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處理法參考 日曬+水洗

2021-12-28 提壺咖啡工坊

收錄於話題 #咖啡處理法 2個

日曬咖啡棚架

自從人們開始通過磨碎咖啡豆衝泡來飲用咖啡開始,咖啡果實的處理法也應運而生。為了讓咖啡豆適合烘焙必須去除咖啡豆外面包裹著的果皮、果肉、果膠並且降低咖啡豆本身的水份,經過處理後的咖啡豆也更容易保存不像果子那麼容易變質。咖啡處理方式也對咖啡豆成品的風味影響非常大,本篇介紹一下咖啡果實處理的幾種方式。

咖啡果實結構示意圖

咖啡果實處理需要闖過層層關卡才能得到乾淨完整的咖啡豆。銀皮會在咖啡豆烘焙的時候脫落,除此之外其他的部分需要在處理過程中去除。最古老的咖啡處理法,傳統日曬法操作起來很簡單,只需要把咖啡果實鋪在太陽底下暴曬,乾燥的果實靜置1~2個月的時間再進行脫殼就可以了,非常方便。不過日曬處理不嚴加看管的話非常容易產生爛豆壞豆,隨著咖啡消費者口味越來越刁鑽,日曬處理法也在不斷進步。

日曬處理法示意圖

現在一些產區的日曬處理法在果實採摘階段會進行手選或者浮選來保證處理用的果實質量,之後在陽光暴曬過程中會有專人負責翻弄咖啡豆防止暴曬不均勻,有的還會添加日曬棚架讓咖啡果實不直接接觸地面防止被泥土汙染產生雜味。不過改良的日曬處理法會使人工成本大量增長。

日曬處理的咖啡豆會帶有濃鬱的發酵感,通常風味複雜多變,不過處理不當的時候容易出現一些雜味。

水洗處理法:

18世紀荷蘭人發現附著在咖啡豆上難以去除的咖啡果膠泡在水中發酵一段時間後就會脫落,鬆動脫落的咖啡果膠只需要用水一衝就掉的乾乾淨淨,於是荷蘭人發明了水洗處理法。

水洗處理法示意圖


採摘的咖啡果實通過24小時浸泡浮選來篩出未成熟的咖啡果,篩選好的果實通過去皮機去除果皮果肉,帶著果膠的咖啡豆進入浸泡池發酵再通過漂洗去除果膠,然後再通過乾燥去除多餘水份,帶著內果皮的咖啡豆通常會在出口前才會使用去殼機脫掉內果皮。

水洗處理法雖然步驟繁瑣不過節省人力,出產的咖啡豆品質更統一可控,不過水資源匱乏的產區難以實現使用大量水源來處理咖啡。水洗處理的咖啡通常風味和口感乾淨清澈,不容易出現瑕疵風味。

