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鮮麵店在人行道上曬魚鯗!舟山跨門經營現象又冒頭了

2020-12-15 騰訊網

如今,大街小巷的店鋪陸續恢復正常營業。

但是,也有部分店鋪跨門經營,在店門口隨意放置雜物,給城市文明抹了黑。

普陀:

海鮮麵店在人行道上曬魚鯗

3月20日上午,沈家門興建路的一家水果店門口,幾個白色塑料箱子堆放在店門口,邊上果殼掉了一地。記者上前問起,店員表示,店裡剛進完水果,空出來幾個箱子,「等會兒我們會整理的。」

沈家門漁市大街的一家海鮮麵店門口,人行道的空地上放著晾衣架。衣架被當做曬魚鯗的架子,上面晾滿了魚鯗。魚鯗散發的腥氣加上佔道的架子,讓路人只能遠遠避開。

「XX,我把快遞放小店了,自己來拿。」記者走訪時發現,沈家門老城區一些開放式老小區附近的店鋪,成了快遞指定投放點。一些經營戶表示,自己店鋪內空間有限,不可能堆放下所有快遞,於是部分快遞只能被放在店門口,方便小區居民拿取。

「由於都是住在附近的老顧客,阿拉也不能拒絕。」部分店主表示,有些居民還會直接在現場拆封快遞,然後把盒子扔在店鋪門口。

定海:

某快遞公司將人行道當分揀場

3月20日上午10點多,記者在定海環城北路看到,一家水果店門口擺著凳子,上面放著一個電飯煲,裡面正煮著東西,不停往外冒著熱氣。店主一邊忙著收拾雜物,一邊不忘招呼客人。

記者又來到解放西路,在一家電動車商行門口看到,人行道上放著一些待售電動車,使得本就不寬敞的道路顯得更為擁擠。「看到電動車佔道,心裡挺不舒服的。」一位行人抱怨說。

相比之下,背街小巷的跨門經營、亂堆亂放現象更多見,部分花店、水果店、水產店將商品、雜物擺在店外。記者在東管廟弄一家水產店看到,店主將海鮮、臉盆、水桶等放在店門外,旁若無人地清洗海鮮,弄得道路溼漉漉。邊上,一家服裝店店主在門外非機動車停車位裡架了一把躺椅,其在躺椅上呼呼大睡。

西大街一家快遞公司門口的人行道上,數十米範圍內堆滿了大大小小的快遞包裹,路面被佔去了大半。不少路人經過這裡,只能小心翼翼地從快遞包裹間穿行。一旁,工作人員就地在人行道上分揀貨物。

市民高先生表示,自己就住在附近,該處人行道常年淪為快遞公司的露天堆場。「平時快遞包裹堆滿人行道,有時甚至要堆到馬路上,我們常常『無路可走』!」

新城:

花店、建材店存在跨門經營現象

3月21日上午,記者來到臨城商業街,道路一側有3家鮮花店,其中兩家店的門口擺著不少鮮花盆栽和花籃。

一家名為「花林木語」的花店門外,擺著五顏六色的鮮花盆栽,記者數了下,有十幾盆。同時,店門外還有二十幾隻裝花的盒子,佔據了一半的人行道,行人通行受阻。而隔壁一家花店的房簷下也摞了七八隻花盆和兩隻鼓鼓的編織袋。

金島路上有不少門窗店、五金店、管道店等。一家門窗店外立起了兩扇紗窗,記者發現店內空間還很充足,完全放得下這兩扇紗窗。

離門窗店不遠的一家管道店擁有兩個鋪面,每個鋪面外的地面上都「躺著」粗粗的管道,足有兩三米長,十分「搶眼」。管道邊散落著掃把、紙箱、凳子等雜物,店老闆在店裡忙碌,顯然沒空理會門外的物品。

