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不忘承諾!他寫的詞,催人淚下

2020-12-13 騰訊網

詩詞中,寫愛情的詩詞經常讓人落淚,可是寫友情讓人落淚的卻很少。

可清代就有一位詞人,為了營救朋友,寫下一首贈友人的詞作,開頭16字,成為千古名句,催人淚下。

今天我們要介紹的是清代詞人顧貞觀的名作《金縷曲》二首。

其中的「我亦飄零久!十年來,深恩負盡,死生師友」讓人記憶猶深,每每讀到這一句,心裡似有無限愁苦,鬱結在心。

有人說,這16個字把人的愁苦、無奈、壓力描述得入木三分,其實這首詞是顧貞觀寫給遠在寧古塔的友人吳兆騫的。這首詞還和納蘭性德有關。

原來,吳兆騫是江蘇人士,少有才名。因為才學出眾,吳兆騫和宜興陳維崧、華亭彭師度被譽為「江左三鳳凰」,而吳兆騫與顧貞觀最為要好。

順治十四年,公元1657年8月,吳兆騫參加江南鄉試,中了舉人。

11月,吳兆騫被仇家誣諂,牽連進江南科場舞弊案。順治帝下令將當年考中的舉人押解到京城,重新考試,複試合格者保留舉人資格,不合格者治罪。

1658年4月,舉人們在中南海瀛臺複試,兩邊武士林立,吳兆騫緊張害怕之餘,卷子沒有完成,於是被革除舉人,家產抄沒,和父母妻子被流放到寧古塔。

吳兆騫離開京師,被遣送寧古塔時,顧貞觀承諾一定會營救他,許下「季子必歸」的諾言。季子指吳兆騫。

可是顧貞觀人微言輕,他求救於當初曾一起遊唱的友人,可少有人援手。20年過去了,友人歸期無望。

在京城的顧貞觀,也鬱郁不得志。因為才學,顧貞觀被太傅明珠請到家中,給其子納蘭容若授課,從此與納蘭容若結為生死之交。

顧貞觀求納蘭容若營救吳兆騫,可納蘭容若與吳兆騫並無交情,拒絕了他的請求。

這一年,顧貞觀接到吳兆騫從戍邊寄來的一封信時,才知吳在戍邊的苦況:「塞外苦寒,四時冰雪,鳴鏑呼風,哀笳帶血,一身飄寄,雙鬢漸星。婦復多病,一男兩女,藜藿不充,回念老母,煢然在堂,迢遞關河,歸省無日……」。

此時顧貞觀寓居在北京千佛市,大雪紛飛之時,他寫下《金縷曲》詞兩首贈之,哀怨情深,被稱為「千古絕調」。

納蘭容若讀到這兩首詞後,淚如雨下,他說,這份友情,可以和蘇武李陵的詩、山陽範式對好友張劭的情誼相論讀罷這首詞作,納蘭容若當即承諾營救吳兆騫。

後來,經過納蘭容若父子和顧貞觀,還有一些好友的盡力救助,1681年,吳兆騫從塞外南歸,此時距離他離京已有23年了。

彼時吳兆騫被釋歸來,到明珠府上拜謝,在一間屋內白壁上,見到題字:「顧梁汾為松陵才子吳漢槎屈膝處」,方知顧貞觀為他的歸來竭盡了心力。(梁汾是顧貞觀的號,漢槎是吳兆騫的字。)

時光荏苒,已經過去了百年,但顧貞觀的這首詞,卻記錄他一片赤誠營救友人的心路歷程。了解這背後的故事,我們再來看這兩首《金縷曲》:

其一

季子平安否?

便歸來,平生萬事,那堪回首!

行路悠悠誰慰藉,母老家貧子幼。

記不起,從前杯酒。

魑魅搏人應見慣,總輸他,覆雨翻雲手,

冰與雪,周旋久。

淚痕莫滴牛衣透,

數天涯,依然骨肉,幾家能夠?

