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天!古代女子如何化妝?這位紮根上海的姑娘復原了2000年前的妝品!

2021-02-12 青春上海

作者丨青年報·青春上海見習記者 陳泳均

批量生產的一字眉、刷白牆式的面部底妝

隨著這類妝容盛行帶來的審美疲勞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

感受到中國古風妝容妝品的魅力!

在上海,就有一位這樣的姑娘

90後「胭脂西施」王一帆

5年裡復原了35種古代妝品

讓更多的青年人了解到了

中國傳統文化和傳統審美!

王一帆從小就跟著姥爺用中草藥研製古代妝品,照著古文書籍裡的內容,研製出了充滿香氣的珍珠粉、用茜草製作的胭脂。對於王一帆而言,在桌案上翻開古籍,在庭院裡製作妝品,是她從小最愛做的事情。「當時我們那個小縣城,想要一套完整的化妝品是很不容易的,但是我卻可以通過手工來製作。」

隨著一件件古代妝品的製作,王一帆從最初單純的愛美轉變為對古代妝品妝容背後文化的好奇,她暗暗決心復原古代妝品。為此,她翻閱了大量古籍,並前往圖書館、博物館和北京故宮,尋找到許多出土文物、古代壁畫、塑像的資料。「古代妝容最大的魅力在於其背後的審美和理念,當時的造物理念是因時制物的,原材料都是順應時令的變化。古人對於美的描寫,常常是抽象含蓄的,側重於整體氛圍的感覺。」


大學畢業後,王一帆跟隨丈夫來到了上海。法學專業的王一帆沒有選擇從事相關工作,而是按照自己的愛好,找了份古代妝品的研發工作。除了在古代妝品工廠學習、翻閱古籍,她還向上海戲劇學院一位專門研究中國古代妝容配方的老師學習專業知識。隨著對古代妝品的進一步了解,王一帆辭去了工作,決定做古代妝品的復原。「古代妝品復原需要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我覺得難以平衡,所以就決定辭職。」

 親自挑選只為找尋最正宗的原料 

如果說中國古代妝容研究和妝品復原前路漫漫,那麼尋找香料的路途更是充滿意想不到的艱辛。為了尋找材料,明明愛宅家的她會時常出遠門,前往香料的原產地。「雖然現在網上也可以購買,但是貨的質量很不確定。哪怕是合作過的商家,每批貨的質量也不一樣,這和中草藥生長時的天氣密切相關。但是原材料,對於復原古代妝品密切相關。」當問及為何要如此大費周折地實地挑選時,王一帆認真地解釋道。

青黛

石黛

銅黛

古代女性的妝檯上,一般會擺這幾樣基本的妝品:澡豆、胭脂、妝粉、眉黛、唇脂。王一帆作為「考據黨」,復原玫瑰澡豆時,具體參考了《慈禧光緒醫方選議》裡的方子。為了最大程度地還原古書中所記載的澡豆,使用的原料玫瑰花粉,都採用了極為少見的中華玫瑰。「現在大多數的玫瑰都是雜交型,為了買正宗的中華玫瑰,我特地趕到山東的一家莊園挑選採購。」王一帆笑著說道,玫瑰澡豆制出後,她忍不住放近鼻子使勁嗅了嗅,聞一聞古時太后身上的味道。

 從左到右:澡豆、米粉、綿胭脂、石黛、唇脂

 最複雜的一件古代妝品耗時2年 

90後的王一帆以中草藥植物、香料為原料,一雙纖纖細手將原料研磨、煮沸、發酵、過濾,讓 2000多年前的妝品漸現雛形。通過5年時間,王一帆共復原出35種古代妝品,如玫瑰膏子、綿胭脂、油胭脂、玉女桃花粉等。

玉簪粉

然而,古代妝品復原談何容易?先不談古籍中都是拗口難懂的文言文,古代妝品的做法往往只有原料和步驟,準確的計量詞卻很少。原材料克數、蒸煮溫度、發酵天數,這些只能憑藉反覆嘗試和推敲而得。