隨後記者來到綠島路,這裡的幾家管道和五金店也存在跨門經營現象。一家管道店外立著展示板,店內一側摞滿了粗細不一的管子,有幾根長長的細管伸出店外一米多,懸在空中。

另一家管道店兼售生活用品,鏽跡斑斑的鐵箱擺在門口,裡面豎著各式各樣的掃把和拖把,樹枝製作的大型掃把立在門外,看起來並不美觀。

一家建材店門外,十來桶油漆摞在一角,上面堆放著雜物。門外還設了一隻格子櫃,展示著各類燈泡。門口的鐵架子上掛滿了待售的插排。門口環境看起來十分凌亂,影響街邊市容。

點評臺:規範跨門經營,鞏固創城成果

去年以來,我市有關部門持續開展經營秩序治理,重拳打擊中心城區跨門經營頑疾,並通過區域管家、路段巡查、文明勸導等助力創城工作,進一步鞏固創城成果。

如今,跨門經營現象有所反彈,少數佔道經營者在店門口堆放商品和經營工具,一見到執法人員前來檢查,便匆匆將商品收進店鋪內。這些經營者明知跨門經營不文明,但自覺意識較為淡薄,心存僥倖心理。很多時候,這部分經營者有沒有跨門經營,基本取決於當地有沒有執法人員上街巡查。

消除跨門經營現象,說到底是對沿街商鋪的文明倡導,這是一項長期工作。如果經營者文明自覺意識不強,執法部門又採取時而緊、時而松的管理手段,各種亂象便時有反覆。希望政府部門加強常態化管理,引導經營者積極行動起來,提高思想認識,養成文明經營的好習慣。

