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應臺《美麗的權利》: 1985年的女權之聲

2021-02-19 品味女人

中國最好的女性自媒體!免費訂閱,請點擊標題下方藍色小字「品味女人」


看到龍應臺的這本書,是在新華書店,它和許多書平攤在一起,而我一眼就被書籍封面和題目吸引,由此看到了一個女性在1985年發出的女權之聲。

當今時代,女性逐漸關注起自身權利,女權主義由此逐漸盛行,為此展開的爭論也眾說紛紜,然而,無論從哪方面來講,我們無疑只是為了向一個更加美好的男女平等的世界前進。

何為「女權主義」  女性主義又稱女權 、婦女解放 、性別平權主義 ,著重於性別不平等的分析以及推動性底層的權利、利益與議題。

也許有人會問了:現在我感覺挺平等的啊,女權主義能為我們帶來什麼呢?

女性主義政治行動則挑戰諸如生育權墮胎權教育權家庭暴力產假、薪資平等、投票權、代表權、性騷擾性別歧視性暴力等等的議題。

上述所列舉的權利,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我們現在享受的權利,可能經過了很多人的不斷努力。我們仍然感到困擾的,正需要我們這一代人繼續努力。直到如今才被推上熱議,得到關注的女權之聲,龍應臺早在1985年就發出了。

她在序言中寫道:人隨時可以拯救自己,墮落是弱者的自願選擇。三十歲,我覺得女人只要有覺悟,她就可以改變社會、改變自己。1985年為什麼要寫《美麗的權利》?因為那個時候的臺灣竟然還有女職業由於結婚懷孕而被迫辭職。(PS:前幾天才看到類似的新聞啊)

《美麗的權利》一書共分為三輯,每一輯,有一篇主要文章,根據這篇主要文章進行辯論。以通信對辯的方式將一個問題抽絲剝繭,理便越辯越明。本書第一輯寫了社會群體裡各個年齡層裡剛柔各異的女性。在男權依然佔優勢的社會,她們各自的生存現狀。 我們每個人都面臨著角色身份的轉換,女兒,妻子,兒媳,大嫂,和女人,每一個角色都有許多煩雜的事務等待著處理,究竟哪一個角色才是屬於我們自己?或許諸多中國女性有著同樣的不解。這本書也許不會給你確切的答案,但通過作者的敘述,你一定能在其中得到關於生活,關於自我的解答。

第一輯裡講到關於女性愛美的權利,對於作者曾經看到的「穿著暴露,招蜂引蝶,自取其辱」這條標語展開論述。這也不禁使人想到現代社會每當發生女性遭遇騷擾事件,很大一部分聲音都會說:一定是這個女孩太輕浮了或者這女孩的穿著不當。這種吃瓜群眾心懷叵測的評論著實暴露了現今社會仍然存在著相當嚴重的性別差異對待。

對此,本書原文中有段落摘錄如下:

我喜歡男人,也希望男人喜歡我。早晨出門前,我對著鏡子描上口紅,為的是使男人覺得我的嘴唇健康柔潤;我梳理頭髮,為的是使男人覺得我秀髮如雲。可惜我天生一對蘿蔔腿,要不然我會穿開叉的窄裙,露出優美的腿部線條。所幸我有著豐潤亭勻的肩膀,所以我穿露肩低背的上衣,希望男人女人都覺得我撫媚動人。(PS:現在很多女孩打扮純屬為了自己開心啦)

  你在早晨出門前,對著鏡子,即使只有三根衰毛,你還是愛憐地理上半天,或許還擦把油,使它們定位,不致被風颳亂。你把鬍子剃乾淨,還灑上幾滴香水。穿上襯衫之後,你拉長脖子,死命地把一根長長的布條纏到頸子上,打個莫名其妙的結,然後讓布條很奇怪地垂在胸前。你每天下這樣的苦功又是為了什麼?

我不懂的是,既然我不說你有「毛病」,你為什麼說我「下賤」?

這段話放到現在發生的某些事件上也是極其適用的,每個人都有愛美的權利,有表達和彰顯魅力的權利,包括男性喜愛打扮也是極其正常的,這是對自己也是對他人的尊重。


      關於女權主義的探討,自然會引起爭論,但是有爭論總比集體默不作聲好,這至少證明我們在思考,在前進。

關於「美麗的權利」,其實就是「充分發展的權利」

女權主義:給予不同需求的女性都有發揮潛能的機會,如果一個女性想發揮的就是一個全職母親的潛能,那她也不該遭到指責。同樣經歷婚姻,有小孩的作者也遇到同樣的問題。有了孩子,喜歡孩子,是不是就從此心甘情願的讓孩子鎖在家裡呢?沒有,作者說,在她出門的時候,保姆代勞。有了孩子的男人和女人如何在養育兒女和追求事業之間尋找平衡?國家必須介入到哪一個階段?喜愛孩子,所以不忍心將孩子託給他人照顧:喜愛工作,所以捨不得為了孩子完全放棄事業。主張男女平等,所以不允許男人認為「男外女內」是天智;可面對一張疲憊不堪的臉孔,也會內心溫柔不忍再給他增添壓力。

1985年的女權之聲,經過31年,依然能響徹人群,發人深思。如今有越來越多女性自我發現,不斷進步,為爭取平等發出自己微弱的呼聲,做出一步步的努力,這些努力終將會引領我們走向更好的時代。

"所以,當我們在談女人處境的時候,我其實同時在談男人的處境,因為,如果女人覺得自己被雙重負擔壓得透不過氣,如果她覺得丟失了性別和自我造成了心靈和情感的殘障,如果她的女人角色使她疲憊不堪,力不從心,那麼與她共處的男人,下廚也罷,不下廚也罷,怎麼可能生活在幸福快樂中呢?"

