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大神等同於易經嗎?它和易經有什麼區別?

2020-12-16 老鐵易話

經常有朋友問跳大神是究竟什麼回事?跳大神和周易是不是一回事?這樣的朋友就是把周易和跳大神混在一起了,其實周易和跳大神是兩回事,他們相差的很遠,而且其中蘊含的道理是非常的不簡單。

大家經常看到的跳大神是一種流傳下來的民間活動儀式,要有兩個人共同完成,跳大神一是一種封建迷信活動,其實也可以看作是一種民間藝術,特別是東北地區,跳大神比較盛行。

它是東北黑土地的一個薩滿文化的傳統,大到治病救災,衝邪撞鬼,小到誰家丟個雞,少個鴨都可以請人跳場大神舞。當然,請人跳大神也有一個成本,如果划不來,也是沒有人跳大神的。薩滿教是古代北方民族普遍信仰的一種原始宗教,比較複雜。

有明白的人應該聽說跳大神的時候是二神來唱,要先請神,請神的過程民間俗稱「搬竿子」。這樣搬下神來降臨附體在這個大神人身上,降臨的各路仙家,動物仙一般是黃大仙(黃鼠狼),胡大仙(狐狸),或者常大仙(柳仙,即蛇)。

跳大神需要二人配合組成,就是所說的大神和二神。大神和二神的角色有點兒像是相聲界的二人搭檔,一個捧哏,一個逗哏。大神呢更像是逗哏,承擔此場「活動」的主要任務,好的大神還有講究,下神之前全身要抖個不停,更重要的是要抖得勻乎兒,這個活兒也挺累人的。二神呢嗓子要好,要會唱,左手拿著文王鼓,右手拿著武王鞭,開始唱神調,負責「活動」熱場,仙家也愛熱鬧,不能冷場。久而久之,神調慢慢地演化成現在東北二人轉經常唱的「靠山調」,成了一項才藝展示。

而易經是一種從遠古流傳至今的一種佔卜算卦的典籍,它闡述了宇宙世間關於萬物萬象變化,博大精深,充滿辯證法。

易經是人們認識和把握世界的一種工具,他提出了一整套的預測理論,把人與自然看做是一個交互感應的有機整體,通過天人合一,也就是人類對外界事物的感應,來認識整個世界。

」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於此?」

『』夫《易》,聖人之所以極深而研幾也。唯深也,故能通下之志,為幾也,故能成天下之務;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

這樣這兩段話就說明了易經預測的原理和功用。所以它和跳大神有著本質的不同。易經本身是一門哲學和學問,而跳大神只是一種民俗。兩者是不可相提並論的。

由此看來周易和跳大神確實是兩種不相干的事情,但是要說他們兩者的聯繫就是,用易經可以測出跳大神的一些相關情況,但是跳大神說不能夠解決易經範圍內的問題。

總而言之,周易和跳大神各有自己存在的範圍和意義,它們都是古代流傳下來的,用來和人類以外的世界溝通的一種方式,但是易經除此之外,能夠在更大範圍的認識已知和未知的世界。

