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店「米其林」,在中國卻連連倒閉,廚師:外國人別定義中餐

2020-12-13 身體幫

世界名店"米其林",在中國卻連連倒閉,廚師:外國人別定義中餐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去吃過名聲響徹中國的"米其林餐廳",不過即使沒有吃過應該也都聽說過。米其林餐廳最初誕生於1926年,而在我們中國開始名聲響亮是從2016年才開始,共有18家餐廳得到一星,7家餐廳獲得二星,唯一一家中國大陸的米其林三星被唐閣獲得。可是經過4年的發展,米其林漸漸的從人數爆滿落到無人問津的地步。想想當年的繁榮景象,提前一個禮拜預約,可能都排不上號,即便進去了,也是人擠人,米其林究竟為什麼變得不再熱鬧非凡了呢?中國廚師一句話揭露真相。

米其林餐廳在入駐國內的時候,打的口號就是星級越高越美味,而一星和三星的差距簡直是天差地別,這個差別不僅僅是口味上的差別,更是價格上的差距。據人們的評斷,一星米其林一定是值得你在飢腸轆轆的時候停下車去品味一番的,二星米其林一定是全國僅有的好廚藝,美食美酒配美景,值得特意去預約,三星米其林可謂是廚師界的神仙打架,精緻的餐食,優雅的環境還有最貼心的服務,即便是要提前一周預約,也是值得的。可以說米其林的地位,那可謂是全世界美食界最頂級的評判標準,簡直可以說是美食界的諾貝爾獎,獲得米其林星級的餐廳,代表著國家最頂級的餐食水準。

可是要說起美食,中國的歷史悠久,地域遼闊,更有著56個之多的民族,中國本身的多樣性造就了中國人民飲食文化的多樣性,比起歐美的西餐,中國的飲食文化更有可挖掘性。中國人不僅愛吃,更愛研究吃,同樣的食材,都能吃出不一樣的花,即便是肯德基和麥當勞這兩個快餐龍頭,從國外進入中國市場,也要根據中餐的樣子適當調整,可米其林不一樣,米其林更多的還是以西餐的標準定義星級,最初的時候中國人聽著名聲響亮,就人擠人的去品嘗,可是吃過之後,才發現與自己幾十年的中國胃不相符,自然米其林就開始沒落了。

中國有很多很多老字號,比如北京最有名的厲家菜,那當年在清朝的時候,可是專門給慈禧太后做菜的,滿漢全席都不在話下,厲家菜最初的主廚那是清朝皇宮裡的御廚,想必流傳百餘年的厲家菜,口味必然是十分好的。可即便是這樣的國菜餐廳,都與米其林失之交臂了。

由此可見,米其林的評判標準與中國菜是背道而馳的。最初的米其林以法國菜為標準,低油低鹽,綠色又健康,正巧中國唯一一家米其林三星的本土菜唐閣做得是粵菜,清淡到極致,也怪不得只有這一家三星呢。

米其林不懂中餐,註定要在中國市場被淘汰,你們覺得呢?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了,如果有什麼好的建議,可以留言告訴我們哦!

