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匯金、中信證券持股 資管業又一重量級選手獲準開業

2020-12-21 新浪財經

來源:中國證券報

中央匯金、中信證券持股!資管業又一重量級選手獲準開業

張玉潔

12月17日,銀保監會在其網站公布了關於中國銀河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後簡稱為銀河資產)開業的批覆。按照相關規定,銀河資產應自批覆之日起10日內持該批覆到銀保監會領取《金融許可證》,並按照有關規定辦理開業前有關手續,自批覆之日起6個月內向銀保監會書面報告有關完成情況。據悉,銀河資產已經獲得《金融許可證》。

重磅股東雲集

銀保監會批覆顯示,同意銀河資產開業;同時核准銀河資產註冊資本為100億元人民幣,股權結構為:中國銀河金融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出資65億元,持股比例65%;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出資13.3億元,持股比例13.3%;南京紫金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出資10億元,持股比例10%;北京金融街資本運營中心出資6億元,持股比例6%;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出資5.7億元,持股比例5.7%。

銀保監會核准銀河資產業務範圍包括收購、受託經營金融機構不良資產,對不良資產進行管理、投資和處置;債權轉股權,對股權資產進行投資、管理和處置;固定收益類有價證券投資;發行金融債券、同業拆借和向其他金融機構商業融資;破產管理;財務、投資、法律及風險管理諮詢和顧問;資產及項目評估;經批准的資產證券化業務、金融機構託管和關閉清算業務;非金融機構不良資產業務;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批准的其他業務。

銀保監會同時核准了銀河資產多名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其中,現任銀河金控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梅獲準擔任銀河資產董事長,銀河金控總經理劉志紅劉志紅擔任副董事長,遊春擔任公司董事、總經理,萬繼龍擔任公司董事、副總經理。

資管行業迎重磅選手

銀河資產自獲批以來備受關注,是因為距離上次發放全國性AMC(資產管理公司)牌照已經有20多年了。

1999年,東方、信達、華融、長城四大AMC相繼成立,分別負責收購、管理、處置相對應的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和國家開發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所剝離的不良資產。按照當初的設想,四家公司的存續期為十年。

經過20多年的發展,四大AMC已經發展成為了金融牌照齊全的金融控股公司。

銀河資產的前身建投中信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之初肩負的使命是處置華夏證券的非證券類資產。2005年,國務院核准華夏證券重組方案,成立建投中信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主要承擔華夏證券非證券類資產的政策性處置任務。

2018年3月,國務院批覆建投中信轉型為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方案,同意由中國銀河金控作為控股股東並會同其他符合條件的股東共同對建投中信增資。2020年3月,銀保監會批覆同意意建投中信轉型為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並更名為銀河資產。2020年12月11日,銀保監會批覆銀河資產開業。

