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學.第209篇》忠信篤敬

2020-12-15 悟學十八子

《悟學.第209篇》論語. 衛靈公第十五.新解讀(五)

悟學.十八子 20200422 亥-子

156 子張問行。子曰「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裡,行乎哉?立則見其參於前也,在輿則見其倚于衡也,夫然後行。」子張書諸紳。

【譯文】子張問(如何才能使自己到處都能)行得通。孔子說:「說話要忠誠守信,行為篤實恭敬,即使到了邊遠少數民族的地區,也可以行得通。

說話不忠信,行為不篤敬,就是在本鄉本土,能行得通嗎?站著就仿佛看到忠信篤敬這幾個字顯現在面前,乘車時就好像看到這幾個字刻在車轅前的橫木上,這樣才能使自己到處行得通。」子張把這些話寫在腰間的紳帶上。

忠信篤敬

【集注】「子張意在得行於外,故夫子反於身而言之,猶答幹祿問達之意也。篤,厚也。蠻,南蠻。貊,北狄。二千五百家為州。立,則見其參於前也;在輿,則見其倚于衡也。夫然後行。」

程子曰:「學要鞭闢近裡,著己而已。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言忠信,行篤敬;立則見其參於前,在輿則見其倚于衡;只此是學。質美者明得盡,查滓便渾化,卻與天地同體。其次惟莊敬以持養之,及其至則一也。」

宣統 御筆 忠信篤敬 書法

評析:沒有人會拒絕真誠的朋友,也沒有人喜歡和虛偽膚淺的人交往。「忠信篤敬」即對人的真誠態度的體現。子張才高意廣,但為人外向、熱衷政治,言行又有偏激過當之處,故孔子勸誡他要持之以恆地保有真誠,以正心誠意為本。

《悟學》的宗旨:通過領悟、參悟、感悟上下五千年的國學經典,取其精華,結合當下社會實踐,學以致用。讓國學中深邃的哲理及豐富的人生成功與失敗經驗總結,指引我們現實的工作、生活。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本帳號,看《悟學》系列之第210篇……

