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種植

2021-02-14 凌豐咖啡LifeCoffee

咖啡屬於茜草科咖啡屬的常綠灌木,熱帶地區為中心約有500屬6000種茜草科植物分布於此。咖啡屬的植物約有40種,但能夠生產出具有商品價值咖啡豆的只有阿拉比卡(Arabica)、羅布斯塔(Robusta)、賴比瑞亞種(Liberica),這三種稱為「咖啡三大原生種」。在市面上流通的多是阿拉比卡和羅布斯塔兩種,所以在此對賴比瑞亞種不做介紹。

世界咖啡生產國有60多個,其大部分位於南北回歸之間的熱帶、亞熱帶地區,這一咖啡栽培區成為「咖啡帶(Coffee Belt)」或「咖啡區(Coffee Zone)。

亞洲產地主要是:越南、印尼、印度和中國

中國咖啡產區主要在海南、雲南、廣東、臺灣。海南島北部、雲南省南部,位於北緯15度至北回歸線之間,其咖啡濃而不苦,香而不烈,非常獨特。清爽舒暢的果酸味也是獨具特色,是咖啡上上品,國際上讚譽有加。

雲南是中國主要的咖啡豆產區。雲南位於北回歸線以南屬亞熱帶山地氣候區,有著特有的高原紅土,土質肥沃疏鬆,氣候溫和,特別適合種植小粒種咖啡。

國際咖啡組織品嘗專家在考察了雲南咖啡種植及初加工基地後,將雲南咖啡評價為哥倫比亞溼法加工的小粒種咖啡一類,為世界上最高品質的咖啡。

目前雲南咖啡主要分布在保山、思茅、玉溪、德宏等11個地州市。


氣候條件

咖啡帶的年平均氣溫都在20℃以上,因為咖啡樹是熱帶植物,若氣溫低於20℃則無法正常生長。阿拉比卡種咖啡不耐高溫多溼的氣候,也無法長期處於5℃以下的低溫,多栽種在海拔1000-2000m高地的陡峻斜坡。羅布斯塔種咖啡則因適應能力強,多栽培與海拔1000m以下的低地。全年降雨平均,降雨量在1000-2000毫米,再加上適度的日照,是最適合咖啡生長的環境。阿拉比卡種咖啡不耐強烈日照與酷熱,因此適合種植於易生晨霧的地形,特別是日夜溫差大的地方。

臨滄「凌豐咖啡」滄源縣班老咖啡種植基地


土質

 簡單來說,適合栽種咖啡的土壤,就是足夠溼氣與水分且富含有機質的肥沃火山土。衣索比亞高原上就布滿了這種火山巖風化土,因此富含腐殖質的土壤自然成為適合栽種咖啡的基本條件之一。


1、播種

咖啡樹要麼由嫁接而來,要麼就從播種在淺薄沙質土壤裡的「合格」的種子發芽生長而開始它的生命。咖啡要以帶著內果皮(Parchment)的種子種植。「內果皮」(或稱為「羊皮」或「紙皮」),是包裹著咖啡種植的茶褐色硬皮,附著那層皮的咖啡豆被稱為「帶殼豆」(Parchment Bean)。

2、幼苗

將包著內果皮的咖啡種至苗床,40~60天就會發芽,其時間的長度與溫度和溼度有很大的相關性。發芽後須將子葉苗移到苗圃中育苗,大約6個月會長成至50釐米左右的苗木。在這個階段,苗木仍舊脆弱,必須在苗床上覆蓋防寒紗等東西阻擋陽光直射。再經過3-12個月方可出圃。所以整個幼苗期要半年到一年半的時間。


3、成長

苗木由苗床移植到農園後約三到五年開花。在這期間,營養生長旺盛,以根、莖、葉生長為中心,地上和地下部分迅速擴展,形成理想的植株結構,為投產做準備。中美洲等利用手摘法收成咖啡豆的國家,為了提高採收咖啡的效率,會修剪咖啡樹的枝丫,將下方的旁枝修去。




4、開花

咖啡樹的花是白色五瓣花,有茉莉香氣,花朵在數日內就會凋謝。


5、結果

花朵凋謝後,隨後長出小小的果實,6~8月轉為紅色,紅色就意味著咖啡已經成熟。

咖啡收成的高峰期是在咖啡樹長成後的6~8年間,其後收成量會逐漸走下坡。另外,咖啡樹若長得太高也會造成收成不好,因此咖啡農會在距離地面30~50釐米處將樹幹鋸斷,讓它重生枝丫,更新生產力,此步驟稱為「回切」(Cutback)。若再配合氣候、施肥、抗病蟲害等有利條件,咖啡樹便能夠持續20年,甚至50年結果不斷。


