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魚奶爸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周末逛商場時,看到一個小朋友坐在地上號啕大哭,而旁邊的零食玩具扔了一地。路過的人紛紛駐足,我剛打算過去看看怎麼回事,就見孩子媽媽從拐角的地方走了出來。
不許哭了,你丟不丟臉啊?大家都在看你,趕緊閉上嘴巴,再哭媽媽就不要你了。
小男孩見狀趕緊爬起來,抱住媽媽的腿抽泣著:我就要那個奧特曼嘛……看到媽媽沒有理會,只得跟在身後乖乖離開了。
對於這一幕,大家應該都很熟悉了,因為我們小時候大多也被父母這樣威脅過。而長大以後,我們也變成了父母的樣子。
01威脅這招雖有效,卻是教育下下策
我家女兒剛出生3個多月就開始睡整夜覺了,但上周五晚上不知怎麼回事,夜裡2點多的時候,開始哼哼唧唧地哭個不停。
抱起來在房間裡走了半個多小時才安撫下來,本想著終於可以安心睡覺了,可我剛坐到床邊,她又哭了起來。
就這樣一直折騰到凌晨四點,還是一直哭,我的耐心基本也被消耗完了,我直接把她放在床上,吼道:再哭我就不要你了,趕緊去找你姥姥吧……
話剛說完,我便想起商場小男孩這件事。我心裡是斥責他媽媽的教育方式,但想到我對女兒的方式,心裡忍不住的心酸,畢竟她還只是個剛滿十個月的寶寶……
事實上,用威脅的方式讓孩子乖乖就範,真的是屢試不爽。也許對媽媽來說,「不要你」只是氣急敗壞下的玩笑話,但是對孩子卻是一種絕望,很可能給他們的心裡留下巨大陰影。
這招雖有效,卻是教育下下策,即使再奏效,用愛要挾孩子的方式也不可取。
雖然如今很多人把小貓小狗也當作孩子來對待,但孩子的教育絕不能用訓小貓小狗的方法。
專家曾把父母分為三類,一流的父母讀懂孩子,二流的父母談條件,三流的父母靠威脅。威脅這招雖有效,卻是教育下下策,即使再奏效,用愛要挾孩子的方式也不可取。
之前看過這樣一段視頻,一名身著護士服的女性,手裡拿著一個注射器,一邊推著注射器一邊說:小朋友們今天有沒有好好吃飯啊?沒好好吃飯的一律帶到醫院打針。
類似的視頻還有很多版本,不過讓人驚訝的是,視頻底下都是家長們讚揚的聲音:一針見效。
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幾大陰影:不聽話我們就不要你了、不聽話就去醫院打針、一會撿破爛的把你帶走、不聽話妖怪就把你抓走吃了、警察把你抓走了……
確實父母的每次威脅,都能達到立竿見影的效果,讓孩子瞬間不再哭鬧,但這真的是懂事嗎?
02但是這種教育下,孩子的性格會變得怎麼樣呢?
1)自卑敏感,容易缺乏安全感
父母是孩子的靠山,如果在他小時候,父母經常跟他說不要你了之類的話,會給孩子心裡留下深深的不安和恐懼。
他們會慢慢失去對父母的依賴感,覺得自己很差勁,長期否定自己,沒有安全感,甚至自卑和敏感。
2)不再信任自己的父母
父母種種的威脅,只會慢慢消耗掉孩子的信任。威脅一時有用,但會加大孩子的精神壓力,養成膽小懦弱的性格,甚至會加重孩子的逆反情緒,最終導致孩子不再信任父母,父母的權威也逐漸坍塌。
3)討好型人格
小小年紀,就要開始提心弔膽的生活,為了迎合父母的要求,讓父母喜歡自己,即使是「裝」的。
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很容易變成一個諂媚的人,即使別人傷害了自己,也不懂得止損,而是自責。因為他們始終堅信:只有聽話,才不會被拋棄。
教育孩子的方式有很多,堅決不能用威脅和恐嚇。對孩子不妥的言行舉止,我們要先保持自身冷靜,再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分析原因,選擇正確的方式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