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吃的「雞腎」不是腎,你吃的雞胗又是啥?

2021-01-14 艾菲爾鐵塔下的凱旋門

雞的全身上下幾乎都能吃,有的部位名字如「琵琶腿」一樣直觀而貼切,另一些卻像暗語般讓人摸不著頭腦,比如「雞佛」和「記蒂」。有時同樣的部位在各地叫法不一樣,俗名和解剖學上的名字也常常錯亂。

讓我們梳理一下雞的不同部位和它們相關的食物,或許在下次吃雞的時候,還能有一番科學的滋味。

烤雞

01

大口吃肉

/ 然後慢慢啃骨 /

大家喜歡吃雞,首先是饞它的身子,那就先來看看市面上能買到一些什麼雞肉產品。

西裝雞,不是穿西裝的雞

購買整雞,可能是買一隻生的回家燉湯,或者去超市帶一隻最火爆的烤雞。都是整雞,但它們有小小的不同。最明顯的就是燉湯的雞一般有完整的頭、脖子和雞爪,有時被稱為中裝雞,而大部分超市的烤雞隻有軀幹和四肢,雞爪也是去除的,又被稱為西裝雞。

西裝雞?指的是右圖

這是屠宰時對雞進行的不同處理,俗稱土雞的黃羽肉雞較常採用保留頭爪的中裝雞屠宰方式,因為這種雞飼養時間相對長,風味物質沉積多,也更適長時間燉煮;而速生的白羽肉雞則採用西裝雞方式屠宰,因為白羽肉雞的飼養就是以肌肉快速生長為目標,軀幹才是它們最精華的部分。

雞大胸才是真胸肌

購買雞胸時,常有雞大胸和雞小胸可選。其中,雞大胸才是解剖學上的胸肌,負責在鳥類飛行時帶動翅膀往下撲。它又寬又厚位於淺表,肌肉纖維更粗大,口感較柴。

而雞小胸被稱為烏喙上肌,負責將翅膀往上舉,是雞大胸深層的長條紡錘形肌肉,裡面貫穿一條強韌的肌腱,但肌肉纖維更細,口感也相對嫩滑。

蘆筍雞小胸

「手槍腿」包含小腿和大腿

除了雞胸外,雞腿是雞身上另外一組大型肌肉群。常說的「手槍腿」是指雞全腿,包含小腿和大腿,「琵琶腿」和「棒棒腿」是單純的小腿部位,上腿排則僅有大腿的部分。

雞的腿部肌群由眾多肌肉組成,各肌肉之間豐富的肌間隙不僅讓脂肪沉積,在烹飪調味時也更易入味,所以雞腿部位既能滿足大口吃肉的飽足,肉又比雞胸更嫩、更多汁、更有滋味。

饞人的雞腿

雞翅中相當於人的小臂

雞的前肢特化成為翅膀,但基本結構還是與人的上肢相似。雞翅根對應的就是大臂,雞翅中為小臂,而小小的雞翅尖則是手掌和手指。

與雞腿類似,翅膀也由眾多肌肉組成,並且所有的肌肉都更薄,這些特點使得其肉質細嫩、更易調味、也更易均勻烹調。

完整的雞翅

兩側雞鎖骨組成「許願骨」

當大塊雞肉都被一一分割,剩下的骨架就丟棄了嗎?當然不是!吃雞架、雞脖和雞爪,享受的不是大口吃肉的痛快,而是從骨頭縫裡一點點摳出肉的樂趣。

「雞鎖骨」就是其中一種備受喜愛的啃肉小零食。市面上的「雞鎖骨」通常包含兩塊骨頭,其中較粗的是烏喙骨,較細的是鎖骨。左右對稱的兩側鎖骨相連形成一個「V字」形狀,就是所謂的「許願骨」。

雞鎖骨

02

內臟吃法講究

/ 就是名稱不太講究 /

動物的各種內臟被統稱為「雜」,比如牛雜、羊雜、雞雜。中國人對各種「雜」都有相應的食用心得,但稱呼常常張冠李戴,與解剖學上的器官名稱不一致,或根據想像中的食用功效衍生出新奇有趣的名字來。

