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體量與「大」債務 兗礦集團何時能再稱霸

2020-12-18 騰訊網

近日來,負債總額高達2281.63億元的礦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兗礦集團)再次發債,引發廣泛關注。

11月20日,兗礦集團在上海清算所披露了2020年度第五期中期票據募集說明書。聯合資信評估有限公司出具的票據信用評級報告顯示,兗礦集團主體長期信用等級為AAA,2020年第五期中期票據信用等級為AAA,評級展望為穩定。

11月24日,兗礦集團發行了2020年度第五期中期票據募集說明書,基礎發行金額10億元,發行額度上限20億元。

11月25日,煤炭巨頭兗礦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兗礦集團)宣布成功發行20億元債券。

財務專家王耀武接受《企業觀察報》採訪時表示,像兗礦這樣的集團公司發債屬於常規動作了,如果發債的企業是股份有限公司,那麼淨資產不得低於人民幣三千萬元,有限責任公司的淨資產不得低於人民幣六千萬元;累計債券餘額不超過公司淨資產的百分之四十;最近三年平均可分配利潤足以支付公司債券一年的利息;籌集的資金投向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債券的利率不超過國務院限定的利率水平等等條件。

財務專家王耀武還表示,以往到時債券出現違約,監管機構回頭看時發現企業往往是人為包裝之後才達到發債條件的,但願兗礦不會違約。

此次發行人控股股東為山東省國資委,截至2019年末,山東省國資委持有發行人70%股權;山東國惠投資有限公司持有發行人20%股權;山東省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持有發行人10%股權。

1

-THE FIRST-

連年虧損 負債率高位

兗礦集團前身是成立於1976年兗州礦務局。1996年3月,兗州礦務局改制為國有獨資公司,並於1999年正式更名為兗礦集團。兗礦集團是國內唯一擁有境內外四地上市平臺的特大型煤炭企業。截至今年6月,兗礦集團共擁有37對主要礦井,原煤核定產能為2.28億噸/年,擁有和控制煤炭資源地質儲量407.51億噸,剩餘可採儲量達49.18億噸,佔公司剩餘可採儲量80%。

作為中國最早建成的大型煤炭基地,兗礦集團堪稱中國整個煤炭行業最具代表性的縮影。它佔據中國煤炭業龍頭老大地位十多年之久,1998年最輝煌時企業利潤佔全行業利潤58%。此後,煤炭產業迎來了十年黃金期,市場供不應求、煤價一路飆升。

而後,隨著煤炭市場震蕩,煤價出現了斷崖式暴跌。大批煤企陷入虧損,整個行業遭遇到有史以來最冷的寒冬。兗礦集團2013年上半年就曝出了12.95億元的巨虧。

經此之後兗礦集團再也未能重回霸主之位。相比於同業中其他企業,兗礦集團的資產規模、債務負擔均處於中等水平,營業收入規模較高,但盈利能力較弱。

2017—2018年,兗礦集團分別虧損18.93億元和17.07億元;也就是說,公司2017、2018年合計虧損近36億。直到2019年才實現扭虧為盈,歸母淨利潤為18.99億元。

2019年,兗礦集團實現營業利潤率為11.68%, 2017—2019年,兗礦集團營業總收入年均複合增長21.82%,但營業成本增速高於營業收入增速,導致營業利潤率波動下降。

煤炭業務為兗州集團的核心業務。2019年,由於煤炭銷售均價下降,以及低毛利率的煤炭貿易業務佔比提高,兗礦集團綜合毛利率同比下降2.94個百分點至12.82%。

截至募集說明書籤署日,發行人直接債務融資餘額為841.86億元人民幣及27.54億美元;截至2019年末,發行人間接債務餘額為1099.25億元。

兗礦集團所有者權益中,含有較大規模的永續債券,若行使贖回權將加大兗礦集團的償債壓力。若未來生產經營出現不利變化,該公司將面臨債務負擔過重的風險。

評級報告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兗礦集團負債總額2281.63億元,較上年底增長4.75%,主要是短期借款和應付債券增長所致。其中,流動負債佔51.76%,非流動負債佔48.24%;永續債帳面價值238.89億元,佔歸屬於母公司權益的66.03%。

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對《企業觀察報》表示,煤炭行業低迷對國內煤炭企業造成衝擊較大,大部分企業盈利水平和現金獲取能力顯著下降,煤炭企業面臨較大經營挑戰,行業整體信用水平下降。

然而,為了維持運營,煤炭企業必須繼續借錢。負債也隨之「水漲船高」。在高負債下,國內部分大型煤炭企業已面臨資金嚴重不足,甚至出現資金鍊瀕臨斷裂的風險。因此11月25日,兗礦集團再發債20億。

