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學.第五十九篇》世上有捷徑嗎!

2021-01-09 悟學十八子

《悟學.第五十九篇》論語. 雍也第六.新解讀(六)

悟學.十八子 20200207 亥-子

616 子曰:「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難乎免於今之世矣。」

【譯文】 孔子說:「如果沒有祝鮀那樣的口才,也沒有宋朝的美貌,那在今天的社會上處世立足就比較艱難了。」

通俗釋義:孔子說:「不會阿諛奉承,人又不帥,在這個世道,沒法混。」

人性未變,古今異同乎?

【集解】 孔曰:「佞,口才也。祝鮀,衛大夫子魚也,時世貴之。宋朝,宋之美人而善淫。言當如祝鮀之佞,而反如宋朝之美,難乎免於今之世害也。」

【唐以前古注】皇疏引範寗云:「祝鮀以佞諂被寵於靈公,宋朝以美色見愛於南子。無道之世,並以取容。孔子惡時民濁亂,唯佞色是尚,忠正之人不容其身,故發難乎之嘆,將以激亂俗,亦欲發明君子全身遠害也。」

617 子曰:「誰能出不由戶,何莫由斯道也?」

【譯文】 孔子說:「誰能進出不經由門戶?為什麼沒有人走(我所指出的)這條道路呢?」

【集解】孔曰:「言人立身成功當由道,闢猶人出入要當從戶。」

【唐以前古注】皇疏引範寗云:「人鹹知由戶而行,莫知由學而成也。」

有感:孔子對時代的哀嘆,大道之難已推行,「誰能出不由戶」!世人大多期望走捷徑、快速成功。世上有捷徑嗎?平庸的路上總是那麼擁擠,而成功的大道上卻總是身影孤單、渺無人跡!

真理總伴隨著孤寂!

618 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譯文】孔子說:「質樸多於文採,就像個鄉下人,流於粗俗:文採多於質樸,就流於虛偽、浮誇。只有質樸和文採配合恰當,才是個君子。」

【集解】包曰:「野如野人,言鄙略也。史者,文多而質少。彬彬,文質相半之貌。」

李澤厚《論語今讀》:「「文」在這裡指各種禮節儀文。今日有的人豪放不羈,言詞直爽流於粗野;有的人恭敬禮貌,談吐嚴肅,卻流於呆板。「彬彬君子」的外在風貌,也不容易;如何能內在地文質協調,就更難了。

「文」也可以是某種「形式主義」、「文本主義」、條條框框、華麗裝飾一大堆,似乎周全好看,其實空腐不堪。朱注有理,寧樸質粗放,有生命活力,毋迂腐死板或華而不實。為人、做事,似均如此。今日多反其道而行之,以「文勝」為尚。君不見當代各種時髦文字乎?

「文勝質則史。」文多於質,則如史書。史書所載的史事,由於寫史的人,除了像左丘明那一類的史家之外,難免有所好惡,不得其正,是故所寫的歷史,不免文過其實。所以,文多於質,則如史書,有失其真。

「文質彬彬,然後君子。」包註:「彬彬,文質相半之貌。」彬彬,融和之相。文與質均衡交融。言行文雅而又真實,合乎中道,是為文質彬彬的君子。」

619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譯文】 孔子說:「一個人的生存是由於正直,而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那隻他僥倖地避免了災禍。」

【集解】 馬曰:「言人之所以生於世而致終者,以其正直也。」包曰:「誣罔正直之道而亦生,是幸而免。」

劉氏正義:直者,誠也。誠者內不自以欺,外不以欺人。中庸云:「天地之道,可一言而盡也。其為物不貳,則其生物不測。」

不貳者,誠也,即直也。天地以至誠生物,故繫辭傳言幹之大生,靜專動直。專直皆誠也。不誠則無物,故誠為生物之本。人能存誠,則行主忠信,而天且助順,人且助信,故能生也。若乎罔者專務自欺以欺人,所謂自作孽不可活者。非有上罰,必有天殃,其能免此者幸爾。

內不自欺,外不欺人!

南懷瑾《論語別裁》:「孔子說,人生來的天性,原是直道而行,是率直的。說到這裡就很妙了,人喜歡講直,站在心理學的觀點來看,一個儘管很壞的人,但也喜歡他的朋友很老實,不但老實人喜歡老實人,連壞人也歡喜老實人,從這裡就可以體會到,人應該作哪一種人才對。

人都喜歡別人直--誠實,即使他自己不誠實,至少對於老實人,肯上他當的,還是喜歡。從教育上看,任何一種教育,都是教孩子要誠實,不要撒謊,可是人做到了沒有?不可能。

這個「罔」字做什麼解釋呢?平常用到迷惘的惘,在旁邊多了一個豎心旁。罔字的意義,代表了虛偽、空洞。「罔之生也」,一個人虛虛假假地過一輩子。虛偽的人不會有好結果的,縱然有時會有些好際遇也是僥倖意外免去了禍患,並非必然。必然是不好的結局。

