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常言道:「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長輩身為過來人,閱人無數閱歷豐富,特別在看人方面很準。可總有一些年輕人不聽長輩勸告,一意孤行,直到撞了南牆才知悔改。
特別女孩子,一旦被愛情衝昏頭腦,會變得失去理智,甚至不惜用與家人決裂的方式,去捍衛愛情。
然而,時間是最好的試金石,很多海誓山盟的愛情,都終結在結婚之前。因為結婚不單單是兩個人的事,一旦涉及到金錢和利益,便會使人露出真面目。
02
武娟對男友一見鍾情,他倆是大學同學,都說女追男隔層紗,當武娟毫不遮掩向他表白後,男友接受了她的愛慕。
戀愛談得很順利,雖然男友有些大男子漢主義,花錢也挺小氣,但是這些武娟都能包容。她父母做小生意,武娟和弟弟從不缺零花錢,所以她壓根沒指望通過談戀愛的手段去花男人的錢。
畢業後,男友回老家,他倆成了異地戀,武娟一有時間就跑去看他,而男友過來的次數屈指可數。這讓武娟有了危機感,想著早點結婚與他長相廝守。
父母不贊成女兒遠嫁,特別在男友登門拜訪後,更是持反對意見。男友一向不拘小節 ,當著武娟父母的面,仍然對她呼來喝去,吃飯時將盤子裡的菜撥來撥去,這讓父母覺得他沒家教。
03
可是武娟不肯聽勸,還以要離家出走嚇唬父母,父母怕她做出極端的事情,只好同意婚事。擔心父母反悔,武娟和男友趕緊選日子訂婚。
原本婆家在武娟面前多次流露出不給彩禮的意思,所以武娟和家人也沒對彩禮抱任何希望,只要求婆家根據習俗置辦三金首飾,加上買衣服錢,一共花了不到3萬塊錢。
因為路途遙遠,訂婚宴那天,只有武娟和父母,兩個舅舅出席參加,現場全都是男方親戚。坐下商談婚事時,沒想到男友從外面拿來一隻鼓鼓囊囊的包,裡面裝著38萬現金,說是彩禮錢。
男友主動給彩禮的舉動,出乎女方的意料,武娟父母雖然嘴上沒說,但心裡還是挺高興,感覺受到尊重了。來之前,家裡人開過小會,決定既然男方不給彩禮,女方也不存在陪嫁,如今男方不但給了,還給38萬天價彩禮,他們不由得糾結該給如何應對。
武娟父母都是要面子的人,他們商量後決定這筆錢一分不留,全給女兒帶回婆家,另外再給小兩口買一輛15萬左右的代步車,也算是有來有往,雙方顏面都好看。
04
訂婚宴上酒過三巡,婆家當著眾人的面,突然提出一個要求:「家庭買車不實用,親家不如這樣,你們別買車了,也拿出38萬,給孩子們在城裡買套學區房。」
武娟父親頭腦沒轉過彎,以為說讓把38萬彩禮退回來,他們本意就沒打算留,所以一個勁點頭表示同意。
武娟母親聽出了話裡的意思,男方這也太沒臉沒皮,自古男方娶親女方嫁女,房子本應該是由男方購買,自己憑什麼出資一半。再說兒子再過幾年也要娶媳婦買房子,她和老伴每天風裡來雨裡去擺攤,掙點錢真心不容易,不是捨不得給女兒置辦陪嫁,而是起碼要有個分寸。
最令人接受不了的,這些問題男方應該提前和他們溝通,而不是當著眾人的面,給他們來一個措手不及。答應吧,33萬不是小錢,他們實在拿不出,不答應吧,雙方勢必不歡而散。
武娟看出父母左右為難,將男友拉到一邊,問他說好的事怎麼臨時變卦。男友用一種不屑的語氣說道:「你爸媽猴精,要是提前說了,他們能答應婚事嗎?你也傻,你家家產幹嘛都留給你弟弟,我只是拿了你應得的一份。」
直到此時,武娟才看清楚男友一家的真面目,實在太會算計。她後悔當初沒聽父母勸告,非要結這個婚,如今非但事情無法收場,還連累父母丟面子。經過一番糾結,武娟取下戒指,連同那38萬彩禮,悉數返還給男友,結束了這場鬧劇。
05
其實,作為女方,武娟父母已經一再退步。要知道對於大多數家庭來說,通常嫁女兒都會要彩禮,哪怕只是過個場也要走這個形式,這不僅是喜慶,也意味著男方對女方的尊重。
看到男方拿出姿態,武娟父母忙不迭地要陪嫁車子,可沒想到對方醉翁之意不在酒,旨在用彩禮做誘餌,釣出一半的買房款,這種小聰明簡直令人作嘔。
武娟與男友分手是最好的結局,倘若這次父母妥協了,今後指不定還如何被算計。一樁婚姻,婆家從一開始就缺少誠意,擺明是目中無人。
對於普通家庭來說,存款都是從牙齒縫裡省出來的,即便如此,一年也難以積攢多少。況且武娟弟弟還沒有結婚,父母也有壓力,婆家只顧自己不為別人考慮,實在太自私。
結婚的出發點,是希望找一個人溫暖一生,而不是互相消耗,互相利用。所以說,不純粹的愛情不值得繼續,更無須不舍。
-END-
圖片來源於網絡,圖文無關,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