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曬咖啡棚架
自從人們開始通過磨碎咖啡豆衝泡來飲用咖啡開始,咖啡果實的處理法也應運而生。為了讓咖啡豆適合烘焙必須去除咖啡豆外面包裹著的果皮、果肉、果膠並且降低咖啡豆本身的水份,經過處理後的咖啡豆也更容易保存不像果子那麼容易變質。咖啡處理方式也對咖啡豆成品的風味影響非常大,本篇介紹一下咖啡果實處理的幾種方式。咖啡果實結構示意圖
咖啡果實處理需要闖過層層關卡才能得到乾淨完整的咖啡豆。銀皮會在咖啡豆烘焙的時候脫落,除此之外其他的部分需要在處理過程中去除。最古老的咖啡處理法,傳統日曬法操作起來很簡單,只需要把咖啡果實鋪在太陽底下暴曬,乾燥的果實靜置1~2個月的時間再進行脫殼就可以了,非常方便。不過日曬處理不嚴加看管的話非常容易產生爛豆壞豆,隨著咖啡消費者口味越來越刁鑽,日曬處理法也在不斷進步。日曬處理法示意圖
現在一些產區的日曬處理法在果實採摘階段會進行手選或者浮選來保證處理用的果實質量,之後在陽光暴曬過程中會有專人負責翻弄咖啡豆防止暴曬不均勻,有的還會添加日曬棚架讓咖啡果實不直接接觸地面防止被泥土汙染產生雜味。不過改良的日曬處理法會使人工成本大量增長。
日曬處理的咖啡豆會帶有濃鬱的發酵感,通常風味複雜多變,不過處理不當的時候容易出現一些雜味。
水洗處理法:
18世紀荷蘭人發現附著在咖啡豆上難以去除的咖啡果膠泡在水中發酵一段時間後就會脫落,鬆動脫落的咖啡果膠只需要用水一衝就掉的乾乾淨淨,於是荷蘭人發明了水洗處理法。
水洗處理法示意圖
採摘的咖啡果實通過24小時浸泡浮選來篩出未成熟的咖啡果,篩選好的果實通過去皮機去除果皮果肉,帶著果膠的咖啡豆進入浸泡池發酵再通過漂洗去除果膠,然後再通過乾燥去除多餘水份,帶著內果皮的咖啡豆通常會在出口前才會使用去殼機脫掉內果皮。
水洗處理法雖然步驟繁瑣不過節省人力,出產的咖啡豆品質更統一可控,不過水資源匱乏的產區難以實現使用大量水源來處理咖啡。水洗處理的咖啡通常風味和口感乾淨清澈,不容易出現瑕疵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