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的人生旅伴裡,都有一個叫方便麵的傢伙吧

2021-03-04 胡玩徽州

有人說味覺承載了人絕大多數的記憶,應該是的。

每次說起所有和童年有關的記憶,我都會想起那一包叫幸運的方便麵。


也許,在每個人的人生旅伴裡,都有一個叫做方便麵的傢伙吧。



不同於現在的方便麵強調調料的多樣和推陳出新,幸運方便麵就只有簡簡單單的一包調料,所以我總覺得幹吃的味道勝過泡著吃。

最常的吃法就是把方口調料包撕一角,將細細的調料均勻的灑在金黃麵餅上,小口小口啃著麵餅。

麵餅炸的金黃酥脆,麥香撲鼻,混著粉包裡的胡椒,鹽,味精,幹蔥花,鮮香的味道在舌尖炸開,瞬間我就被徵服了。

因為每次調料都會掉到袋底,以至於上面的麵餅味兒薄,袋底的面渣齁鹹。於是我們這群掛著鼻涕的小屁孩動作都會出奇的一致,將整個麵餅揉成碎塊兒,待吃到一半時,一隻小手抓緊袋口,將袋子倒立,使勁抖上幾下。

這個時候就把調料晃到了前面,等到只剩面渣時,將袋子壓平,傾斜,慢慢的倒入口中,此時每個人的鼻頭,臉頰都沾滿了調料,眼睛像月牙一樣彎著。

最後一口一定要把它們全都倒在手掌上,這才是整包面的精華之所在。你只需要伸出舌頭,像一隻剛吃完飯的貓一樣舔舐你的手掌,這時小麥粉的鮮香,調味粉的鹹辣會同時在你的味蕾交織。

現在回想起來,很少有能夠超越當初這種舔手的快樂了。

這期間,小浣熊乾脆麵和小當家也曾如流星般划過我的生活。

有很長一段時間這曾是鄉下小孩子夢寐以求的高級零食之一,那樣的經歷想必你也不會陌生。

一袋方便麵裡簡單一隻方形波浪麵餅,一包摻雜著味精的粉末調料,味道嘛,記得不是太清楚了。


要說有什麼缺點的話,那就是一包分量太少了,太容易吃完。

它們的流行大概是因為可以集卡吧,小孩子對於收集卡片這種事總是不亦樂乎。

不知現在還有多少人手裡還有這些水滸人物卡,後來我家房子翻修多次,這些卡片隨著歲月早已不知所終。

初中是個鄉鎮中學,瑟瑟寒風裡騎著自行車下晚自習回家,七毛一包的好勁道方便麵就是最豐盛的夜宵了。

畢竟,那時挑燈熬的夜,都離不開它。

為了體現作為泡麵的尊嚴,它在包裝袋上印出了一碗紅油飄蕩,蓋滿牛肉的泡麵效果圖。

那時少不更事,不懂得包裝上的圖片就像朋友圈的照片一樣僅供參考,禁不住誘惑,開始嘗試著把面泡著吃。結果由於沒有醬包,泡出來的實際效果就是一碗飄著點油花的清湯麵,很失望。