記者 王倩倩 叢琳 翁青青 文/攝

編輯:碩懋

舟報集團新媒體

相關焦點

  • 東海海鮮價格走高 今年吃魚鯗可能要多花錢了
    這時的海鰻已累積起了厚厚的油脂,老底子寧波主婦開始盤算著曬魚鯗了。」夏海娜說,眼下正是一家人最忙的時節,收貨、曬制特別忙,傳統旺季開始,天天起早摸黑出門。  賣魚鯗的和曬魚鯗的又開始忙了  魚鯗是寧波人最喜歡食用的幹制魚品,用黃魚製成的叫黃魚鯗,用鰻魚製成的叫鰻鯗。
  • 和事佬丨修車店跨門經營霸佔人行道長達8年難「根治」
    在長達8年左右的時間裡,長寧路靠近長寧支路的一家修車店跨門營業,佔據了原本就不寬敞的人行道,行人通行困難。早在2018年8月10日,我就向綠化市容局反應了這一情況,但這一問題依然存在。不僅如此,店主還變本加厲,在綠化帶上裝了電動汽車的充電樁,甚至還把私家車停在了人行道上。這不僅給過往行人造成不便,還有損市容。對此,我懇請晚報「和事佬」欄目出手相助,協調有關部門來解決這一問題,儘快恢復人行道的暢通。
  • 黃魚鯗(xiǎng)
    經過精細加工的舟山黃魚鯗,潔白、形圓、味鮮、鹹淡適口,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適量的脂肪,有開胃、清火、生津、活血的作用。黃魚鯗加生薑清燉,可供婦女產後補虛。黃魚鯗烤豬肉,是浙江定海人用來招待客人的一隻最有特色的美食。背開鹽漬後經漂洗曬乾的稱「淡鯗」或「白鯗」,質優;不經漂洗直接曬乾的稱「老鯗」。整條鹽漬後曬乾的稱「瓜鯗」,質量較「淡鯗」差。
  • 把冬天「曬」成了風景!象山的魚鯗、蝦幹、紫菜、苔條,饞到你了嗎?
    魚鯗,蝦幹,紫菜,苔條……象山人正式開啟了冬日曬曬曬模式,儼然成了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這些食物中的海味,更是象山人細膩綿長的人情味。東海魚鯗那沉甸甸的歲月陳香,從魚鯗到各類海貨,今年你家曬了嗎?剖開晾乾各種魚貨,是海邊人家永遠的新年情結。肉質細嫩,口味鮮美,一道魚鯗燒肉,更是充滿了當地人兒時滿滿的味蕾記憶。
  • 舟山只有4張桌子的小麵館,35元的海鮮面分量足,海鮮足足有半碗
    隸屬浙江的舟山處處都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是一個盛產海產品的地方,所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作為舟山人,平日最常吃的食物自然就是各種海鮮,所以很多人說舟山的物價貴,其實主要是因為舟山土地有限,在這裡吃蔬菜主要靠外地輸入,加上物流費,自然而然蔬菜水果都要貴一些。當然,如果你只是來舟山吃海鮮,那麼就比較划算了。
  • 東海魚倉,祖國之漁都,海島之城,浙江舟山
    在浙江最東部的東海上,有一座與眾不同的城市,它以群島的方式零星分布在海上,是我國第一個以群島建制的地級市,也是第一個國家級新區,長三角的海鮮產品基本都是產自於此,這就是浙江舟山。雖然七八月份暑期去舟山的人氣是最高大的,但其實我不建議大家那時候去,因為那時候除了人太多以外,還屬于禁漁期,海鮮相對價格會貴很多,味道也不好吃。可以考慮秋季前往舟山品嘗海鮮,這時候捕魚期的蝦美魚肥,海鮮種類多到你眼花,絕對是海鮮吃貨的天堂了。
  • 西北風一吹,鰻魚鯗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曬得梆硬,但飯鍋頭一蒸,饞哭...
    吃不起鰻魚飯,媽媽曬得新風鰻鯗,配上白米飯,也超級香! 冬日鯗字當道,新風鰻鯗最油潤 梁實秋先生愛吃,《雅舍談吃》中曾談到海島飲食,字裡行間會覺得海島漁鮮勝在個大肉多,而味遜於河鮮。
  • 一碗煙火丨吃心不改的舟山海鮮面
    舟山有數不盡的海鮮佳餚,但若論哪個最能讓遠在他鄉上學的我魂牽夢縈,那非是一碗海鮮面莫屬了。作者供圖每每憶起海鮮面,伴隨著也就憶起了吃海鮮面的那段童年。小時候的家境並不富裕,所以也不常出去大吃一頓。可是我們家有一個慣例,就是每當我在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時,母親就會帶我到樓下的麵館搓一頓。
  • 台州把秋冬「曬」成了風景!今年你家曬了嗎?