比似紅顏多命薄,更不如今還有。

只絕塞,苦寒難受。

廿載包胥承一諾,盼烏頭馬角終相救。

置此札,君懷袖。

其二

我亦飄零久!

十年來,深恩負盡,死生師友。

宿昔齊名非忝竊,只看杜陵消瘦,

曾不減,夜郎僝僽,

薄命長辭知己別,問人生到此悽涼否?

千萬恨,為君剖。

兄生辛未吾丁丑,

共此時,冰霜摧折,早衰蒲柳。

詩賦從今須少作,留取心魄相守。

但願得,河清人壽!

歸日急翻行戍稿,把空名料理傳身後。

言不盡,觀頓首。

這兩首詞是顧貞觀寫給吳兆騫的信。

兩首詞,第一首問候好友近況,表達自己一定會營救好友的決心。第二首則說明自己的近況,最後顧貞觀囑咐好友,少寫詩賦,少傷神,好好保重身體,期待再相見。

「廿載包胥承一諾,盼烏頭馬角終相救」,從1657年吳兆騫被遣戍寧古塔,到作者1676年寫這首詞,正好二十年。顧貞觀用包胥立誓要保全楚國的典故,表達自己誓要營救好友的決心。

「我亦飄零久!十年來,深恩負盡,死生師友」一句催人淚下,這是《金縷曲》二首中流傳最廣的名句。

我在京城飄泊流離,自中舉十年來,我辜負了你的深厚恩情,未報答你這位生死之交的師友。

全詞沒有華麗的語言,只有顧貞觀對吳兆騫的細心叮囑,如家常般說話,這些語言出自肺腑,令人動容。

晚清學者陳廷焯評價這首詞「千秋絕調」,這種忠貞生死之誼,至情之作。所以被人傳誦為「贖命詞」,成為清詞中的壓卷之作。

隨著這首詞作,顧貞觀和吳兆騫的友情也流傳了下來,時至今日,依然讓人落淚。

二十年不忘承諾,不懼艱難營救友人。顧貞觀不僅留下一篇傑作,還留下這樣一段可歌可泣的友情故事。

◎本文轉載自「詩詞世界」,圖源網絡,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二十年的承諾
    但棘手的是,該筆存單開立於1999年8月3日,長達二十年之久不說,還歷經了多次系統升級、行所合併和人員變更,如今,系統中已無法查找到該筆存款的任何記錄。「不能讓客戶失望!」 屯留支行立即派出專人到支行檔案室,手工查找1999年8月份期間所有掛失、銷戶、存款資料。
  • 歐陽修很悲傷的一首詞,道盡人生無奈,催人淚下
    但有一種不如意,卻是古今共通,且極易引發共鳴,甚至回想起來,催人淚下,它就是「物是人非」。多少人曾在事過境遷後,深深懷念起故人。「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諸如此類的名篇佳句可謂不勝枚舉。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詞《生查子·元夕》,它的核心內涵便是抒寫了「物是人非」之感。
  • 李煜死前最後一首詞,將人生痛苦寫到了極致,催人淚下成千古絕唱
    李煜是五代時期南唐國的帝王,但卻不能簡單的理解他是一位普通的帝王,從他的文學造詣這個角度上說。李煜還是一位詞壇上的帝王,只是這位詞帝錯生在帝王之家。開寶八年,北宋趙匡胤的大軍攻破南唐都城金陵,南唐國滅亡,李煜被迫降宋,被俘至汴京,被囚禁在汴京的一所大院裡,被囚禁期間,百感交集,寫了很多令人感嘆的詞。公元978年的七夕,又到了李煜生日,他一時詞興大發,便寫下了這首《虞美人》,令歌妓演唱。座中南唐舊臣聞之,無不掩面而泣。
  • 辛棄疾抗敵期間,寫了一首詞,抒發雄心壯志,第一句盡顯豪氣