上述業內人士認為,在行業景氣度下滑的背景下,煤炭企業盈利和獲現能力大幅下降,高負債率帶來的財務費用的攀升將對企業利潤空間形成進一步擠壓,現金流的緊張將進一步推升企業外部融資需求,同時融資難度和成本也明顯上升。

近三年,兗礦集團的資產負債率有所下降,但仍處於較高水平。2017-2019年末,兗礦集團的資產負債率分別為73.59%、70.53%、68.38%。這甚至能與以高槓桿著稱的房企有一拼。

這主要由於兗礦集團近年開啟了多項收購所導致的。其先後在內蒙古、貴州、新疆、陝西、山西等地收購多處礦井和採礦權,並在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收購多處煤礦及鉀肥資源探礦權。這也意味著兗礦存在一定的海外投資經營風險。

《企業觀察報》還注意到,2020年度第五期中期票據募集說明書顯示,兗礦集團還面臨煤炭價格波動、化解過剩產能等風險。

2

-THE SECOND-

前路未卜 重組槓桿率仍較高

為抓住國家鼓勵煤炭行業兼併重組的歷史機遇,8月14日,ST地礦、兗州煤業等發布公告,兗礦集團股東方批准了兗礦集團與山東能源集團的合併方案,兗礦集團更名為「山東能源集團有限公司」作為存續公司。

兗礦集團和山東能源都處於全球成本曲線的中端。按2019年財務數據測算,重組後的山東能源集團資產總額達到6379億元,營業收入達到6371億元。重組後的新集團將成為以原煤產量計的中國第二大煤炭企業,超過中國中煤能源集團有限公司,僅次於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財務專家王耀武認為,企業重組具有財務和非財務兩方面的緣由。重組一定程度財務上可以降低資產負債率、優化資本結構。非財務方面可以優化資源配置,發揮協同效應,提升企業競爭力。重組的理由並非單單是為了追求財務指標。

據山東能源集團2020年中期財務等重大信息公告顯示,截至上半年負債總額是21,816,680.19萬元。加上兗礦集團的負債,重組後的山東能源集團負債總額超過4000億元。

重組後的新集團仍將是單一大宗商品生產商,但擁有更大的規模和市場份額以及更穩固的分銷網絡。多餘資產重組和削減成本產生潛在協同效應將需要時間。標普全球評級認為,若重組後不存在資產剝離或未發行新股,未來12-24個月新集團槓桿率或將保持在高位。標普全球評級還預計,重組後新集團獲得山東省政府特別支持的可能性並不會發生顯著變化。

此外,自合併交割日起,合併前山東能源和兗礦集團的資產、負債、業務、人員、合同、資質及其他一切權利與義務由存續公司繼承、承接或享有,合併前山東能源和兗礦集團的下屬分支機構及下屬企業股權或權益歸屬於存續公司。合併後公司煤炭資源總量、產量、資產、收入及人員規模等都將得到大幅提升,同時也將會對公司經營管理造成較大壓力。本次合併尚需履行反壟斷審查等必要的境內外審批程序,具體的合併方案仍處於籌劃階段,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如合併事項不能順利進行,也會對兗礦集團造成不利影響。

能源政策研究員李斯認為,山能與兗礦體量相當,而且山能也是通過合併重組組建的企業,目前內部還未能實現完全融合。本次合併重組,很考驗主管機關的管理能力,應該避免新集團對原有個體企業無法掌控的問題,最大限度地發揮企業合併後的集群效應。

一位就職於投行的人士指出,作為國有能源企業,受多方面因素影響,存在經營壓力、財務壓力,國企重組,一方面是「下好一盤棋」,避免內部競爭、減少重複建設、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同時,也要處置不良資產,使重組後的企業成為專業化的優質公司。

近年來,兗礦集團在「殭屍企業」和「虧損企業」治理上取得顯著效果,但長期虧損的開陽化工、國際焦化等公司仍然在吞噬著集團公司利潤。加上重組仍然在進行中,未來兗礦集團能否再次稱霸,我們還需拭目以待。

