臀部腰部偶爾疼痛,可能是梨狀肌症候群,做這些瑜伽動作可以緩解

2020-12-13 李龍煉戀練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能因為某個瞬間而感到腰部腿部疼痛,有很多人在這種情況下都認為是腰部肌肉出現了問題,以至於我們忽略了導致屁股痛的肌肉。其實導致屁股痛的肌肉叫梨狀肌,那梨狀肌到底是什麼肌肉呢?

其實梨狀肌就是一塊兒非常小,但是有很重要的肌肉,他的形狀有一點像梨,所以被稱為梨狀肌,它是在肱骨的部分,主要是能夠讓我們的骨盆更加穩定,同時還可以外旋髖關節。

如果我們平常的工作會讓我們有這些生活習慣的話,那麼梨狀肌就有可能發生症候群,這些習慣就是經常坐著不動,這是最常見的一種,就是有很多人都會久坐不動,因為工作上的需要,比如要使用電腦或者手機來進行工作,所以就會在電腦桌前一動不動的。

尤其是工作了一天,只是坐在電腦桌上坐了一天,等到第二天腰部還會疼痛酸痛,但是也沒有當回事,繼續這樣持續下來不僅能夠讓脂肪得到堆積,同時對於我們的健康也是有傷害的。而且梨狀肌是一種特殊的肌肉,它在神經處所以很容易損傷,就會讓我們的身體感受到疼痛或者麻痺。

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梨狀肌症候群,梨狀肌症候群一般會導致腰部和臀部疼痛不適,尤其是能夠讓整個小腿也能夠感受到楠木或者咳嗽,所以在檢查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看看自己的肌肉是否有萎縮鬆弛。下面就和大家分享幾個能夠遠離疼痛的瑜伽動作,想要練習的小夥伴們一起練習吧。

第一:鴿子式

這個動作先要讓右腿向前一步彎曲右邊的膝蓋,然後把右腿放在雙手之間,左膝蓋必須平放,通過左腳背貼緊地面,同時將用腳挪向左邊處,這樣就能夠讓右腿在地板上雙手撐起地面,上半身保持挺直。保持30到50秒,恢復到原來的狀態,換另一邊進行練習。

第二:束角式

坐在瑜伽墊上,雙腿自然併攏彎曲右邊的膝蓋,將腳後跟貼緊大腿,這樣就可以讓兩個腳掌貼近在一起,用力地通過了手臂將小腿推到大腿處,這樣也能夠讓自己的大腿貼緊臀部,其實慢慢的練習可以讓自己身體得到放鬆。呼氣時,身體用力地向下彎曲,直到頭部能夠觸碰到地面。

第三:海豚式

這個動作可以有效的鍛鍊腿部的肌肉群,同時還可以增加臀部的力量,更有效地能夠幫助我們打開肩部,讓肩關節有一定的活動,做好這個動作也可以為我們的瑜伽練習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1.跪坐在瑜伽墊上,臀部慢慢的向後移動,直到大腿與小腿觸碰在一起,注意雙腿應該繃直,不要彎曲。

2.手臂放在身體的兩側,手臂要與地面保持平行,同時兩首之間的距離大約與肩部一致,這時候我們可以通過瑜伽帶綁在兩個手臂上,然後讓自己的上半身向前傾斜,這樣就能夠與雙臂成一條直線。

3.保持兩到三秒後,要併攏膝蓋和雙腳,同時將雙手貼在瑜伽墊上。緩慢地抬起雙腳,腳尖用力的踩地面。

4.慢慢的使自己的臀部抬起,同時要注意雙腿挺直,眼睛目視前方,保持10到15秒,恢復到原來的狀態。

總之,在瑜伽練習中,無論是哪一個動作,在練習的時候一定不要勉強自己,能練習就練習,不能練習就不要練習。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一定要配合其他的方式,比如通過瑜伽帶練習練習,一定要使用正確的練習方法,才能夠讓我們輕鬆的進步。在練習過程中我們也可以找到自己的不足,通過練習也可以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自律。

