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癌、脫髮、殺精?持續100年的味精迫害妄想症

2021-01-10 手機鳳凰網

在河南項城,有兩個城市名片,一個是袁世凱,一個是蓮花味精。

11月5日,蓮花味精廠宣布進入破產清算時間。

巔峰時期,蓮花味精的產量居世界第一,中國人吃的味精有四成來自蓮花味精廠。

項城三分之一的人都在蓮花味精廠工作。

如今,味精「臭名」昭著,項城「每一條街上都可以找到一個下崗的蓮花員工」,其實控人被懸賞30萬,曾經的「味精大王」結局只有兩個:要麼破產,要麼易主。

從巔峰到沒落,這朵「蓮花」凋零的背後,除了內部經營不善,更重要的是中國人的「味精迫害妄想症」:味精緻癌、化學合成、上火、脫髮、殺精……總之,味精就是不好。

我見過的人裡面,90%對味精的認識全是錯的。一個危險程度堪比糖鹽的家常調料,成了他們眼裡的三聚氰胺。

信不信?看完這篇文章,你將戰勝朋友圈裡一半的好友。

1

來自東方的「味之素」

1908年的一個普通的中午,日本帝國大學的化學教授池田菊苗坐到餐桌前。

他剛剛做完一個複雜的實驗,心情格外舒暢。妻子端來一碗海帶黃瓜湯,他不像平時那般狼吞虎咽,而是慢慢呷一口,覺得今天的湯,格外「鮮」。

再喝幾口,確實鮮。

海帶和黃瓜都是餐桌上常見的食物,怎麼會這麼鮮,也許是海帶?

職業敏感使得池田帶著海帶回到了實驗室,一研究,就是半年。

半年後,池田發表研究成果,在海帶中可以提取出一種名叫「穀氨酸鈉」的物質,放一點點在湯裡,就能使味道鮮美到不可思議。

隨後,一種叫做「味之素」的商品出現在東京淺草的商店裡,廣告語是「家有味之素,白水變雞汁」——這就是最早的味精,以「鮮」聞名。

當時,中國菜的「鮮」,主要來自魯菜。

作為八大菜系裡唯一的北方派代表,魯菜以魚,蝦,豬骨湯等吊出來的鮮鹹味口兒名震八方。

19世紀初,味精傳入中國的時候,曾一度是奢侈品。

雖然在1923年中國有了自己的味精,但價格奇高——不到一斤的味精,售價7元,要知道,當時一般家庭一個月也不過幾十元的生活費。

那個時候,中國人的餐桌,常常是單調的白粥就鹹菜,吃口饃,就算好日子。

即使逢年過節,也無非下館子涮口羊肉,或者買斤豬肉燒個魚,就是大餐。

1957年,北京東來順

在憑票過活的年代,味精和家禽蛋類一樣,代表著體面和珍貴,只有在高級餐廳的飯菜裡,才能嘗到味精的「鮮」味。

1962年上海市的味精票

怎麼才能讓每個人都嘗嘗這口「鮮」呢?

1983年,蓮花味精在河南項城成立,「蓮花味精,味道無可替代」的廣告語通過電視屏幕傳遍大江南北,不到半年,味精的產量就擴大到了1000噸。

曾經屬於高級餐廳特供的「味精」,開始走進普通家庭的廚房,和糖、鹽、醬油一起,成了調味必備,甚至各類小吃零食也靠味精提鮮。

蓮花味精,也迎來了它有名有錢的「好日子」。

當年,項城有一個怪現象:「每次蓮花味精一發工資,項城的物價就會漲,因為工人們領了工資就要買東西,拉動了好多其他產業。」

在90年代初期,普通員工每月能拿二三百的工資,還另有年終獎金,有員工的半年度獎金甚至高達4000元,要知道當時大熱的「幸運」牌方便麵,才5分錢一包。

當時,1/3的項城人都在蓮花味精工作,他們拿著高於一般水平的工資,領著各種廠裡發放的生活用品,提前感受到了鐵飯碗的力量。

1996年蓮花味精社招時,要交一萬五保證金才能去上班——這事擱到現在,怕是要被舉報的,然而當年,人人都想進蓮花工作,在相親市場,蓮花的員工屬於鄙視鏈頂端,還有許多項城人早早結婚,為的是拿到「佔地工」的指標和分紅。

