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常見的六種心理效應

2020-12-17 七情2020

塔瑪拉效應

初入職場時,有沒有人提醒過你,要多做事、少說話?為什麼很多「過來人」都要給新人這樣的忠告呢?這是因為,言多必失,一不小心說錯話,會給自己帶來麻煩。當你還沉浸在口吐蓮花的美妙感覺中時,聽者可能已經面露不屑,或是揚長而去。因為你可能說中了人家的隱私,或是觸及別人的禁地;還有可能你只顧說話而忘記了做事,光是紙上談兵,卻沒有腳踏實地的幹勁兒,被領導視為光說不練的假把式標杆。真正聰明的人,能在事業上所有建樹的人,往往都堅持一個原則:多做事,少說話。這就是心理學上的塔瑪拉效應。

皮格馬利翁效應

指的是熱切的期望和讚美具有超乎尋常的能量,可以改變一個人的行為和思想,激發人的潛能。當一個人得到他人的信任與讚美時,會變得更加自信和自尊,從而獲得一種積極向上的原動力。為了不讓對方失望,會更加努力地發揮自己的優勢,盡力達到對方的期望。

瓦拉赫效應:你找對自己的位置了嗎

瓦拉赫效應是以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奧託·瓦拉赫命名的,他有著傳奇的一生,鑑於他在化學方面的成就,心理學家總結出了一個規律:人的智能發展會呈現出不均衡性,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智能強點和弱點,能夠找到智能強點中的最佳點,自身隱藏的潛力就會得到極致的發揮,取得驚人的成績。

高原效應:別太看重結果,多享受過程

西歐的心理學家做過一個有意思的實驗:在給大猩猩觀看了恐怖畫面後,發現大猩猩的呼吸和心跳的頻率,以及血壓都有了明顯的升高。它們在生理上表現出煩躁不安,記憶力和注意力都明顯下降,這些現象很像人類在高原缺氧地區的反應。後來,心理學家就把個體面臨恐懼、高壓、突發事件時的心理稱為高原效應。

麥穗定律:世上有沒有最大最好的麥穗

說起麥穗定律,我們不得不提到一個人,他就是蘇格拉底。

有一次,柏拉圖問老師蘇格拉底:什麼是愛情?蘇格拉底讓他到麥田裡去,摘一顆最大最金黃的麥穗來,其間只能摘一次,並且只能往前走,不可回頭。柏拉圖按照老師的要求去做了,結果兩手空空地回來。

蘇格拉底問:「你為什麼沒有摘呢?」柏拉圖說:「因為只能摘一次,又不可以回頭,就算看到了最大最金黃的,可不知道前面還有沒有更好的,就沒有摘。走到前面時,發現後面的麥穗總不及之前見到的好,原來最大最金黃的麥穗已經錯過了,所以我一無所獲。」

布裡丹毛驢效應:愛需要選擇的勇氣和能力

布裡丹毛驢的典故,想必多數人都聽過:大學教授布裡丹養了一頭毛驢,每天都會向附近的農民買一堆草料餵它。一天,送草料的農民出於對布裡丹的敬仰,額外送了他一堆草料,放在旁邊。結果,毛驢站在兩堆數量、質量和與它距離完全相等的乾草之間,左看看右看看,不知道該選哪一堆才好。就這樣,可憐的毛驢在猶豫中竟然被活活地餓死了。人們就把在決策過程中猶豫不定、遲疑不決的現象,稱為布裡丹毛驢效應。

