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女權」不能是「女拳」,女性權利首位是什麼?

2020-12-26 木貓故事

剛剛結束的兩會有一個關於單身女性凍卵的議題,成為了熱點。這個議題,我自己本身是非常搖擺的,所以說我也沒打算討論這件事兒。但是網絡上把這個議題和婚姻自由、不婚主義、單身女性生育權這些結合在一起,在我看來就是東拉西扯,為了目標樹靶子。我到現在也不明白,為什麼一定要不結婚或者單身養孩子,才算擁有女性權利。

網絡上一直倡導女性權利的一些著名網友,無一不是表現出受過高等教育、背景強大、思想獨立、經濟獨立的樣子。那我想說這些人,可能高高在上慣了,你們的女權太不接地氣了。

可能你們也不知道好多女性的婚姻並不是因為愛情,是為了生活。

講下我的一位女朋友小喜的媽媽的故事。小喜的媽媽今年差不多快60歲了。年輕的時候很不幸,早年喪夫。男人死的時候小喜才上小學三年級。小喜媽媽當時在成都的一個街道工廠工作,是一個普通女工。現在年輕的朋友估計都不知道這是什麼樣的單位,這種屬於街道集體所有制企業。

90年代,工廠垮了,小喜媽媽成了下崗大潮中的一員。下崗的時候。還不到40歲,小喜在上初中。一個女人獨自養著孩子,本身文化程度也不高。娘家也是成都當地非常普通的城鎮家庭。姊妹兄弟都是普通人,也都受著這股大潮的衝擊。小喜媽媽下崗以後,單位宿舍也沒有了。只能帶著小喜回娘家,和年邁的父母一起擠在30平左右的房子裡。

小喜的成績也不是特別好,她屬於那種不太會讀書的孩子。小喜經常說,幸好有九年制義務教育,要不然日子會更難。她上學的時候基本上都是穿校服過日子,因為也沒有其他衣服可以穿,幾年也買不了一件新衣服。

小喜媽媽為了掙錢,也幹過保姆、鐘點工。可能到這個地步,會有陶華碧一樣,逆境翻盤,抓住機遇的成功女性,現在成了全國人民、甚至全球人民的老乾媽。但更多的是小喜媽媽這種女性,每一步都掙扎得非常艱難。希望能夠給女兒和其他正常家庭的孩子一樣的條件都做不到。

後來小喜媽媽經人介紹和一個比他大18歲的男的結了婚,小喜有了繼父。這位繼父也沒有什麼才能,但是幾個孩子非常有本事。農村出來做生意發了財,四兄妹加在一起還是有幾千萬的資產,然後將老父親從農村接了出來。在成都一個還遷房集中區域,給老父親買了一套80平的房,還要給找個對象,相中了小喜的媽媽。其實吧,也就是兒女給老父親找了個伴,也相當於找了個保姆。小喜媽媽和這位繼父就一起生活到現在。

小喜初中畢業,去讀一個職業學校,學了禮儀專業。小喜身材條件挺不錯,個子也挺高的,有1米7以上。畢業去了成都雙流機場的一個附屬企業。先是當服務員,後來去了酒店做行政工作。小喜媽媽和繼父在一起10年以後,繼父的兒女將他們倆現在這套房子,更名為小喜媽媽的名字。

2005年左右,小喜在媽媽家附近買了一套50平米左右的二手房,由媽媽出面找繼父家借的錢。成都零幾年的時候,房價也很便宜,小喜媽媽住的那塊區域,都是拆遷後的還遷房。當時的房價也才幾百塊,面積也不大,借了2萬多快,加上小喜媽媽這些年存的錢,付了全款把房子買了。