所謂「佔地工」,就和「煤礦分紅」類似,工廠佔了自家地,要為家裡人提供工作機會,年底還有分紅,分紅按人頭算,結婚能加一個人。

蓮花味精帶動一系列建設,除了迎賓館,項城唯一的公園也叫蓮花公園

1998年,相約98唱遍中國,蓮花味精帶著「世界第一」的成績,成功登陸A股上市,讓項城也跟著狂歡了一把。

在這座小城裡,很多人不知道股票、期權是什麼,但他們基本都拿到了原始股,按照上市時每股7.01元算,價值7010元,這筆錢,一年後變成了11000多元。

蓮花盛放,遠銷到世界各地,光中國12億人口,就有4億消費者。

不僅在餐桌上,方便麵裡的調料包,辣條,幾毛錢的小零食裡,都能看到味精的身影。

一粒小小的晶體,就能滿足我們童年永遠旺盛的食慾和挑剔的口味,真是幸福的好時光。

2

我們從什麼時候開始害怕味精的?

1968年,美籍華裔醫生郭浩民發表了一篇文章,描述自己在中餐館吃完飯之後,突然出現了四肢發麻、心悸、渾身無力、頭疼等症狀,他猜測,這是由於中餐裡添加了味精所致。

本來只是一個小小的「猜測」,但被媒體創造出一個莫須有的新名詞——「中國餐館症候群(Chinese Restaurant Syndrome)」

這是最早記錄在案的「味精有害論」,在當時,因為大家都吃不上味精,所以並沒有濺起多大水花。

2008年9月,甘肅岷縣14名嬰兒同時患有腎結石病症,經過調查,所有的矛頭指向了三鹿奶粉,三鹿為了提高奶粉的蛋白質含量摻了三聚氰胺,如果長期攝入會導致腎結石,甚至誘發膀胱癌。

事件一出,人心惶惶。

人們後知後覺地意識到,那些吃到嘴裡的東西,真的安全嗎?

從那時開始,隔幾天就會有食品安全相關的新聞出來。

勾兌奶茶,地溝油,火鍋飄香劑,辣椒精…曾經香噴噴吃過喝過的東西,居然都是食品添加劑搞出來的把戲。

小心街頭吃的滿身火鍋香的小店

仿佛一夜之間,人們談「香料」色變,連食品添加劑也被「妖魔」化。

當時餐飲界有句俏皮話,「情誼千斤不敵胸脯四兩,八小時大骨湯不如一勺味精」,本來是說味精的提鮮能力的,如今卻成了它的原罪——味精簡直比香精還能耐,肯定有問題。

2009年,北京衛視推出一檔健康節目,名曰《養生堂》,節目請來很多專家,講食療,講養生,吸引了大部分中老年群體,同時段收視率一度提高了8倍 。

專家都說過什麼呢?

有人說,最晚一歲就應該給孩子斷奶;

有人說,陰陽調和得長壽;

有人說,五色補五臟;

當然,還有「千古名方」

本來只是一檔電視節目,提供的信息往往不夠完整,但電視機前的媽媽們拿起小本本,記下專家說的話,出了問題,不是去醫院,而是先打電話問問專家。

我想專家被黑成「磚家」,大概就是從那時候開始的。

專家說,養生講究口味清淡,要少鹽少味精,經過一番轉達,加上調味界的不光明「前科」,味精突然成了「罪人」,關於味精的謠言也突然多了起來。

蓮花味精的日子已經不好過了。

從2010年開始,蓮花味精的淨利潤曲線呈現出規律性的波動——偶數年盈利、奇數年虧損,盈利一般在一兩千萬,虧損則動輒幾個億。

虧損是真實的虧損,盈利則來自政府補貼和資產重組。

今年10月18日,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在官方微博發布公告,向公眾有償徵集被執行人夏建統的行蹤和財產線索,「提供有效線索,30萬就是你的!