很高興能和大家分享健身相關的小知識、小技巧,希望大家關注我的帳號,我將持續發布健身相關內容,希望大家多多點讚,轉發和評論。

你的努力,超乎你的想像。家裡沒瑜伽墊?試試這一款

相關焦點

  • 什麼是梨狀肌症候群?
    功能:梨狀肌收縮時,使髖關節可以做出外轉的動作,並穩定及運動其他臀部肌肉共同維持骨盆和髖關節。       梨狀肌緊繃縮短會引起發炎,其產生的疼痛牽涉範圍和坐骨神經痛的範圍一致,所以又稱為假性坐骨神經痛;其次,坐骨神經離開坐骨孔後行經梨狀肌,當梨狀肌拉傷、受到擠壓、痙攣緊繃發炎時便會摩擦及拉扯坐骨神經,誘發坐骨神經痛。
  • 臀部疼痛|梨狀肌與臀中肌的故事
    ,此時CT或者MR可提示椎間盤的情況,此外另有兩類疾病可以考慮,那就是梨狀肌症候群以及臀中肌損傷。梨狀肌:由骶叢(S1~S2)神經支配。梨狀肌穿出坐骨大孔,與坐骨神經的解剖關係非常密切,梨狀肌若受損傷或梨狀肌與坐骨神經解剖結構發生變異就可能使坐骨神經受到擠壓而發生各種症狀。
  • 久坐久站腰腿疼痛?洛陽正骨醫院田江波:小心是梨狀肌症候群
    健康大河南訊:一、什麼是梨狀肌症候群?答:梨狀肌症候群,是指由於梨狀肌損傷後刺激或壓迫坐骨神經而引起的以一側臀、腿疼痛為主要症狀的病證。本病可見於任何年齡段人群,是臨床引起腰腿痛的常見病之一。二、應該怎樣預防梨狀肌症候群?答:梨狀肌症候群的預防應該從病因上來避免。它的病因分為急性損傷和慢性勞損兩類。急性損傷多見於如閃、扭、跨越等使髖關節急劇外展、外旋, 梨狀肌猛烈收縮, 或髖關節突然內旋,使梨狀肌受到牽拉,可使梨狀肌遭受損傷。
  • 臀部酸痛是何原因?來看梨狀肌症候群和臀中肌症候群有何異同?
    梨狀肌症候群梨狀肌症候群是由於梨狀肌解剖變異或因外傷、勞損等原因引起充血、水腫、痙攣、肥厚,刺激或壓迫坐骨神經以及解剖變異,引起以一側、雙側臀部酸脹、疼痛,伴大腿後側或小腿後外側放射性疼痛,甚至活動受限等為主的臨床症候群。
  • 梨狀肌解剖、梨狀肌綜合症與腰腿痛
    而梨狀肌卻是臀部一塊深層肌肉,其形狀有點象「梨」,故起名叫「梨狀肌」。梨狀肌起於第2、3、4骶椎前面,分布於小骨盆的內面,經坐骨大孔入臀部,止於股骨大粗隆。髂內動脈在此分為臀上動脈和臀下動脈,分別經梨狀肌上,下孔穿出至臀部,分支營養臀肌和髂關節。
  • 梨狀肌損傷的診斷治療
    什麼是梨狀肌症候群?梨狀肌起於第2、3、4骶椎前面,分布於小骨盆的內面,經坐骨大孔入臀部,止於股骨大轉子後面。髂內動脈在此分為臀上動脈和臀下動脈,分別經梨狀肌上,下孔穿出至臀部,分支營養臀肌和髂關節。
  • 7種方法檢查你的梨狀肌
    >  梨狀肌形狀為三角形,屬於臀部深層肌,起自部分骶骨前端,終止於股骨大轉子,主要作用是配合臀部內外相關肌群以完成由骶神經支配的下肢外展及外旋動作。  圖片來源:基礎臨床按摩療法:解剖學與治療學的結合(第3版)  梨狀肌症候群是由於梨狀肌充血、水腫、痙攣、肥厚的刺激或壓迫坐骨神經以及解剖變異,引起以一側、雙側臀部酸脹、疼痛,伴大腿後側或小腿後外側放射性疼痛,甚至活動受限等為主的臨床症候群。