    然而來到南宋之後,辛棄疾根本沒有機會進入軍隊之中,因為他的身份太敏感了,最終也僅僅是將他安排到了文職之中。其實這種安排我們並不意外,畢竟當時的政治形勢有多麼緊張就不用說了,尤其是在南宋初期,對於金人的防範還是非常嚴峻的。
  • 李煜被囚時寫了一首亡國詞,七百年後納蘭跟寫一首,皆成千古絕唱
    這首詞中李煜把孤獨無助和對故國的相思之情寫得淋漓盡致,直到千年後的今天,這首詞一直在流傳。透過那歷史的年輪我們依舊能讀到當年李煜那孤苦、落寞的心境。最終在公元978年,李煜在自己的生日宴上寫下了千古之作《虞美人》而遷怒了宋太宗,被宋太宗賜毒酒而亡。
  • 催人淚下的誓言怎麼寫?教你說出最簡單卻也最感人的誓言
    雖然求婚之時就會對自己的另一半表達愛意,不過說到正式,當然還是要在自己的婚禮上表達出自己的這份愛意,所以婚禮的流程中才會有婚禮誓詞這個環節,當然,婚禮誓詞是需要提前準備的,也是需要自己親手來準備的,不過很多朋友犯難了,催人淚下的誓言怎麼寫呢?
  • 古詩詞裡的相思,情真意切,催人淚下
    《長相思》是詞牌名,內容多寫女子懷念久出不歸的丈夫。至於白居易這首《長相思》,則有其特定的相思對象,即他的侍妾樊素。這首《長相思》寫一個寂寞的閨中少婦,於月夜倚樓眺望,思念久別未歸的丈夫,充滿無限深情。
  • 大宋第一「慫人」:他寫的詞,上了教科書
    比賀鑄大15歲的蘇軾,在柳永的道路之外另闢蹊徑,以詩入詞,寫出了被後人稱為「豪放詞」的實驗作品。在當時,蘇軾的嘗試是飽受非議的,譏諷他的人不少。比如李清照直接說,蘇軾寫的詞「皆句讀不葺之詩」,壓根兒不是詞;陳師道說得委婉一些,說蘇軾的東西不是詞的「本色」。
  • 【今日頭條】今天,6位道德模範的故事催人淚下
    【今日頭條】今天,6位道德模範的故事催人淚下 2020-11-09 20: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國家公祭日】不忘苦難記憶,砥礪復興之志——寫在第七個南京大...
    不忘苦難記憶,砥礪復興之志——寫在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到來之際又是一年「12·13」。第七個國家公祭儀式上,凌厲的警報聲將再次響徹這個城市上空,是哀悼更是警醒。目前就讀於美國杜克大學的李逸章,曾在2017年接受「行前一課」教育。他說:「作為年輕一代,我深刻感受到祖國的強大和穩定發展是我們追求夢想的前提,這需要我們每個人去參與創造、自覺維護。」
  • 李煜死前最後一首詞,將人生痛苦寫到了極致,使人不禁落下眼淚
    歷史上有多少皇子因為爭奪皇位而喪命,明爭暗鬥就是為了那個高高在上的皇位,但是有這樣一位皇帝卻不想這個高高在上的高緯,如果他可以自己選擇人生的話,他會選擇成為一個詞人。他就是李煜。雖然他算不上是一個好皇帝,但是他的詞卻被後人誦讀。
  • 安徒生的什麼經歷,才寫出《賣火柴的小女孩》這樣催人淚下的作品
    1822年10月,柯林將安徒生送入赫爾辛格斯拉格爾塞鎮上的一所文化學校就讀,學校的校長梅斯林是個嚴厲而暴躁的人,他對待安徒生這樣的窮學生更是尤為嚴苛,他認為這個學生是下層社會的人,是個沒有什麼出息的笨蛋,安徒生喜歡寫詩,寫劇本,他還會剪紙,唱歌,朗誦。但他的這些所長在這所學校裡,卻根本無用武之地。
  • 元稹催人淚下的一首詩,短短28字,卻讓人回味無窮