我想對網上鬧著某些女性權利的某些大V們說,不要把生存想那麼輕鬆。

生活是需要成本的,不結婚、單身母親養娃也不是那麼簡單。對於更多的底層女性來說,她們的女性權利往往首先面對的是生存。

我是主張男女平權,也主張社會權利向女性傾斜一點的人,因為一個父權體系社會,本身女性就會弱勢一點,但是我不贊成現在的女權風潮方向。

我主張追求男女平等平權,抗爭對女性不公平、並且傷害女性的習俗、制度、法律,並能看到社會文明的整體進步。

而不是追求女性特權,要求女性的權利更多,更大。

相關焦點

  • 女權or女拳?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馬克思在《致路·庫格曼》的信中提出,女性解放的程度是衡量社會進步的天然尺度這一命題。只有婦女解放,人類才能實現真正的解放。可是對於女權崛起的方式,則產生了各種各樣的聲音。在宣揚女性獨立的過程中,確實有一些行為不經意間越過雷池,變成性壓迫或性別主義。女權主義變成了女性霸權主義。女權變成了「女拳」,口號也變成了重拳出擊。有人甚至發明了一個非常冒犯的稱號:「中華田園女權主義」。如果有人為女權發聲,就很大程度上會被認為是歧視男性的行為。
  • 接輿之歌:淺析田園女拳的意識形態
    女權,從字面意思來看很容易理解,女性的權利,女權運動,是西方近代爆發的女性爭奪自己權利的一系列運動,1791年9月,奧蘭普·德古熱發表了
  • 「反女權」的《美國夫人》,比當代「女拳」更有價值
    而在凱特·布蘭切特的精彩演繹下,這個人物無疑又散發出一種女性主義的光輝。同時,影片還將鏡頭投向引領女權運動的一眾先鋒分子,在內部的矛盾齟齬和外部的困難重重中,她們不斷修正自我,不斷開闢新的道路。▼最近,網絡上關於「papi醬的孩子應該跟誰姓」的爭論愈演愈烈,但是在大眾層面,輿論其實是一邊倒的,這是一次顯而易見的「女權話語權危機」。
  • 「女拳」邪教化撕裂中國,背後是美國NGO黑手...
    顯然,這背後有著一股神秘的力量在推波助瀾,有人在刻意引導「中國女權思潮」走向極端化,並樹立「女拳主義」的正當性。就像曾經有人想借「推廣娘化的男星」以瓦解原本陽剛正氣的中國男性文化一樣,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也有人想通過宣傳「田園女權」的手段帶偏女權思潮,激化中國內部的性別矛盾。▲不少人都發現,前些年在一些媒體機構的錯誤引導下,中國青少年的「娘化」現象相當嚴重。
  • 起底田園女權,只是欺男霸女,不是真的權利
    隨著改革開放,女性也越發注重自己的權力,但慢慢發現,現在網絡上所謂的「女權」,早已經偏離了正軌,慢慢朝著一種畸形的方向發展。女性平等不等於畸形的平等,口號喊得震天響的同時,已經偏離了原本的發展方向。如果一半的人都被迫戴著鐐銬,世界就沒有辦法前行。
  • 是什麼讓「女拳」肆無忌憚?
    獨立女性結了婚,就成「驢婚」了? 「女拳」的思路果然清奇。 我們來講道理,一是生娃隨誰姓,是別人夫妻兩口子的權利,跟外人無關;二是生娃隨父姓不過是風俗習慣,全世界都一樣,沒有那麼多為什麼,這就是習俗。你要凡事都要跟習俗反著來,我敢保證你活不過一天。
  • 「阿爾蒂」女拳警告!搞錯了,是完爆微博的真女權主義
    如果說在眾多的四月新番中挑選出一部最具文藝氣息的作品,毫無疑問那將是描述十六世紀故事的《阿爾蒂》,作為一部講述女畫家在藝術道路上摸爬滾打的作品,《阿爾蒂》更是詮釋了什麼才是女權,比上微博那些田園女權的拳師們不知道強到哪裡去。
  • 網絡語言打拳是什麼意思
    在微博、抖音、貼吧等地方經常能夠看到「打拳」這個詞彙,很多人都不知道是什麼意思,下面一起了解一下吧。網絡用語「打拳」,指的是女權發言。這個詞最早好像興起於微博,微博是女權最多的地方。微博上很多關於男性犯罪或者是負面的新聞,下面都會有一些女生發表評論:「國男素質一向如此」、「每日恐男」、「男人真噁心」之類的話。
  • 隨便說說女權和女拳:一些隨想
    西方語境中同樣存在類似於「田園女權」或者「女拳」的描述,那就是Feminazi——女權納粹。女拳和法西斯式的國家社會主義本質上沒有差異,都是假借爭取權益之名,實則宣揚仇恨。而女拳,更是憑藉自己的弱勢地位在道德高地上指手畫腳,進行道德綁架。
  • 談談「女拳」
    也就是說,這些人原本並不是「女拳」的敵人,而是被後者以一種「非常魔幻」的方式扯進來的。微博上不少持愛國立場的時政號都懟過「女拳」,但這些號中很多人平時並不是反對提高婦女權益的,恰恰相反,還是樂於看到並支持婦女權益提升、促進性別平等。比如我,如果翻翻過去的微博,就能找到不止一條類似的博文。按理說,「女權」或者「平權」,和「恨國」,完全是八竿子打不著的事。
  • papi醬被罵上熱搜,被罵成「驢」…網絡上的女拳槓精有多可怕!