相關焦點

  • 星巴克的咖啡故事:咖啡的起源和種植
    咖啡,這種苦味醇濃卻讓人回味無窮飲品,很多人深深地愛她。有人說,咖啡豐富我們的生活,為我們的生活增添愜意;也有人說,咖啡分明就像我們的生活,苦中帶甘,甘中飄有餘香,伴隨記憶久久不散。喜愛咖啡的你,深入了解咖啡麼?請隨星巴剋星級咖啡師一起了解星巴克及咖啡的故事。
  • 種植咖啡樹苗比賽活動
    (阿拉比卡豆種)數量:8顆/每包  PS:我們的咖啡種子都是來至於印度尼西亞,得到很不容易,均為新採種子。1、4月10號統一開始種植,每周打卡。(拍實物發朋友圈)2、8月中旬進行評比,帶著種植的咖啡樹苗並且提供每周打卡記錄。3、評比規則——評比咖啡樹苗的高度和豐滿度。4、評委——咖友、咖農。(參賽的種植咖啡人)5、特等獎評比規則——成活率最高的品相最好的。
  • 咖啡知識 | 埃塞爾比亞種植咖啡六大模式
    ▲點擊關注 | 每日精品咖啡文化雜誌咖啡工房衣索比亞是全世界最大的咖啡基因庫
  • 另一種幫助咖啡種植的思路,阿拉比卡咖啡目錄
    我所了解的關於世界咖啡研究會(WORLD COFFEE RESEARCH)出這個咖啡品種目錄目的非常簡單:幫助種植農降低咖啡栽培時各方面的風險係數。以中南美洲為例,2012年開始的咖啡葉銹病災害嚴重影響到各國的咖啡產量,有30萬種植農需要更新咖啡的種植,影響的種植面積達到60萬英畝。
  • 【咖啡常識】咖啡豆的種植海拔高度與咖啡風味關係
    所有的咖啡都生長在熱帶,生長的海拔對咖啡的口感有深遠影響。 熱帶帶延伸北緯30度到和南部山區的赤道地區生產著世界上真正優質的阿拉比卡咖啡。 中美洲和南美洲,南亞和一些太平洋島嶼上,非洲中南部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咖啡種植區。
  • 咖啡種植 | 咖啡豆產地為何會影響咖啡風味?
    、咖啡的品種、種植的海拔、衝煮配方、處理法等等都會影響咖啡的風味,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為什麼咖啡豆產地會影響咖啡的風味。咖啡老行家都知道,喝酒看年份,喝咖啡看產地。產地的土壤、氣候、海拔高度都是形塑咖啡味道最根本的元素。不同產地種出的咖啡,味道自然大大不同,而咖啡栽培高品質咖啡的條件相當嚴格:比如陽光、雨量、土壤、氣溫,以及咖啡豆採收的方式和製作過程,都會對咖啡本身的品質造成影響。咖啡樹只適合生長在熱帶或亞熱帶,所以南北緯25度之間的地帶,最適合栽植咖啡。
  • 雲南咖啡為何賤賣30年?來自雲南咖啡種植者的控訴
    近日,雲南省咖啡行業協會收到來自雲南主要咖啡產區咖農、咖啡種植合作社、咖啡種植企業的多封控訴信,控訴的內容主要集中在:雲南咖啡為何賤賣30年?國際咖啡巨頭再繼續壓價收購,咖啡種植者將繼續砍掉咖啡樹,不再種植咖啡了。控訴信中多數提議:請公益訴訟律師幫忙,狀告國際咖啡巨頭!
  • 中國咖啡種植到底發展到什麼程度了?
    中國咖啡種植現狀中國咖啡種植的地區,現在主要分布在雲南和海南,福建和廣東也有少許種植。其中雲南咖啡種植面積為140多萬畝,產量為8萬多噸,均佔到中國咖啡種植面積和產量的99%以上,是中國最大的咖啡產區。
  • 雲南建星巴克咖啡種植者支持中心
    近日,星巴克咖啡公司宣布亞洲首個咖啡種植者支持中心在雲南普洱落成並投入運營,同時由星巴克三年前首次引進雲南的四個咖啡新品種的本地適應性試驗進展順利。目前,該適應性試驗已擴展到遍布雲南省合計逾650公頃的8個不同的咖啡種植園。星巴克計劃在五年適應性試驗期滿後,將這四種咖啡品種投入大規模種植。
  • 怎樣種植咖啡豆,一顆咖啡的旅程!!!!
    ,可可並稱為世界三大飲料咖啡我們都喝過,但是你知道咖啡是怎麼來的麼,在這裡我們會給每位購買我們掛耳咖啡的朋友,贈送一份咖啡種子。品名:咖啡豆種子品種:黃金曼特寧咖啡種子數量:25±3顆/每瓶  PS:我們的咖啡種子都是來至於咖啡原產地,得到很不容易,均為新採種子,發芽率極高,發芽過程大約30—50天左右,請大家精心呵護,耐心等待。
  • 新舊世界咖啡種植的交界,充滿野性的咖啡風味——印度季風/風漬咖啡
