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氣是人的表現,但不是罪的根源

2021-02-07 因為祂先愛了我


 

現在社會很多人隱藏怒氣,人們在已經習慣於隱藏怒氣以後,甚至開始隱藏自己的所有情緒。我們常常看見的世界,並不是我們認為的世界,在人的心裏面,完全不是我所能想像的。人們常說「我很好」,其實我想說「嘿,別在那裡假裝沒事好嗎?」社會之中缺少說出自己感覺的環境,我們常常難以邁過去的坎就是,把那些心裏面很不舒服思想告訴別人,但同時找到罪的根源,讓耶穌基督的寶血遮蓋。

 

 

 

該隱是隱藏了自己的情緒的,這種情緒並沒有告訴亞伯,但是耶和華都知道,他提醒該隱的意思是」嘿,別在那裡假裝沒事好嗎?「你該檢查一下自己為什麼憤怒了。該隱錯過了給自己解剖的珍貴時間,讓自己的怒氣控制了自己。

 

 

 

其實該隱的怒氣只要他多一點思想,多一點放下,」少裝作沒事」,他就從中間能走出來。就是他嫉妒亞伯的祭物,對神發怒,因為神不採納他的祭物。但這裡還不夠,原因是該隱把他自己認為的好壞,放在了神的前面;在往裡面走,是善惡樹的果子是他與神的靈隔絕了,所以,當神來到他面前的時候,他就可以修復這樣的關係。

 

 

 

制服情緒引發的行為,會有一些關鍵時刻,基督徒總是可以在這個時候,暫時先控制自己情緒。但是不要忘了,去尋找造成這個情緒的痛點,尋找到這個問題的原罪,發現撒旦的詭計,靠著耶穌寶血的遮蓋,去戰勝它!


創世紀4:5-7

5隻是看不中該隱和他的供物。該隱就大大地發怒,變了臉色。

6耶和華對該隱說:「你為甚麼發怒呢?你為甚麼變了臉色呢?

