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好的女性自媒體!免費訂閱,請點擊標題下方藍色小字「品味女人」
看到龍應臺的這本書,是在新華書店,它和許多書平攤在一起,而我一眼就被書籍封面和題目吸引,由此看到了一個女性在1985年發出的女權之聲。
當今時代,女性逐漸關注起自身權利,女權主義由此逐漸盛行,為此展開的爭論也眾說紛紜,然而,無論從哪方面來講,我們無疑只是為了向一個更加美好的男女平等的世界前進。
何為「女權主義」 女性主義又稱女權 、婦女解放 、性別平權主義 ,著重於性別不平等的分析以及推動性底層的權利、利益與議題。
也許有人會問了:現在我感覺挺平等的啊,女權主義能為我們帶來什麼呢?
女性主義政治行動則挑戰諸如生育權、墮胎權、教育權、家庭暴力、產假、薪資平等、投票權、代表權、性騷擾、性別歧視與性暴力等等的議題。
上述所列舉的權利,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我們現在享受的權利,可能經過了很多人的不斷努力。我們仍然感到困擾的,正需要我們這一代人繼續努力。直到如今才被推上熱議,得到關注的女權之聲,龍應臺早在1985年就發出了。
她在序言中寫道:人隨時可以拯救自己,墮落是弱者的自願選擇。三十歲,我覺得女人只要有覺悟,她就可以改變社會、改變自己。1985年為什麼要寫《美麗的權利》?因為那個時候的臺灣竟然還有女職業由於結婚懷孕而被迫辭職。(PS:前幾天才看到類似的新聞啊)
《美麗的權利》一書共分為三輯,每一輯,有一篇主要文章,根據這篇主要文章進行辯論。以通信對辯的方式將一個問題抽絲剝繭,理便越辯越明。本書第一輯寫了社會群體裡各個年齡層裡剛柔各異的女性。在男權依然佔優勢的社會,她們各自的生存現狀。 我們每個人都面臨著角色身份的轉換,女兒,妻子,兒媳,大嫂,和女人,每一個角色都有許多煩雜的事務等待著處理,究竟哪一個角色才是屬於我們自己?或許諸多中國女性有著同樣的不解。這本書也許不會給你確切的答案,但通過作者的敘述,你一定能在其中得到關於生活,關於自我的解答。
第一輯裡講到關於女性愛美的權利,對於作者曾經看到的「穿著暴露,招蜂引蝶,自取其辱」這條標語展開論述。這也不禁使人想到現代社會每當發生女性遭遇騷擾事件,很大一部分聲音都會說:一定是這個女孩太輕浮了或者這女孩的穿著不當。這種吃瓜群眾心懷叵測的評論著實暴露了現今社會仍然存在著相當嚴重的性別差異對待。
對此,本書原文中有段落摘錄如下:
我喜歡男人,也希望男人喜歡我。早晨出門前,我對著鏡子描上口紅,為的是使男人覺得我的嘴唇健康柔潤;我梳理頭髮,為的是使男人覺得我秀髮如雲。可惜我天生一對蘿蔔腿,要不然我會穿開叉的窄裙,露出優美的腿部線條。所幸我有著豐潤亭勻的肩膀,所以我穿露肩低背的上衣,希望男人女人都覺得我撫媚動人。(PS:現在很多女孩打扮純屬為了自己開心啦)
你在早晨出門前,對著鏡子,即使只有三根衰毛,你還是愛憐地理上半天,或許還擦把油,使它們定位,不致被風颳亂。你把鬍子剃乾淨,還灑上幾滴香水。穿上襯衫之後,你拉長脖子,死命地把一根長長的布條纏到頸子上,打個莫名其妙的結,然後讓布條很奇怪地垂在胸前。你每天下這樣的苦功又是為了什麼?
我不懂的是,既然我不說你有「毛病」,你為什麼說我「下賤」?
這段話放到現在發生的某些事件上也是極其適用的,每個人都有愛美的權利,有表達和彰顯魅力的權利,包括男性喜愛打扮也是極其正常的,這是對自己也是對他人的尊重。
關於女權主義的探討,自然會引起爭論,但是有爭論總比集體默不作聲好,這至少證明我們在思考,在前進。
關於「美麗的權利」,其實就是「充分發展的權利」
女權主義:給予不同需求的女性都有發揮潛能的機會,如果一個女性想發揮的就是一個全職母親的潛能,那她也不該遭到指責。同樣經歷婚姻,有小孩的作者也遇到同樣的問題。有了孩子,喜歡孩子,是不是就從此心甘情願的讓孩子鎖在家裡呢?沒有,作者說,在她出門的時候,保姆代勞。有了孩子的男人和女人如何在養育兒女和追求事業之間尋找平衡?國家必須介入到哪一個階段?喜愛孩子,所以不忍心將孩子託給他人照顧:喜愛工作,所以捨不得為了孩子完全放棄事業。主張男女平等,所以不允許男人認為「男外女內」是天智;可面對一張疲憊不堪的臉孔,也會內心溫柔不忍再給他增添壓力。
1985年的女權之聲,經過31年,依然能響徹人群,發人深思。如今有越來越多女性自我發現,不斷進步,為爭取平等發出自己微弱的呼聲,做出一步步的努力,這些努力終將會引領我們走向更好的時代。
"所以,當我們在談女人處境的時候,我其實同時在談男人的處境,因為,如果女人覺得自己被雙重負擔壓得透不過氣,如果她覺得丟失了性別和自我造成了心靈和情感的殘障,如果她的女人角色使她疲憊不堪,力不從心,那麼與她共處的男人,下廚也罷,不下廚也罷,怎麼可能生活在幸福快樂中呢?"
只希望我們都能發現那個更好的自己,畢竟快樂是自己的。
↓↓閱讀原文裡,藏著錢、情、性、男人、女人,看到此文勝過你收入百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