在眾多古代妝品中,一個名為「甲煎」口脂的復原最為複雜,陸續研製了2年。

甲煎

繁瑣精細的步驟、不夠精確的古法以及多種配法,都使王一帆常常受挫。等最後一次甲煎復原成功後,王一帆意識到此前的失敗品已倒滿整整3個大快遞盒了。「煉製的時候一半埋在土中,肉眼看不到,溫度控制全憑經驗。而且用米糠燒制時,還不能出現明火,只能用米糠燃燒後灰燼的餘溫『烘培』。」王一帆笑著說道,那段時間被折騰得晚上都沒睡上完整的覺,雙眼一直盯著米糠,整個過程好比太上老君煉製仙丹。不僅如此,每隔40分鐘,就需要加一次米湯。

澡豆

正因為復原古代妝品需要平心靜氣,王一帆將工作室安置在奉賢四團鎮大橋村的一處民宅,遠離城市喧囂。庭院裡擺放著竹藤椅,周邊粉牆黛瓦、小橋流水,岸邊一支木船斜斜地停靠。「我們純粹是自己想落戶在這裡,古代妝品復原需要這種寧靜閒適的環境氣氛,而且當地政府也很支持我們。」

工作室

談及未來,王一帆坦言道

希望通過最原汁原味的原料

復原最接近當時的古代妝品

讓青年人從古代妝品中了解中國傳統審美

讓更多的青年人對中國傳統文化感興趣

相關焦點

  • 【紫牛頭條】先秦女子如何裝扮?漢代美人啥樣?90後古妝復原師帶你穿越
    美人的雲鬢又是如何光淨?一位古代妝品復原師給出了答案,她還原出了當時女子所使用的銅黛、鉛粉、朱唇,讓人仿佛穿越千年,看到了古代女子獨特的素雅清麗之美。近日,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聯繫到這位古代妝品的復原人——90後女孩王一帆,她向記者講述了自己5年多時間潛心復原古代妝品的故事。
  • ...工匠」成還原中國古法妝品第一人 復原2000年前楊貴妃用的化妝品
    從2015年至今,她復原了從先秦到清末的33種妝品,跟合伙人共同經營一家叫「清平調」的淘寶古品妝容,大學畢業後正式走上了還原古代妝品的道路。 古代的女子用天然材料製作漂亮的化妝品,年幼的她深深迷戀上了古代妝品。儘管當時的方法有些是錯的,但心情比對與不對更重要。
  • 90後古妝復原師帶你找答案
    美人的雲鬢又是如何光淨?一位古代妝品復原師給出了答案,她還原出了當時女子所使用的銅黛、鉛粉、朱唇,讓人仿佛穿越千年,看到了古代女子獨特的素雅清麗之美。 近日,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聯繫到這位古代妝品的復原人——90後女孩王一帆,她向記者講述了自己5年多時間潛心復原古代妝品的故事。
  • 妝容圖鑑丨古代女子如何化妝?
    漢服有了,可是自己在妝造上就是個「手殘黨」 現代的妝容對於不少女生來說是一件複雜的事情,更不用說是古代的妝容啦! 由於缺乏對古代妝容知識的了解,相信很多小可愛們始終存在著這一難題:古代妝容究竟如何來化?步驟又是如何?
  • 古代女子是如何化妝的?淺談中國古代女子妝容的演變
    古時候的女子也會化妝,不過他們的妝容畫出來可能沒有現在的自然。那時候沒有BB霜,沒有氣墊,沒有腮紅,沒有眼影,更沒有高光。但是他們有他們的化妝工具,有他們的化妝技巧和方式。下面,小編既為大家分享一些古代女子在化妝的時候常用的幾種化妝工具。花鈿這種化妝的方式還有其他的別稱:花子、面花、貼花。花鈿是貼在眉間或者是貼在臉上的一種小裝飾。