這兩句話是說人天生是率直的,年齡越大,經驗越多就越近乎罔。以虛偽的手段處世覺得蠻好的,但是結果一定不會好,縱然好也是「幸而免」。可是「幸而免」是萬分之一的事,這種賭博性的行為,危險太大,是不划算的。」

拓展閱讀:《禮記·中庸》節選:「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

在上位不凌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於人,則無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徼幸。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諸正鵠,反求諸其身。」」

譯文:品德高尚的人安於目前的地位做他所應該做的事,不羨慕自己地位以外的東西。地位富貴,就做富貴人該做的事;地位貧賤,就做貧賤人該做的事,處在夷狄的地位上,就做夷狄該做的事;處在患難的地位上,就做患難時該做的事。

如此,品德高尚的人無處不感覺到安然自得。位居上位,不欺凌下級。位居下位,不攀附上級。端正自己不苛求他人,這樣就沒有怨恨,對上不怨恨天命,對下不歸咎別人。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安於自己的地位等候天命的到來,無德奸詐的人則冒險求得本不應該獲取的東西。孔子說:「射箭的道理與君子的行為有相似的地方:假如沒有射中靶子,就應反過來責求自己。

為人惟心所安!

評析:做事當於世有益,為人應惟心所安!

《悟學》的宗旨:通過領悟、參悟、感悟上下五千年的國學經典,取其精華,結合當下社會實踐,學以致用。讓國學中深邃的哲理及豐富的人生成功與失敗經驗總結,指引我們現實的工作、生活。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本帳號,看《悟學》系列之第六十篇……