雞有兩個胃,雞胗是其中一個

雞心和雞胗應該是雞雜中接受度最高的產品了。它們雖然屬於內臟,但本質上都是肉——也就是說它們主要都由肌肉細胞組成,所以從口感到風味都更容易被大家接受。雞心很難被誤認,但雞胗卻有著諸多別名。

香辣雞胗

很多以雞胗為原料的菜餚,菜譜備料部分都寫著「雞腎」。若在網上搜索「雞腎」,能看到兩種器官做成的菜餚——雞胗和雞睪丸。雞胗到底是指哪裡,通常所指的雞腎又是何方神聖呢?

雞胗也被稱為「雞肫」,粵語中叫做「雞腎」,它是雞的肌胃。大家更熟知的是牛有四個胃,但可能較少有人知道雞有兩個胃,一個稱為腺胃,又薄又小,是真正能分泌鹽酸和胃蛋白酶的器官。而另一個胃稱為肌胃,比腺胃大很多,有強健的肌肉外壁,內層有硬化的呈現金黃色的上皮,在中醫藥材中被叫做「雞內金」。肌胃雖然體積很大,但內腔很小,內含砂石,能以機械力磨碎食物,輔助消化。

雞的內臟

雞腎沒人吃,雞睪丸不能多吃

雞真正的腎以條形排列在腰椎兩側,緊貼在叫做「腎窩」的骨凹槽內,從未專門被用於食用,一是因為它的部位太深,在屠宰時難以完全摘下,二是因為雞腎帶有腥味並不好吃。

我們經常能在食物中發現它的殘餘部分,例如吮指原味雞的「三角」部位,在椎骨內側的凹陷內能發現一些看似大腦紋路的灰褐色組織,這就是原裝正版的雞腎。好奇的話,下次吃原味雞時可嘗試一下它的味道。

雞睪丸之所以容易被誤會為腎,是因為它們不像人的睪丸掛於體腔外,雞睪丸成對地生長在腹腔深層,是略帶弧度的蠶豆狀,無論是解剖位置還是外形都與我們熟知的腎非常相似。

除了「雞腎」「雞腰子」,雞睪丸在臺灣地區還被稱為「雞佛」。因為「吃哪兒補哪兒」的誤解,雞睪丸被傳為壯陽佳品,但事實上不僅不能壯陽,它還含有很高的膽固醇,不能多吃。

麻油杏鮑菇雞佛

「記蒂」與「記憶」有關係

我是閩南人,從小家裡燉雞時,父母總會夾給我一顆圓溜溜的內臟,把它叫做「記蒂」,說吃了能長記性、學習好。後來在學習雞的解剖時,我就非常好奇地尋找傳說中的「記蒂」,然後我就震驚了,這竟然是雞的脾,是重要的免疫器官。

平時身體各個角落有很多免疫細胞在四處巡邏,如果它們抓到外來入侵者,就會進行解析後趕緊回到脾,用解析得到的信息訓練脾裡的淋巴細胞,讓淋巴細胞生產對抗入侵者的抗體。被訓練過的淋巴細胞有一部分會分化成記憶細胞,當下次再遇到相同的入侵者時,就能比第一次更快地產生相應抗體。

我曾與全國各地的朋友討論食用雞脾的習慣,但多數人對這個內臟都沒有印象,有的地方根本不吃,有的地方雖然吃,但從未給它姓名。在雲南、安徽等地,雞脾被稱為「針線包」,在要求女性會做針線活的年代,雞脾都專門給女孩們吃,以求心靈手巧。而在廣東、廣西的一些地方,人們將雞脾叫做「雞忘記」,認為吃了記憶力會下降。

雖然吃雞脾根本不會讓人的記憶力增強或減退,但我卻覺得閩南人將其稱為「記蒂」也有一定的科學道理,因為作為免疫器官的脾,裡面有免疫記憶細胞呀。

有人說雞脾裡面都是淋巴細胞,還貯存毒素,所以不能吃,同時卻認為一樣是免疫器官的豬脾具有健脾胃、助消化等功能。事實上豬脾並不能健脾胃,而雞脾也沒有那麼毒,這些內臟如果來自檢疫合格的動物,並經過徹底烹煮,適量食用都是安全的。