    提起元稹,大家很自然地想起他流傳千古的愛情詩句「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詩中描述了一段令人刻骨銘心的悽美愛情。然而我們今天介紹的是他的另一篇七言絕句《聞樂天授江州司馬》。元稹,字微之,漢族,唐朝洛陽人。元稹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樂府」,故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並稱「元白」。
  • 11張老夫妻的照片,告訴你什麼才是愛情最好的模樣,催人淚下
    十年修得同窗度,百年修得共枕眠,時光荏苒飛似箭;素什錦年日如梭,我曾羨慕過青春年少時「執子之手」的怦然心動,也曾羨慕過「心有靈犀一點通」的志同道合。但每次看到這些老夫妻時,我對「老伴兒」這個詞有了更深的愛意。
  • 《天下足球》二十年,那些幕後的「絕對巨星」
    2020年的這個冬天,我們迎來了《天下足球》20周年專題節目。當熟悉的旋律再次響起,那些催人淚下的旁白,那些讓我們念念不忘的絕對巨星,是否也再次勾起了你的回憶?本期節目,主持人顏強邀請到了兩位來自《天下足球》節目組的嘉賓,一起聊聊那些關於創作的故事。
  • 一位無名氏所寫的詩,後兩句直擊離家遊子的心扉,讀來催人淚下!
    作者應該是因謀求功名或者是經商在外,在寒食節前後,他來到田野之外,眼前是一片大好風光,細雨綿綿芳草萋萋,春風吹拂麥浪起伏,堤岸上的楊柳依依,正是三春麗景當賞之時,從前兩句的景物描寫中可以看出詩人心情不錯,詩中也洋溢著詩情畫意。
  • 北宋文豪的幽默感,蘇軾寫了一首詞,感謝朋友的宴請,風趣生動
    蘇東坡和他所寫的一系列作品,會讓人看出他性格上的很多可取之處。他他是愛民如子的人,也是一個對朋友非常誠懇的人。他不喜歡很多官場上的事情,甚至罵過當時的聖上。不過即便這樣直白。他也依然不被人憎恨。他與王安石所持的政治觀點不同一,也並不影響人家交朋友。只是性格直白,有時候會讓自己變傻。有人非常討厭他,他也渾然不覺得照單全收。只是也曾經因為這樣的性格誤了前程,永遠把持不住他的本性。
  • 辛棄疾回憶沙場往事,寫下一首膾炙人口的詞,每一句都是千古名句
    傳奇愛國詞人辛棄疾,二十歲時曾為抗金義軍領袖,僅率五十騎就敢深入金營斬殺叛徒。回歸南宋後,辛棄疾原以為可以大展拳腳,收復失土;誰料到終其一生遭到朝中「投降派」排擠,再也未能重返戰場。南宋淳熙十五年(公元1188年),四十八歲的辛棄疾與龍川先生陳同甫在上饒會面。二人撫今追昔,暢談平生志向,互相填詞唱和。
  • 李煜最愜意的一首詞,專門寫他和歌女調情,卻成了一首千古名篇
    李煜作為帝王,他無疑是失敗的,因為他後來做了亡國之君。毛澤東主席評價他說:「南唐李後主雖多才多藝,但不抓政治,終於亡國。」但作為詞人他是非常成功的,王國維先生在《人間詞話》中評價他說:「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
  • 李清照罵蘇軾「不通音律」,寫首詞與他較勁,一哥蘇軾輸在哪兒?
    蘇軾的一首詞,詞名叫《菩薩蠻·溼雲不動溪橋冷》,那時候的他是位心上人寫的,在詞中東坡寫道:「人憐花似舊。花比人應瘦。莫憑小欄幹。夜深花正寒。」意思是說佳人因惜春憐花,而花比人瘦。這首詞也是引得了一眾名家叫好,至今為止都是被人們引用。為此李清照便專門寫了這首詞與對方暗懟和較勁,只是這一懟就懟出了篇千古絕唱,詞名《醉花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