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身經歷|改變飲食,療愈了我的抑鬱症

2021-02-08 騰訊網

你知道合理規劃的素食可以逆轉抑鬱症嗎?

曾經的我對此也是一無所知,直到去年自己不幸患上了中度抑鬱症,後來經過飲食調整後逐漸恢復了正常,因此才對素食的益處有了更深的了解。

我是2020屆的畢業生,畢業前經歷了一段很艱難的學習時光,學習上的不如意和生活的壓力經常讓我喘不過氣來。

因為身邊一些人對抑鬱症的猜測,我沒法再和別人進行交流,一個人吃飯,一個人行走,幹什麼都一個人。

生活好像突然沒有光了,食慾變得很差,睡眠質量也很糟糕,每天早晨睜開眼睛就是沒有目的地活著,短短一個月時間,體重從110斤下降到了85斤!

其實我是很希望有人能夠幫助自己、理解自己,但是身邊沒有人能夠體會當時我的狀態,那段時間基本沒什麼快樂,整天感受到無形的壓力籠罩著自己。

△日本電影《丈夫得了抑鬱症》

直到有一天,我實在受不了了,就偷偷去醫院做了個檢查,醫生問了一些問題,然後讓我填測試問卷,結果出來以後,醫生的診斷是——中度抑鬱!!!

這對我來說像是晴天霹靂,當時在蘭州的街上大哭,心中的絕望就是好像事情再也不會變得更糟糕了。

因為害怕西醫治療的後遺症,我拒絕了醫生推薦的藥物,無奈之下醫生讓我添加了他的微信,有問題隨時諮詢他。

在抑鬱症的陰影之下,所有的事情都失去了意義,也不知道該做些什麼,自我感覺連活著都很難了,又談什麼意義呢?

身邊沒幾個真正懂我的人,他們只覺得我藏得很深,並不快樂,當時也害怕被家人知道,自己一個人死扛。

後來嘔吐越來越嚴重,但又不能不吃飯,就在醫生的建議下開始調整飲食。

吃一些清淡的食物來補充體力,喝粥吃綠色蔬菜。

「小龍女」通過素食逆轉抑鬱症,給我啟示

一次偶然的機會,看見一篇文章介紹李若彤通過素食改善了抑鬱症。

文中說李若彤曾經也是一位抑鬱症患者,她在慢慢吃素過程中逐漸治癒,度過了她生命中的難關。

這對我來說無疑是救命稻草,像是瞬間看見了希望,我很快去搜索了很多關於素食逆轉抑鬱症的資料,決定也試一試。

就這樣,我開始吃素,開始嘗試另一種生活方式,自己也開始在網上搜索一些關於素食的營養搭配。

素食中的蛋白質來自豆類和穀類,兩種來源的蛋白質搭配在一起,我們就能攝入人體所必須的全部胺基酸,豆類+穀物也被稱為蛋白質來源的黃金搭檔。

我買了各種各樣的豆子和穀物,有紅豆、綠豆、黃豆、黑豆、藜麥、燕麥、糙米等等。然後為了讓自己虛弱的脾胃能夠很好的消化吸收,我把這些食材都燉成了粥或湯,煮得軟糯軟糯的。

我看到《黃帝內經》上說「五穀為養」,很多中醫也說五穀是最好的氣血來源,所以每餐都認真地吃主食(大部分是胚芽米煮藜麥);為了攝入足夠的膳食纖維和維生素,我每天都會給自己做兩個品種以上的應季蔬菜

至於烹飪的方式,我基本上都是以蒸煮為主,鹹淡適中,油用的很少,相對來說看起來比較清淡吧!那我是怎麼攝入脂肪呢?一方面每天吃的豆類中含有脂肪,另外我也會每天吃一小把堅果。

一開始我吃的並不多,少吃多餐,後面慢慢食慾變好了,每餐的食量也增加了。明顯能夠感覺到自己的脾胃功能變好了,思路也清晰起來。中醫說:「脾主思維。」

素食一段時間以後,頭疼也緩解了不少,偶爾還會去附近的花鳥市場逛逛,看看各種各樣的花花草草,研究研究各種不同的小植物。

堅持吃素以後最大的受益,當然首先就是心情,我的抑鬱症像是被療愈了,開始覺得自己能夠去感受外面的世界,會去感受其他生命的苦樂也會學著自己尋找樂趣。

有時候做了素食,也會拍照發朋友圈,不再總是被悲傷包圍,也開始對一些執著的事情釋懷。

通過研究為自己做健康素食,我尋找到了值得做的事情,那就是真正對自己好,愛自己。

對我自己來說這就是良藥,至少在堅持治癒自己的這條道路上,我做的還不錯,生活又有了希望。

抑鬱症究竟是什麼?