相關焦點

  • 鄒城往事之兗礦遺產——不止是鄒城川味面
    也不知道從何時開始,鄒城的菜就被帶辣了。兗礦集團的人來源很雜,有一部分來自雲貴川,還有一部分應該來自於江西的萍鄉、安源等老礦區,和這些人應該有一定的關係。另外就是四川人來鄒城開飯館,迎合當地人的口味,改造了一下川菜川面。反正我現在也沒有搞懂,鄒城川味麵條和四川的擔擔麵,現在全國到處都有的重慶小面有什麼具體的區別。
  • 動能「企」勢看山東丨動能轉換跑出加速度 兗礦集團實力詮釋老國企...
    集團先後投入30多億元,研發出適用於0.65米至8.2米不同煤層條件、具備較高智能化水平的系列化綜採(放)成套關鍵技術及裝備,相繼建成一批智能化開採示範工作面。」兗礦集團大數據工程成功上線「我們還以5G技術為智慧礦山的建設賦能。
  • 世界首臺多噴嘴對置式半廢鍋氣化爐在兗礦榆林能化吊裝成功
    (世界首臺多噴嘴對置式半廢鍋氣化爐吊裝現場)5月31日8時18分,伴隨著兗礦集團榆林能化有限公司甲醇廠廠長高春雷的一聲令下,世界首臺多噴嘴對置式半廢鍋氣化爐在兗礦集團榆林能化有限公司開啟吊裝,在中國天辰工程公司、東方電氣集團東方鍋爐股份公司、
  • 2020《財富》世界500強榜單揭曉 原山東能源集團、原兗礦集團分列...
    齊魯網·閃電新聞8月11日訊 北京時間8月10日傍晚,美國財富雜誌公布2020財富世界500強榜單,原山東能源集團以2019年度營業收入518.93億美元,位列第212位,連續九年躋身榜單。原兗礦集團以2019年度營業收入413.23億美元,位列第295位,比去年的318位同比提升23位,連續三年躋身榜單。今年7月13日,原兗礦集團和原山東能源集團聯合重組為新的山東能源集團。據業內權威人士統計,按照2019年兩家企業的相關數據計算,新山東能源集團位居世界500強前100位。
  • 1800億債務壓頂 「新疆巨型集團」再遭降級
    來源:小債看市今年以來,我國最大汽車經銷商廣匯集團,已遭多家國際評級機構下調評級,其再融資和資金鍊問題浮出水面。標普下調評級報告標普認為,廣匯集團缺乏長期融資渠道,將加大再融資風險;預計其將以短期銀行融資為2021年到期的大部分債券進行再融資。
  • 美債務將超自身經濟體量 二戰以來最高
    據美國《華盛頓郵報》3日報導,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近日發布的報告顯示,美國2020財年由公眾持有的聯邦債務已經達到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的98%,是二戰以來的最高水平;2021財年,美國聯邦債務預計將超過GDP。
  • 為打造經濟體量大能級城市貢獻雲巖力量
    在貴陽貴安融合發展方面,雲巖區將以交通互通和產業互通為重點,奮力當好打造經濟體量大能級城市的增長極。一方面,以三馬片區為主戰場,以數博大道、太金線建設為重點,加快交通路網互聯互通。  在助推實現「一品一業、百業富貴」發展願景方面,雲巖區將全力抓好中高端消費,以煙廠如意文園建設、雪松集團大宗商品供應鏈產業落地、數博大道和人民大道兩側地塊開發、文昌閣國家級歷史文化街區及市西路省級步行街打造、未來方舟省級步行街規劃建設五個重點為依託,推動數字經濟融合發展,打造中高端消費引領區。
  • 鴻達興業集團10億債務違約,百億潮汕富豪爆發債務危機
    近年來,由於化工行業不景氣,鴻達興業集團盈利能力下滑、償債壓力大,資產流動性弱,今年在疊加疫情影響,債務危機一觸即發。據悉,「20鴻達興業MTN001」原定發行基礎規模為3億元,發行規模上限為5億元,鴻達興業集團調整為基礎規模後仍取消發行。可見,鴻達興業集團債市再融資遇阻,並且今年其已多次被評級機構列入觀察名單,償債壓力受到廣泛關注。
  • 寶通科技(300031.SZ):子公司擬5000萬美元增資兗礦東平陸港
    格隆匯 12 月 7日丨寶通科技(300031.SZ)公布,公司境外全資子公司(以籤署協議為準)擬在12個月內使用自有資金5000萬美元增資兗礦東平陸港有限公司(「兗礦東平陸港」)。兗礦東平陸港核心利潤來源為物流,利用鐵路、碼頭的優勢發揮其效益;輔助利潤點有兗礦東平陸港場的配煤、倉儲等方面的收入,依託實體貿易拓展供應鏈。兗礦東平陸港按照綠色環保、智能智慧、集約高效、創新引領的設計思路,努力實現煤炭產品多樣化、市場佔有最大化、營銷費用最低化、資源利用最大化、協同效應最優化。
  • 山東西王集團百億債務危機化解內幕
    金杜律師事務所律師吳聖民再次從廣州來到西王集團,此時他眼中的西王與半年多前已大為不同:糧油產銷業績連創新高,發貨區車水馬龍;高品質稀土特殊鋼新材料產業化項目現場一派繁忙。而去年10月,他第一次來到這裡時,這個中國500強企業正深陷百億債務危機,破產陰雲籠罩。
