生死未了,未達開悟本性,未證菩提,時候不早了,我出家修行的因緣應該到了,時機應該成熟啦!」
  • 出家修行的真實含義是什麼?很多人把「出家」想得太簡單了!
    我們習慣上將遁入空門的人稱為出家人,但是對於出家的本質是什麼卻沒有幾個人能懂。出家這一說法並非出自佛教,事實上它是古印度的一種傳統產物。在古印度佛教之前的主流宗教即婆羅門,其教義中將人的一生分為四大階段。
  • 太上洞玄出家因緣經
    因對天尊,自發誓願:第一誓者,出家之後,誓不輕慢經道及以本師。第二誓者,出家之後,誓不洩慢法服,損道威儀。第三誓者,出家之後,誓不中道退敗,趨世榮華。第四誓者,出家之後,誓不舍其法服,更從異學。第五誓者,出家之後,誓不與非出家及諸異學交遊居處,穢辱法服。第六誓者,出家之後,誓不啖食酒肉,懷殺害想。第七誓者,出家之後,誓不與諸男女交遊,生淫慾想。第八誓者,出家之後,誓不違經誠,生諸過惡。
  • 怎樣界定出家人和在家人的概念
    《佛說四十二章經》云:「辭親出家,識心達本,解無為法,名曰沙門。」沙門即通常所說的出家人,這一句經文對出家人的概念作了簡要定義。沙門是梵語,意為勤息,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痴。  出家,出的什麼家?「家」可以理解為心住之處,心的牽絆、滯著所在,「出家」便是出離執著。執著從粗大到細微有很多層次,故而出家也由表及裡、由淺至深有很多層次。
  • 出家的條件程序和儀式
    一個人要加入僧團,成為正式的出家修行者,不僅要符合一定的條件,而且還要履行一整套嚴格的程序和儀式。出家條件主要有「十三難事」和「十六輕遮」。  出家的條件  佛教對於出家是有著嚴格規定的。一個人要出家,除了信奉佛教、真心願意皈依佛門之外,一般來說還要符合以下條件:  一、必須是一個自由人。
  • 開示|出家人是靠誰養活的?
    在家居士護持三寶,哪怕整個廟是你蓋的,給出家人住,你仍然要恭敬三寶。有的人說,那我供養了出家人,出家人是靠我養。這個觀念就特錯了,出家人的福報,是釋迦佛給的。釋迦佛用一毫毛的功德,就足夠讓天下所有出家人吃飽住好了。反倒是,在家人要明白,福報是出家人給的。唐太宗問玄奘大師:「 我想供僧,但聽說許多僧人無有修行,應當如何?」
  • 佛教和道教都有出家人,怎麼理解出家的行為,在家眾應該如何修行
    即使佛教後來傳入到中國,我們中國的士大夫還是不曾接受這種古印度的修行方式,尤其是出家,認為出家是種不孝的行為,後來因為歷朝歷代的努力,及其佛教本身也在不斷的吸收消化中國的文化,才使自身在中國扎了根。到底出家這種行為,是怎麼來的呢,這還得從古代印度的生活習慣說起。
  • 日本尼姑真灑脫,出家前身邊男人不斷,出家後吃肉喝酒寫小說
    而瀨戶內寂聽這個名字,則是在她51歲的時候於巖手縣平泉町的中尊寺出家後得到的。瀨戶內寂聽的一生可以用灑落這一個詞語概括,無論在她出家前或是出家後,她都將自己灑脫的人生態度貫徹到底,活成了自己理想中的樣子。
  • 【香光影視】海濤法師與出家前貌美如花的妻子座談(附海濤法師出家因緣)
    還有一次,出國去玩,跟很多朋友去泰國洗泰國浴,洗的很厭倦,就跑在外面等候,結果有個算命的叫我過去,來唷!年輕人幫你算命,別人三百塊,你兩百塊就好!反正無聊就花兩百塊算命,算了之後,他問我一句話,你想出家嗎?我說,開玩笑!我已經聽的很煩了,我不要出家!他說:我看你是出家命!連在這種地方洗澡也有人說我會出家!
  • 出家成家,如何選擇?既不出家也不結婚是否可取
    出家為可貴,大家覺得出家是很好的,在家這塊似乎拿不到檯面上說,特別在一些傳統的觀念裡,如果是小乘比丘戒律上,對於成家這件事很排斥,覺得不怎麼高貴,甚至有罪惡感,更不要談這件事情了。現在絕大多數人,仍然是在家生活,這是生活主流,出家畢竟是少數人。不管是出家在家,希望都能夠以佛法指導生活。在念佛蓮友中,主要有兩大方面的群體,面臨這樣的選擇。
  • 海濤法師與出家前的美麗妻子對話
    反正無聊就花兩百塊算命,算了之後,他問我一句話,你想出家嗎?我說,開玩笑!我已經聽的很煩了,我不要出家!他說:我看你是出家命!連在這種地方洗澡也有人說我會出家!不過,我開始有點相信,我真的有出家命嗎?所以,我問他:我要如何才不用出家?他告訴我,依據泰國的風俗,一個人若要躲避出家,他就要引渡一個人去出家,幫他出錢、買衣服、讓他出家,這樣你就不用出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