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是指離開親人、家庭、事業這樣的世俗世界,到道觀裡做道士,或到寺院裡做僧尼(也就是俗說的尼姑,和尚)。 一般出家後的人除了每天得吃齋念佛,同時要戒掉七情六慾(也就是不能娶妻生子)。
依據如來的正法規與法律,欲受戒出家的人,除了要擁有虔誠恭敬且正確的信念之外,尚須具備以下的條件:
1、父母親或監護人的同意許可,持父母同意的書面材料和身份證、戶籍證明(由派出所開)、體檢證明,到你認為有緣的寺院。
2、沒有染上會傳染的嚴重疾病(如愛滋病,多種皮膚病等,但傷風感冒不在此例)。
3、沒有債務問題纏身者(如:破產、生意失敗而欠下一身債務者)。
4、沒有違犯國家法律(刑事)或正在打官司等事纏身者(指遭警方通緝者,若曾是犯罪,但已刑滿出獄者不在此例)。
5、 年齡不小過7歲,不大於60歲。
6、精神健全(指沒有患上任何精神病,如:精神衰弱症、精神分裂症、羊癲症之類會失去知覺理智而失態之病症)。
7、心理健全、正常(雙性人不可出家)。
8、 要求出家者,須本人自願,信仰虔誠,愛國守法(包括無法律糾紛),父母許可,寺院對要求出家者,經查明身份來歷,認定符合出家條件,經僧團一年以上考察合格(考驗階段要做的事情:背誦五堂功課、學習沙彌律儀、學佛教基礎知),可以拜一個比丘,女性則拜比丘尼為剃度師,定期在佛前舉行剃度儀式,即剃去鬚髮,以僧裝更換世俗服裝,去俗姓,改姓釋,並由師父按各自法派取一法名與法號。並按規定發給度牒。然後經過短期修學,求受十戒,這就成為沙彌或沙彌尼。沙彌是根據古代印度語音譯的,意義是「息惡行善」者。取得了沙彌或沙彌尼的資格,即為比丘或比丘尼的候補者。(全國漢傳佛教實行度牒僧籍制度的辦法)。
出家難,難行能行方是大丈夫!《法苑珠林》云:「出家修道易為,如海中泛舟;在家修道實難,如陸地行船。」紅塵百戲,牽絆實多,居家窄迫,猶如牢獄,一切煩惱,因此而生。佛在《大乘本生心地觀經》中說:「出家菩薩勝在家 算分喻分莫能比
在家逼迫如牢獄 欲求解脫甚為難
出家閒曠若虛空 自在無為離系著
諦觀在家多過失 造諸罪業無有邊
營生貪求恆不足 猶如大海難可滿.」
出家乃大丈夫行為,亦非帝王將相所能為。
佛弟子有人因緣不成熟,或有家室、或不堪僧眾清寂,不能盡一生而出家。故有「短期出家」,即出家之期可三日、七日、一月、三月、半年、三年等,皆可量己身心所能堪受者而行之。出家功德,高於須彌,深於大海,廣於虛空,不可稱量。
要出家,並非一件小事,印光法師曾舉出兩個條件:第一要發大菩提心;第二要有過人天分,才能荷擔如來家業,做眾生的人天導師。出家是大丈夫事情,非王侯將相所能為也。「黃金白玉非為貴,唯有袈裟披肩難。」
不管怎麼說,能現在發起一念想要出家修行的心,都是非常值得讚嘆和隨喜的,不用說已經真實出家,即使發出家心嚮往靜處,其功德亦難以計量,《難陀出家經》云:「若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眾生,於一大劫中,布施兒女,所獲功德,不如發出家心向寂靜地邁一步所獲功德。」不用說自身出家,即使勸人出家、支持別人出家所獲功德亦是無量。《出家功德經》云:「若放男女奴婢人民出家,功德無量。」不用說終生出家,即使一日一夜出家其功德也難以思議。《本緣經》云:「以一日一夜出家故,二十劫不墮三惡道。」《僧祗律》云:「以一日一夜出家修梵行者,離三百六十三萬六千歲三塗苦。」《萬善同歸集》中永明延壽大師云:「乃至醉中剃髮,戲裡披衣,一曏時間,當期道果,何況割慈舍愛,具足正因,成菩薩僧,福何邊際。」
出家箴言(一)
出家人求個內心豁達,任世間風雲變幻,我自巋然不動。超脫生死,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佛曰:我心既我佛。在家亦可出家!
(二)
在這物慾橫流,金錢至上的社會,有幾人能擺脫世俗的紛擾?