不過這種面製作方便,沒有擠醬包擠到手上是洗乾淨還是舔乾淨這種苦惱,而且因為沒什麼調料,又不油膩,所以麥香反倒格外突出,一分鐘就能吃完,解餓效果極佳。



高中時,康師傅出現了。

有兩款是經典,牛肉麵和海鮮面,海鮮面其實不叫海鮮面,叫鮮蝦魚板面,蔬菜包裡有一片片白底紅紋的鮮蝦魚板,估計這也是康師傅的招牌了。

牛肉麵的蔬菜包是許多顆粒狀的的牛肉和蔬菜,泡開後的牛肉慢慢變大,入口的滋味同樣舒爽。

尤記得下了晚自習後的夜晚,一袋方便麵,一根火腿腸,又或是拌進去小半袋榨菜,就是人間美味。

好像那些無數個求學的寒夜裡,只有把臉埋進麵條升騰的氤氳熱氣裡,口舌、腸胃方才得到安慰,踏實下來。

我們總是大快朵頤地吃了個底朝天,就連小小的胡蘿蔔粒、牛肉粒也不放過,湯汁自然更不例外。

惟有吃到肚子撐,才能完整地感受到一頓方便麵帶給人的滿足感。

這些習慣,伴隨我走過青蔥少年時光,如今又帶進了中年,大概到老了也沒辦法改變。

好東西不一定貴,平淡的東西自有滋味,我一直這麼認為。

熱氣騰騰裡宿舍裡,我們吃著泡麵談著人生,那時青春正好,一屋子的笑聲如銀鈴。

大學和綠皮火車打交道的那幾年,我的隨身行李裡,必然標配有幾袋方便麵,幾根作為泡麵伴侶的火腿腸,幾袋榨菜。

在沒有動車高鐵之前,回家的路是如此的漫長。受盡摩肩擦踵、髒亂環境、汙濁空氣的煎熬,雙腳才能踏實地由車廂落到堅實的水泥地面上。

方便麵無疑是火車旅途裡不多的慰藉之一,包攬了火車上幾乎所有的一日三餐,直至你對它膩味生厭。

然而轉向盒飯這個新歡也並不會令人好過多少,不管你情不情願,盒飯糟糕的味道最終還是會把你送回方便麵身邊。

就是這樣一種令我們又愛又恨的食物,在每個不方便的時刻,以方便的名義勉強讓我們果腹。

你隨時能在一碗方便麵裡看見一輛深夜的綠皮火車、大學宿舍裡面的白齒紅唇、出租房的熬夜以及一個人時和寂寞對坐的表情。

工作之後,汪涵的廣告讓統一老壇酸菜牛肉麵家喻戶曉。

只是方便麵吃的越來越少,每天像無頭蒼蠅一樣忙來忙去,上班,吃飯,睡覺,都不能閒下來自己做一頓滿意的晚飯。


年齡漸長以後,青春期裡那種對食物的好胃口逐漸淡薄,偶爾會想起,很久沒有煮一包方便麵來吃了。

然而,作為年少青春記憶裡的一部分,對方便麵的饞意,總會在某個不經意的時刻湧上來,喚醒我對那點味道的惦念。偶爾抽空吃一頓,濃濃的酸菜加上紅紅的辣椒油,又酸又辣又香,滿滿都是年少時的回憶。

一切都是舊時模樣,時間仿佛在這裡凝固。

大概我們的青春就像那桶面吧,已經所剩無幾,嘗一口還有酸酸的滋味,但它留在味蕾上的記憶是如此深刻,即使分別了很多年,想起時,依然覺得熟悉的就像在昨天才剛剛和它說完再見。

記得那天回家,忘了帶鑰匙。但飯還是要吃的,然後索性我和朋友兩就在小區門口的小店裡買了兩桶老壇酸菜牛肉麵,讓老闆用開水泡了面。

在花壇的邊沿坐下,在一碧如洗的藍天下,在過路客的目光裡,我倆一人就著一個滷蛋旁若無人地吃起來,依然是盆幹碗淨。

我一邊吃一邊說,還記得嗎,當年啊我們好慘啊,剛來到這個城市,窮的天天吃泡麵,整個人都快成泡麵了。

朋友說,是啊,呵呵。

那後來呢?

半截方便麵掛在嘴邊,根本不用仔細回想,能夠脫口而出的全是美好和青澀的回憶。

竟然鼻子酸酸的。

回憶即便再美味,也品嘗不出那些青春裡一往無前孤勇奮戰的滋味了吧。






文字:胡玩徽州-胡見 
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轉載請聯繫微信hjaynier324,謝謝