只希望我們都能發現那個更好的自己,畢竟快樂是自己的。

↓↓閱讀原文裡,藏著錢、情、性、男人、女人,看到此文勝過你收入百萬!

相關焦點

  • 雜音:女權之聲
    ——我國《憲法》第四十八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在政治的、經濟的、文化的、社會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權利。國家保護婦女的權利和利益,實行男女同工同酬,培養和選拔婦女幹部。」 時下有個熱詞兒,叫做「女權」,很是時興。
  • 酷玩實驗室抹黑女權之聲的硬傷都有哪些?
    2018年3月8日,女權之聲的微博和微信被封號。女權之聲作為國內最有影響力的女權自媒體為中國性別平等事業作出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這樣的封禁操作,導致這些女權知識生產全部都蕩然無存,造成的損失不可估計。但是,別有心機的人卻抓住了這個時機,吃女權的人血饅頭為自己營銷炒作?!如今就來看看這個叫酷玩實驗室都在幹什麼造謠毀謗的勾當。
  • 龍應臺:你有美麗的權利
    炎炎夏日,撐著一把陽傘,披著一頭烏黑的長髮,露著光潔的臂膀,讓繡花的裙裾在風裡搖蕩;在人群中姍姍走過,我很快樂,因為覺得自己很美麗。 但是你瞪著我裸露的肩膀,「呸」一聲,說我「下賤」! 有人來欺負我,你說我「自取其辱」! 為什麼?
  • 起底田園女權,只是欺男霸女,不是真的權利
    她是最年輕的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17歲),也是一位女權主義者。五月天的主唱阿信曾經為女團S.H.E寫過一首女權色彩極其濃厚的歌《Shero》,在歌詞裡,阿信鼓舞女性不再依靠男性,做自己的女英雄。為獨立、平等、自由——女權運動爭取權利。在工業革命和啟蒙思想的影響下,法、英、美的女性幾乎在同一時間挺直腰板,為自己能有話語權而起身奮戰。
  • ——《美麗的權利》讀書筆記
    《美麗的權利》其文章最初在1985年發表於專欄,由龍應臺以筆名「胡美麗」寫成。同期發表的《野火集》針砭時事,行文嚴肅,而《美麗的權利》全然以女性視角出發,潑辣大膽,為女性的平權吶喊。一、20歲,30歲,40歲   專欄文章在當時很受人矚目,但卻時隔八年才出版,因為她說「我可以不聰明,但不可以虛偽」。
  • 周末讀書-龍應臺之「人生三書」
    【《孩子你慢慢來》】這本書裡的龍應臺是一個母親,與生命的本質和起點素麵相對,作最深刻的思索,最不思索的熱愛。它不是對傳統母職的歌頌,它是對生命的實景寫生,只有真正懂得愛的作家才寫得出這樣的生活散文。誰能告訴我做女人和做個人之間怎麼平衡?我愛極了做母親,只要把孩子的頭放在我胸口,就能使我覺得幸福。
  • 女權之辯:真正的女權vs虛假的女權
    自由主義女權則是另一套理論基礎,最早可以追溯到柏拉圖關於「男人和女人應當享有平等的權利」這一理想國中的理念;近代的理論濫觴就是洛克等自由主義思想家的「天賦人權、人人生而平等」,當代女權的哲學基礎來自於羅爾斯的「無知之幕」,大意就是羅爾斯設計了一個思想實驗:我們是幾個準備投胎的受精卵,我們將來是男是女呢?我們是究竟投胎到比爾蓋茨家呢,還是投胎到新德裡的平民窟呢?
  • 沒了女權的世界,女人不過是行走的子宮
    沒有女權、沒有性別平等、沒有男同性戀也沒有女同性戀的美麗新世界。正在向我們緩緩打開大門……打開目前活躍度最高的社交網站——新浪微博,搜索「女權」關鍵詞。你能看到23808299條相關討論結果。啊,多麼美好的,安靜的,美麗新世界。
  • 網絡「女權」不能是「女拳」,女性權利首位是什麼?
    我到現在也不明白,為什麼一定要不結婚或者單身養孩子,才算擁有女性權利。網絡上一直倡導女性權利的一些著名網友,無一不是表現出受過高等教育、背景強大、思想獨立、經濟獨立的樣子。那我想說這些人,可能高高在上慣了,你們的女權太不接地氣了。可能你們也不知道好多女性的婚姻並不是因為愛情,是為了生活。
  • 2020年高考歷史熱點:女權運動
    聯合國從1975年國際婦女年開始慶祝國際婦女節,確認普通婦女爭取平等參與社會的傳統。而婦女節的確立,與女權運動的開展是息息相關的。那麼,何謂女權運動?女權運動又稱婦女解放運動或女性運動,即反對歧視女性,使女性獲得應有的社會地位和權利,實現兩性權利完全平等的女權革命家的一項社會目標或社會運動。