相關焦點

  • 第19家券商資管子公司獲準開業,德邦資管ABS創造多個行業首單,未來...
    財聯社(上海,記者 劉超鳳)訊,第19家獲準開業的券商資管子公司來了。據財聯社記者獲悉,12月21日,德邦資管已經領取了經營證券期貨業務許可證,獲中國證監會批准開業。這是繼天風資管之後第19家獲準開業的券商子公司。
  • 第五家全國性AMC獲批開業!或重點發力這一領域
    其中,中國銀河金融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出資65億元,持股比例65%;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出資13.3億元,持股比例13.3%;南京紫金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出資10億元,持股比例10%;北京金融街資本運營中心出資6億元,持股比例6%;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出資5.7億元,持股比例5.7%。
  • 社保基金、證金公司、中央匯金三季度持股曝光
    Wind數據顯示,截至10月28日記者發稿時,在已披露三季報的上市公司中,社保基金出現在245家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中,三季度共增持55隻個股,對順周期板塊關注度明顯升溫;證金公司、中央匯金合計持有近580家上市公司股份,持股集中於醫藥和計算機板塊。
  • 第五家全國性資管公司來了!銀河資管獲開業批覆
    中新經緯客戶端12月18日電 據銀保監會官網消息,12月17日,銀保監會發布關於中國銀河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開業的批覆。銀保監會稱,經審核,銀保監會同意中國銀河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開業,公司註冊資本為100億元人民幣。
  • 接連2家券商資管獲準開業,今天第19家來了!德邦資管:已布局公募...
    12月21日,德邦證券旗下資管子公司德邦資管領取了中國證監會頒發的經營證券期貨業務許可證,正式獲準開業。據悉,德邦資管成為券業第19家獲準開業的券商資管子公司,也是滬上第10家券商資管子公司。另外,就在上周,天風證券也對外表示,天風資管已正式領取經營證券期貨業務許可證,獲中國證監會批准開業。行業接連2家資管子公司獲準開業12月21日,德邦證券旗下資管子公司德邦證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德邦資管)領取了中國證監會頒發的經營證券期貨業務許可證,正式獲準開業,德邦資管將承接德邦證券的資管業務。
  • 中國銀河資產正式獲批開業
    來源:新浪財經12月17日消息,銀保監會發布關於中國銀河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開業的批覆。批覆顯示,銀保監會同意中國銀河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開業,公司註冊資本為100億元人民幣。其中,中國銀河金融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出資65億元,持股比例65%;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出資13.3億元,持股比例13.3%;南京紫金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出資10億元,持股比例10%;北京金融街資本運營中心出資6億元,持股比例6%;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出資5.7億元,持股比例5.7%。
  • 四傳聯姻造投行巨擘 中信證券合併中信建投局未了
    中信建投稱,7月3日,公司向中央匯金書面徵詢,並於7月5日收到回覆:「截至目前,我公司不存在涉及你公司應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中信證券則表示,經與中信集團確認,截至目前中信集團未討論過任何關於中信證券及中信建投重組合併的方案,中信集團也未與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籤署涉及收購中信建投股票的任何協議。
  • 招商投資退出,中信集團或將控股青島資管
    中信集團或將控股全國首家市級AMC企業——青島市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青島資管」)一事有了新的眉目。近日,招商證券(600999.SH)公告稱,同意子公司招商證券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招商投資」)以公開掛牌方式,轉讓其持有的青島資管30%股權。
  • 「財富周報」募資失敗致多家產業基金夭折,中信建投因私募資管計劃...
    記者 | 明超瓊編輯 | 張一諾1全國首家航母級「大資管」行業協會在京啟航,多家重量級資管機構參與其中4月18日,北京資產管理協會成立大會在京舉行,由多家銀行理財子公司等重量級資產管理機構發起的「北京資產管理協會」正式掛牌成立。
  • 復盤當年的「中國中車」,看中信證券和中信建投預期收益
    中信證券和中信建投合併預期近期,在國家做強資本市場背景下,中信證券和中信建投的合併傳聞不斷,「中國神券」呼之欲出,資本市場也頻頻追捧兩大龍頭。同當年南北車合併一樣,中信證券和中信建投合併也有著相似的背景。
  • 時隔21年再次新增,銀河資產獲批開業
    12月17日,銀保監會發布關於中國銀河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開業的批覆。批覆顯示,銀保監會同意中國銀河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開業,公司註冊資本為100億元人民幣。其中,中國銀河金融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出資65億元,持股比例65%;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出資13.3億元,持股比例13.3%;南京紫金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出資10億元,持股比例10%;北京金融街資本運營中心出資6億元,持股比例6%;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出資5.7億元,持股比例5.7%。
  • 南嶺民爆三跌停 中信證券為第六大流通股東
    昨日晚間,南嶺民爆公告稱,公司股票於2020年12月17日至12月21日連續三個交易日收盤價格跌幅偏離值累計超20%,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的有關規定,屬於股票異常波動的情況。截至三季度末,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為南嶺民爆的第六大流通股股東,其持股數量為224.10萬股,佔流通股比例為0.604%。
  • 光大銀行獲準籌建消費金融公司,這家臺資銀行成...
    券商中國記者了解到,目前北京已經有兩家持牌消費金融公司開業,一家是2010年成立的北銀消費金融,一家是2019年成立的中信消費金融。陽光消費金融公司若順利開業,將成為北京第三家持牌消費金融公司。據了解,北京陽光消費金融正式成立後,將成為光大銀行的附屬公司。市場公開信息顯示,目前共有24家已開業的持牌消費金融公司。
  • 中信證券:中國券商龍頭的進化史|紅鑽財經
    其中,2004年底,中信證券收購萬通證券;2005年,中信證券聯手建銀重組華夏證券,成立中信建投證券公司(後因一參一控要求將股份轉讓);2006年,中信證券通過收購金通證券形成的全資子公司中信金通證券正式成立。為了彌補中海外業務的短板,2006年收購了中信集團在香港的投資銀行業務。
  • 全國性第五家AMC銀河資產獲批開業 不良資產處置需求上升
    12月17日,銀保監會官網發布關於中國銀河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銀河資產)開業的批覆,同意銀河資產開業,註冊資本為100億元人民幣。至此,銀河資產也成為繼1999年華融、長城、東方、信達四家資產管理公司(AMC)成立以來,唯一獲批的金融資產管理公司。
  • 20中證G1 : 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面向合格投資者公開發行2020年...
    三、償債應急保障方案 (一)外部融資渠道 穩健的資產負債管理及充足的日常流動性儲備。公司是首批進入全國銀行間拆借市場以及獲準可以進行股票抵押貸款的證券公司之一,融資類交易規模達常年位於券商類第一名。二、發行人設立、上市及股本變化情況 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中信證券有限責任公司。中信證券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於1995年10月25日,註冊地北京市,註冊資本人民幣3億元,主要股東為中信集團,直接持股比例95%。
  • 華龍證券「吞下」大項目,中信證券為何甘做「雷鋒」?
    經歷了2010年前後那輪「直投+保薦」的PE腐敗風暴,中信證券持股博納影業的關係或是中信證券沒有成為保薦商的原因。一位資深券商人士告訴券業觀察,一般來說,如果券商對擬上市企業持股超過7%,不得擔任該企業第一保薦機構。想要既投資又保薦,持股比例要控制在7%以內。
  • 中信建投「否認三連」:我不是 我沒有 別瞎說啊!
    原標題:中信建投「否認三連」:我不是,我沒有,別瞎說啊!  8月10日晚間,中信建投證券再次就股票交易異動情況發布公告,中信建投證券稱,經公司自查並書面詢證公司第一大
  • 侃財丨中信證券和中信建投的澄清公告怎麼看
    中信建投股價一度觸及漲停,中信證券也同樣拉漲逾6%。異動的原因是中午有市場傳言稱,「中信證券、中信建投以及兩家公司主要股東中信集團和中央匯金等,正就兩家證券公司合併的可能性進行研究」。兩家公司晚上也發公告:不存在應披露未披露的信息。但這種公告,沒有太大實質性意義,決定權不在上市公司層面。如果真合併了,「中國神券」估計就呼之欲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