7你若行得好,豈不蒙悅納?你若行得不好,罪就伏在門前。它必戀慕你,你卻要制伏它。」


相關焦點

  • 怒氣的可怕
    難怪《雅1:20》因為人的怒氣並不成就神的義。並不是所有的怒氣都是不對的。我們當知道何謂「義怒」,何謂不對的怒氣。不對的怒氣。剛才我們提到聖經裡一些來自人的怒氣的負面例子。不對的怒氣是自私的,是以自我出發的,自我保護、自我的想法、利益、驕傲、貪心等出發的。
  • 控制不住怒氣怎麼辦?
    讀經「當止住怒氣,離棄忿怒;不要心懷不平,以致作惡。」(詩37:8)「我親愛的弟兄們,這是你們所知道的。但你們各人要快快的聽,慢慢的說,慢慢的動怒。因為人的怒氣並不成就神的義。所以你們要脫去一切的汙穢和盈餘的邪惡,存溫柔的心領受那所栽種的道,就是能救你們靈魂的道。」(雅1:19-21)因為脾氣是從怒氣來的,所以讓我們先談談怒氣。
  • 聽道:《七種致命的罪》09 憤怒:以掃的故事
    首先,這向我們表明為什麼在聖經裡,憤怒本身不是罪。憤怒並不是罪。神會生氣發怒。耶穌也會生氣發怒。耶穌和神都是完美的。事實上,詩篇第 4 篇和以弗所書第 4 章都吩咐基督徒「生氣卻不要犯罪 」。要生氣。你知不知道至少有詩篇第 4篇和以弗所書第 4章這兩處經文,命令基督徒要生氣?你知道原因嗎?如果你從來不對任何事物生氣,這意味著你沒有愛什麼。
  • 七種致命的罪 09 —— 憤怒:以掃的故事(350)
    首先,這向我們表明為什麼在聖經裡,憤怒本身不是罪。憤怒並不是罪。上帝會生氣發怒,耶穌也會生氣發怒。耶穌和上帝都是完美的。事實上,《詩篇》第4篇和《以弗所書》第4章都吩咐基督徒「生氣卻不要犯罪」。要生氣。你知不知道至少有《詩篇》第4篇和《以弗所書》第4章這兩處經文,命令基督徒要生氣呢?你知道原因嗎?如果你從來不對任何事物生氣,這意味著你沒有愛什麼。
  • 【親子】教孩子管理怒氣
    我整個人崩潰了。或許我才是需要幫助的那個人。」蒂蒂從小生長在一個所有人都會對別人大吼大叫的義大利家庭,但等吼完時,也翻臉了。史考特則有個偶爾會發怒嘶吼的父親,當父親大聲時,史考特就沉默。對於憤怒,蒂蒂的反應是吼叫,史考特的基本反應則是沉默。他們從自己父母身上學到特定反應,如今也把不良的怒氣管理模式建立在兒子身上。
  • 【魔法視野】「釋放怒氣」的練習
    體驗過這項療愈的同學變柔了、變舒展了、變美了…….,非常神奇!本期的魔法視野為您帶來「釋放怒氣」的練習,可以幫助你自己完成這個過程,同時學會用有意識的、負責任的方式把怒氣表達出來。 壓抑你內在的怒氣,或把怒氣發在自己身上,是不健康的生氣方式。我們大多數人都懂得壓抑憤怒,把它窩在心裡,於是怒氣就轉向了內在。這常常會導致抑鬱。
  • 論怒氣 – 培根
    關於第一點,沒有別的法子,只有好好地沉思細想怒氣的效果,它是如何地擾害人生的。 最好的做這種思想之法就是在怒氣已息之後回想當時的情形。 塞奈喀說得好,「怒氣有如下墜之物,把自己粉碎於所降落的東西之上。」 《聖經》教我們「要以耐性保持我們的靈魂」。無論何人,若是失了耐心,就是失了靈魂了。
  • 五氣的危害和解決(怨氣、悶氣、怒氣、賭氣、閒氣)
    「羶中,喜樂出焉,主宰人的情緒,多按能使人心情好。」3;怒氣:(怒髮衝冠,男人易禿頂)危害:發怒懷飲食,起居,寒暑,溼熱都是人體生病的根源。性格急躁的人容易爆發怒氣。發怒時,肝氣往上衝,怒髮衝冠,使人頭頂發熱,頭髮跟肝有關,容易導致脫髮。經常處於發怒狀態的人,多數會禿頂。順氣法:(三次深呼吸減弱憤怒)
  • 怒氣是一種低賤的品質
    論怒氣培根要想完完全全消滅怒氣
  • 疏導怒氣的四大妙方
    人在關係中受傷時,的確能引發許多過去殘存未決的心理問題。
  • 胃病「根源」已找到,不是辣椒,很多人不當回事,胃卻早已被傷透
    一、胃病"根源"已找到,不是辣椒提及胃病的"根源"由來,多數人或許首先想到的就是辣椒,但其實不然,辣椒並不是最傷胃的東西,反之適量攝取辣椒類食物,在滿足味蕾享受的同時,對腸胃也有一定的益處,有助排溼。二、幽門螺桿菌是腸胃疾病的由來 感染率極高胃病的"根源",實則便是幽門螺桿菌,這種細菌,是唯一可以存活在胃裡的致病菌,也是75%以上腸胃病的最根本原因!但大多數人,都不曾正視過它。