大千世界,紫陌紅塵,看得穿的未必逃得出,逃出了的未必看得破!無奈,無奈。
如果你能出家,真正的放下了一切,更是一咱智慧的覺悟,內心寧靜、明了,真正的覺悟了,大徹大悟之後,才是真正的出家。
(三)
宇宙本來也是來也空空去也空空,人放不下的是欲望,但欲望最終歸於空帶不走的,所以出家人叫覺悟,是否真的徹悟都在於本人。
中國佛教協會在《全國漢傳佛教寺院管理辦法》(2019年7月24日修訂),第四章第二十三條明文規定:
要求出家的人,須本人自願、六根具足(包括無生理缺陷)、身體健康、信仰佛教、愛國守法、有一定文化基礎,符合佛教戒律的有關要求。寺院對要求出家者,經查明身份來歷,認定符合出家條件的,可接受留寺,指定依止師,授予三皈五戒,經僧團一年以上考察合格,再正式剃度。
(注意,有一定文化基礎,是為了有一定能力可以學習佛法。並沒有高學歷的要求。)
2,自己的發心
首先要明白出家是為什麼。出家是在對佛、法、僧的信心的基礎上,知道佛法對自己和對眾生的意義,清楚出家真正的功德,為了遠離五欲,解脫自己,也解脫眾生。
這裡說的解脫自己,並不是逃避。如果有人「為情所傷,唯願從此青燈伴古佛…」。如果是這樣,我勸你還是再想想吧,這屬於電視劇看多了。出家的修行需要積極、主動的態度,積極的改變因緣。
3,佛教內部怎麼說
出家的條件,在佛教三藏(經、律、論)中有諸多明文,道宣祖師在有關著作中總結為:年齡、具根、父母同意。(年齡這裡,比較複雜,這裡就不多說了;具根指男根具足,不是二形等人。女眾也是,不是二形等人。)
注意了嗎,沒有學歷要求!想來從古至今,這麼多出家人,這麼多有成就的祖師大德,難不成出家前還要考個秀才狀元?
此外,需要獨身(處理好婚姻關係)等等,也是需要的。
4,其他提醒
出家的正義,是身、心俱出家。出家不為衣食、名利,不為安逸。不但要出世俗之家,還要出生死之家、煩惱之家、三界之家。
出家不是放棄父母親人,而是為他們(以及眾生)能究竟脫離苦海而行的大孝。
5,總結
有出家的打算,前提還是要經過一段時間接觸佛法,對佛法生起正信,也明白出家的意義了再說。不要對佛法都沒了解,頭腦一熱上來就說要出家。如果你真正學習一段時間佛法了,相信你怎麼也去過正規的大叢林了,接觸過出家師父、學佛的居士了,相信那個時候,出家需要什麼條件,有什麼要求,應該到哪裡出家,根本就不需要跑到網上去搜索了。
6,奉勸
平常常聽到的「看破紅塵」、「四大皆空」、「遁入空門」,並不是字面上的那麼簡單,還是不要輕易用。紅塵也沒那麼容易看破的。四大皆空,很多人四大是什麼都不知道,就用來說出家人。遁入空門,啥是「空門」啊?
奉勸有些人啊,不要再造謠佛教了,網上傳了很久,也被很多大寺院闢謠過很多次的「寺院招聘和尚、出家要求高學歷」這種低級的爛大街的謠言可以休矣。就算不信因果,最低限度也要講究個實事求是吧?為了博眼球,爭關注,譁眾取寵,不調查研究,轉發網上那些低俗的東西,是為了讓更多人見識自己真實的素質和水平嗎?
有人刻意把某佛學院的招聘啟示轉移到某寺院上,佛學院因為教學的要求,對講課法師有一定學歷要求是可以理解的。但對出家的真正要求,以上已經說了。
其他的什麼「傳72絕技、各地分寺住持、實習、齋薪」,拜託,你連佛教的名詞都沒寫對,可笑的真是讓人不屑一顧,我在這兒不嫌麻煩的羅嗦,但凡了解一點佛教的人都懶得理。
道日用而不知。無論你信不信,規律都會發揮作用。自己那麼任性的行為,不要到叫苦的時候才知道後悔。
可嘆啊!現代的網絡、影視媒體對佛教誤導的太嚴重,大眾對佛教的誤解太嚴重。只不過,佛教絕對不是可以隨便拿來戲謔調侃,玩梗的對象。一個人的行為,要有底限。有這點造謠的時間,自己學點有用的不香嗎?
歡迎以良好的態度交流,歡迎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