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臟在人體有"將軍之官"的稱號,它就像將軍一般,會率領眾多的肝細胞與毒素展開大戰,此外還參與了膽汁分泌、蛋白合成、肝糖儲存等功能,為體內各項生理活動正常運轉立下了汗馬功勞。
然而肝臟在辛苦工作,人們並不珍視其勞動成果。在日常生活中養成不良的習慣,例如:熬夜、三餐不規律等,都會對肝臟造成傷害。肝臟發生損傷後,毒素會在體內積蓄,會對肝臟及其他器官造成影響,甚至會危害人體健康。
肝臟與其他器官不同的是,在體內有"啞巴"的稱號,在發生損傷後,很難察覺到痛苦,這造成肝病發現多是晚期,治癒希望較為渺茫。因此我們需要在日常生活中觀察自己身體外在表現,以此判斷肝臟是否健康。
肝病來時毫無徵兆?上廁所有3個表現,可能是肝病到訪
表現1:尿黃如茶
人在睡覺的時候,身體並不會停止工作的步伐,肝臟會將體內的毒素進行代謝,毒素會進入尿液,並隨之排出體外,因此早起第一泡尿顏色會偏黃,隨後會變為透明。但是自己的尿液顏色經常發黃且顏色濃如茶,這就要提高警惕了,很有可能是肝臟出現問題了。
肝臟在發生病變後,對體內各類毒素抑制能力減弱。膽紅素會趁此機會開始逃脫,數量會迅速增生,部分在流亡過程中選擇跟隨血液的步伐,在體內四處流轉,最終停留在尿液中,排出的尿液會變為黃色。
表現2:大便發黑
身體健康的情況下,排出的大便顏色為黃色,若排洩出的大便顏色為黑色,很有可能是肝臟出現問題了。
肝臟在體內主排毒,但它也是凝血因子合成的主要場所。若肝臟出現了問題,合成凝血因子的外在環境變得不穩定,體內的凝血機制因此被打破,腸胃黏膜會出現糜爛,進而造成消化道出血,大便的顏色從而變為黑色。
表現3:腹瀉
臨床證明,在大多數情況下,腹瀉的出現與胃腸道消化有著密切的聯繫,但是發現自己排出的大便不易成型且泛著油光,這就需注意了,這是"肝源性腹瀉",它的出現表明肝病已上身。
肝臟在出現問題後,各項功能逐漸減弱,膽汁分泌也不例外。體內膽汁的數量逐漸減少,進入胃腸道中的膽汁數量減少,腸胃中的食物無法完全被消化,就會出現腹瀉的症狀。
2種食物堪稱肝病"催化劑",若想肝好,建議少吃
食物1:黴變水果
為了貪圖便宜,會經常購買打折促銷的水果,這類水果因為放置時間長,早已不新鮮了。若沒有及時吃完,水果很容易變質發黴,覺得扔掉可惜,就會將壞的部分切除,但是是這樣做,卻會催化肝病出現。
發黴的水果非常容易出現黃麴黴毒素,這類物質會破壞肝臟健康,造成活性減弱,進而引發肝病,甚至還有癌變風險。
食物2:酒
對肝傷害大的總是繞不開酒。
據相關研究表明,65%的肝病患者都有常年喝酒的習慣。酒精的主要成分是乙醇,當它進入人體後,會被肝臟分解為乙醛,乙醛對肝臟傷害極大,造成大量的肝細胞死亡,進而誘發肝病。
若想肝臟健康,建議常做2件事
第1件:補充營養
身體想要健康離不開微量元素的參與,肝臟在硒元素、水蘇鹼、類黃酮等營養物質幫助下會變得更強健。
雲臺冰菊中含有類黃酮、硒元素、水蘇鹼等營養物質,非常適合每天飲用。
硒元素可幫助肝細胞提高免疫功能,加快新陳代謝,排出更多的毒素和垃圾,降低毒素對肝臟的損傷。
水蘇鹼對脂肪有較高的親和力,可加快脂類物質消耗,減少脂肪在肝臟內沉積,以免對肝臟造成損傷。
類黃酮含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可幫助肝臟減輕負擔,在《類黃酮研究的現狀與發展》中表明,它可以提高肝臟活性,對肝臟有養護作用。
以上三種物質可以從雲臺冰菊中獲取,用90度水悶泡,人體會更容易攝入營養元素。
第2件:早睡早起
人進入睡眠,肝臟處於舒適的環境,會更高效地完成任務,將體內的毒素和垃圾進行分解,以此維持機體的正常運轉。
肝臟工作時間是在晚上11點至凌晨2點,若在這段時間熬夜不睡覺,肝臟會感到不適應,排毒效率下降,毒素在體內四處流竄,危害人體健康。
若想身體健康,建議保持8小時優質睡眠,儘量在11點前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