蓮花味精(現稱「蓮花健康」)也收到了河南省周口市中級人民法院的決定書,面臨再次易主或破產兩種結局。

如今的蓮花味精

3

味精,到底該怎麼吃?

關於味精的謠言,從來就沒有斷過。

媽媽說它是人工製品,不天然,吃了會變傻。

味精的主要成分,一直是19世紀初剛剛發明時的樣子——穀氨酸鈉,很多天然食物裡都有。

穀氨酸鈉進入胃裡,受胃酸作用生成穀氨酸,穀氨酸會參與腦內蛋白質和糖代謝——穀氨酸可以改善智力發育,母乳裡也有,吃一點,不會變成鐵憨憨的。

媽媽說它加熱會致癌。

當穀氨酸鈉加熱到 120 攝氏度,會產生焦穀氨酸鈉,焦穀氨酸鈉會失去鮮味——也就是說,如果溫度過高,味精的提鮮作用就沒了

當然,如果焦穀氨酸鈉過多積聚在體內可能會出現手震、興奮及失眠等反應——但沒有證據,證明它會致癌。

就算你什麼都不信,你也可以用一個最簡單的笨辦法:出鍋前再放味精。

媽媽說它會導致脫髮。

媽媽,謝謝你給我的禿找了個藉口。

甚至還有人說,味精殺精。

這樣下去,味精要成「百毒之王」了。

但截至目前,世界各權威機構的結論都認為味精是安全的。

正常做一次飯,幾粒味精,不用擔心「攝入過多」,有可能攝入過多的,是那些經常在外就餐的人群,為了追求口味和鮮味,飯店的鹽和味精擱得多,會讓你不知不覺攝入過量鈉元素。

我覺得,味精被黑得這麼慘,很可能是你媽媽想喊你回家吃飯。

味精「惡名昭著」,人們把目光投向了它的兄弟——雞精和蘑菇精。

1998年,蓮花味精上市的時候,曾經的鄰居太太樂雞精找到奧美,策劃了一個廣告片,並設計了一個全新的產品包裝——包裝上的雞生動可人,仿佛裡面,真的有一隻雞。

像這樣吃雞精,也扛不住啊

味精不夠「天然」,加上致癌風險的謠言傳來傳去,主婦們開始相信,雞精是從「雞」身上下來的,天然健康的好調味品。

和味精相比,其他的調味品都過得很好,太太樂雞精的銷量早已突破50億,海天醬油市值超2000億。

雖然,雞精的主要成分,還是穀氨酸鈉。

醬油裡,也有穀氨酸鈉。

不僅原料相同,它們的製作工藝也相似——以玉米、小麥、大豆等為原材料,通過發酵、提純,最終變成固體或液態的調味料,烹飪的時候加一點,提鮮提味。

一粒黃豆,從3000多公裡外的東北黑土地,輾轉到北緯23°附近的南粵醬園;

再經過300餘年傳統工藝的處理,歷經約200天太陽光近似直射的暴曬等處理;

最終釀造出色香味美、營養豐富的醬油,走上千家萬戶的餐桌,喚醒億萬百姓的味蕾。

這是海天醬油的一個廣告。

如果把黃豆換成玉米,可能就是味精的廣告。

既然味精沒問題,那為什麼有人覺得自己吃了味精確實口乾舌燥?