  • 怎麼緩解梨狀肌引起的疼痛?這些拉伸放鬆的技巧,你需要掌握
    梨狀肌很多人不熟悉,這是一塊比較小而且不容易接觸到的肌肉,基本上是和臀中肌平行,位於臀大肌的下方,佔據坐骨大孔的主要部分,和這一塊區域的其餘肌肉比較,僅僅是一小塊的肌肉就能夠幫助髖關節旋轉。怎麼才能知道自己需要放鬆梨狀肌呢?
  • 「電腦一族」每天練習這3式瑜伽,緩解坐骨神經痛
    對於是腰椎間盤凸出或骶髂關節錯位原因的坐骨神經痛的話,我們是需要到醫院進行對應情況的治療,疼痛屬它們的外在表象,只有解決內部問題才能得到真正的改善。但是對於大部分像我一樣長期對著電腦伏案工作的辦公一族來講,大部分坐骨神經痛的引發原因是因為梨狀肌症候群導致,下面就來詳細地將一下梨狀肌症候群是怎樣引起坐骨神經痛的以及相關改善方法。
  • 梨狀肌綜合症處理
    梨狀肌收縮時,可以讓大腿外轉張開。梨狀肌容易產生梨狀肌綜合症。其原理是梨狀肌的緊繃縮短發炎,產生激痛點,其牽涉痛的範圍和坐骨神經痛的範圍一致,所以又稱為偽坐骨神經痛(Pseudo-sciatica)。另外一種理論是,坐骨神經從體內離開坐骨孔經過梨狀肌,緊繃縮短發炎的梨狀肌會壓迫或影響坐骨神經,誘發坐骨神經痛。而這種偽坐骨神經痛,就稱為『梨狀肌綜合症』。好發於女性,男女比率約是1:6。
  • 推拿治療梨狀肌損傷
    【概說】梨狀肌損傷是指梨狀肌因負重閃扭或受寒,導致肌肉撕裂、充血、水腫、痙攣等引起的一系列症狀。又稱梨狀肌損傷症候群或梨狀肌症候群。梨狀肌位於臀部深層,起始於第2、3、4骶椎的前面,穿過坐骨大孔進入臀部,纖維形成狹窄的肌腱抵止於股骨大粗隆頂部,受第1、2骶神經支配,主要作用是作為髖關節的固定肌,有使大腿外旋的功能。梨狀肌把坐骨大孔分成梨狀肌上孔與梨狀肌下孔兩部分。上孔有臀上動靜脈、臀上神經;下孔有臀下動靜脈、臀下神經、陰部內動靜脈和陰部神經、坐骨神經等。
  • 【康復手法】梨狀肌損傷的康復治療
    梨狀肌損傷是腰腿痛疾患中的常見病多發病,為慢性勞損或急性捩傷所致。梨狀肌穿過坐骨大孔時,將該孔分隔為上、下兩孔,稱坐骨上孔和坐骨下孔。上孔有臀上神經及臀上動、靜脈通過;下孔有坐骨神經、陰部神經、臀下神經、股後皮神經、臀下動、靜脈等通過。梨狀肌損傷時易波及這些神經血管。梨狀肌損傷影響正常的步行、運動和工作。
  • 引起臀部疼痛的相關疾病
    梨狀肌起於第2、3、4骶椎前面,分布於小骨盆的內面,經坐骨大孔入臀部,止於股骨大粗隆。此肌因急、慢性損傷,或加上解剖上變異,致易發生損傷性炎性改變,刺激或壓迫神經,而產生腰腿痛,稱為梨狀肌綜合症,也稱股神經盆腔出口症候群。  梨狀肌損傷多因下肢外展、外旋或內旋等猛烈動作所致。其症狀與椎間盤突出症很類似,但患者無腰痛及脊柱體徵,在梨狀肌局部有明顯的壓痛及放射痛,直腿抬高60°以後疼痛減輕,局部疼痛消失;梨狀肌阻滯後疼痛消失。
  • 久坐屁股痛,可能是梨狀肌的原因,瑜伽練習助你有效拉伸!
    梨狀肌主要是外旋肌,是許多小而深的肌肉中的一種,它使腿在臀部向外旋轉。當梨狀肌變緊時,它會擠壓坐骨神經並在神經路徑的各個部位引起灼痛,這種疼痛從臀部一直延伸到腳。梨狀肌的緊繃也會在臀部伸展(例如鴿子式中)時在臀部引起疼痛,並可能使前向彎曲中在髖關節和尾骨周圍的臀部產生緊張感。