  • 負重前行 ——龍應臺《目送》讀後感
    這次,我帶上了龍應臺的《目送》,這是我在學校「西馬之聲」微信平臺上力薦的一本書,也是我今年寒假布置學生閱讀的一本書,也是曾經令我很震撼的一本書。我不喜歡用電子書,覺得毫無紙質的細膩和油墨清香,所以在不算多的隨身行囊中,這本厚重的有著深淺不一的綠色封面的《目送》就一路伴隨了我,倒也為行李增添了不少的分量。如果有心看書,旅遊的途中閒暇時間倒是真的很多。
  • 喜歡專門看美麗圖片的人,一定要讀一下龍應臺這段語錄,振聾發聵
    當然,我們能夠思考到這一點,也是因為我們讀到了龍應臺的一段語錄。說到這裡,如果大家也是喜歡專門看美麗圖片的人,一定要讀一下龍應臺這段語錄,振聾發聵!文字如下:美麗的圖片所掩蓋的,當然是個哀鴻遍野的人間。
  • 論女權-------(三)自由主義女權
    女權的本質就是平權,而平權是自由主義的核心要義之一,無論今天的女權主義有多少種,理論有多少五花八門,他們的核心價值理念始終是平權,而誕生在18世紀的第一種女權思潮
  • 詳解酷玩實驗室的蛋抹黑女權組織的事實錯誤和忽悠之道
    蛋提到的錢主要是福特基金會,這是一個1988年就經中國國務院批准、在北京設有辦事處的慈善組織,他們不止資助了「女權之聲」,也資助了很多中國政府項目及民政部門、中科院等研究機構、包括蛋的母校人民大學在內的中國高校等等。蛋,你的老師潘綏銘也接受過福特基金會的資助。
  • 如果「女權」是一場霸凌,我宣布不再是女權主義者
    一時間,「冠姓權」這個被討論了幾十年的老問題又一次引發輿論大戰。在部分女權主義者看來,擁有「冠姓權」,是「女權意識覺醒」的象徵。不只「冠姓權」,近幾年,一些極端女權主義者,打著「獨立女性」的旗號到處發(搞)聲(事)。在她們眼裡,男人和女人是對立的存在,本質上是利益的較量。要想不被壓迫,女性必須「站起來」。獨立女性=仇男?
  • Emma Watson - 一位性感的女權主義者
    她曾是著名的童星,《哈利波特》中的赫敏,讓全世界認識了這位英國女孩;她曾是學霸,門門功課拿A,畢業於常青藤名校;現在她是聯合國女權形象大使,為爭取女性在社會中的平等權利盡其所能。喜歡Emma的人都知道,從2014年開始, Emma受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的邀請,開始擔任聯合國女權代言人。 她的題為「He for She"的演講,在全世界引起巨大反響。女權主義,一個過往被曲解為「仇恨男性」的負面名詞,在她的宣傳和倡導下,正在被更多的人重新理解 - 不僅僅是女性權利,而是兩性都應有的自由。
  • 阿拉伯奇想,面紗下的女權...
    阿拉伯女權運動自公元19世紀以來從未停止過。著名的女權運動者如艾敏(Qāsim Amīn),主張女子教育是社會萬事之源,因為唯有女性可孕育男女。他呼籲解放穆斯林婦女,在1899年出版著名的《女性解放》《新女性》等書。20世紀初,夏厄剌維(Hudā Sha『rāwī)領導女權運動,1921年她公開掀開頭巾,踩在腳底,轟動一時。
  • 2020年高考歷史熱點:近代中外女權運動
    (2)辛亥革命期間:1912年,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孫中山順應女權運動和廣大民眾的要求,頒布了《令內務部通各省權禁裹足文》。(3)20世紀初:1901年之後,不裹足會和天足會等組織在中國城鄉競相出現;20世紀之初追求婚姻自由和嚮往新生活的新女性嶄露頭角;女子已開始有了上學堂甚至出國留洋的機會。(4)五四運動後:中國女權運動的發展隨著民主革命的進程不斷發展。
  • 毒雞湯造成另類「女權」,害人害己
    2020年5月,網紅Papi醬在微博上曬出了孩子的姓名,原本應該是一件被人祝福的事情,結果評論區卻一片烏煙瘴氣,Papi醬因為孩子隨父親姓氏被人罵上了熱搜。評論區的奇怪發言讓人大跌眼鏡,甚至出現了"讓孩子隨父姓,就是給男權社會添磚加瓦。
  • 性社會學——女權主義(2)第二波女權主義運動
    直到20世界中葉,雖然大多數婦女們取得了投票權,但歐洲的部分國家,婦女仍缺乏很多重要的權利,瑞士的婦女直到1971年才取得聯邦選舉中的投票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