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家全國性資管公司來了!銀河資管獲開業批覆

2020-12-26 中新經緯

中新經緯客戶端12月18日電 據銀保監會官網消息,12月17日,銀保監會發布關於中國銀河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開業的批覆。

銀保監會稱,經審核,銀保監會同意中國銀河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開業,公司註冊資本為100億元人民幣。

股東方面,中國銀河金融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出資65億元,持股比例65%;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出資13.3億元,持股比例13.3%;南京紫金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出資10億元,持股比例10%;北京金融街資本運營中心出資6億元,持股比例6%;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出資5.7億元,持股比例5.7%。

銀保監會批覆顯示,中國銀河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業務範圍包括:收購、受託經營金融機構不良資產,對不良資產進行管理、投資和處置;債權轉股權,對股權資產進行投資、管理和處置;固定收益類有價證券投資;發行金融債券、同業拆借和向其他金融機構商業融資;破產管理;財務、投資、法律及風險管理諮詢和顧問;資產及項目評估;經批准的資產證券化業務、金融機構託管和關閉清算業務;非金融機構不良資產業務;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批准的其他業務等。

同時,銀保監會還核准了中國銀河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其中,李梅擔任公司董事長。

官網顯示,中國銀河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是經國務院和銀保監會批准成立的第五家全國性金融資產管理公司。2020年3月,中國銀保監會正式批覆同意建投中信轉型為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並更名為中國銀河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2020年5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正式同意公司更名為「中國銀河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中新經緯APP)