相關焦點

  • 生活中最常見的幾種心理效應
    詹森效應:不是比賽太難,是你太恐懼有個叫詹森的運動員,平時訓練有素,完成各種項目都遊刃有餘,絕對是實力派的選手。可問題是,他從來沒有在賽場上贏過,只要一進入正式的比賽,他就完全沒有了平時的狀態,總會發生各種失誤。
  • 決策中常見的心理效應學習指導
    心理效應,是指大多數人在相同的情況下或對某種相同的刺激,產生相同或相似的心理反應的現象。它在管理學裡面是一個相對比較簡單的知識點,但是在實際的考試過程中常常會出現一些大綱以外的心理效應的考查,所以為了方便考生,使考生遇到超綱的效應能從容對待,中公教育輔導專家給大家介紹一些常見的超綱心裡效應,考生在掌握的時候大概了解其內涵即可。
  • 生活中有趣的心理效應
    19世紀末,心理學才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到了20世紀中期,心理學才有了相對統一的定義。由此可見,心理學其實是一門十分年輕的學科,它的許多理論都是不完備的,目前仍處於探索階段。就算是如此,心理學這門科學仍有令人十分欣喜的成就,以下就是一些有趣的心理學效應,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社會生活中,這一個心理效應很常見,我們該如何來應對呢?
    社會生活中,這一個心理效應很常見,我們該如何來應對呢?我媽最近。不知道怎麼了,越老擔心的越多,我和他說是吃的雜了,所以腸胃不舒服,但是他偏要去醫院花上幾百塊錢,讓醫生告訴他什麼事情都沒有,不光自己成天很緊張,連帶著我們這些做兒女的也跟著很慌張,也不知道怎麼去安慰媽媽。
  • 心理|心理距離效應:婚姻中的「刺蝟法則」
    刺蝟法則的寓意主要是指人際交往中的「心理距離效應」。一般情況下,人與人之間的空間距離與心理距離之間是一種倒U型關係,中等程度的空間距離最能令人產生心理的吸引效應,使人樂於積極的人際交往;而過近或過遠的空間距離都會使人產生心理的排斥或疏離效應,使人際交往發生障礙。
  • 生活中常見的心理問題類型
    (一)自卑心理具體表現:1) 交往中的自卑心理往往是現實交往受挫,產生消極反應的結果。2) 生理上的某些不足(相貌、身材)引起消極的自我暗示。3) 對自我智力估計過低帶來的消極暗示。(2)引導青少年學會接納自己,允許自己有缺點,有失敗,有可能丟面子,完善的人不存在,不要過分苛求自己,也不要對外界寄託過多過高的期望,在行動和實踐中增強信心培養技巧。
  • 三個生活中常見的心理學效應,你有遇到過嗎?
    在生活中,我們總是會遇到各種問題,也遇到各種有趣的事情。有些事情不斷重複,即使複雜難解,但是其本質,依然可以總結出神奇的心理效應醞釀效應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阿基米德,我們只知道他發現了浮力原理。但是他發現原理的過程,卻是非常有意思。他是先通過常識去試,然後思維進入一種死胡同。
  • 心理學的6個經典實用心理效應,讓你的生活事半功倍
    那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六條著名的心理學效應歡迎關注點點訂閱一起長知識第一個暈輪效應喜歡一個人就會喜歡他的一切在生活中是一種以偏概全的認知方式所以喜歡一個人就會喜歡他的一切其實是你的心理在跟你玩遊戲千萬不要輕易當真第二個歸因偏差兩種常見的歸因偏差
  • 足彩的五大心理效應你中了哪個
    網絡上一直流傳著所謂人類難以避免的十大心理效應,也不知是誰歸納出來的,不過但凡看到十大系列總覺得很牛逼的樣子,上大學那會兒我也學過一些心理學,現在看到這十大心理效應,還是有幾個熟悉的面孔的。
  • 總結:15種常見的消費者心理及對應的營銷策略
    消費者心理有很多種,網絡上的很多文章也有相關的講解,但是沒有進行消費者心理的綜合整合。文章中把常見的消費者心理進行了整合,希望能夠幫助大家。在這個顧客至上的年代,想要在銷售市場上馳騁出一片新天地,銷售者需要充分把握好顧客的消費心理。正所謂「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戰為下」,抓住消費者的心實在是太重要了。