相關焦點

  • 忠信篤敬
    《論語·衛靈公》篇記載說:孔子的學生子張問怎樣才能使自己到處行得通。孔子回答:「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裡,行乎哉?」翻譯成現代漢語,即是說:「言語忠誠老實,行為敦厚嚴肅,即使到了別的國家,也行得通。言語欺詐虛偽,行為輕浮狂妄,就是在本鄉本土,難道行得通嗎?」其內容包括了「言」和「行」兩個方面,也就是一個人立身行事的全部內容。
  • 我的家風故事:父母教會我「忠信篤敬 真善美仁」
    我的家風故事:父母教會我「忠信篤敬 真善美仁」 2020-01-10 10: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子曰: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精品推薦)
    先進篇備錄從陳蔡者十人,未有子張,史文可盡信哉?」雖是如此,但項橐七歲而為孔子師,子張年十五豈不可為人徒?定要受束修的規矩限定嗎?德行文學十人是否即為從陳蔡者十人,並非定論,不足為據。包曰:衡,軛也。言思念忠信,立則常想見,參然在目前。在輿,則若倚車軛。邢疏:此一章言可常行之行也。
  • 《悟學.第76篇》發憤忘食,樂以忘憂,敏以求之
    《悟學.第76篇》論語. 述而第七.新解讀(十)悟學.十八子 20200226 亥-子719 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譯文】葉公向子路詢問孔子是個什麼樣的人,子路不答。
  • 《悟學.第135篇》克己復禮
    《悟學.第135篇》論語. 顏淵第十二.新解讀(一)悟學.十八子 20200412 亥-子皇疏:「顏淵,孔子弟子也,又為門徒之冠者也。所以次前者,進業之冠莫過顏淵,故顏淵次先進也。」邢疏:「此篇論仁政明達、君臣父子、辨惑折獄、君子文為,皆聖賢之格言,仕進之階路,故次先進也。」121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 《悟學.第277篇》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
    《悟學.第277篇》論語. 陽貨第十七.新解讀(二十一)悟學.十八子 202005041722 子曰:「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不有博奕者乎?為之,猶賢乎已。」《悟學》的宗旨:通過領悟、參悟、感悟上下五千年的國學經典,取其精華,結合當下社會實踐,學以致用。讓國學中深邃的哲理及豐富的人生成功與失敗經驗總結,指引我們現實的工作、生活。
  • 《悟學.第223篇》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悟學.第223篇》論語. 衛靈公第十五.新解讀(十九)悟學.十八子 202004251523 子曰:「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四君子:梅蘭竹菊《悟學》的宗旨:通過領悟、參悟、感悟上下五千年的國學經典,取其精華,結合當下社會實踐,學以致用。
  • 言忠信,行篤敬,子張書諸紳,論語是怎麼形成的?
    「子張書諸紳」見於《論語·衛靈公》 「子張問行」章:「子曰:「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裡,行乎哉?立,則見其參於前也;在輿,則見其倚于衡也,夫然後行!」站著仿佛也能看到言忠信 ,行篤敬這幾個字顯現在面前 ,坐車 ,就好像看到這幾個字,倚靠在車轅前端的橫木上 ,念茲在茲, 這樣才能行 。子張領悟了孔子的教誨,於是,當即把這些話寫在腰間的大帶上 。把「言忠信、行篤敬」當成人生座右銘,隨身攜帶,一刻不敢懈怠。
  • 《悟學.第98篇》利與命與仁
    《悟學.第98篇》論語. 子罕第九.新解讀(一)悟學.十八子 20200317 亥-子91 子罕言利與命與仁。《悟學》的宗旨:通過領悟、參悟、感悟上下五千年的國學經典,取其精華,結合當下社會實踐,學以致用。讓國學中深邃的哲理及豐富的人生成功與失敗經驗總結,指引我們現實的工作、生活。
  • 《悟學.第376篇》深根固柢.帛書老子.59
    《悟學.第376篇》帛書老子.59悟學十八子 20200607《德經》 第59章【原文】「治人事天,莫若嗇。道家三寶之一,見第69章。『嗇』,本義:小氣,吝惜。『儉』:節省,不浪費。結合第55章及老子一貫的主張『無為,無事』。『嗇』可以釋義為:於人則吝惜、節省精氣、精力,收斂、蓄藏精氣、精力而充實於內。於國則注重內政,減少政令、少幹亂百姓,處無為之事,順其自然而已。『德』與『道』的關係。
  • 拙讀《論語》第三百九十六篇:怎麼樣才能混得好
    子曰:「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裡行乎哉?立,則見其參於前也;在輿,則見其倚于衡也。夫然後行。」子張書諸紳。主流譯文:子張問如何使自己能到處行得通。孔子說:「說話忠誠有信用,行為忠厚恭敬,縱然是到了邊荒地區也行得通。
  • 《悟學.第262篇》恭、寬、信、敏、惠
    《悟學.第262篇》論語. 陽貨第十七.新解讀(六)悟學.十八子 20200503176 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 」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 《悟學.第379篇》道者善人之寶.帛書老子.62
    《悟學.第379篇》帛書老子.62悟學十八子 20200607《德經》第62章【原文】「道者,萬物之注也,善人之寶也,不善人之所保也。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賀人。人之不善,何棄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卿。結合第68章『信焉不美,美言不信』及第27章『是以聖人恆善救人,而無棄人,物無棄財,是謂襲明』,大致理解如下:老子先講了一個事實:說好話有利社交,恭維人可以幫助社交(增加人脈)。自然就有人故意為之,或溜須怕馬,或諂媚侫言,人之不善也。難道這些人就該被拋棄嗎?『道』不棄人。
  • 《悟學.第112篇》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悟學.第112篇》論語. 子罕第九.新解讀(十五)悟學.十八子 20200330 亥-子926 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悟學》的宗旨:通過領悟、參悟、感悟上下五千年的國學經典,取其精華,結合當下社會實踐,學以致用。讓國學中深邃的哲理及豐富的人生成功與失敗經驗總結,指引我們現實的工作、生活。
  • 論語衛靈公第十五15.4、15.5、15.6原文及翻譯
    論語衛靈公第十五15.4原文及翻譯「原文」:子曰:「無為而治①者,其舜也與?夫②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論語衛靈公第十五15.5原文及翻譯「原文」:子張問行①。子曰:「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②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裡③,行乎哉?立則見其參④於前也,在輿則見其倚于衡⑤也,夫然後行。」子張書諸紳⑥。
  • 《悟學.第七篇》認識你自己
    《悟學.第七篇》認識你自己悟學.十八子 2019122 子時中國有一句話,叫「人貴有自知之明」。這句話的最早表述者就是老子。「自知者明」,就是說能清醒地認識自己、對待自己,這才是最聰明的,最難能可貴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 《悟學.第三十一篇》何為色難?
    《悟學.第三十一篇》論語.為政第二.新解讀(五)悟學.十八子 20200111 亥-子《為政第二》共二十四章。闡述了孔子關於治國理政,學習與思考,君子與修身,知與知人,孝等五方面的儒家思想。 關於孝,有以下四章。25 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 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
  • 《悟學.第五十九篇》世上有捷徑嗎!
    《悟學.第五十九篇》論語. 雍也第六.新解讀(六)悟學.十八子 20200207 亥-子616 子曰:「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難乎免於今之世矣。」 【譯文】 孔子說:「如果沒有祝鮀那樣的口才,也沒有宋朝的美貌,那在今天的社會上處世立足就比較艱難了。」
  • 《悟學.第五十六篇》時有否泰,運有窮通
    《悟學.第五十六篇》論語. 雍也第六.新解讀(三)悟學.十八子 20200205 亥-子69 季氏使閔子騫為費宰,閔子騫曰:「善為我辭焉!如有復我者,則吾必在汶上矣。」《莊子讓王篇》:[孔子謂顏回曰:「回,來。家貧居卑,胡不仕乎?」顏回對曰:「不願仕。回有郭外之田五十畝,足以給粥;郭內之田十畝,足以為絲麻。鼓琴足以自娛,所學夫子之道者足以自樂也。回不願仕。」孔子愀然變容,曰:「善哉,回之意!
  • 學習成果展示(8)點燃文字激情 唱好「學、研、悟」三部曲
    優秀作品展示——簡報篇點燃文字激情 唱好「學、研、悟」三部曲省監獄管理局舉辦文字綜合培訓班全紀實閆姝彤(松濱監獄)文字綜合培訓班開班兩周以來二是抓好鞏固學。課程以練為主,講為輔。每日學員撰寫作業1-2篇,以小組為單位評選出優秀作業上傳至學習作業群,由老師和同學共同點評、賞析和學習,談優點、談不足,使得學習形式更加靈活,了解不同學員的寫作思路,提升了每位學員在文字寫作上的學習效果。貨真價實的「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