  • 教理:30 罪
    1.1 人的第一個罪397.人受了魔鬼的誘惑後,喪失了心中對造物主的信賴,並妄用本身的自由,違背了天主的命令。人的第一個罪就在於此。因此,每個罪都是一種違抗天 主命令的行為,及對祂的仁愛缺乏信賴。依照主的教導,罪惡的根源發自人的內心,發自人的自由意志:「因為由心裡發出來的是惡念、兇殺、姦淫、邪淫、盜竊、妄證、毀謗。這些都使人汙穢」(瑪15:19-20)。在心內也有愛德存在,這是美善和純潔事工的 本原,但為罪惡所擊傷。2.3 褻瀆了聖神──故意拒絕天主的仁慈而不願悔改1864.
  • 在十二生肖中,跟人吵架後,會把怒氣遷怒其他人的生肖
    生活中我們總是會遇到一些跟自己想法觀點不合的人,有時候一言不合就容易起衝突吵架,這都是很正常的。但是一些人就比較過分了,自己跟別人吵架就算了,還會把怒氣發洩到不相關的人身上。今天就一起來看看,十二生肖中哪些人會這樣做呢?
  • 罪與審判
    什麼是罪首先,我們需要再進一步了解什麼是罪。一般人大都不太容易接受"世人都犯了罪"、"我是罪人"這樣的觀念,一般人常說:"我一向都是憑良心做事的!""我才沒有犯過什麼罪呢!""我不是罪人!"當然,如果從法律、良心的角度來說,也許你可以說你是個好人,有良心的人,不是罪人。
  • 「操場埋屍案」中原校長黃炳松不是司法人員為何構成徇私枉法罪?聽...
    【案例介紹】  4月3日,湖南省懷化市中級人民法院採用遠程視頻宣判方式對新晃「操場埋屍案」相關公職人員瀆職犯罪案進行二審宣判,依法裁定駁回黃炳松、楊學文等9名上訴人的上訴,全案維持原判。原校長黃炳松不是司法人員為什麼會構成徇私枉法罪?楊軍等公職人員在構成徇私枉法罪的過程中還曾收受過請託人財物,是否構成受賄罪?  靖霖(貴陽)律師事務所的楊睿春律師對此進行了解讀。
  • 繪本分享When I'm Feeling Angry...人的怒氣不能成就神的義.
    但你們各人要快快的聽、慢慢的說、慢慢的動怒1:20 因為人的怒氣、並不成就 神的義。When I'm Feeling Angry 當我生氣的時候(不要惹我)那時候我就想大喊大叫用力跺腳,全世界都得被我的怒氣震動了,也不一定能讓我消氣。
  • 苛求完美的根源
    我跟這位姊妹一起探索了問題產生的根源,其中她向我講述了一個我們很容易忽略不顧的小小事件。她小的時候,非常渴望得到家人和親戚的寵愛,但因為有一次考試成績不佳,父親當著許多親戚的面對她說:「我不喜歡成績不好的人作我的女兒。」許多年後她講起這件事,說受到了極深的刺激。最直接的體驗是,她必須「成績好」才配得到父親的愛。
  • 案例:尋釁滋事罪與故意毀壞財物罪的想像競合
    尋釁滋事罪是指肆意挑釁,隨意毆打、騷擾他人或任意損毀、佔用公私財物,或者在公共場所起鬨鬧事。尋釁滋事罪的毀壞財物只是手段,犯罪行為通常沒有確定的犯罪目標,表現在犯罪對象選擇上的任意性,故意對某對象犯罪成為主導犯罪行為實施的最主要動因。尋釁滋事是指行為人結夥鬥毆、追逐、攔截他人、強拿硬要或者任意損毀、佔用公私財務。
  • 魔獸世界:懷舊服狂暴戰的缺點是怒氣和爆發,武器的選擇很重要!
    雙持狂暴戰的技能優先級,肯定嗜血最優先,傷害是以功強為計算基數,雙持狂暴戰的特點是怒氣來得快且相對雙手狂暴戰平滑,有時候嗜血cd情況下,自己考量怒氣獲取速度,甚至於低怒氣也可以打英勇,英勇的意義在於增加主手英勇點亮期間副手的命中。
  • 孩子是家長的鏡子,如何控制自己的怒氣
    這種場景,我不知道別人家是否經常看見,反正我們家經常上演,爺爺上完班回來還要炒菜,有時候估計心裡有氣,媽媽一下班回來就開始忙這忙那,有時候爸爸不幫忙,也會有怒氣,然後轉移到大寶身上,大寶生氣,看妹妹不順眼,就打下妹妹,讓妹妹也哭。由此,惡性循環,怒氣直接影響了一個家庭的和諧,同時也影響了孩子的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