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轉體式屬於瑜伽練習中的經典體式了,既稱得上經典,必然是經過無數練習者親身試煉後給予充分認可的。毫不誇張地說,不論你處在練習的哪個Level,扭轉體式都能給你想要的。
初次在瑜伽課堂上體驗扭轉體式的同學,基本上都會有種心口鬱結一鬨而散、整條脊柱瞬間回血的感覺,沒錯,這就是扭轉的妙用之一:滋養脊柱,釋放情緒。
我們的脊柱連接著頭顱和骨盆,是保持軀幹直立的支柱,為了幫助我們頂天立地的活著,它真的是蠻辛苦的。再加上有的朋友們懶得動,脊柱也變得又累又懶,缺乏活力和彈性,甚至被低頭族壓到彎的變了形。
扭轉體式的好處:
當我們做扭轉時,脊椎被拉開、滑動,將淤積其中的壓力和情緒釋放出去,而當我們扭轉復位時,椎間盤會快速產生滑液,血液循環也會加快,脊柱就像瞬間被做了一次spa,那種舒服感,嘖嘖,體驗過的都懂得!
還有的同學反應做完扭轉體式後,便便很通暢,這是一方面是由於腹髒被按摩到,另一方面也是消化系統高速運轉的結果。其實,不光是消化系統有反應,整個人都會變得「靈敏」起來。這是由於在扭轉體式中,我們的中樞神經得到了激活和刺激,可以提升身體各器官的工作效率。
扭轉原理
扭轉體式很多時候也會被作為一些高難度體式的熱身體式,可以幫助我們更快打開身體。這是什麼原理呢?
我們從肌筋膜的角度來看,和扭轉體式關聯最緊密的肌筋膜線就是螺旋線了,這是一條極其複雜的筋膜線,身體上左右各一條,交叉起來,就像嫦娥的飄帶在身前系住了一樣(是不是很形象)。
螺旋線是負責我們在運動過程中動態穩定的筋膜線,說的白話一點就是讓你在跑步、跳躍、跳舞等等各種動態狀態下不會失去平衡摔倒。並且螺旋線和其他筋膜線多有關聯,皆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係,這就讓我們不得不多多關注它。
若要維持螺旋線的健康,就需要不斷改善和維持它的力量、長度、滑動、彈性和適應性。扭轉體式是對螺旋線最友好的體式了,我們看一下扭轉體式的姿態就可以看出來,它的運動力線沿著螺旋線展開,腹斜肌的力量在得到加強、肩胛骨和脊柱的彈性與穩定性也在得到鍛鍊,這可以使螺 旋線被極大程度地激活與調用。
因為螺旋線關係著整個人體的動態穩定運動能力,通過扭轉體式對其加強便是激活身體、提升整體運動效率的快捷途徑,這就解釋了上文中為何扭轉體式可以幫助我們熱身和進階的問題。
做扭轉體式時的注意事項:
總之說了這麼多,其實就是想告訴你:扭轉體式非常好,快去練習吧!但是同樣老規矩,練習之前還是要囉嗦一下注意事項:
放掉眼睛的控制權。很多同學一做扭轉,身體有沒有轉不重要,先把眼睛和頭轉過去,這是完全相反的順序。扭轉自下而上。扭轉的順序,要從腰椎到胸椎再到頸椎,自下而上,感受身體內在的螺旋。先創造空間再扭轉。我們在擰毛巾的時候,如果直接擰,就很難擰乾淨,而先把毛巾拉長再擰就會擰得更加深入。那麼扭轉也一樣,一定是先把脊柱拉長再扭轉,你的扭轉才不會被卡住,並且可以更加深入。上面所說的注意事項中前兩點很好理解,第三點我們再進一步分析下。
為什麼延長脊柱有助於高效扭轉脊柱
當我想要鼓勵你做一個中立的脊柱時,我不會經常說「挺直你的脊柱」。挺直或平坦的脊柱與脊柱的自然雙s曲線不是一回事。一般來說,挺直你的脊柱除了只會損害你的呼吸是沒有任何幫助的。然而,我們真正想要挺直脊柱的時候是在脊柱扭轉的時候。當我們拉長脊柱時,我們最終必須將其拉直,從而產生兩種有助於安全扭轉運動的效果:
通過腹腔加壓使脊柱變長降低了椎間盤的內部壓力。這種壓力的降低,加上在扭轉過程中壓力的增加,產生了泵動,增加了椎間盤內的養分交換。隨著軀幹的延長,脊柱彎曲的變直使所有的椎間關節更靠近發生扭轉的平面。在扭轉的平面上,你越對齊你的椎間盤,由扭轉產生的壓力就會越均勻地分布在整個盤上,從而保證它們的安全。現在就試試:拉長和壓縮你的脊柱
找一個舒適的交叉腿的坐墊、坐墊或椅子。伸展你的脊柱,讓你的頭頂浮起來。吸氣,讓你的左臂上浮。同時,用你的深層核心肌肉(腹橫肌和骨盆底)給你的腹腔加壓。這會拉長脊柱,使其自然的s形曲線變平。如果你覺得這個延長動作很困難,你可以用右手按住地板或一個磚塊來幫助它。拉長的感覺就是你的頭頂向上翹起的感覺。呼氣時,左手放低到另一側的膝蓋。從左髖向右肩胛骨旋轉。隨著每次吸氣,再次拉長脊柱,確保減少當我們坐下時容易發生的前屈。這對於將壓縮均勻地分布到每個椎間盤的所有部分是很重要的。隨後進行每次呼氣,加深扭轉,輕輕均勻地增加壓力。當你交替壓縮和解壓縮脊椎時,想像廢物在呼氣時從椎間盤中逸出,營養物質在吸入時分散到椎間盤中。在5-10次呼吸後,回到吸氣的中心,在另一邊重複。
#體育運動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