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2018,我們繼續~

2021-02-08 臺核故事

臺山核電是一個美麗的地方。

 

我對這裡的一草一木飽含深情,雖然很多花花草草叫不上名字,但我知道它們一年之中什麼時候枝繁葉茂,花開正豔。


 

除了工作任務,我還拍過這裡的蜜蜂、青蛙、蝸牛和蘑菇,還在很多不起眼的角落守望著光影的四季變幻,看沙灘、海岸的潮起潮落。 


2016年開始接觸視頻,到2017年逐漸喜歡上了剪輯,順著各路大神的印跡努力去模仿他們的神剪輯。有一天突然意識到,以前那些隨手一拍的習慣有些LOW了,一張照片和視頻的每一幀畫面一樣,應該有自己的規律和邏輯,平時拍的那些花花草草,也應該有一條線把它們串起來。 

沒錯,我們想到了二十四節氣。臺核故事上一期推送的「二十四節氣在臺核」就出自我和搭檔小伍之手。從2017年2月3日農曆立春開始,我們嘗試著在全年24個節氣的當天去拍一些覺得有意義的鏡頭。

 

從那時起,我和小伍走上了一條長徵路,春去秋來,他圍繞鷺湖轉了一年,我則和香溪平臺的安保大叔聊完了人生。在拍片的過程中,儘管有這樣或者那樣的遺憾,但我們還是完成了任務。

 

有人問,你們拍了一年的節氣,除了照片,還能給我們講點什麼?我想了想,覺得有兩點可以跟大家分享下:一是堅持,二是求異。

 

堅持,除了在全年的每一個節氣,不管是周末還是節假日,都要在基地拍照,還要堅持自己選定的機位,只有在同樣的位置堅持一年,才能體現春夏秋冬的四季更替。存異,即指在固定的機位拍攝之外,每一個節氣拍攝的主體要有所區別。比如鷺湖的睡蓮,從4月到11月都是花期,如果入鏡,則只有一次機會。

 

其實在工作和生活中,很多時候也可遵循這個道理。

距離2018年2月4日立春還有9天,我們將會繼續我們的24節氣,在2017年的基礎之上,我們希望2018年做得更好一些,我們2019年1月20日再見。

 