炒雞脾

葡萄串一樣的「雞燈籠」

公雞的睪丸能食用,母雞的卵巢自然也不會被人放過。

母雞通常只有左側卵巢正常發育,卵巢內很小的卵泡逐漸長大並積蓄卵黃。產卵期的母雞體內可以同時有4個左右帶有卵黃的卵泡。卵泡進入輸卵管,在輸卵管的不同部位陸續完成受精、包裹蛋白、包裹蛋殼的過程,最後排出體外形成雞蛋。

所以,如果我們「殺雞取卵」,在母雞的卵巢內並不能取到成型的雞蛋,只能得到一串如葡萄一般的蛋黃,日式燒鳥店會形象地將這樣的一串食物稱為「雞燈籠」。

「雞燈籠」

雞肉和雞內臟製品豐富著我們的餐桌文化。在各種什麼能吃、什麼不能吃的流言下,以科學的角度理解這些食物,不僅可以滿足身為老饕的好奇心,也能讓我們吃得更自在安心。

今晚就決定吃雞了!吃得明明白白的!

相關焦點

  • 雞胗並不是雞腎,那它到底是什麼?
    雞的全身上下幾乎都能吃,除了肉,還有內臟也是很多人喜歡吃的菜。雞的內臟我們稱為雞雜,在這些雞雜中,雞心和應該是接受度最高的產品了。它們雖然屬於內臟,但本質上都是肉,所以從口感到風味都更容易被大家接受。雞心很難被誤認,但雞胗卻有著諸多別名。
  • 野鴉椿和雞腎以及雞胗的關係
    樹不是很大,灌木或是小一點的喬木。我在天目山山裡頭的菩提谷住了兩天,酒店也有剪幾枝瓶插,也很好看。野鴉椿在一些地方叫雞眼睛,因為蓇葖果開裂,露出兩粒黑色種子,像雞的眼睛。又叫雞腎果,因為它軟革質的果皮,有著很多脈紋,很像是雞胗皮。若是農村長大,處理過雞,取過雞胗皮,一看就明白了。
  • 請正確吃雞|西裝雞?手槍腿?雞忘記?我突然不認識雞了
    不過對於更習慣到菜市場買雞的中國人來說,「分辨中裝和西裝雞」的這個問題幾乎不存在,所以我們接著往下,了解雞看不見的那些內臟和令人害羞的部位。當大塊雞肉都被一一分割,剩下的骨架就丟棄了嗎?當然不是!吃雞架、雞脖和雞爪,享受的不是大口吃肉的痛快,而是從骨頭縫裡一點點摳出肉的樂趣。 「雞鎖骨」就是其中一種備受喜愛的啃肉小零食。
  • 如何科學地吃雞
    兩側雞鎖骨組成「許願骨」當大塊雞肉都被一一分割,剩下的骨架就丟棄了嗎?當然不是。吃雞架、雞脖和雞爪,享受的不是大口吃肉的痛快,而是從骨頭縫裡一點點摳出肉的樂趣。「雞鎖骨」就是其中一種備受喜愛的啃肉小零食。市面上的「雞鎖骨」通常包含兩塊骨頭,其中較粗的是烏喙骨,較細的是鎖骨。左右對稱的兩側鎖骨相連形成一個「V字」形狀,就是所謂的「許願骨」。
  • 吃什麼腎排毒
    腎臟也是人體重要的排毒器官,那麼吃什麼幫助腎排毒呢?想要腎臟更健康,一定要多吃助腎排毒的食物。具體麼吃什麼幫助腎排毒呢?
  • 男人腎不好,4物請拉入「黑名單」,若你能管住嘴,腎或許感激你
    所以希望你在平時一定要重視對腎臟的保養,但是很多人管不住自己的嘴巴,吃了很多讓腎臟受傷的食物,這樣腎功能就會逐漸的降低,所以希望你一定要控制住自己。如果你每天大量吃的話,鐵打的腎也受不了,所以希望你要管住自己的嘴巴,腎或許感激你。泡麵在我們身邊,很多的上班族在平時都非常喜愛吃泡麵,有很多的人甚至每天都會吃,但是對於男性朋友來說,如果長期吃泡麵的話,你的腎會受不了。