從抑鬱症走出來後,我也更加關注這一方面的話題,其實全世界越來越多的人正在變成抑鬱症。

世界衛生組織報告統計了一組數據,全球大概有超過3.5億人患有抑鬱症,近十年來患者增速更是高達18%。

而在中國,患有抑鬱症的人甚至超過9500萬,是全球抑鬱症患者數目較大的國家之一。

數據來源:世界衛生組織抑鬱症統計數據

種種數據證明,抑鬱症不是矯情不是內向,更不是別人所理解的無所事事和幼稚。

抑鬱症患者,他們是真的生病了。

後續

現在的我基本上已經和正常人無異了,那些焦慮和痛苦壓抑已經成了過去式,現在我能專心地做自己喜歡的事。

寫這篇文章,我也是想把自己變好的故事分享給更多人,希望所有的人都能夠從素食中獲益。

其實,我們人需要和大自然的能量連結,古人講最高的境界是「天人合一」,讓我們的身心能量能夠與天地精神相往來。

而堅持純淨的素食,就是在淨化我們的身心,讓我們的身心與陽光雨露、山川、河流、大地等大自然相連結。

只有越來越淨化自己,心才會越來越輕鬆、自由、喜悅。

生活在天地之間,感受著萬物的滋養,沐浴在感恩之中。

也許這就是素食給我們帶來的巨大意義吧!