相關焦點

  • 《悟學.第135篇》克己復禮
    《悟學.第135篇》論語. 顏淵第十二.新解讀(一)悟學.十八子 20200412 亥-子皇疏:「顏淵,孔子弟子也,又為門徒之冠者也。所以次前者,進業之冠莫過顏淵,故顏淵次先進也。」實踐仁德在於自身,難道要仰仗他人嗎?」顏淵說:「請問具體內容。」孔子說:「不合於禮的不要看,不合於禮的不要聽,不合於禮的不要說,不合於禮的不要做。」顏淵說:「我雖然遲鈍,也要照您的這些話去做。」
  • 《悟學.第209篇》忠信篤敬
    《悟學.第209篇》論語. 衛靈公第十五.新解讀(五)悟學.十八子 20200422 亥-子156 子張問行。子曰「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裡,行乎哉?說話不忠信,行為不篤敬,就是在本鄉本土,能行得通嗎?站著就仿佛看到忠信篤敬這幾個字顯現在面前,乘車時就好像看到這幾個字刻在車轅前的橫木上,這樣才能使自己到處行得通。」子張把這些話寫在腰間的紳帶上。
  • 《悟學.第277篇》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
    《悟學.第277篇》論語. 陽貨第十七.新解讀(二十一)悟學.十八子 202005041722 子曰:「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不有博奕者乎?為之,猶賢乎已。」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集解】馬曰:「為其無所據樂,善生淫慾。」
  • 《悟學.第223篇》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悟學.第223篇》論語. 衛靈公第十五.新解讀(十九)悟學.十八子 202004251523 子曰:「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不以言舉人【集解】包曰:「有言者不必有德,故不可以言舉人。」王曰:「不可以無德而廢善言。」
  • 《悟學.第五十六篇》時有否泰,運有窮通
    《悟學.第五十六篇》論語. 雍也第六.新解讀(三)悟學.十八子 20200205 亥-子69 季氏使閔子騫為費宰,閔子騫曰:「善為我辭焉!如有復我者,則吾必在汶上矣。」《莊子讓王篇》:[孔子謂顏回曰:「回,來。家貧居卑,胡不仕乎?」顏回對曰:「不願仕。回有郭外之田五十畝,足以給粥;郭內之田十畝,足以為絲麻。鼓琴足以自娛,所學夫子之道者足以自樂也。回不願仕。」孔子愀然變容,曰:「善哉,回之意!
  • 《悟學.第98篇》利與命與仁
    《悟學.第98篇》論語. 子罕第九.新解讀(一)悟學.十八子 20200317 亥-子91 子罕言利與命與仁。《悟學》的宗旨:通過領悟、參悟、感悟上下五千年的國學經典,取其精華,結合當下社會實踐,學以致用。讓國學中深邃的哲理及豐富的人生成功與失敗經驗總結,指引我們現實的工作、生活。
  • 《悟學.第七篇》認識你自己
    《悟學.第七篇》認識你自己悟學.十八子 2019122 子時中國有一句話,叫「人貴有自知之明」。這句話的最早表述者就是老子。「自知者明」,就是說能清醒地認識自己、對待自己,這才是最聰明的,最難能可貴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 《悟學.第三十一篇》何為色難?
    《悟學.第三十一篇》論語.為政第二.新解讀(五)悟學.十八子 20200111 亥-子《為政第二》共二十四章。闡述了孔子關於治國理政,學習與思考,君子與修身,知與知人,孝等五方面的儒家思想。 關於孝,有以下四章。25 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 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
  • 《悟學.第379篇》道者善人之寶.帛書老子.62
    《悟學.第379篇》帛書老子.62悟學十八子 20200607《德經》第62章【原文】「道者,萬物之注也,善人之寶也,不善人之所保也。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賀人。人之不善,何棄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卿。道【注釋】「(1)註:主,主宰。(2)市:做買賣或做買賣的地方,在此引申:社交。
  • 《悟學.第76篇》發憤忘食,樂以忘憂,敏以求之
    《悟學.第76篇》論語. 述而第七.新解讀(十)悟學.十八子 20200226 亥-子719 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譯文】葉公向子路詢問孔子是個什麼樣的人,子路不答。
  • 《悟學.第376篇》深根固柢.帛書老子.59
    《悟學.第376篇》帛書老子.59悟學十八子 20200607《德經》 第59章【原文】「治人事天,莫若嗇。深根固氐,長生久視《悟學》的宗旨:通過領悟、參悟、感悟上下五千年的國學經典,取其精華,結合當下社會實踐,學以致用。
  • 《悟學.第262篇》恭、寬、信、敏、惠
    《悟學.第262篇》論語. 陽貨第十七.新解讀(六)悟學.十八子 20200503176 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 」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 《悟學.第112篇》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悟學.第112篇》論語. 子罕第九.新解讀(十五)悟學.十八子 20200330 亥-子926 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這就要有真正學問的氣度,即使穿一件破香港衫,到一個華麗的地方,和那些西裝筆挺的人站在一起,內心中能真正的滿不在乎,不覺得人家富貴自己窮,實在要有真正的修養。孔子說這種氣度,這種修養,只有子路做到。如孟子所說「說大人則藐之」,見到了不起的人,也看得很平凡,很普通。
  • 修行真的有捷徑!讓釋迦牟尼佛告訴你……
    如果你奔著這個方向走,那麼你得先接納,問自己我能接納、破生死關嗎?因為你如果不破生死關,你就有諸多恐懼,所有恐懼的根源都是死。當你有死的恐懼的時候,你就會有各種害怕,你也怕你學錯了,你也怕你選擇錯。其實這個世界不需要有任何怕,只是體驗的路徑不同而已。
  • 學習成果展示(8)點燃文字激情 唱好「學、研、悟」三部曲
    優秀作品展示——簡報篇點燃文字激情 唱好「學、研、悟」三部曲省監獄管理局舉辦文字綜合培訓班全紀實閆姝彤(松濱監獄)文字綜合培訓班開班兩周以來,通過老師幽默風趣的講解,課後作業的精心設計、寓教於樂的學習方式,讓全體學員學的有熱情、學的有信心、學的有興趣,點燃學員們「學海無涯樂作舟」的激情,夯實學員們寫作根基。
  • 明星自曝學籍造假:有遠見的父母,不會讓孩子走這4種捷徑
    作者:主創團·初寂 你知道用什麼辦法,可以毀掉你孩子的人生嗎? ——走捷徑,走各種捷徑! 山東冠縣有個女孩,16年前頂替別人去上大學,本以為從此可以收穫美滿人生,結果最近卻翻車了。
  • 真正厲害的人,從來不走「捷徑」
    捷徑走多了,就成了唯一的路記得《奇葩說》中陳銘說過的一句話:「只要人生中有捷徑,捷徑很快就成了唯一的路。」捷徑走過一次,就很容易上癮。以後每次遇到困難,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走捷徑。到最後,沒有捷徑可走時,你會發現自己已經沒有路走了。我曾經聽過這樣一個故事:在一座寺廟裡,住著一老一小兩個和尚。
  • 一個「悟」字,篩盡書法無緣人,「悟」是成為書法家的終極要素
    一個「悟」字,篩盡書法無緣人,「悟」是成為書法家的終極要素學習書法,貴在「悟」。俗話說,只學不悟,難得真諦;只練不悟,難得筋骨。「悟」是一種天賦。對於書法的學習,一個「悟」字,滲透書法之玄妙,一個「悟」字,也篩盡世上學書的無緣人,「悟」成為通往書法家之巔的終極要素悟性是天生的,又不是天生的。有位書法家曾說,天賦在書法創作中佔相當重要的位置,有悟性,才能彰顯才華和性情,才能創作出書法精品。
  • 【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感受真理力量和人格力量
    【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感受真理力量和人格力量 2020-09-02 17: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銘記】第五十九集 | 吳桂馥:捨身炸暗堡的無名英雄
    【銘記】第五十九集 | 吳桂馥:捨身炸暗堡的無名英雄 2020-11-11 19: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