  • 大體量辦學、不挑生源的學校怎麼辦好?普陀區成立梅隴教育集團
    「廣播操+八段錦」大課間活動、VEX機器人、3D列印與實物模型搭建、頭腦OM&DI、機器人、管樂、黏土創意、健美操、籃球,這些特色項目和課程,在家門口的好學校唾手可得。面對大體量辦學、不挑生源、不集聚資源,普陀區梅隴教育集團積極開展適應差異、多元選擇、五育並舉轉型實踐的智慧做法。
  • 債務陰雲籠罩 新光集團遭遇「至暗時刻」
    為了妥善解決債務問題,考慮到新光集團及其下屬全資子公司義烏新光、上海富越銘城、上海希寶實業屬於適應市場需要、具有重整價值企業,故申請重整。同時,上海富越銘城持有新天國際77.78%股權,後者拖欠新光集團債務且缺乏清償能力,故新光集團申請對新天國際重整。  籠罩在破產陰雲下的新光集團現狀如何?
  • 方正被破產重整,海航被接管重組,千億級體量的大公司也生病了
    2020年2月18日,北京銀行申請法院對方正集團進行重整。2月29日,海航官網宣布「海南省海航集團聯合工作組」成立,將全面協助、全力推進集團風險化解工作,即傳說中的「海南政府接管海航」。疫情之下,中小微企業水深火熱,當人們感悟還是國企、大型上市公司的飯菜更香的時候,突然兩個千億級體量的大公司也撐不住了。
  • 由於業務體量太大 銀行停止與螞蟻新增貸款合作
    記者獲悉,在對照了網際網路貸款新規進行業務整改,以及顧慮更多監管政策風險後,已有城商行停止新增與第三方機構的聯合貸款,特別是與螞蟻集團的合作貸款。銀行貸款聯合貸款,是指金融機構經由網際網路獲取合作機構推送的客戶信息,並與其他機構採用同一貸款協議,按約定比例向同一借款人發放的個人消費貸款,典型如螞蟻集團、微眾銀行等。
  • 南京國際金融中心易主在即 三胞集團債務重組方案出爐
    三胞集團也有了重新出發的契機——2020年12月22日,三胞集團債務重組的定稿方案出爐。 12月22日,一名與會知情人士對時代周報記者透露,重組方案當天獲得三胞集團債權人的初步認同。2021年1月底,債權人將對方案進行最終表決,通過後,債務重組進入實質性操作。
  • 「河南第二大煤企」1500億債務壓頂,子公司資金緊張
    自永煤違約後,河南省區域內債務風險上升,市場對河南企業尤其是煤企避險情緒升溫,再融資渠道遇阻,再無一家國企成功發行債券。從股權結構上看,中國平煤神馬能源化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平煤神馬」)持有能信熱電60%股權,是其控股股東。而平煤神馬與永煤的母公司豫能化並列河南煤化工產業前列。
  • 黔中經濟體量大能級城市圈呼之欲出
    《意見》還在化解債務風險、財稅、用地、用電、人才、改革創新等方面給予貴安新區大力支持,將大大提升貴安新區防風險能力,為新區建設注入更大發展動能。二是有利於貴陽拓展發展新空間。經過多年的發展,貴陽發展空間特別是產業發展空間已經非常有限。而貴安新區是貴州的一片黃金寶地,用地條件非常好,但作為新區,人氣、財氣、商氣都還不足。
  • 王德培:會展不僅僅是大體量建築,更是化腐朽為神奇的策劃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王皇 馬輝 黃翔 趙夏曄 李慶斌 孫慧麗 慕鵬 攝影 陳文進12月2日,由濟南市商務局、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管委會、綠地集團山東區域管理總部主辦,濟南市會展業協會協辦的「2020中國(濟南)國際會展業發展大會暨中國濟南綠地國際會展中心全球招商啟動儀式
  • 兩大股東債務危機升級 南粵銀行「受牽連」
    第一大股東新光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光集團」)、第二大股東深圳市金立通信設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立通信」),接連捲入債務危機,南粵銀行陷入股東變局中。11月30日,新光集團旗下上市公司新光圓成回復深交所問詢稱,截至目前,新光集團共有7隻債券和短期融券出現違約情況,到期應兌付的本金及到期應兌付的利息共計84.25億元。
  • SMCP再優化債務結構,進一步擴張中國市場
    記者 | 黃姍法國奢侈品集團SMCP上周五在一份申明中表示,作為該企業「優化資本結構和去槓桿化」動作的一部分,該公司目前已完成債務再融資,新債務將於2024年5月到期。 SMCP是輕奢品牌Sandro、Maje和Claudie Pierlot的母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