相關焦點

  • 每個人的記憶中都有一碗本地方便麵
    就像網友 @合子小姐 所說:「最好的味道都在過去。」這種經久不衰的平價美味,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最愛。📍北京最尊貴的方便麵:龍潭眾多方便麵之中哪一款最尊貴?也正因它出身於皇宮裡,一袋小小的方便麵,北京的每個區都發明了自己的獨創吃法。
  • 一個人旅遊,如何找一個靠譜的旅伴?
    旅遊是一件快樂的事情,但如果想要找一個靠譜的旅伴,那麼就是比較有難度了。有些人說跟團的旅遊體驗不是很好,但又不想一個人旅遊,那麼如何尋找一個靠譜的旅伴呢?如果在我的角度來看,我覺得找一個靠譜的旅伴,有時候是比找一個搭夥過日子的伴侶要難。
  • 你有「旅伴尷尬症」嗎
    旅伴尷尬症,是一種「既想與人一同旅遊,又不想與人一同旅遊」的矛盾心態。你是否有過這樣的時刻——想要出遠門,卻發現很難找到合適的旅伴。不是因為沒有朋友,而是感覺和哪個朋友一起出去都「挺尷尬的」。現在我們將旅行視為一種普通的放鬆方式,它是安全的、人人都可以享受的。這也意味著我們期待與人同行的念想正被旅行的安全提升逐漸削弱。綜上三點,「旅伴尷尬症」也就由此而生。
  • 你的旅伴是這樣嗎?|歡迎收看奇葩旅伴吐槽大會
    旅行本應該是一件舒心的事情,一次旅行遇上那個完美合拍的TA,旅伴的感情會升溫,否則輕者忍讓不理,重則感情破滅、分道揚鑣,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對於各個方面都是一個巨大的考驗。到策劃、開始這段旅程:這次旅行全權由你負責啦,你來訂票、你來做攻略,我都可以,聽你的。哎呀這個房間太小了,這走的太遠啊。你說的那個地方不好,這個景點好棒,咱們去這吧。你策劃了完美的旅行,TA當了甩手掌柜的但卻在不停地抱怨,哪兒哪兒都不滿意,我想這應該就已經進入你的黑名單了吧。旅行之前選擇一個合拍的旅伴還是得再三斟酌、慎重選擇啊。
  • 每個人都有人生的低潮期,坦誠面對吧!
    每個人都有人生的低潮期,坦誠面對吧!01李安最初去好萊塢發展的時候,遭遇到了很大的挫折,曾蟄伏六年做「家庭煮夫」,靠攻讀博士的妻子微薄的薪水度日,在此期間,兩個兒子相繼出生。為了緩解內心的愧疚,李安每天除了在家裡大量閱讀看片、埋頭寫劇本以外,還包攬了所有家務,負責買菜、做飯、帶孩子,把家裡收拾得乾乾淨淨的。
  • 每個人的人生,都是有使命的
    01 問題根源:認知不同每個人都生活在自己的認知世界裡,我們總是用現有的認知去評價一個人,一件事,一種行為,一種現象。但殊不知,在我們認知之外,還有更大、更多的認知是我們不知道的。這也就是問題的根源:因為每個人和每個人的認知不同。02 改變來自內心其實,我們是很難去改變一個人的。不管是用心良苦的勸解,還是意味深長的談話,甚至是用批評或者更為激烈的手段,都不能讓一個人徹底的改變。可能會出現因親情、愛情、權威、權力暫時的屈服,但不會長久。
  • 2021最牛旅伴,強勢來襲
    商務出行,擁有一款堅固耐用、能裝又體面的旅行箱有多重要,你懂的。
  • 我想每個人都需要一個宣洩的出口吧
    大伙兒常說:「能說得出口的委屈便不算委屈」,是呀,每個人的世界哪有那麼輕輕鬆鬆、我行我素?隨著年齡的增長,很多話便不能為外人道,很多苦悶無處釋放,積壓體內,要麼病一場,要麼哭一場,偏不巧的,我剛剛好是病了一場的那個。
  • 每個人的生命裡,都有這樣一個想得卻不可得的人、
    就像一個賊,偷走了我所有的錢,還留言對我說恭喜發財!二、你認真的說你喜歡白山茶,卻怡然自得的收起別人的紅玫瑰。你溫柔的說你眷戀我,然後迫不及待的去愛別人。三、每個人的生命裡,都有這樣一個想得卻不可得的人,或許只有在四下無人的夜裡,才敢想起,才敢懷念。四、十七歲的時候沒有送你花,希望能在二十七歲時敬你一杯酒。
  • 沒有合適的旅伴,不如一個人旅行