相關焦點

  • 《易經》佔卜的原理
    在大多數人看來《易經》深奧難懂,甚至是枯燥無味的。但還是有很多人對使用《易經》進行佔卜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和強烈好奇心。在這裡我列舉幾個例子,嘗試通過這幾個佔卜實例來簡單地闡述《易經》佔卜的原理。「射覆」是古時《易經》學習者為了提高自己的佔筮技能而玩的一種高超而又有趣的遊戲,「射」是猜度之意,也有集中精神專注投向於一事一物之意;「覆」是覆蓋之意。覆者用甌盂、盒子等器覆蓋某一物件,射者通過佔筮等途徑,猜測裡面是什麼東西。「射覆」的最著名的高手莫過於西漢的東方朔和三國時的管輅。
  • 左眼皮跳和右眼皮跳有什麼區別?
    易經說法:左有貴人,右有酒食。講的是在子時左眼跳有貴人,右眼跳有酒食之事。道理在於子時左眼跳,左為青龍甲乙木,在子時為得坎水生助自然為有人相助之象。在子時右眼跳,為右白虎遇子為食神,為水遇酉金為酒食之象,所以說右有酒食。
  • 用易經來嘗試解讀到底有沒有外星人與神?
    首先我們要先理一下他們的關係:易經和外星人的關係?已經和神的關係?外星人和神的關係?首先要知道什麼是易經?什麼是外星人?什麼是神?(1)萬事萬物具有既定性。學了易經之後,就會發現不僅地球上的世間之事是可以被預測出來的,宇宙星系的運行也都是具有既定性的(可參看【太乙神數】中的日月合璧,五星連珠的推算之法)。既然萬物是可以被預測出來,那麼它就具有既定性。世間之事就好比是一個程序代碼一樣,不斷地被執行下去。
  • 易經算卦的本質
    所以,這個有大智慧的人就是這樣,一下就點到了精要的地方。哈哈,不服不行啊! 首先我想說,我的易經算卦與外面所說的什麼算命、什麼預測未來都沒有關係。如果認真看過我收費算卦的帖子,應該非常清楚,我是拿易經的卜筮決疑的。那什麼是決疑呢?從本質上講,只有當下的覺受。而對於我們來說,我們要面臨的也只有當下的抉擇。但不是每個人都有做出「正確」抉擇的智慧。
  • 《易經》促進了DNA發現和計算機形成?它有多大影響?
    《易經》促進了DNA發現和計算機形成?它有多大影響?說到《易經》,我們大多數人是不陌生的,因為它是中華文化的根源。她大約產生於新石器時代早期,是我國進入文明社會的標誌。其實,雖然不少人沒有看過《易經》,但是它對我們潛移默化的影響,是無處不在的:《易經》的哲理不是雞湯,而是對現實經驗和規律的總結。比如我們有的學校,會有這樣的標語: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 易經不是算命,易經改變命運
    《易經》道理懂了之後,不用算命,也不用卜卦,一切事情就都懂了。」孔子並不相信《易經》是算命的書,但他卻說:「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也。」孔子認為《易經》的真正意義是勸世人道教訓。它可以暗示人們,勸戒人們,引導人們,通過悔恨,或者反省別人的教訓,調整自己的言論和行動,重新進行自我選擇,這樣就化兇為吉了。因此,學《易經》可以幫助自己少犯錯誤,至少會少犯大錯誤。
  • 張海濤:數字易經是讓更多人輕鬆解讀易經的「人的說明書」
    也基源於此,從《易經》中簡化而來的「數字易經」也遭到了不少人的誤解,今天我們請到了數字易經的傳承人,臺灣數字易經創始人張耀宗大師大弟子張海濤先生,來為我們解讀究竟什麼是數字易經? 筆者:張老師,數字易經與我們傳統的《易經》有什麼關係?
  • 《易經》中的「吉」和「兇」,究竟是什麼意思 | 弘道堂
    間的萬象萬物皆有兩面,比如天地、上下、明暗、冷熱、男女、老幼、悲歡、吉兇等等等等,而我們今天要說的,就是這其中的「吉兇」。提起「吉」和「兇」,我們往往就會想到一部古老而又神秘的經典——《易經》,而提起《易經》,我們也會很容易想到「吉」和「兇」。
  • 「易經」媽媽&「易經」寶寶 相會在「易經」夏令營
    羅浮國附的老師們,像媽媽一樣期待著遠方遊子的到來,而一個神採奕奕的小營員們,一個個可愛的「易經」寶寶,一下子撲進「易經」媽媽的懷抱!    「易經」寶寶的到來,讓媽媽們興奮不已,寶寶們,你聽到媽媽嗎的心聲了嗎? 李飛,他可是一位「男媽媽」喲!但他同樣有一顆慈母的心。
  • 《易經》的處世智慧
    老子雖然在《道德經》裡沒有提到乾卦坤卦,但他提到了陰陽,「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把陰放到前面,陽放在後面,老子主張的陰柔,就來源於坤卦。中華文化,陰陽中和,《易經》就充分體現了這種文化的生命力。