  • 梨狀肌損傷的推拿治療
    【概說】梨狀肌損傷是指梨狀肌因負重閃扭或受寒,導致肌肉撕裂、充血、水腫、痙攣等引起的一系列症狀。又稱梨狀肌損傷症候群或梨狀肌症候群。梨狀肌位於臀部深層,起始於第2、3、4骶椎的前面,穿過坐骨大孔進入臀部,纖維形成狹窄的肌腱抵止於股骨大粗隆頂部,受第1、2骶神經支配,主要作用是作為髖關節的固定肌,有使大腿外旋的功能。梨狀肌把坐骨大孔分成梨狀肌上孔與梨狀肌下孔兩部分。上孔有臀上動靜脈、臀上神經;下孔有臀下動靜脈、臀下神經、陰部內動靜脈和陰部神經、坐骨神經等。
  • 別讓梨狀肌背黑鍋,它不是壓迫坐骨神經的唯一真兇 | 臀部筋膜放鬆
    最常見的成因是坐骨神經在腰椎或臀部受到壓迫,導致上述的症狀。坐骨神經在腰椎受壓迫的原因是常聽到的椎間盤突出、腰椎滑脫或是腰椎退化等疾病,這些患者通常除了坐骨神經痛,還會合併腰部疼痛的症狀。研究者發現,有些患者除了坐骨神經痛外,完全沒有腰部疼痛,反而在臀部梨狀肌的位置有壓痛。於是自從1947年起,梨狀肌綜合症這個醫學名詞開始被提出,也漸漸受到重視。
  • 腰椎間盤突出伴隨臀部和腿疼痛久治不愈,可能是沒治療這個部位!
    切入正題,大部分腰腿痛(包括臀部)的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都會伴隨一定程度的臀中肌和梨狀肌的壓痛和放射痛,不少人在腰椎間盤突出症發病後,隨著神經根水腫的消失,經過各種針對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治療,也許腰椎間盤突出引發的疼痛已經消失,可是由於長期的臀部疼痛導致臀中肌、梨狀肌症候群,可粗心的醫生還是一看腰腿痛對應CT有突出,仍然作為腰椎間盤突出症處理,方法再好,怎麼會有效?
  • 瑜伽的物理療法?2組動作!松解筋膜組織,減輕臀部和肩膀的疼痛
    大家可能已經聽說過瑜伽的物理療法和運動課中的這種結締組織網。筋膜連接身體的每個細胞。可以將此系統視為一條信息高速公路,其中任何部位的消息可以立即從身體的一部分傳播到另一部分。筋膜網不僅是一個物理實體,而且具有感知力和智能性。它在身心健康的許多要素中起著關鍵作用:自主神經系統,情緒大腦,腹腦疼痛途徑等。
  • 坐骨神經痛,梨狀肌症候群,推薦四個高效康復動作!
    坐骨神經痛,疼起來真要命,這種帶起來整個臀部,大腿後側,小腿後外側疼痛、發麻的情況,確實非常讓人崩潰,要是光疼,或許還能忍一忍,但一麻,這和神經有關係,整個人都不好了!這個問題和梨狀肌僵硬、緊張密切相關!
  • 導致坐骨神經痛的疾病不僅有腰突,還有梨狀肌症候群!醫生說清楚
    因為腰椎間盤突出症和梨狀肌症候群都是刺激到了坐骨神經所導致的症狀。腰椎間盤突出症刺激到的坐骨神經可以說是最終匯集成坐骨神經的一些支流,這樣說大家可能會理解得更好一點,而梨狀肌刺激到了也是坐骨神經,只不過是刺激到了坐骨神經的主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