相關焦點

  • 咖啡處理法 | 為啥水洗咖啡風味乾淨,日曬就比較豐富?
    ,總會討論起咖啡的味道,這個時候就常常會聽到:「水洗的咖啡風味乾淨,日曬的咖啡風味比較豐富」那麼,咖啡的風味與咖啡的處理法有什麼關係?關於咖啡處理法:水洗處理法:水洗處理法有三種方式,1.水洗式:自然發酵水洗處理法A流程:採收→去皮→自然發酵12-24小時→洗淨→日曬乾燥自然發酵水洗處理法B流程:採收→去皮→自然發酵12-24小時→洗淨→浸泡清水
  • 咖啡處理法視頻 | 咖啡日曬處理與水洗處理區別
    ▲點擊關注 | 每日精品咖啡文化雜誌咖啡工房咖啡處理法中日曬處理與水洗處理區別
  • 咖啡豆半日曬處理法 巴西半日曬處理法 半日曬咖啡豆風味與口感
    精品咖啡豆的處理法近年來越來越多創新,像厭氧日曬,酵素水洗等等。常見的咖啡豆處理方式主要有日曬法和水洗法,另外還有半日曬以及半水洗,這次前街咖啡就和大家聊聊半日曬處理法。半日曬處理法(semi-dry processing)半日曬處理法又叫去皮日曬法,與傳統的日曬處理不一樣的是,半日曬是將咖啡漿果的果皮去掉,能控制去皮後帶果肉咖啡豆的發酵程度。
  • 【咖啡處理法】半日曬、半水洗、溼刨法傻傻分不清?
    昨天我們聊了一下日曬跟水洗處理法,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介於日曬和水洗處理法之間的那幾種處理法:溼刨法、半日曬處理法、果肉日曬以及蜜處理,這幾種處理法是怎麼樣的?半日曬處理法(semi-dry processing)  這是介於日曬、水洗兩種處理之間的方法,可以再分兩類:去皮日曬法及蜜處理法。兩類處理法基本上十分相似,都是先如同水洗處理一般,去除咖啡櫻桃的外皮,但跳過水洗處理的「水池發酵、清水衝洗」過程,直接拿到陽光下嚗曬。
  • 咖啡處理法(二)︱半水洗&蜜處理&果肉日曬法
    半水洗處理法(Semi washed)可以說是日曬法與水洗法的結合。其理念是用比水洗法更少的水資源,生產出比日曬法風味更淨、比水洗法口感更厚的咖啡,此處理法盛行於印尼,曼特寧等地,巴西近年也開始使用半水洗法。
  • 咖啡課堂|咖啡生豆的三種處理法(日曬、水洗、蜜處理)
    由外至內依次為:外果皮 → 果肉→果膠→羊皮紙 → 銀皮(緊貼豆子) → 咖啡生豆市場上常見的咖啡豆基本是通過日曬、水洗、蜜處理三種處理方式所得,但咖啡處理法的革新也從未停止。比如近年來在專業賽事中便有選手創新使用了紅酒處理法 /類紅酒處理法 。
  • 日曬/水洗/蜜處理/厭氧發酵……1次搞懂咖啡處理法!
    不同產區、不同後制處理法與不同品種,都有獨特的咖啡滋味。面對這些五花八門的專有名詞,如何挑選最適合自己的咖啡風味呢?
  • 咖啡處理法 日曬法與半日曬法
    我們相繼分享了咖啡瑕疵豆系列、咖啡命名科學、咖啡大數據…(後臺回復相應關鍵詞可閱讀)今天我們將開啟一個全新的咖啡處理法系列,本期話題:日曬法Natural/Dry Processing半日曬法Pulped Natural/Semi-Dry Processing
  • 咖啡豆特殊處理法 日曬水洗咖啡豆特點&厭氧發酵咖啡豆處理法原理
    現在精品咖啡市場出現越來越多特殊處理法處理咖啡生豆?這是個好的現象嗎?不是的。前街認為特殊處理法最先的出現是為了使某一個自家種植的咖啡豆風味識別上更加的特別,但是隨著特殊處理法越來越多人使用,現在的特殊處理法似乎實在掩飾著咖啡豆原本不好的風味然後賣高價格。所有的特殊處理法其實都圍繞著傳統的咖啡處理法——水洗處理法、日曬處理法已及蜜處處理法演變而成。
  • 咖啡豆水洗日曬蜜處理法的咖啡豆風味區別 果丁丁 花魁 巨石莊園
    近年,咖啡豆處理法日漸創新,行業中也多了很多五花八門的咖啡豆特殊處理法,例如厭氧發酵,酵素水洗等等等等。但是在咖啡豆處理法中,有三個最為常規的處理法:水洗處理,日曬處理,蜜處理。這三種處理法在咖啡愛好者當中印象肯定也深刻,這次前街咖啡就來聊聊這三種處理法之間的區別。