——不要懷疑,你味精吃多了。

當然,任何不提劑量談毒性,都是耍流氓。

根據歐洲食品安全局的評估報告,「對於一個60公斤的成年人來說,每天攝入的味精不超過1.8克。」

而且確實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做飯加了味精,就要少一點鹽,因為味精中也含有鈉元素,如果攝入過量,會出現口渴、血壓升高,甚至頭暈、頭痛的症狀。

需要注意的不是味精,也不是雞精、醬油和鹽,而是,你究竟吃了多少。

註:味精無毒,但哺乳期的婦女、嬰幼兒來說應該儘量少吃或不吃味精,老人、兒童、高血壓以及腎炎、水腫等疾病的病人也不宜多食。

尾聲

曾經,辣條也像味精一樣被家長們嫌棄:它似肉非肉,奇形怪狀,偏偏又讓孩子一吃了就沒胃口吃飯。

辣條也背上了很多黑鍋,有人說是小作坊裡拿腳丫子踩出來的,有人說是香精調出來的……

直到現在,衛龍的包裝袋背後,都印著他們廠房的照片,可見謠言影響之大。

圖:真實的辣條生產線

但是多年之後,我們才發現都誤解了辣條:它或許營養價值一般,但如果說是髒的、有毒,這個鍋也是不敢背。

辣條的原理,其實就是麵筋、豆製品,是廠房大機器嚴格潔淨地生產出來的,加入符合國家許可的調料。

我們還聽說過種種謠言:無骨雞爪都是老太太啃出來的,臭豆腐是在廁所裡漚出來的,肯德基的雞個個都是哪吒,長了四隻雞翅六個雞爪……

當年謠言最盛時,連肯德基的老總都跑出來親自打廣告,在新聞聯播後的黃金時段澄清真相。

今天的味精,就像當年被誤解的辣條和炸雞一樣。衛龍和肯德基挺過來了,他們還有很多時間,可以一步步澄清當年的謠言。

可惜味精沒能等到這一天。

我能理解大家對食品安全的關心,但我同樣不希望看到味精被妖魔化。

沒有味精,現代中式廚房會損失很多滋味:也許鮮味還是專屬於貴族的滋味,高高凌駕在平民的酸甜苦辣鹹五味之上。

希望看完這篇文章,我們能重新看待味精——這個被人類誤解了幾十年的好朋友。

相關焦點

  • 闢謠:味精有害、殺精、致脫髮、致癌,這鍋竟背了100年!
    大家好,我們您的中醫體質調理師殷增鮮提味必不可少的「神器」——味精,網上有著各種關於味精的討論,味精緻癌、殺精、導致脫髮這是真的嗎?今天我們就來說到說到一、味精緻癌、殺精、導致脫髮?1、味精緻癌?世界衛生組織的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組從急性毒性、亞急性毒性、慢急性毒性、致畸形性和突然變異性試驗等多種試驗中,都已證明味精是安全的。因此,關於味精緻癌說法不可以相信。
  • 小小味精真的致癌、殺精?味精究竟是什麼東西,趕緊了解一下
    有人在中餐廳吃飯後,出現了口乾、口苦等不適,人們懷疑這和中餐中添加的味精有關。而隨著時間不斷推移,越來越多關於味精的謠言紛紛問世,甚至有所謂的養生文章稱,味精就是萬惡之源,它能從根本上毀滅人類(殺精),同時還有致癌的可能!小小味精居然比砒霜還毒?
  • 「味精」真的致癌、脫髮嗎?央視發聲了,很多人都被誤導了
    王小姐:以前在家做飯的時候會放挺多味精的。感覺在菜裡加味精,菜才好吃。但最近老媽聽說味精不能吃太多,會致癌。就越放越少了,現在吃飯時感覺蔬菜都少了些鮮度。夏女士:從去年開始,在家裡做飯就不用味精和雞精了。老公有高血壓,不能吃太多鹽。我聽說味精吃了對身體不好。但時間長了,已經習慣了這種口味了。
  • 五本主角有被迫害妄想症的小說,一旦有人散發惡意,提前滅人滿門