相關焦點

  • 中國廚師刀工獨步全球,外國人表示:不服不行
    中餐歷來就有「無刀不成席」一說,要求廚師必須有高超的烹飪技術,還得具備廚師基本素養即會切菜。當然對我們一般的人來說切菜也不是一件得心應手的事,事實上真正的中餐廚師要做到美味與形色達到完美的統一,這也就培養一大批刀工且烹飪技術過硬的中國廚師。
  • 老外評價:中餐廚師是最不會擺盤的,看起來不上檔次
    不僅是視覺盛宴的滿漢全席那麼為什麼會出現外國人評價:中餐廚師是最不會擺盤的,食物看起來不上檔次?這個其實有點像米其林評價中國菜的道理一樣,即:讓外國人評價中餐,他們不了解我們的飲食文化,自然就不能客觀評價中餐了。
  • 首版北京米其林指南23家餐廳摘星 欣和助力中餐走向世界
    欣和力邀廚界"四大天王"聯袂藝術家 帶你領略廚師的藝術發布會現場,欣和特別邀請中國著名的青年潮流藝術家黃玉龍為福樓法餐廳的行政總廚巫瑞哲、拾玖餐廳主理人段譽、北京四季酒店採逸軒的主廚李強、瑜舍酒店中餐行政總廚李冬,打造"四大天王"主題雕塑,呼應本次米其林指南主題"新京藝"。
  • 為什麼中國沒有產生像戈登·拉姆齊、小野二郎這樣的米其林大廚?
    中餐歷史悠久、烹飪方式豐富、菜餚眾多,在國際上享有非常高的盛譽,特別是近幾十年中餐在國外的蓬勃發展,西方人也被這種美味豐盛的菜餚折服。很多西方人不僅吃中餐還開始在家裡烹飪中國菜,購置中餐烹飪專用工具菜刀、炒鍋。
  • 羅朗:可能是最會做中餐的老外
    圖/由被訪者提供一個老外,在中國待了10年,學習中國傳統飲食,各界名流都吃過他做的菜。現在他決定開中餐館,用西餐的方式解讀他認識的中餐。在以美食著稱的廣州,廚師羅朗(Michael Rosenblum)打算在這裡實現他的餐廳夢,在他從美國來到中國生活的第10年。「我希望開一間米其林標準的私房菜館。」
  • 世界各國廚師秀刀工,米其林大廚一塊吐司切80片,中國人看完笑了
    導語:世界各國廚師秀刀工,米其林大廚一塊吐司切80片,中國人看完笑了說到吃,中國是當之無愧的美食大國,不過中餐和西餐對比也是各有特色,西餐比較注重食材的搭配和原滋原味,中餐則比較注重食物的色香味俱全,實際操作過程中,又分為刀工,火候,擺盤和烹飪幾大步驟,今天要說的就是基本功
  • 外國人:為什麼中餐廚刀,沒有像西餐廚刀那樣廣泛使用?
    中國菜屬於世界三大菜系,不同於法國菜和土耳其菜,從廚師手裡處理食材的菜刀也能體現出來,也可以說中餐廚刀絕對不同於世界任何一把廚刀,而西餐廚師手裡的廚刀往往都是功能明確,廚刀和食物對應,所以在很多外國人的廚房中都能找出十幾把廚刀來。
  • 米其林廚師炫耀刀工,麵包切88片,卻被中國廚師用一塊豆腐碾壓
    世界上有各種各樣的餐廳,一般都是以能夠評上米其林星級為榮,只要是能夠掛上「米星」的餐廳,不僅是環境和硬性條件出眾,更重要的是米星餐廳裡的大廚手藝,這種米星極餐廳的大廚,不僅僅是能夠做出美味的佳餚,刀工也是一流的,我們都知道一道菜的味道固然重要,是呈現在顧客面前的形與色也是非常重要的
  • 米其林餐廳還敢「歧視華人」,看看這些外國菜品,能比中餐好吃?
    德國一家米其林餐廳主廚因在「臉書」上寫復工通知時,聲明「不歡迎中國人」就餐,引發種族歧視指控。米其林指南官方發布聲明稱,已將這家餐廳從官方網站的推介榜單上移除。據德國《萊茵郵報》報導,德國西部城市杜塞道夫的米其林星級餐廳「Im Schiffchen」主廚Jean-Claude Bourgueil是德國最有名的廚師之一,他於5月12日在自己的「臉書」主頁上宣布,「我們將從星期五開始重新營業……不歡迎中國人!!!!」
  • 米其林大廚秀刀工一塊麵包切100片,中國廚師竟然將它切成漁網
    喜歡吃美食的人對廚師圈多多少少都有些敏感,就比如說他們廚師圈內近日來最流行討論的問題。中國大廚與米其林大廚相比誰更牛一些。據說米其林曾經是做輪胎生意的,然後因雜誌報導而轉戰美食行業,一條長土司可以被米其林廚師切成80片左右。但是這種到刀工上的展現我們中國廚師又怎麼隨它放肆。
  • 怎麼形容中餐廚師的刀法呢?中餐廚師刀法都有哪些技巧?
    「絕無僅有」、「獨一無二」,怎麼形容中餐廚師的刀法都不為過,太厲害了。可以總結為獨步世界三大「奇」:第一「奇」,極致的簡單。坊間流傳外科醫生「一把刀」的稱呼,緣起於中餐廚師的切菜刀。兩者有一點相同,只用一把刀,幹完手上活。中餐菜刀,大方片,背厚刃薄,前削後剁中間片,一把刀搞定所有菜。