  • 咖啡處理法 | 溼刨法、半日曬、果肉日曬以及蜜處理
    昨天我們聊了一下日曬跟水洗處理法,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介於日曬和水洗處理法之間的那幾種處理法:溼刨法、半日曬處理法、果肉日曬以及蜜處理,這幾種處理法是怎麼樣的
  • 【咖啡處理法】水洗豆和日曬豆區別在哪裡?
    平時喝咖啡的時候看看商家標籤上總是會寫著什麼日曬、水洗、蜜處理之類的處理法,日曬、水洗還比較容易理解,可是什麼蜜處理、溼刨法的,真的是完全搞不懂是什麼鬼,所以小編今天就想來跟大家聊一下,常見的咖啡處理法都有些什麼呢?
  • 耶加雪菲咖啡日曬還是水洗好喝 日曬/水洗處理咖啡豆風味口感區別
    很多人來到前街咖啡館的小夥伴會被乾淨清新酸質明亮的水洗耶加雪菲所吸引到,有的則是被果汁口感甜感明顯的日曬耶加雪菲所吸引到。說到這裡,大家已經大致了解到水洗處理和日曬處理的耶加雪菲有什麼區別了,接下來前街就來細說一下這兩種處理法都是如何處理咖啡豆的。
  • 咖啡處理法 水洗法
    我們相繼分享了咖啡瑕疵豆系列、咖啡命名科學、咖啡大數據…(後臺回復相應關鍵詞可閱讀)咖啡處理法系列,本期話題:水洗處理法Washed/Wet Processing流程 Process篩選咖啡果採摘後倒入一個滿水的水池,進行枝椏、殘葉以及密度分篩過熟及未成熟的咖啡櫻桃會浮在水面熟透的咖啡果就會沉入水池底部
  • 咖啡豆加工方式:日曬、半日曬、水洗和半水洗
    最簡單有效的方法是將果子悉數倒入大水槽,成熟的果子和半青半紅的果子重量較大,會沉入槽底,而那些發育不全的小果子.熟過頭的爛果子.破損的果子和枝葉等較輕的會浮在水面上據此淘汰出無法入口的浮豆。水槽篩濾出的豆子,也就是好的豆子進入下一個階段,即日曬、半日曬和水洗、半水洗。下面就分別介紹這4種方式的不同和優劣之處。
  • 常見咖啡豆處理法哪三種?水洗、日曬、蜜處理瑰夏咖啡豆風味特點
    相信接觸過手衝咖啡的小夥伴對水洗處理,日曬處理,蜜處理一點都不陌生!說先前街先來說一說三種咖啡處理法的步驟分別如何操作的~首先說的是水洗處理法,前街認為水洗法的咖啡酸質較明顯、乾淨度較好、觸感中度、生豆品質最一致。
  • 江湖客 | 日曬和水洗是什麼?
    (依次為水洗、蜜處理、日曬處理法的生豆圖)生豆處理法生豆處理法不同地區不同工廠會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和偏好採用不同的處理法來處理咖啡果實,這些處理法對後期咖啡的風味會產生很大的影響,所以從事「精品咖啡」買賣的商家,幾乎都會在自己的豆子上標註咖啡的處理法是什麼
  • 漲姿勢|快速了解咖啡豆處理法:水洗處理法
    也許在精品咖啡館你會碰到這樣一種情況,同一產區同一咖啡品種會出現不同的咖啡處理法,比如,同樣是耶加雪菲,一支採用水洗處理法、而另一支是日曬處理法,並且喝起來它們的風味也不太一樣,那麼咖啡處理法對咖啡味道有什麼影響?
  • 同樣是雲南保山小粒咖啡,水洗與日曬的區別在哪?
    ▲ 這兩天剛入手了兩支雲南保山的豆子,兩支豆子都是鐵皮卡種,海拔都在1500-1850米,唯一不同的就是在處理法上的區別,一個是水洗處理法,一個是日曬處理法,品種一樣,但處理法不同,它們又有什麼區別呢,今日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
  • 半水洗處理法和水洗有什麼不同?
    隨著咖啡處理方法日新月異的改良和發展,去咖啡館喝咖啡,除了我們常聽到的有日曬處理和水洗處理,也會聽到「半水洗」「半日曬」的處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