    沒有合適的旅伴不如一個人去旅行?對於這個問題我也遇到過,所以想聊聊我的看法。首先我是一個喜愛旅行的人,在沒有疫情的情況下,每年都要出去遊玩四五次。因為有的時候出去正好朋友家人都沒有時間,怎麼辦呢?就開始嘗試著自己出遊,出去幾次之後感覺一個人出遊也不錯。
  • 聽我的,方便麵湯還是倒掉吧!
    人均吃掉29包,相當於每秒鐘,都有1275包方便麵被打開。       小時候對方便麵的痴迷,長大後有方便麵陪伴的每個學習和加班的深夜,旅途中充斥著方便麵味道的火車車廂,似乎構成了每個中國人的共同記憶。
  • 一碗方便麵都賣30元了啊!
    @從沒到過:方便麵就不是個高端的東西好嗎,這個價格不如去店裡買牛肉麵呢!@大潔er_:以後網上買能不能包郵?不包郵就不買!@微微安82:再高端也就是個方便麵,喊個外賣比這個好吃多了。相信每個人都有一段美好的校園記憶,就是在宿舍樓下小賣部來回踱步,為了省錢放棄三塊五的碗裝方便麵硬是把手伸向一塊的袋裝面。(小編親身經歷,無添加)
  • 有一種方便麵叫【幸運蟹黃面】,從小吃到大!什麼都變,幸運不變!
    在潮汕提起方便麵,恐怕沒有哪一種方便麵能夠像「幸運」一樣升華為80後、90後一代人關於童年記憶的一個符號
  • 去日本方便麵博物館,吃最正宗的方便麵,體悟最快捷的人生
    方便麵!宅在家裡不想動,可以填飽肚子又讓自己感覺到人生幸福的食物是什麼?方便麵!工作太匆忙,沒有空思考自己如何均衡有營養,只想著填飽肚子,又要依靠什麼食物?方便麵!或許正是因為方便麵滲透到了我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所以他才,可以被人們拿來大做文章,不僅擁有了相關的深夜食堂,就連博物館也開得火熱。方便麵的發源地是在亞洲的日本,所以方便麵博物館的位置自然也就在日本。
  • 【終極吃貨】吃一碗和外包裝一樣一樣的方便麵,瞬間走向人生巔峰
  • 每個人都有既定階段的人生課題
    人生的每個階段都有每個階段該做的事。上 學除了人生前二十年我們在學習以外,基本上大學畢業踏入社會以後我們就有自己人生的自主選擇權和決定權。當然也有一部分人是提前結束學業,早早步入社會工作。按照正常學業軌跡來說,中國現在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即便是貧困人口也可以上完初中,高中是否能讀,一個是你自己的主觀因素,一個是客觀因素決定的;我們在這兒不討論學業一定要達到什麼程度;每個人的人生軌跡不一樣,但人生的大方向每個人都一樣。
  • 相泮讀書44《我身體裡的那個傢伙》
    韓國電影《我身體裡的那個傢伙》,又名《我體內的那個傢伙》、《我裡面的那傢伙》、《Inside Me》、《The Dude in Me》,姜孝鎮導演。片中張判秀靠娶會長女兒,而實現人生逆轉。之前拋棄的戀人美善(羅美蘭飾),獨自將女兒吳賢正(李秀敏飾)撫養長大。靈魂互換後,金東賢不再懦弱,總能硬氣出場,靠強硬和暴力,罩著同學、賢正、美善和父親;張判秀也不再囂張和勢利,對人點頭哈腰,經歷妻子和副會長背叛,最後在繼承會長財富面前,選擇了放棄。
  • 每個人的微信裡,都藏著一個捨不得刪掉的人.
    《童夢奇緣》裡有一句臺詞說:" 生命是一個過程,可悲的是它不能重來,可喜的是它也不需要重來。"
  • 方便麵裡的牛肉這麼大大大真的不虧錢嗎!
    這是我們普通人平時吃的方便麵???我嚴重懷疑它一點都不方便!光看圖就知道嚼起來一定酥香軟爛的大塊牛肉,是家裡冰箱裡早就燉好的存貨吧?全程的操作跟煮碗泡麵又有什麼差別呢?所以你說它不叫方便麵啥才叫方便麵~~~~甭管啥口味,統一的特點是:哦買噶肉都好大好大!
  • 90年代初畢業生的酸楚,都藏在一包「方便麵」裡了,真實又藝術
    相信選擇看這部片子的人,都是想尋求一種和現在的我狀態相類似的情節,其實還挺受用和認同的,青澀,迷茫,疲軟,對未來寄存夢想,對於每一個剛畢業的年輕人都是避之不及的代名詞。這是一首關於青春的散文詩,清新的歲月裡有淡淡的迷惘和惆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