(上圖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今天,我們該如何保護二十四節氣
    站在安徽省淮南市八公山地質公園二十四節氣園中,跟二十四節氣「較真」了40多年的安徽大學文學院教授陳廣忠向遊人介紹。為什麼要「較真」?「因為,當我們談論保護二十四節氣時,首先應當考慮的是保護其本身的科學性。」近日,在安徽壽縣舉行的二十四節氣保護工作研討會上,陳廣忠提出這一觀點。
  • 讓二十四節氣「活」起來
    近日,二十四節氣保護工作研討會在安徽壽縣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有關專家學者匯聚這座千年古城,共同探討如何傳承保護好二十四節氣文化,如何讓農耕時代的二十四節氣講出新時代的精彩故事。
  • 與二十四節氣同行——小雪
    這首耳熟能詳的「二十四節氣歌」,記載了一年從立春到大寒中的二十四個節氣。在古代,因為沒有天氣預報,「二十四節氣」在人們的生產和生活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不僅深深植入我們的生活,而且隨著歲月的延伸,它還被人們賦予豐富的文化內涵、民俗文化和節日文化。成為中國人特有的時間知識體系的一部分。
  • 二十四節氣
    立夏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7個節氣,夏季的第一個節氣,表示盛夏時節的正式開始,太陽到達黃經45度時為立夏節氣。鬥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小暑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第十一個節氣,夏天的第五個節氣,表示季夏時節的正式開始;太陽到達黃經105度時叫小暑節氣。暑,表示炎熱的意思,小暑為小熱,還不十分熱
  • 12星座早已不是12星座,而二十四節氣仍是那個二十四節氣
    可是很多人卻不知道12星座早已變成了13星座,同時也很少有年輕人能完整記得二十四節氣和二十八星宿!其實它們最初的誕生原因都跟時間和空間有關!篇幅有限先聊聊二十四節氣,下次再說說二十八星宿!二十四節氣起源於華夏文明的誕生地黃河流域,也是以這一帶氣候環境為依據建立起來的時間曆法系統。
  • 詭秘的二十四節氣
    二十四節氣的實際內涵是什麼呢?我們可以參照兩個場景:場景一:沙漠特點:白天和夜晚的溫差非常大。二分二至日我們看得到四季變化,卻看不到陰陽的升降。但實際上我們看到空間之所以發生變化,就是陰陽升降的結果。同一空間,不同時間,因其受陰陽的影響不同,所以我們感覺空間發生了變化。但變化的不是空間,而是陰陽。如果空間不變化,時間就失去了意義。
  • 讀吧|傳統二十四節氣,是我們永遠醒著的時鐘
    故宮日曆:品讀千年積澱和東方審美 傳統二十四節氣,雖然是農耕文明的產物,但在今天,它依舊是我們日常生活的另一個儀軌。在不經意的瞬間,它是我們認知天氣和季候的潛意識。 蔣勳作為知名美學大家,在他最新散文集《歲月靜好:蔣勳的日常功課》中,用圖文互現方式,分享了他對二十四個節氣的真切體驗。書中有風雪和雨露的流轉,也有星月花木私語,更有大自然各種聲音、色彩和線條的喚醒,還有哲學與美的沉思。這種經驗和感受,是蔣勳對美與身體、文明與道德、律法與自由以及自我與修行諸多感悟。
  • 「二十四節氣」二十四節氣手抄報模板,一步一步教你畫
    大家好,我是淘氣的小音符,一年有二十四個節氣,每個節氣都凝結著古人的智慧,原創二十四節氣手抄報模板,有需要的同學歡迎收藏!二、內容框設計我們使用黑色的畫筆,用弧形畫出長方形內容框;我們在內容框上再加上弧線,把邊框畫成月牙型;我們畫上二十四個圓形,左右兩邊分別十二個,注意要對稱分布;我們在內容框熱的月牙型的交接處畫上三個小球的裝飾;
  • 二十四節氣是如何劃分的?
    1為什麼要設立二十四節氣?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傳統曆法的重要組成部分。幾千年來,曆法中節氣的設置對我國農牧業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從節氣也演變產生了一些民間節日和民俗活動,體現了我國悠久的歷史和優秀的傳統文化。
  • 綦江推出二十四節氣盲盒文旅文創新產品
    新華網重慶12月8日電(韓夢霖)12月7日,2020美好綦江《綦龍寶寶之二十四節氣盲盒》線上發布會在雲端開播,十二款綦龍寶寶節氣盲盒亮相直播間進行線上推介。  最新的六款盲盒的造型創意分別為大雪小綦龍、冬至小綦龍、小寒小綦龍、大寒小綦龍、立春小綦龍、雨水小綦龍。
  • 與蔣勳一起悅讀二十四節氣
    《歲月靜好:蔣勳的日常功課》 蔣勳 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二十四節氣中,有生活瑣屑,也有精神密碼、哲學的思考。二十四節氣,也是永遠醒著的時鐘,作為知名的美學大家,蔣勳在他最新的散文作品《歲月靜好:蔣勳的日常功課》中,分享他對二十四個節氣的真切體驗。這裡,有風雪和雨露的流轉,也有星月花木的私語,更有大自然中各種聲音、色彩和線條的喚醒,還有哲學與美的沉思。
  • 二十四節氣|陳國權:清平樂·冬至
    |陳國權:清平樂·小雪 2020-11-22 二十四節氣|陳國權:清平樂·大雪 2020-12-07 二十四節氣|陳國權:清平樂·立冬 2020-11-07 二十四節氣|陳國權:清平樂·
  • 中國古代曆法之二十四節氣
    二十四節氣是我國民間傳統節令。早在周朝和春秋時代就用「土圭」測日影辦法而定夏至、冬至、春分、秋分。二十四節氣是把一年內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變化和引起的地面氣候的演變次序,將全年平分為二十四等份,並給每個等份起名,這就是24節氣由來來。每個節氣約間隔半個月的時間,分別在十二個月裡面。
  • 跟著蔣勳感受「二十四節氣」
    中國傳統的二十四節氣,雖然是農耕文明的產物,但在今天,它依舊是我們日常生活的另一個儀軌,總是在不經意的瞬間,成為我們認知天氣和季候的潛意識。2020年歲末,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蔣勳新書《歲月靜好:蔣勳的日常功課》用圖文互現的方式,分享了一個深具藝術敏感度的作家,對二十四個節氣的真切體驗。從顏色來仔細體認節氣  蔣勳首先做的是顏色的功課。
  • 跟著蔣勳感受二十四節氣
    ■從顏色來體認節氣二十四節氣始於立春終於大寒,北鬥星鬥柄的一個圓周運動中,劃分出了節氣,也誕生了四季。《歲月靜好:蔣勳的日常功課》首先做的是顏色的功課,蔣勳說色彩是信仰的本質。正是帶著這樣的敏感,蔣勳引領讀者從最基礎的顏色來仔細體認節氣。美人蕉的鵝黃、苦楝的粉紫、白流蘇的雪白,這是春天百花接力競放的顏色。
  • 跟著蔣勳漫步二十四節氣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蔣肖斌)傳統的二十四節氣,雖然是農耕文明的產物,但在今天,它依舊是我們日常生活的另一個儀軌。蔣勳新書《歲月靜好:蔣勳的日常功課》中,用圖文互現的方式,分享了他對二十四個節氣的真切體驗,近日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
  • 二十四節氣,是永遠醒著的時鐘
    故宮日曆:品讀千年積澱和東方審美傳統二十四節氣,雖然是農耕文明的產物,但在今天,它依舊是我們日常生活的另一個儀軌。在不經意的瞬間,它是我們認知天氣和季候的潛意識。蔣勳作為知名美學大家,在他最新散文集《歲月靜好:蔣勳的日常功課》中,用圖文互現方式,分享了他對二十四個節氣的真切體驗。書中有風雪和雨露的流轉,也有星月花木私語,更有大自然各種聲音、色彩和線條的喚醒,還有哲學與美的沉思。這種經驗和感受,是蔣勳對美與身體、文明與道德、律法與自由以及自我與修行諸多感悟。 這是蔣勳在二十四節氣中的功課,也是我們體悟自身和宇宙關係的功課。
  • 二十四節氣劃分與計算
    平氣在古代,通常將冬至到冬至之間的時間段(約365.25日)也就是歲實(回歸年),分割為24段(每段約15日2時5刻),每段起始於一個節氣,依次為: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
  • 【二十四節氣】白露
    二十四節氣 ·白露 天氣漸涼,迎來了白露節氣。 認識白露節氣,感受涼爽的秋季。 白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個節氣。白露是一個反映自然界氣溫變化的重要節令,基本結束了暑天的悶熱,是秋季由悶熱轉向涼爽的轉折點。
  • 二十四節氣歌 藏著哪些看點
    蘊含中華民族悠久文化內涵的二十四節氣是如何產生的?還有哪些有趣的「冷知識」?  完整的「節氣歌」是怎樣的  「二十四節氣」是中華民族上古農耕文明的產物。由於農耕生產與大自然規律息息相關,上古先民為了順應農時,通過觀察天體運行,總結了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變化規律,形成了這一體系。二十四節氣,始於立春,終於大寒,周而復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