—End—

壹素界原創出品

歡迎隨手轉發朋友圈、微信群

文 | Milia

編者 | 壹素界採編組

圖片 | 壹素界影視組、網絡

支持原創,關注壹素界

相關焦點

  • 抑鬱症:療愈抑鬱情緒,慢跑是最有效的療愈方式,我就是這樣好的
    文/阿秋(心理諮詢師、中西醫結合治療師)我一天當中最快樂的就是去運動。運動成為了我一生中的常態,不為別的,只為它能讓我快樂讓我健康!——阿秋我不得不告訴你:療愈抑鬱情緒,慢跑快走是最天然的療愈方式,堅持就會有效果!我在重度抑鬱症時,為什麼會選擇跑步來輔助自己療愈呢?原因是因為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在網上看到了一位重度抑鬱症患者,他堅持跑步三個月之後,症狀逐步減輕,心情也變得好了起來,最終因為自己持之以恆的努力,而療愈了自己。
  • 抑鬱症:在療愈焦慮抑鬱症的路上,這5個行為會加劇自己的病情
    文/阿秋在療愈焦慮抑鬱症的路上,這5個行為,請儘量去杜絕!只有當我們去遵循了,才能給自己營造一個更適合、更和諧、更輕鬆的康復環境。以下5個行為,對於焦慮抑鬱症患者來說,還是請儘量去避免吧!這是我作為過來人給你的一些最誠懇、最負責任的建議,它並不是空穴來風,而是我的一些療愈經驗來的,只要你去遵循了,那麼你一定可以看到效果和希望之光的。知行合一起來,堅持做起來,後續的日子裡,你一定會感謝自己,也一定會感受到這些療愈理念帶給你的改變!它並不神奇,而是貴在堅持,所顯現出來的效果。
  • 心理幹預是療愈抑鬱症的開始,但絕不是重點,更不是結尾
    療愈抑鬱症,雙向情感障礙,如果持續,長時間的陷入心理幹預框框的話,最後的結果可能是:分析師和患者越來越迷茫,進展越來越緩慢,患者慢慢的可能會失去繼續療愈的信心。 心理幹預對普通的抑鬱情緒有效,但對真正的抑鬱症,雙向情感障礙患者來說,效果不理想。
  • 經歷抑鬱之後,我成為了一名心理學專業的學生,救贖自己、療愈他人
    在她看來,抑鬱症的到來,其實是一個善意的提醒——提醒她對待自己的方式錯了,不能再繼續錯誤的模式和方向。 於是,她選擇了心理學專業,如今正是一名心理學專業在讀學生,即將轉變成一個心理學專業人員,用她所學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來療愈自己、治癒別人,完成自我救贖。
  • 療愈抑鬱症:運動是療愈抑鬱最好的天然藥物!什麼時候運動最好?
    文/阿秋1療愈焦慮抑鬱症有很多的方法,如:「傾訴、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旅遊、修身養息、學習閱讀、攝影、寫作、畫畫等等」。除了這些以外,我個人認為最有效的莫屬運動的方式療愈焦慮抑鬱症了。當然這是有前提的,我在這段治療期,我不僅僅配合醫生的治療,還不斷地督促自己積極的自救起來,而自救的方式我就是採取運動跑步或者快走,那時的自己雖然被抑鬱症折磨的渾身無力、軀體症狀嚴重、不真實感、頭暈頭疼,但是我仍舊沒有被這些症狀所打倒,仍舊天天晚飯後雷打不動地去戶外快走和慢跑。這就是自救的毅力,如果你做不到,那麼就請逐步地逼迫自己行動起來,因為自救才是療愈抑鬱症最靠譜的方式。
  • 療愈抑鬱症,從「學會放過自己開始!」請牢記這5點療愈理念
    療愈抑鬱症,需要我們的思想不斷地覺悟起來,才能逐步去放過自己。很多時候,其實並不是抑鬱症的症狀問題,而是我們的「思想、思維、認知」出了問題,所以我們更需要在這些方面來提升自己,以此幫助自己擁有高智慧、高境界和高的意識來幫助自己不被負面思維和錯誤的認知給影響與左右。
  • 好書推薦:【澳】格雷姆•考恩《我戰勝了抑鬱症》(連載)
    ——傑弗裡·加洛普(Geoffrey Gallop)博士,西澳州前總理、雪梨大學政府研究生院主任及教授抑鬱症和雙相障礙是非常嚴重的疾病,但它們可以得到安全有效的治療。考恩的書裡記載了很多令人難以置信的個人親身經歷,這些故事說明,身患這些疾病的人並不孤獨,恢復健康是完全可能的。
  • 對抗抑鬱症,有哪些比較可靠的自我療愈方法?
    今天一大早就接到一個電話來諮詢:「榮教授,我看過您的催眠療愈抑鬱症視頻,我覺得挺有效的,但是現在在疫情期間,我們這裡出外省很不方便,能否介紹幾個自我療愈抑鬱症的方法先讓我自己療愈一下,等疫情後再來拜訪您、跟您學習催眠療法?」
  • 我用我的親身經歷來告訴你,抑鬱症會不會感受到快樂!
    病情當初不容樂觀,讓我親身經歷著生命是多麼脆弱,死亡是多麼靠近。自殺這種念頭經常萌發,可是我想想死後那無盡的歲月,當人類滅絕地球毀滅之後的寂靜和荒涼。我覺得好難過,好難過。對於抗爭抑鬱的看法:前邊很多朋友都說了,自己是自己最大的敵人,自救才是最有效的方法。當然這或許僅僅適用於非晚期的人群。
  • 抑鬱症:我的重度抑鬱症靠運動康復了起來!推薦給你的三種運動