  • 雞脖子、雞屁股,到底雞的哪些部位不能吃?
    但是相比於豬、牛、羊的大塊肉,雞肉給人的一個感覺就是「零件」太多了,有時候吃一盤大盤雞就會遇到很糾結的問題——這塊是雞的哪個部位呀,能吃嗎?同時坊間也流傳著各種雞的一些部位不能吃:有說翅尖不能吃,因為雞是在翅尖被打針的,會聚集毒素;有說雞脖子不能吃,因為上面有很多淋巴;也有說雞有一個部位叫做法氏囊,有大量淋巴,不能吃。這些說法,到底孰真孰假呢?
  • 餐桌上「3高」食物會傷腎,腎友要少吃!護腎食譜該這樣吃
    其實不止一位腎友有過這樣的問題,想要忌口但卻無從下手。腎病飲食如何管理?飲食習慣是長期養成的,大部分腎友多少存在一些不良習慣,需要及時糾正,健康的飲食一方面避免繼續加重症狀及腎功能的負擔,另一方面能減輕腎臟的過濾負擔。不少腎友餐桌上有這「三高」類食物,對腎不利!高鹽類食物腎臟是血流非常豐富的器官,最喜歡「水」,最害怕「鹹」。
  • 雞脖雞翅雞屁股,雞身上到底哪裡不能吃?
    雞肉是一種物美價廉的肉類,深受大家喜愛。但是相比於豬、牛、羊的大塊肉,雞肉給人的一個感覺就是「零件」太多了!有時候吃一盤大盤雞就會遇到很糾結的問題——這塊是雞的哪個部位呀,能吃嗎?同時坊間也流傳著各種雞的一些部位不能吃:有說翅尖不能吃,因為雞是在翅尖被打針的,會聚集毒素;有說雞脖子不能吃,因為上面有很多淋巴;也有說雞有一個部位叫做法氏囊,有大量淋巴,不能吃……這些說法,到底孰真孰假呢?
  • 雞脖、雞翅、雞屁股,到底雞的哪些部位不能吃?
    ,有說雞脖子不能吃的,有說雞翅尖不能吃的,有說雞腳不能吃的,有說雞屁股不能吃的,到底雞身上有哪些部位不能吃?但是相比於豬、牛、羊的大塊肉,雞肉給人的一個感覺就是「零件」太多了,有時候吃一盤大盤雞就會遇到很糾結的問題——這塊是雞的哪個部位呀,能吃嗎?同時坊間也流傳著各種雞的一些部位不能吃:有說翅尖不能吃,因為雞是在翅尖被打針的,會聚集毒素;有說雞脖子不能吃,因為上面有很多淋巴;也有說雞有一個部位叫做法氏囊,有大量淋巴,不能吃。這些說法,到底孰真孰假呢?
  • 腎不好不能吃小米、玉米、燕麥等粗糧?
    腎不好不能吃小米、玉米、燕麥等粗糧?但重點就在於,咱也不是全吃粗雜糧當主食,不是嗎?無論怎麼吃,咱們都要有量的概念。在這裡,就幫大家舉例搭配幾個「雜糧方子」,也讓大家直觀地感受一下,普通主食和低蛋白主食中加一些粗糧,到底對營養素的攝入有多大的影響,會不會給腎臟平添很大負擔!
  • 腎好的男人,一般不吃3種食物,健康的腎是自己養出來的
    腎是儲存人體基本生命物質的地方,腎功能越完備,能力就越強。越有精氣神。所以男人應該養好腎。但是隨著生活節奏加快,男人承受著來自家庭和社會的雙重壓力,過度透支身體能量,同時又不注重保養,導致很多男人才僅僅30歲,腎就開始走下坡路了。
  • 外行人吃瑪咖內行人就吃它,健脾強腎還養胃,人稱「腎之果」