  • 古方妝品的守護者
    她為我打開了另一扇門,讓我看到了一個由古方胭脂水粉構成的芳香世界,而且,更重要的是,她的復原方法是科學和嚴謹的。我公眾號平臺下「妝品復原」欄目中的系列文章就詳細記錄了她的妝品復原過程。獨樂樂不如眾樂樂,我也想把這個芳香而唯美的傳奇世界展示給更多的人。      五月十號13:30,讓我們相約上海戲劇學院紫藤廬!親眼見證最地道的妝品傳奇。
  • 見證奇蹟的時刻到了——古代女子如何化妝
    對此,小編深有體會,爽膚水、乳液、防曬隔離霜、妝前乳、BB霜、CC霜、粉底、定妝粉、眉筆、眼線筆、眼影、睫毛膏、腮紅、口紅、唇彩.這眾多的化妝品看得小編是呆若木雞眼花繚亂,應該也讓不少屏幕前的男生心生恐懼。不過愛美是人類的天性,其實古人才是化妝界的前前前前前前前輩呢!今天我們就來圍觀一下古代女子是怎麼化妝的。八個步驟,見證化妝的神奇功效!
  • 90年前上海名媛穿什麼?博主用AI復原1929年時裝秀,主持人大有來頭
    都說時尚是個「圈」,那時候的名媛們穿著打扮究竟是如何樣式?近日,人工智慧愛好者胡文谷用 AI 工具,復原了一場1929年拍攝於上海的時裝秀視頻。網友感嘆「老上海的摩登時尚氣息撲面而來」。畫面伊始是極具江南特色的月亮門,一位聘婷的年輕女子身著藍色晚禮服嫋嫋走來。
  • 都說現代女人化妝厲害,其實古代人才是前輩
    女子對美的追求,絕沒有時間空間的界限,現代女性化妝品品種繁多,琳琅滿目。那沒有化妝品的古代,女子如何化妝呢?「脂澤粉黛」一詞,最早見於《韓非子·顯學篇》,由此可見,兩千多年前古人就有化妝意識古代女子傅粉材料,分植物類的米粉和金屬類的鉛粉兩種。
  • 古代女子的化妝品竟然這麼美!
    美白用的,相當於我們現在的BB霜或粉底。古代美人擦的粉主要是米粉和鉛粉。米粉很好理解,不是吃的桂林米粉啦,而是把米磨成粉末做成妝粉。鉛粉也很好理解,就是用白鉛磨成的粉。用的時候,塗個大白臉,雖然有毒,但美人們為了「一白遮百醜」連命也拼上了,甚至不惜天天服用微量的砒霜達到從裡到外的美白效果。
  • 古代「美妝博主」告訴你,出去踏青如何化一個美美的妝
    愛美的女子,摘下口罩時當然少不了要化一個美美的妝,將最美的容顏、最美的春景定格在照片裡。常言道,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在這件事上,古人和我們並無差別。化妝的歷史由來已久,粉餅、腮紅、口紅……早就是古代愛美女士的日常用品了。在過去的南京,除了這些,梅花妝曾經盛行,引領數百年時尚風潮。
  • 人靠衣裝,美靠化妝!古代女子化妝的五個步驟,有沒有和你很像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現在人不分男女,都會選擇化妝來提升自己的外在形象,各種各樣的化妝品層出不窮,而且化妝品更新換代的速度越來越快,種類繁多,讓人眼花繚亂。那麼,古代的人也會化妝嗎?他們使用的化妝品又是用什麼材料製作的呢?
  • 漢代妝容的唇脂該如何製作?這場奉賢博物館的活動告訴你→
    漢代妝容的唇脂該如何製作?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關心奉賢大小事,關注「上海奉賢