  • 外國人:中餐和日本料理哪個更美味?瞧瞧外國網友怎麼說
    中餐文化歷史悠久對日本料理的影響不言而喻,比如我們吃飯的筷子,榨菜,以及麵條等等。不同的是在日本料理中對海產品運用嫻熟,在口味上也和中餐不一樣。那麼中國菜和日本料理那個更美味?中國菜在quora就有外國人提問道:哪一個更美味,日本料理還是中國菜?Which one is more delicious, Japanese food or Chinese food?
  • 中國菜那麼牛,為什麼外國米其林餐廳卻很少見?網友:看不下去了
    說到飲食,我們知道中國菜、法國菜、土耳其菜被稱為世界三大菜系,中國菜樣式多,而且從來不缺美味的菜餚,這麼好的中國菜,有小夥伴就發現在米其林餐廳卻很少見到中國菜,這是為什麼呢?米其林餐廳大家應該聽說過,時至今日,米其林指南已經成為了頂級吃貨們的「美食聖經」。據統計,米其林餐廳收錄了歐美亞等多地方餐廳,一共有2241家。
  • 米其林廚師眼中的世界百大廚師是誰?哪幾位在中國開餐廳?
    編譯:Juliette Zhu 圖片來源:Le Chef官網/餐廳官網 如今餐飲評鑑可謂琳琅滿目,「米其林指南」的每一屆發布都會引發餐飲焦點,近年來「世界50最佳餐廳」和關注全世界主廚與重度美食愛好者的「OAD」也紛紛躍上世界餐飲舞臺,不斷創造新的美食話題
  • 外國人對中餐的偏見
    就像很多留學生出國之後才更愛國一樣,我也是在一個遍布西餐的環境裡愛上中國美食的。我住的學生宿舍中有一個法國女生,我常常讓她試試我學的菜,有時候也會一塊聊聊對中餐的看法。我吃了二十多年中餐,卻發現自己除了好吃什麼都說不出來。對中餐的「觀念」我幾乎是從頭學起的。雪梨的中餐館很多,日常吃的中餐小館子主要是賣各種麵食,以麵條和餃子為主。
  • 老外學做中餐,看過菜譜之後,罵中國廚師「不誠實」,理由太好笑
    這兩年伴隨著中國的崛起,中國文化也被全世界人民所熟知,很多外國人對於中國文化非常的感興趣,以前國外的唐人街,只是中國華僑的聚集點,現在卻成為了外國人體驗中國文化的一個場所。而中國文化中,中餐的歷史很悠久,我們沒有西餐的規矩那麼多,但是注重的是一種味道,都說千人百味,就算是同一道菜,在不同的人手上,也會有不一樣的味道。痴迷於中國文化的老外們,也非常想學做中餐。我們通常學做菜的時候,會參照一些菜譜,但是老外在看過中國的菜譜之後,大罵中國廚師,認為他們「不誠實」,其實說出理由之後,又太好笑。
  • 外國人吐槽:中國菜太難學,瞧瞧他們都是怎麼說的
    學炒菜的小孩隨著中餐在國際大賣,很多外國人都開始學做中國菜,因為很多外國人都覺得中國菜比他們吃的漢堡、肯德基、薯條等更健康也更美味,唯一擺在老外面前的問題就是中國菜太難學了,為此很多外國人也是吐槽不斷。
  • 外國人眼中「最有味道」的中國菜,中國廚師,你不知什麼是美味
    中國地大物博,一切皆可食,在飲食上也因地域不同有著不同的飲食習慣,「八大菜系」各有不同,色香味型樣樣俱全,在領略美食口感的同時,還是賞心悅目的藝術品。現在中國菜慢慢正被外國人所接受,遍布全球的中餐廳就是最好的例證,菜品烹飪進行了改良,更多的加入本地的元素,但是有些中國菜,外國人無法接受,表示是「最有味道」菜,甚至有的國人也不吃。
  • 馬來西亞中餐廚師:跳脫傳統口味 融入創意元素
    中國僑網1月6日電 近日,馬來西亞《星洲日報》刊登文章,介紹了馬來西亞柔佛州新山的一家融合了創意元素的中餐店,和老闆從業20年間,為了將不同餐飲文化帶入新山所做的努力。
  • 世界十大名廚新排名,華人廚師要上位名單公布
    中國烹飪大師,中國烹飪協會副會長。世界御廚協會亞太區副主席。北京大董烤鴨店董事長兼廚藝總監。「分子中餐」創始人。中國烹飪界第一位取得北京工商管理大學「MBA學位」的廚師。大董16歲跟隨中國烹飪大師高炳義學藝,一學就是8年,這八年他給師母倒過尿盆兒,給師傅端茶倒水,洗腳。更像是一位全職傭人。那個年代學藝本身就是這樣,所以咱們現在真是幸福多了,起碼不用「倒尿盆兒」!還有工資拿,所以說現在的偶們真的是灰常的幸福鳥!說道大董師傅就不能不提到他的「北京大董烤鴨店」那裡不只是提供像全聚德一樣聞名世界的烤鴨,還有創意中餐和分子中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