    文/阿秋看過我過去的文章都知道我曾經也是一名重度抑鬱症患者,曾經的我也非常嚴重,我是重度焦慮症、重度抑鬱症、重度失眠症,這三種症狀把我折磨得非常悽慘和痛苦!好在自己,還有一點理性思維存在,不然真的不知道會發生什麼?!
  • 抑鬱症、強迫症如何自我療愈?心理學家:三種方法教你走向康復
    抑鬱症、強迫症如何自我療愈?心理學家:三種方法教你走向康復抑鬱症、強迫症如何自我療愈呢?所有的抑鬱症、強迫症患者都期盼一種能夠讓自己如夢方醒的最佳治療方法,然而,患者的這種心理期望,卻不利於他們的康復治療,也會給他們的信心帶來很大影響。他們缺乏對抑鬱症、強迫症等神經症的正確認識和了解。
  • 療愈抑鬱症:論帶著症狀去生活的重要性,懂得了才算徹底好了
    是的,這是幾位患抑鬱症的網友,在向我諮詢傾訴的兩段話語。或許你現在也在經歷著這樣的困惑吧?面對網友們的困惑,或者你目前就有這樣的困惑,我們該如何來應對?並給予一些怎樣的療愈理念讓他們安心地療愈下去?且看以下的一些分析和建議指引吧!先來看看網友們傾訴的這兩段話語吧!
  • 抑鬱症:在工作中療愈抑鬱症,我懂得了重要的不是治癒而是活下去
    老闆聽了我的話立馬向我道歉,跟我說:「小鄭,我不是那個意思,你只管調理身體,其他不用擔心的!」之後他託付同事小趙主動關心了我,也幸好有同事的關心,讓我從小病災中的抑鬱情緒掙脫出來,重新恢復了生命活力。她說:「我以前有位朋友,她就是因為個人一些生活變故,後來變得抑鬱了,整天流淚不止,好像有很多的委屈,我們一開始走近她,都在試圖安慰她,但後來發現安慰也無濟於事,漸漸地我們感覺她很難溝通,很神經質討厭的,於是我們遠離了她。」我聽了心裡咯噔一下,原來抑鬱症患者是這樣的狀態啊,人際關係淡漠活在自己編織的怨恨黑暗世界中。
  • 只有內向的人會得抑鬱症嗎?抑鬱症的9問9答:關於抑鬱症的那些事
    3.抑鬱症可以自愈嗎?一定要接受專業治療嗎?從根本上講,所有的抑鬱症的治癒,都是自我療愈。專業人士的幫助以及方法,都只是在對你做一個正確的指引,協助你找到自己內在本來就具有的能力。確切地說,所有的心理療愈,都是自我療愈的過程。當然,如果你不對心理進行一些梳理,進行改變,那麼自愈是很難的。
  • 神經衰弱,抑鬱症,失眠怎麼辦,我的親身經歷
    首先恭喜你,因為你的完美追求,才導致這樣的病,首先要肯定自己,努力做心中的自己,這是正確的,因為現實的處境不能達到內心的期盼,才使得你心裡上有了解不開的疙瘩,有了心裡負擔,你也知道放下這個包袱就可以緩解你的病情,可現實生活不允許你這樣做,或者不知道該怎麼才能放下包袱,現在我講講述我的治療經歷,希望能夠幫到你。
  • 女性抑鬱症康復後如何防復發?我用親身經歷告訴你
    以前,總說我們女人能頂半邊天,其實,只有身為女人才知道,如今,我們已不是半邊天那麼簡單了,說「伸手遮天」也不為過,我們不但要承擔十月懷胎,一朝分娩的痛苦,還要經歷生活育兒的瑣碎,更要體會職場的世態炎涼,一個字:累。
  • 看完她們的親身經歷,幡然醒悟!
    但是在她初二的時候,我發現她不再像以前那樣開朗了,回到家也很少跟我們交流,而且她的成績也開始一落千丈,於是我開始不斷的督促她,教育她。結果,在一次檢查中,發現她患有中度焦慮症、中度抑鬱症,我不知道她怎麼就變成了這個樣子?為了幫助女兒提升成績,我跟老公商量,打算辭職在家,把所有的精力和時間都用在陪伴女兒身上,結果老公不同意,為此,我們兩還大吵一架。
  • 《內在療愈》從專業角度學會如何與自我和解
    每次看到心理學家的書,我就會不由自主地想到《心靈捕手》中的尚恩,因為尚恩對威爾說的那句話:不是你的錯,孩子,不是你的錯。閱讀這本《內在療愈》的時候,這種感覺再次撲面而來。這本集結了很多心理學家的故事的治癒系書籍,讓我們看到了心理學家不為人知的另一面,也從心理學家的親身經歷和專業眼光,對如何跨過心裏面那道坎進行了詳盡的解說。在他們的故事裡,我們能發現自己的影子,也能從中找到自己需要的答案。
  • 抑鬱症:過去的歲月裡,許多的患者和家屬,因為學習而改變了命運
    我經常跟家屬們說,這種無奈和著急,是每一個抑鬱症家庭都存在著的,既然已經發生了,那麼去接受、接納才是安撫自己情緒的第一步。很多家屬就是無法接受、接納患者的情況,著急於立馬就想解決患者的症狀,期待自己的一句話或者一件感動患者的事情,就能立馬改變他們的急切之心,那麼往往這樣的家屬,是陪伴不好患者的。
  • 抑鬱症會遺傳給孩子嗎?如何避免抑鬱症的遺傳!
    抑鬱症一般被分為外源性和內源性兩大類。所謂外源性,通常是指由外部環境事件所引起的抑鬱症,是對挫折、生活中的不幸事件、工作和學習的壓力等精神刺激事件反應的結果。如反應性抑鬱症、抑鬱性神經症等。而內源性則是由軀體"內部"因素所引起的抑鬱症,帶有明顯的生物學特點,如遺傳成分比較突出,它是一組以情感持續性低落為基本特徵的精神障礙,可伴有思維和行為的改變,並常常出現睡眠障礙、食慾減退、口乾、便秘等軀體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