    起因是某網友在母親節當天發了一條papi醬新生兒最終隨父姓的微博,引起了一些女拳的惡臭評論。原微博:「Papi醬生娃過後變得好疲憊啊,但是孩子還是隨父姓」這件事上,女拳們自有一套邏輯。首先還是要說明一下,女權不等於女拳。國內外的女權,向來表達的是女性應與男性在社會中享有實際權力的平等,不畏懼強權勇敢為自己發聲。而女拳卻是不同於女權的另外一種存在。就拿papi醬生子,還隨父姓這件事來說,女權會在papi醬的主觀意願下尊重女性選擇。
  • 龍應臺《美麗的權利》: 1985年的女權之聲
    免費訂閱,請點擊標題下方藍色小字「品味女人」看到龍應臺的這本書,是在新華書店,它和許多書平攤在一起,而我一眼就被書籍封面和題目吸引,由此看到了一個女性在1985年發出的女權之聲。當今時代,女性逐漸關注起自身權利,女權主義由此逐漸盛行,為此展開的爭論也眾說紛紜,然而,無論從哪方面來講,我們無疑只是為了向一個更加美好的男女平等的世界前進。
  • 「清華學姐」一戰成名,極大概率會被吸收成為「女拳」界的大V!
    正是這一個個條件的契合,導致了「清華學姐」一戰成名,讓其在「女拳」能夠達到一呼百應的程度,而且甚至可能會被吸收成為「女拳」界的大V。畢竟現在某平臺的高級知識分子「女拳」組織發起者都已經在為學姐說話了,這不就是在向學姐拋橄欖枝的意思嗎?而且學姐之前也有穿過女權主義字樣的衣服,想來應該不會拒絕這樣的一個機會。下面再一起來看看這一屆的「女拳」都是怎麼洗白自己的。
  • 去死吧,田園女權.
    開宗明義第一句:女權應該是一種平權運動。好吧我們可能需要從概念層面明確一下,究竟什麼是女權。來自百度:女權(Feminism)又稱女權主義,女性主義。是指一個主要以女性經驗為來源與動機的社會理論與社會運動。在對社會關係進行批判,許多女性主義的支持者也著重於性別不平等的分析以及推動婦女的權利與利益的保障和相關議題的落實。
  • 女權運動浪潮下,為何國產大女主劇仍是「瑪麗蘇」偽女權的套路?
    巧合的是,同一天,一名20多歲男性將偷拍的女性裸體照上傳網絡,僅被判處交罰金200萬韓元(約合12169元人民幣)。同樣的偷拍案件,卻因犯罪者的性別偏差得到「雙標化」的判決,激發了韓國女性群眾的不滿。直到具荷拉事件的爆出,使得女權主義者的憤憤不平達到白熱化。
  • 看完一篇女拳文章,中國女權已經廢了,幾乎看不到希望
    女權,又稱女權主義,女性主義。是指一個主要以女性經驗為來源與動機的社會理論與社會運動。在對社會關係進行批判之外,許多女性主義的支持者也著重於性別不平等的分析以及推動婦女的權利、利益與議題。女權本來應該走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包括基層男性,向社會爭取權利,而現在有些女人把階級矛盾搞成了性別對立,有的呢則把社會對女性的壓迫轉接到了自己男人身上,美其名曰「向男人要女權」,捫心自問基層男性有哪些優於女性的特權?說句不好聽的,中國女權廢了,女拳完全壓著女權四處拉仇恨,女性你們自己都團結不了,更別說去爭取權利。甚至連自己真正的敵人是誰都不知道。
  • 李銀河《女性主義》--女權主義綜述&基礎必讀
    女性主義和女權主義都是feminism翻譯過來的,可以理解成一個意思。下面是引用知乎用戶@女木水回答的摘錄:女權主義和女性主義,是feminism一詞在國內的兩種譯法,實際上更準確的翻譯當然是女性主義,feminine(女性氣質的;陰性的;陰柔的),female(女性的;雌性的),femin+ism=女性+主義(也曾有人翻譯成「雌性主義」或「陰性主義」)。
  • 田園系女拳師指南
    最近我很喜歡一個詞:「女拳」。    如果你是第一次見到它,不知其確切含義的話,完全可以望文生義——女權,女拳,顯然是在諷刺那些披著女權皮,喊著男女平等口號,結果卻四處帶節奏,挑起性別對立的「田園女權」。    對此類行徑產生厭惡似乎是十分正當的:女性今時今日已經享有如此之多的權利,竟仍以受害者自居,要求更多凌駕於男性之上的優待,實在是貪得無厭。
  • 女性電影推介 女權天使&弗裡達
    本期向大家推介《女權天使》與《弗裡達》。導   演  |  卡嘉·馮·加納類   型  |  劇情 / 歷史女權天使是一部關於美國1900年代女性爭取投票權運動的電影。故事發生在上世紀初的美國,當時的女子並沒有投票權利,愛麗絲、露西等數位女子為女性積極地爭取選舉投票權利所經歷的重重困阻,以及她們所付出的努力和不懈鬥爭。
  • 後現代女性主義與後女性主義|被誤解的女權(4)
    究竟「女權」的內涵是什麼,是怎麼發展起來的,目前又是什麼發展狀況……在上周分享了女權主義思想史上先驅沃斯通克拉夫特的文章之後,有讀者反饋仍然對「女權」一知半解,於是本號策劃「女權」系列選題,梳理女權的發展史以及主要思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