    小時候吃過的美食,好像一輩子都記得,雖然它不是多麼有特色,但是絕對是最好吃的。小的時候看見老家有一種果子,長得非常的奇怪,像個小刺蝟一樣,渾身都是刺,一不小心摸一下還扎手。所以每次想吃這種小果子的時候,都要費一番功夫。
  • 雞的這些部位不宜多吃
    原標題:雞的哪些部位不宜多吃   雞肉常見,但雞身上有一些部位是不適合經常吃的,一起來了解下吧。   雞皮   雞肉富含優質蛋白,脂肪含量極低,但雞身上並非沒有脂肪,絕大多數的脂肪都貯存在雞皮裡。
  • 雞胗裡不是粑粑,是藥!
    許多人都覺得雞胗裡面都是粑粑,其實雞胗裡不僅僅只有粑粑,雞胗裡面還有一味能有效治療小兒積食的藥,它就是雞內金。雞內金到底是啥?它其實就是雞胃的內壁。也就是雞胗上的那層厚厚的膜。殺雞取出雞胗後,立刻把內壁剝下,洗淨乾燥後,就是我們常用的中藥雞內金。它有什麼功效呢?說出來不要太厲害,它什麼都能消化。比如瓷、石、銅、鐵。
  • 到底雞的什麼部位不能吃!
    「吃雞翅別吃翅尖,那是打針的地方!」……我們在餐桌上常聽到各種關於「吃雞」的勸告:雞脖不能吃,上面有很多淋巴;雞屁股有毒素堆積不能吃;雞爪不能吃,都是雙氧水泡的……這些說法,到底孰真孰假?到底什麼能吃,什麼不能吃呢?有人說翅尖不能吃,是打針的地方,這種說法是不正確的。
  • 蛋白質吃多了,會傷腎嗎?3個現實反例,告訴你結果
    可教練卻總叫他多吃點蛋白粉來補充營養,這下小李就尷尬了:這蛋白質到底是該吃還是不該吃?蛋白質吃多了會傷腎?對於健康的人來說,這就是謠言!白肉類:雞、鴨、魚、蝦都是最普通的高蛋白質食物,性價比也很高。堅果類:瓜子、杏仁、核桃、松子等,這些都是增加蛋白質的小零食。蛋類:雞蛋、鴨蛋、鵪鶉蛋、鵝蛋等,蛋類是優質蛋白中最要成員。
  • 「傷腎」的2類食物,一定要注意,可能是你喜歡吃的食物
    讓腎變得不再強壯的2類食物,一定要注意,可能是你喜歡吃的食物,不要再吃了。一、讓腎變得不再強壯的2類食物,一定要注意,可能是你喜歡吃的食物,不要再吃了1、愛喝汽水汽水的味道酸酸甜甜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歡,尤其是小朋友和青年,但是如果你經常能喝汽水,那麼對你的腎臟傷害是特別大的,對腎臟傷害特別大,那麼腎臟就會容易出現問題,而且根據研究
  • 雞年吃雞,雞頭、雞屁股、雞脖子,到底雞的哪些部位不能吃?
    不過,網上一直流傳說雞的很多部位不能吃,比如,有說雞頭有重金屬,不能吃的;有說雞鴨鵝的尖翅含有淋巴和病毒不能吃,還有說雞脖子有淋巴不能吃,甚至還有說說雞雜含有重金屬,不能吃。雞身上到底哪些部位可以吃,哪些部位不能吃呢?
  • 雞身上最脆嫩的部位,1隻雞就1小個,加辣椒一起炒,越吃越上癮
    雞身上最脆嫩的部位,1隻雞就1小個,加辣椒一起炒,越吃越上癮每次家裡殺雞吃,我都讓老媽把雞下水都留著,因為我覺得下水是最好吃的部位了,雞肝、雞腸、雞胗、雞腎、雞心等,拿來和雞爪、雞翅、雞脖子等部位一起炒成一盤雞雜,比燉雞腿肉還要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