  • 影響你生活的10個心理效應,有些超級真實了啊
    關注並將「海薇美妝連鎖」設為星標每天 16 : 16 按時送心理效應是生活中較常見的心理現象和規律
  • 其他常見的心理學效應
    近年來,在教師招聘和教師資格考試中,對於心理學效應的考查也越來越多,書本上常見的效應有社會刻板印象、暈輪效應、首因效應、近因效應、投射效應、登門檻效應等,但是選項中會出現其他的一些效應,比如扇貝效應、破窗效應等,接下來我們一起來學習這一部分的知識。
  • 積極的3大心理暗示效應:巴納姆效應、霍桑效應、期待效應
    積極的3大心理暗積極的3大心理暗示效應:巴納姆效應、霍桑效應、積極的心理暗示,能為你帶來積極的人生。但是令研究人員奇怪的是,無論怎樣改變外在因素,六名女工的生產效率一直保持上升趨勢。後來研究人員便發現,問題的根源在被研究的這6名女工身上。於是試驗中的這6名女工被單獨抽出作為實驗對象,她們自身意識到自己是被關注的群體,是這些專家一直關心的試驗對象。
  • 有趣的十個心理效應
    當人們被迫做出某種選擇時,人們對這種選擇會產生高度的心理抗拒,而這種心態會促使人們做出相反的選擇,並實際上增加對自己所選擇對象的喜歡。因此,人們在選擇戀愛對象時,由於人們對父母反對等戀愛阻力的心理抗拒作用,反而會使雙方的感情更牢固。當這種戀愛阻力不存在時,雙方卻有可能分開。經歷過重重阻力和生死考驗的愛情,不一定能抵得住平凡生活的衝擊。當愛情的阻力消失時,也許曾經苦戀的兩個人反而失去了相愛的力量。
  • 掌握這12種心理效應,讓用戶對你的品牌「上癮」!
    1、誘餌效應:催化消費者選擇最貴价位  在價格模型中常見此效應,其中一個價位故意來吸引人們選擇最貴的價位。  3、預期效應:超乎期待 創造驚嘆時刻  營銷大神菲利普·科特勒在《營銷革命4.0:從傳統到數字》中提到,在注意力稀缺和信息碎片化的時代,品牌需要為消費者創造「驚嘆時刻」。  預期效應說的是人們對一次消費體驗的判斷,不受他們最終得到的結果影響,而受他們的心理預期影響。
  • 影響你生活的14個心理效應,穿透靈魂
    生活中,也許有些事你不知怎麼做,或者你做了自己無法解釋的事,那就來看下心理效應是怎麼解釋的吧
  • 發現生活中的經濟學:框架效應
    這個假設雖然很大地簡化了經濟學的諸多模型,但正是因為這樣的簡化,導致生活中的很多現象都不能用傳統的經濟學理論來給出合理的解釋。因為人們經常並不是完全理性的。與上期講座提到的短視一樣,框架效應亦是一個例子。 人們在做一個決定的時候,往往都會依據一個參考的框架。這個框架可以想成是人們對所做決定對自己的實際影響的理解,怎樣去描述這個決定,當然亦會直接影響這個框架。
  • 生活中最常見的六種皮膚屏障受傷情況有哪些?
    生活中最常見的六種皮膚屏障受傷情況有哪些?
  • 什麼是鳥籠效應,如何利用「鳥籠效應」提高生活品質?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挖掘出兩個點:1、看到鳥籠,一般人馬上就會聯想到鳥,而且這種聯繫幾乎是牢不可破;2、這種聯繫會產生一種心理壓力和暗示,繼而改變一個人的行為。在生活中,你肯定也有過類似的體驗:比如,商城打折促銷,襯衣買一送一,儘管送的那件襯衣並不是你喜歡的款式,但是本著有便宜不佔白不佔的心理,你還是買了回去。回家以後,發現自己沒有其他的衣服和配件來配這件襯衣。很多人都不會選擇把這件襯衣扔掉,而是又去買褲子(裙子)、鞋子、包包來配這件襯衣。
  • 身邊的心理學:避免慣性心理效應的不良影響
    固化的心理,就是人們某種心理長期存在、作用後,凝固成為一種比較穩定的心理形態;它有二種形態:1、固化的心理狀態,固化的心理狀態是在某些心理存在下,較長期影響下,可能凝固成某種心理狀態,難以改變。如人們對某個人、某個事物的認知及價值觀等心理。如果說,人們的需要與動機類似物質中的氣體,那麼,固化的心理狀態就是物質中的液體,它具有一定的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