    其實印度在十六到十七世紀也開始了咖啡種植,也算的上是第三大古老咖啡品種,但因為當時印度種植的咖啡基因多態性已不復見,所以植物學家沒有把印度咖啡列入古老品種裡面。咖啡種植新舊世界的交界 傳說印度咖啡是從1600年印度的回教蘇菲教派的聖者遠赴麥加朝聖,返國途中經過葉門偷了7顆咖啡種子,在印度西南部開始了種植咖啡。
  • 咖啡品鑑小課堂——哥倫比亞咖啡豆的種植小知識
    昨天文章介紹的哥倫比亞阿拉比卡咖啡品鑑會,很多朋友十分感興趣,留言表示想要了解更多內容。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哥倫比亞咖啡豆的種植小知識。哥倫比亞種植咖啡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西班牙殖民時代。1808年,一名牧師從法屬安的列斯經委內瑞拉將咖啡豆首次引入哥倫比亞。
  • 世界咖啡地圖 咖啡豆種植基地分布圖 全球產區咖啡味道描述
    咖啡種植帶分布在地球的北回歸線和南回歸線之間。南美洲、中美洲、亞洲、非洲及幾個咖啡種植島(夏威夷和牙買加)均位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區,那裡氣候炎熱而溼潤。南美洲和中美洲咖啡產量約佔世界供應總量70%。亞洲和非洲咖啡產量約佔世界供應總量20%。咖啡種植島咖啡產量約佔世界咖啡供應總量10%。
  • 利用咖啡渣,自己種植蘑菇
    你知道嗎,當你享用一杯現煮咖啡時,你所攝入的咖啡豆營養成分不到1%?與其將剩餘99%的營養成分倒掉,不如把它變成種植蘑菇的養料。
  • 新的研究證實了巴西遮陰樹種植咖啡的好處
    我們都知道咖啡種植過程中也會伴隨咖啡樹去種植一些遮陰樹,遮蔭樹有助孕育咖啡的酸香味,因為樹蔭可阻擋午間豔陽,讓咖啡樹不至於曝露在高溫環境下生長,新陳代謝不至於太快,有助養分與芳香物發展。
  • 牙買加藍山山脈十分適宜咖啡種植,為什麼藍山咖啡主要銷往日本?
    第二個方面,是牙買加出產的「藍山咖啡」享譽世界,被公認為是世界上品質最佳的咖啡。 咖啡是一種熱帶經濟作物,曾經歐洲國家為了獲得咖啡豆,在世界各地的熱帶地區建立了大量的殖民地,開發咖啡種植園,用以生產咖啡豆,以滿足歐洲人們的咖啡需求。牙買加島有著咖啡種植的優越條件,不過,牙買加藍山咖啡的產區也並不是整個牙買加島,而是位於牙買加島東部的藍山山脈周邊極為有限的區域。
  • 種植 | 去不了產區?試試自己把咖啡樹種在家裡
    現在有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在自家和自己的咖啡館種植自己的咖啡樹,自己嘗試著種這種「美味」不失為一個好主意。咖啡樹有著淡淡的香氣,葉子光亮喜人。    咖啡樹的生長習性    咖啡中的兩種最多種植的品種是阿拉比卡咖啡豆和羅布斯塔咖啡豆。阿拉比卡咖啡是現在最流行的也是被認為是質量最上乘的。它起源於衣索比亞和葉門,現在生長於非洲、南美和亞洲。
  • 小豆子大門道 雲南咖農蔡晴開的咖啡種植經
    新華社發 王冠森 攝新華社昆明10月4日電(記者張雯、王婧媛、王冠森)在雲南省普洱市思茅區思茅港鎮那瀾村的一處咖啡田間,44歲的咖農蔡晴開拉著一車水泥,走向正在建設中的新家:一棟兩層小樓。雲南普洱氣候宜人、環境優越,有著逾百年的咖啡種植歷史。
  • 啡說不可 | 「粒粒皆辛苦」請給予咖啡種植更多關注
    而作為咖啡種植者,除了面對種植咖啡的自然環境挑戰之外,還需面對諸如全球貿易金融變化以及當前疫情的宏觀因素的影響。咖啡品種現實中,咖啡物種本身活得卻並不容易,時刻面臨著各種嚴峻的生存危機挑戰,比如,全球變暖和天氣狀況的改變導致可用於咖啡種植的土地大幅減少,CIAT在2015年的研究預測在2050年,50%的現存咖啡種植地將不再適合種植咖啡;而針對咖啡的疾病與蟲害等等,則迫使業界需要培育新的品類適用這樣的環境氣候。
  • 咖啡瑕疵豆 | F類:種植環節產生的瑕疵豆
    在寶榮咖啡生豆公眾號中,我們將陸續推出與咖啡生豆及咖啡相關的專業、具體、深入科普乾貨類內容。咖啡瑕疵豆系列文章即為詳細闡述咖啡生豆中瑕疵豆的相關分類詳情。其中,涵蓋了每一類咖啡瑕疵豆的外觀信息、產生原因、對烘焙的影響以及對杯測的影響。系目前中文資料當中較為完全的一次對瑕疵豆的深入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