  • 詞話古妝:讀溫庭筠《菩薩蠻》詞,看看晚唐女子的化妝、造型
    唐代女子在化妝上還是比較講究的,每個階段的時尚潮流也不同。在溫庭筠筆下,我們能夠看到他用細膩的筆觸描繪了女子們的妝容打扮。古代有風俗,在人日(農曆正月初七日)這一天,人們會剪彩為花、剪彩為人,或鏤金箔為人,貼在屏風上或者戴在頭髮上,以討取吉利。這個習俗是從晉朝開始出現的,直到宋代都還有這種風俗。最後,溫庭筠寫到了這位女子頭飾,紅花簪在她烏黑的頭髮上,兩縷青絲半遮半掩地搭落在紅潤的臉龐兩邊,她戴的玉釵在春風中輕輕地搖曳擺動。
  • 詩話古妝:從白居易《時世妝》說起,唐代女子怎樣化妝?
    古代女子對自己的著裝打扮亦是十分講究,所謂「女兒悅己者容」嘛。今天我們以詩詞為印證,來說一說唐代女子的化妝步驟。唐代詩人白居易有一首《時世妝》詩,它詳細描繪了中唐元和時期最流行的裝扮:時世妝,時世妝,出自城中傳四方。時世流行無遠近,腮不施朱面無粉。烏膏注唇唇似泥,雙眉畫作八字低。妍媸黑白失本態,妝成盡似含悲啼。圓鬟無鬢堆髻樣,斜紅不暈赭面狀。
  • 生活在古代社會中的女人如何化妝?當時哪種妝容最流行?
    生活在古代社會中的女人如何化妝?當時哪種妝容最流行?自古以來愛美之心人人有之,特別是對女性而言用化妝品打扮自己從來都人生是大事。女性出門之前都會經過一份精心打扮,希望給人一種煥然一新的感覺。女性化妝之後自己的心情也會更好。在化妝品的精心點綴之下,會讓人增加生活自信,也是對他人的一種尊重。
  • 古代女子都是怎麼化妝的:需要七大步,最後效果不比現代人差
    古代女子都是怎麼化妝的古語說,女為悅己者容。所以說,從這句話我們就知道,古代的女子很早就開始化妝了。雖然說古代人的化妝品沒有現代人這麼多種多樣,但是古代女子化妝也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歷史上化妝最出名的朝代就是唐朝了,當時的女子出門遊玩或者有正式活動,臉上化一套濃豔的妝容是必不可少的環節之一。那這麼華麗的妝容,古人是怎麼一步步化出來的呢?
  • 至尊至貴至美:中國古代女子鳳冠霞帔的由來與演變
    很多人誤以為「鳳冠霞帔」就是中國古代女子的嫁衣,以為古代女子出嫁時,會頭戴鳳冠,身穿霞帔,腳踏紅繡鞋,滿身喜慶,以最美的姿態來迎接人生的重要時刻。其實不然,恭喜你被古裝劇誤導了。事實上在古代,「鳳冠霞帔」是從隋唐,唐代至清代結束的古代貴族女子在儀典時和婚嫁時,所穿著的命婦裝束。
  • 珠光寶氣:宋朝女子為何熱衷於以珍珠為面靨的珍珠妝?
    其實我們自古以來就擁有自己的「美妝文化」,無論是「對鏡貼花黃」還是「懶起畫蛾眉」其實都反映了這一點。那接下來就為大家仔細的講一下「珍珠妝」是如何一步一步演變而來的。(清平樂曹皇后「珍珠妝」)一、從先秦到唐宋:古代女子妝容是如何演變為
  • AI技術復原90多年前「上海時裝秀」,網友:摩登不輸現在
    近日,某視頻博主發布了一段1929年上海女裝展示的復原視頻在網上走紅。更讓人驚嘆的是,那個年代的年輕女子就能全程用流利的英文解說上海的潮流時尚!下面這位出場的模特,在原有的旗袍上,多穿了一件厚厚的貂皮大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