    今天就帶大家來看看台州這些秋冬「曬」風景海島漁村曬魚鯗台州山海物產豐饒,「一灣海產鮮千年」,對於海鮮的製作和食用很是講究。台州漁民們會將不易保存的海鮮曬成鯗:海鮮清理乾淨後,在陽光下暴曬,慢慢失去水分,變得乾脆鹹香,既能保存很長一段時間,還保留著海鮮最原始的味道。魚鯗搭配各種葷素食材炒制或放進湯麵中,味道極佳,深受大家喜歡。椒江大陳島大陳島素有「東海明珠」之稱,由上、下大陳等29個島礁組成,包括甲午巖、浪通門、墾荒紀念碑、烏沙頭等景點。
  • 舟山美食,海鮮愛好者的幸福天堂,讓你吃到大東海的味道
    吃在舟山人民的生活中佔據了半壁江山,而以海鮮作為原料的美食,是最不可缺少的地方特色美食。鐵板蟶子鐵板蟶子是舟山的特別做法,先把鹽鋪滿鐵板,然後將鐵板加熱,最後再將新鮮飽滿的蟶子一個個插進鋪得厚厚的精鹽裡面,經鹽把熱氣傳遞給蟶子。
  • 上海海鮮面排行榜第3名,有地道舟山小海鮮,黃魚面58元能吃1斤肉
    上海面種類豐富,在這裡你能吃到各種自己想吃的麵條,像什麼禿黃油麵、蔥油拌麵、辣肉麵等等,是不是提起來就想流口水,因為離大海比較近,上海人還喜歡吃海鮮,把這兩樣集合在一起的海鮮面就很符合上海人的胃口。而浙江舟山的小海鮮因為離上海太近,是上海人餐桌上的一大美食,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上海一家有名的海鮮面,據說還是海鮮面排行榜第三名,你吃過嗎?
  • 頓頓吃碼頭海鮮,朋友圈小夥伴都饞哭了!5月1日東海禁漁前,後備箱再...
    我的家在舟山,靠著海,走走過去十分鐘。如果是買海鮮,開車去沈家門的舟山國際水產城碼頭,也就20分鐘。每年這個時節,我開車到杭州,同事們靠近我的車,老遠就能聞到大海的味道——那是因為最近每隔幾天我都會去碼頭買海鮮囤海鮮,後備廂的味道久久不會散去。
  • 這些天我忙著往家裡冰箱囤海鮮 蝦30斤、螺70斤 小黃魚、鯧魚...
    在這之前,我的冰箱裡已經被各種海鮮塞得滿滿的:小黃魚、鯧魚、帶魚、蝦、章魚等等,還有新鮮剝出來的海螺肉凍在冷凍室……陽臺上,幾十條醜醜的鮟鱇魚被洗得乾乾淨淨,風一吹太陽一曬成了鯗,在漫長的禁漁期中,它會被我做成鮟鱇魚鯗烤肉。
  • 小小剝皮魚,身藏大秘密
    這種魚常生活在水深50米~120米的水域。主要漁場在溫臺外海、釣魚島漁場及舟山漁場和舟外漁場,且產量較大。剝皮魚肝佔全魚重量的3.9%~7.4%,含油量高達50%~60%,可制魚肝油。魚骨可做魚排罐頭,頭皮內臟可做魚粉。魚皮能製取成可溶性食用魚蛋白,不過所製得的食用蛋白具有特殊的腥臭味,所以會影響其食用價值。做剝皮魚時,一般要剝皮去頭,掏盡內臟。剝皮魚的魚肉纖維長,味道比較淡,因此家燒時需要用豆豉、醬油、薑絲、蒜蓉等配料燜煮。在家怎麼剝剝皮魚的皮?
  • 「曬秋」的色彩繽紛,才是海島冬季最美的色調啊
    挑魚、洗魚、切魚、裝魚、抹鹽、鋪曬, 每道工序都不能少。 曬制的架子、竹簾整齊有序地排開, 勾勒出一幅美麗富饒的「海島曬秋」圖。
  • 舟山海鮮面榮登浙江特色美食榜!天下第一鮮的味道 你造?
    家家戶戶,一般會當早飯吃,切下大小不等的鮮年糕,再在桌子上揉成薄薄的餅狀。包入炒粉幹,油條,豬肉,土豆絲,芹菜,洋蔥....再來一碗鹹豆漿、豆面碎或骨頭湯,完美的一天就從這滿足的早餐開始了。在外的溫嶺人念叨起家鄉美食,自然必須是嵌糕。舟山天下第一鮮的海鮮面
  • 醬油肉、鰻鯗、番薯幹...手把手教你曬出正宗的瑞安年貨!
    對於吃貨而言,也到了一年一度曬年貨的時候啦!一到年底,瑞安人特別鍾愛曬年貨不管是曬得油光透亮的醬油肉還是魚腥氣十分的鰻鯗、蝦幹或是醬油雞、鴨舌、雞翅.每一樣都好吃得停不下來!曬制將醃好的鴨舌趁陽光明媚,曬上2天。讓太陽把鴨舌中的醬油香充分曬出來。
  • 舌尖上的浙江來了,各地美食讓你隔著屏幕咽口水~
    西湖醋魚一般選用鮮活西湖草魚為主料,烹製火候要恰到好處,最後還要以本地的醋、酒、醬油和糖調出平滑紅亮的糖醋汁澆淋在魚身上,撒上薑末,咬上一口,酸甜可口。和普通的水餃相比,巖頭錦粉餃個頭要再大一些。出爐的巖頭錦粉餃滑而不膩、香嫩可口,入口較有嚼頭,吃上三五個就飽了。
  • 9.9吃海鮮!株洲首家舟山海鮮餐廳終於來了!從今以後家門口吃海鮮...
    「福利詳情見下方海報或文末福利區」在〃九天國際〃背後的湘江邊上,新開了一家海鮮餐廳——東晟漁社創始人東哥,是土生土長的浙江舟山人,這一次,他要讓江浙老鄉和株洲市民都能吃上價格親民、品質正宗的舟山海鮮。從舟山港口運輸過來的海鮮寶寶們,也許上一秒都還在水中活蹦亂跳,下一秒便成為了餐桌上的饕餮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