    主角擁有不死之身,無論身受何種程度的傷,睡一覺自動痊癒,卻患有被迫害妄想症(神經病),一旦有人散發惡意,馬上提前滅門。主角百裡青峰,是個常規意義上的神經病,被迫害妄想症LV.MAX,屬於那種,有人無意中瞅了他一眼,他會開始覺得這個人的眼神窮兇極惡殺氣外露,恐怕想要致自己於死地,然後進一步聯想到恐怕會挫骨揚灰滅自己滿門並擺成京觀,於此,開啟轉折,提前一步滅此人滿門。
  • 「味精」真的會導致致癌,脫髮嗎?很多都是謠傳,真相在這裡!
    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烹飪用到的調味品是不可或缺的東西,最初大家用的都是鹽,味精,十三香,醬油,醋等這些基本的調味品,但是不知道什麼時候味精被傳出食用多了容易致癌,而且容易導致脫髮,這讓一直備受喜歡的味精直接被打入冷宮,很多家庭開始用雞精去取代味精!但是味精真的這麼「毒」嗎?
  • 不吃味精的人都看看!困擾了多年的問題,終於有答案……
    不過近幾年關於味精和雞精 有害的說法層出不窮, 什麼「有毒」、「致癌」、「脫髮」、「殺精」…味精到底是害人精,還是無辜躺槍?
  • 味精化學合成,會致癌?怕吃味精、雞精的都看看吧,專家已曝光
    但這些官方論據並沒有消除民眾對味精的恐慌,直至今日,很多人仍然認為味精不健康。關於味精的那些謠言·味精會致癌假的。目前的謠言裡說「穀氨酸鈉在加熱到100度以上,會產生焦穀氨酸鈉,這就是味精緻癌的罪魁禍首」。
  • 綠媒稱高雄溫州「小三通」是「通敵」,網友:被迫害妄想症
    此論調招來島內其他網友痛批:民進黨和蔡英文窩囊廢,有被迫害妄想症。臺灣《旺報》6月25日報導稱,兩岸「小三通」物流是經貿的橋梁,高雄市旗津區到浙江溫州市洞頭區三盤港口岸的航班25日首航,藉此落實高雄市長韓國瑜的政見,「貨出得去、高雄發大財」。
  • 我的戀愛被迫害妄想症.
    在某段時間,女孩子就會患戀愛被迫害妄想症,要很無理由的寵愛才能解除。就是蠻不講理,無理取鬧,一定得讓著我,寵著我,我才不管你的想法,我在患病期間不要太自私。想送你回家的人,東西南北都有空。想陪你吃飯的人,酸甜苦辣都愛吃。想和你上床的人,嬉笑怒罵都不聞。
  • 味精是化學物會致癌?怕吃味精、雞精的人都看看吧
    味精,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詞語,一種基礎調味品,同時也是一種「讓人聽到就搖頭的物質」。細數那些關於「味精」的熱點言論,這些年「味精」的日子還真不好過。吃味精會中毒、味精經過加熱會致癌等謠言就像「秋天的落葉」一般,隔三差五就會出現在我們的「朋友圈」中。味精不可怕,只需健康吃;掌握這些關於味精的知識,您會收穫「更健康的生活」。
  • 傳言說,味精是不健康的「化學合成品」?還敢食用嗎?
    1920年,中國化學家吳蘊初成功從穀物中提取並製成穀氨酸鈉,取名味精。此後,味精被用到我們的餐食中,是增鮮提味的「神器」。不知,從何時起,坊間傳言味精是化學合成產物、化工產品,它有毒、致癌、脫髮、殺精……真是造謠不需要成本呢,張口就來!
  • 味精真的有毒嗎?不敢吃味精、雞精的人都來看一下,央視曝光了
    導語:直至現在,相信不少人腦海中依舊會時不時地浮現出一個關於味精的新聞「味精大王墜落11年來不賺錢,虧了3億」這則新聞也曾轟動一時,主要講的是蓮花味精。在巔峰時期,蓮花味精可以說排在世界第一。家家戶戶所使用的味精蓮花牌的,但隨著時間推進。