  • 易經智慧:從「火天大有」卦,看《易經》的遊戲規則
    《繫辭》傳說為孔子所作的《十翼》之一,是《易經》的使用說明書。這句話表明,「君子」學習《易經》,需要動靜結合,既要觀察「象」,又要理解其「辭意」(數理),還要切身實踐,玩其佔變。這對於《易經》初學者尤為重要,因為其打破了象數派和義理派的隔閡,把《易經》作為一個完整的體系來研究、把玩。
  • 易經:超越陰陽之道
    《易經》的核心,講的就是陰陽變化之道。因此,學《易經》,一定要懂陰陽變化之道。那怎樣才能懂呢?這就必須要從陰陽裡跳出來,從而超越陰陽。因為只有從裡面跳出來,才能對全貌一覽無餘,有整體上的把握。但是,陰陽無處不在,已經大得沒有邊,還怎麼跳出來。如果,能跳出來,說明它是有邊界的,不是無限的。這豈不是前後矛盾?
  • 《易經》是本什麼性質的書?
    那麼《易經》究竟是- -本什麼書呢?為什麼叫《易經》呢?這裡有什麼玄機? 其實,玄機展現在大家面前,也就沒那麼神秘了。歷代學者都認為:《易經》是一本具有巫術性質的佔筮之書,是集古人佔卜之大成的精華匯粹。也有學者認為:《易經》是我國最古老的一部哲學專著。我個人認為:《易經》是我國祖先最早的一部以佔筮為基本形式,而深刻蘊含著包括中國先民思維方式在內的百科全書。
  • 傳說中的雷神和火神都是誰?《易經》中雷火交加又是什麼意思?
    作為一個有著五千年文化底蘊的大國,我們從來不缺少歷史和神話。就比如說大家都經常會聽說的雷神和火神,不過因為中國神話體系龐大,大致有四個分支:上古神話體系、民間信仰神話體系、道教神話體系、佛教神話體系。所以一說雷神和火神都知道,但是到底指的是哪位神仙,我們卻是不知道誰的。
  • 我的人生有倆位導師:易經與疾病
    而Rinke爺爺有問題的時候,他卻總是和《易經》一起工作。一年多前,她收到來自Rinke爺爺的生日禮物,就是這本《易經》。她問的第一個問題是《易經》能夠給自己的生命自由帶來什麼啟發?《易經》給了她很大的驚喜。然後一年來,她問了《易經》很多的問題,而每一次,都沒有令她失望。當她真的向《易經》敞開,她收到來自《易經》智慧的解答。
  • 古老的易經文化與科學的結合,易經六十四卦的驚人數學結構
    古老的中國《易經》是最早的文獻之一,讀起來宛如一部經典,闡釋人生時節的智慧。這張美麗的人類圖是一個不可思議的結合,包含了四種古老的文明奧秘系統,也就是早期的科學──四種了解生命韻律和流動、了解宇宙,以及人類內在本質的不同途徑。
  • 易經 核心
    易經是什麼? 其實很簡單:那就是遵從宇宙運轉規律,並在這個規律裡進取、修整。此乃天時。風水是什麼?風水就是把合適的東西的放到合適的位置。此乃地利。八字是什麼?這句話是說,沒有平地不變成山坡的,沒有去了而不回來的,在艱難困苦中應堅守純正,必然會有好的結果。艱、貞是兩個詞,艱是說外在環境的艱苦、窮困,貞是君子內在對貞正的堅守。君子在艱苦、窮困的環境中,保持內心和品行的貞正,是沒有什麼過錯的。孔子說:「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這就是君子和小人一個最大的區別。
  • 《易經》有多深奧?南懷瑾:晚上不要讀易經,一不小心天就亮了!
    國學大師南懷瑾告誡世人:晚上千萬不要讀易經!為什麼呢?因為一讀就上頭,天很快就亮了真正含義是在說,如果晚上讀《易經》,一夜便捨不得睡覺了。《易經》是中國非常古老的一部佔卜書籍,成書時間距今大約有幾千年的歷史了,據說是西周時所創作。
  • 淺談易經:淺談易經融入生活,內在於修身,外在於勵志
    例如:吉、兇、悔、吝等,這些詞語不僅讓易經難以理解,同時也讓易經披上了佔卜之書的外衣。以至於現在很多人問起易經,便不由得說這是算卦之書,想想也是為易經感到惋惜!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要想將其研究透徹,我想這是不可能的。四書五經、道德經等經典,若不是專學愛學之人,又有多少人看過呢?
  • 「鬼」怕《易經》,為何南懷瑾卻告誡世人晚上不要讀《易經》?
    這句話是否經常聽老人提及,有沒有很耳熟的感覺。雖然現在這個社會易經沒有了將相的稱謂,但《易經》依舊備受追捧。它作為群經之首,是諸子百家的思想啟蒙,也是對中華文化影響最深的一部巨著,是中華文化的神經。不過,幾千年來,對於《易經》是迷信產物的質疑聲也從未中斷,因為在民間有這樣的說法:《易經》是神的東西,妖魔鬼怪都懼怕他,在床頭放上一本《易經》,妖魔鬼怪就不敢接近你。這樣的說法十分玄幻,並沒有科學依據,畢竟世上到底有沒有鬼還是另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