相關焦點

  • 接連2家券商資管獲準開業,今天第19家來了!德邦資管:已布局公募...
    12月21日,德邦證券旗下資管子公司德邦資管領取了中國證監會頒發的經營證券期貨業務許可證,正式獲準開業。據悉,德邦資管成為券業第19家獲準開業的券商資管子公司,也是滬上第10家券商資管子公司。另外,就在上周,天風證券也對外表示,天風資管已正式領取經營證券期貨業務許可證,獲中國證監會批准開業。行業接連2家資管子公司獲準開業12月21日,德邦證券旗下資管子公司德邦證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德邦資管)領取了中國證監會頒發的經營證券期貨業務許可證,正式獲準開業,德邦資管將承接德邦證券的資管業務。
  • 第五家全國性AMC來了,銀河資產獲批開業
    廣州日報訊(全媒體記者 林曉麗)自1999年全國四大AMC(資產管理公司)成立以來,時隔20多年後,第五家全國性AMC中國銀河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下稱「銀河資產」)獲批開業。值得關注的是,外資控股的AMC也開始進入中國。
  • 第五家全國性AMC獲批開業!或重點發力這一領域
    原創 裴熔熔 丁倩 大河財立方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 裴熔熔 丁倩時隔21年,第五家全國性AMC獲批開業。12月17日晚間,中國銀保監會官網宣布:同意中國銀河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銀河資產)正式開業。
  • 第19家券商資管子公司獲準開業,德邦資管ABS創造多個行業首單,未來...
    財聯社(上海,記者 劉超鳳)訊,第19家獲準開業的券商資管子公司來了。據財聯社記者獲悉,12月21日,德邦資管已經領取了經營證券期貨業務許可證,獲中國證監會批准開業。這是繼天風資管之後第19家獲準開業的券商子公司。
  • 第五家全國性資產管理公司來了!中國銀河資產正式獲批開業
    來源:新浪財經12月17日消息,銀保監會發布關於中國銀河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開業的批覆。批覆顯示,銀保監會同意中國銀河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開業,公司註冊資本為100億元人民幣。其中,中國銀河金融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出資65億元,持股比例65%;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出資13.3億元,持股比例13.3%;南京紫金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出資10億元,持股比例10%;北京金融街資本運營中心出資6億元,持股比例6%;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出資5.7億元,持股比例5.7%。
  • 第五家全國性資產管理公司來了!時隔21年再次新增,銀河資產獲批開業
    記者 | 曾令俊1第五家全國性資產管理公司來了!這是時隔21年之後,首次新增全國性專業不良資產處置機構。12月17日,銀保監會發布關於中國銀河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開業的批覆。批覆顯示,銀保監會同意中國銀河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開業,公司註冊資本為100億元人民幣。
  • 首家券商系全國性AMC獲批:註冊資本100億 迎來女掌門
    據中國銀保監會12月17日批覆,中國銀河資產作為中國第五家全國性AMC(資產管理公司)獲批開業,註冊資本為100億元。據天眼查的信息,中國銀河資產註冊資本尚未完全到位,目前僅19億元,實繳資本約7億元。時代周報記者瀏覽中國銀河資產官網發現,大部分欄目尚在建設當中,當前多個頁面功能暫未開放。
  • 券商資管排位賽:東證資管收入連續三年第一,國君躍升4位排名第二...
    數據顯示,在2019年證券公司年度資產管理業務收入排名方面,東方證券位列第一,去年實現資管收入17.10億元;國泰君安排名第二,實現資管收入15.64億元;華泰證券位列第三,實現資管收入15.52億元。
  • 銀河資產成為第五家全國性資產管理公司
    12月17日,銀保監會同意中國銀河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開業,公司註冊資本為100億元人民幣。公司業務範圍包括:收購、受託經營金融機構不良資產,對不良資產進行管理、投資和處置;債權轉股權,對股權資產進行投資、管理和處置;固定收益類有價證券投資;發行金融債券、同業拆借和向其他金融機構商業融資;破產管理;財務、投資、法律及風險管理諮詢和顧問;資產及項目評估;經批准的資產證券化業務、金融機構託管和關閉清算業務;非金融機構不良資產業務;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批准的其他業務等。
  • 全國性第五家AMC銀河資產獲批開業 不良資產處置需求上升
    長江商報消息●長江商報記者 徐佳 全國性五家資產管理公司齊聚北京。 12月17日,銀保監會官網發布關於中國銀河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銀河資產)開業的批覆,同意銀河資產開業,註冊資本為100億元人民幣。
  • 聯華超市(00980-HK)獲資管公司增持10萬股
    原標題:【權益變動】聯華超市(00980-HK)獲資管公司增持10萬股   港交所權益資料顯示,
  • 中央匯金、中信證券持股 資管業又一重量級選手獲準開業
    資管業又一重量級選手獲準開業張玉潔 12月17日,銀保監會在其網站公布了關於中國銀河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後簡稱為銀河資產)開業的批覆。按照相關規定,銀河資產應自批覆之日起10日內持該批覆到銀保監會領取《金融許可證》,並按照有關規定辦理開業前有關手續,自批覆之日起6個月內向銀保監會書面報告有關完成情況。
  • 「財富周報」中國110萬億資管市場重拾增長,貝萊德、淡馬錫和建行...
    記者 | 明超瓊編輯 | 張一諾1BCG報告發布:110萬億資管市場重拾增長8月22日,波士頓諮詢公司(BCG)聯合光大銀行發布《中國資產管理市場2019》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底,中國資管市場規模達到110
  • 資管老兵入職掌舵華泰資管!2019資管規模近6000億,位列券業第三
    財聯社(深圳,記者 覃澤俊)訊,2019年資管豐收後,華泰資管再迎券業老兵。記者從華泰證券相關人士了解到,原華菁證券副總裁王錦海4月正式加盟華泰證券資管子公司,任總經理一職,目前入職已有一周時間。券業老兵加盟華泰資管記者從華泰證券相關人士了解到,原華菁證券副總裁王錦海4月正式加盟華泰證券資管子公司,任總經理一職,目前入職已有一周時間,公司內部人員和制度的調整正在緊鑼密鼓進行中。
  • 13家券商資管中期業績來了:華泰海通廣發前三,這家...
    13家公司中,僅有2家券商6月淨賺超過1億元,分別為海通資管和廣發資管,6月分別實現淨利潤2.22億元和1.78億元。值得注意的是,這兩家公司6月表現均較為亮眼,營收和淨利潤排名均排在券商資管前兩名,且名次均較5月有提升,如海通資管就擠下招商資管,拿下6月淨利潤冠軍寶座,廣發資管則一路披荊斬棘,從5月的淨利潤第五名爬升至第二名。
  • 百萬億大資管的最後一塊拼圖,來了!
    但個人投資者僅能在三類機構購買:保險資產管理機構、商業銀行、保險公司,網際網路渠道、財富管理公司不在銷售機構範圍內。6.投資範圍豐富規定:保險資管產品的投資範圍包括國債、地方政府債券、中央銀行票據、政府機構債券、金融債券、銀行存款、大額存單、同業存單、公司信用類債券、證券化產品、公募基金、其他債權類資產、權益類資產和銀保監會認可的其他資產。上述投資範圍與理財產品、私募資管計劃的投資範圍總體一致。
  • 全球第一大資管公司貝萊德遭千億拋售 背後發生了什麼?
    作者: 李迪「富可敵國」的全球第一大資管公司貝萊德,在疫情期間也逃不開被拋售的命運。5月12日,貝萊德最大股東PNC稱將出售所持的全部貝萊德股權,這部分股權的價值高達173億美金,約合人民幣1227億元。
  • 信銀理財副總裁賀晉: 科技創新強化協同 銀行系資管大有可為
    公開資料顯示,信銀理財自2019年12月4日獲批籌建,2020年6月,獲得銀保監會批覆同意開業;7月10日,信銀理財在上海正式揭牌成立,這也是在上海落戶的第一家股份制銀行理財子公司。  信銀理財副總裁賀晉日前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信銀理財的產品轉型已「勝利在望」,將持續加快創新投入為業務發展賦能,用科技創新強化集團協同。
  • 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 金融機構獲「喘息」空間 整改壓力猶存
    「目前約14家銀行已設立理財子公司,資管新規過渡期的延長,有利於理財子公司的成熟與發展,有助於母行到理財子公司的平穩過渡。」趙璐說。 一位公募基金產品部總監表示:「本次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不涉及資管新規相關監管標準的變動和調整。
  • 資管新規延期的背後,ppp項目、永續債成理財子公司攔路虎?
    12月10日,據媒體報導,監管此前與部門銀行以窗口指導形式溝通過部分難消化老資產的解決期限問題,如果超過2021年底資管新規過渡期尚未處置完,可採取「一行一策」的措施,最晚放寬到2025年。而早在2018年4月,央行宣布資管新規過渡期將於2020年底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