  • 味精是化學合成物且致癌?雞精比味精更健康?說清楚了!
    「吃味精會中毒」「味精經過加熱會致癌」……那麼事實是怎樣的?從現代食品工業來看,味精是經過微生物發酵糧食等原料生產而成的,生產工藝與釀酒、制醋類似。我們現在所吃的味精,幾乎都是通過發酵甘蔗、甜菜以及澱粉等物質所獲得。因此,與所謂的化學合成無關。味精經過加熱會致癌?這種說法的主要來源是說:味精在加熱時會生成焦穀氨酸鈉,而焦穀氨酸鈉是一種致癌物。
  • 漲知識|味精是化學合成物且致癌?雞精比味精更健康?
    說起味精,以前也是家家戶戶廚房裡必備的調味品。但近幾年關於味精的傳言比比皆是:"味精是化學合成的」「吃味精會中毒」「味精經過加熱會致癌」……那麼事實是怎樣的?真如網上說的那樣嗎?一起來看…味精的成分是什麼?
  • 長期吃味精會致癌是謠言嗎?味精成為千古罪人,原來是我們誤解了
    小時候,家裡做菜時為了讓菜更加的美味都會撒上點兒味精,不知道從何時起,味精突然就變成了「害人精」,不能吃味精,味精吃多了會致癌。每次提到外面的餐館的飯菜味道鮮美,都會來一句:那家店肯定是因為味精放得多。
  • 闢謠|味精緻癌不敢用?看完這3點,真的建議你使用味精
    也有人說,食用味精會致癌,建議大家做飯的時候改用雞精。這個說法有道理嗎?味精你都害怕,為啥就不怕雞精呢?那……味精真的會致癌嗎?1. 味精緻癌是真的嗎?不致癌!還能變「聰明」呢!味精的主要成分是「穀氨酸鈉」,有人說:這東西高溫以後會產生「焦穀氨酸鈉」,「焦穀氨酸鈉」是會致癌的。經過查閱了文獻以後發現,其實「焦穀氨酸鈉」並不致癌,反而還可能會讓你變「聰明」呢。
  • 味精是化學合成物且致癌?雞精比味精更健康?很多人都不知情……
    「味精經過加熱會致癌」……那麼事實是怎樣的?一起來看…味精的成分是什麼?味精的主要成分為穀氨酸鈉,是一種鈉鹽。之所以味精有提鮮的作用,主要是因為穀氨酸有鮮味。穀氨酸是一種很普通的胺基酸,而胺基酸則是組成蛋白質的基礎單位,鈉元素(離子)更是平常,兩者相結合就成了味精。
  • 喝可樂會殺精?導致骨質疏鬆?致癌……可樂表示:我是被冤枉的
    可樂中的咖啡因能殺精嗎?「可樂殺精」源於上世紀50年代南美人發明的避孕措施,房事之後用可樂衝洗陰道,據說可以殺死潛藏其中的精子, 後來傳言愈演愈烈,出現「可樂中的咖啡因能殺精」一說。所以,無論是從理論還是實踐來看,可樂殺精的說法都不科學。健怡可樂中的阿斯巴甜會致癌嗎?有傳言認為健怡可樂裡面的甜味劑——阿斯巴甜會導致癌症。
  • 味精吃多會致癌?雞精更健康?是時候揭開它們的真面目了
    有的人做菜從不放雞精味精,因為有說法稱: 味精吃多了會致癌!今兒,小編就重點和大家說說這「兩精」的真相~ 味精吃多了會致癌? 早前,一直有說法稱味精裡添加了有毒添加劑,吃多了會致癌。 這可嚇壞了不少人,紛紛將味精納入調料黑名單,做菜煲湯再也不放味精了。
  • 味精真的有毒嗎?不敢吃味精、雞精的人不妨了解下
    這時候多數人關於「味精有毒」、「吃味精會導致疾病」,等一些言論開始糾結存在疑惑。對於這種說法真的是正確的嗎?味精真的有毒嗎?不敢吃味精、雞精的人不妨了想要知道味精是不是真的有毒,首先我們要了解味精的生產過程。主要是通過小麥或是玉米通過發酵和一系列的提取修飾過程而製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