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餘秀華:我也有想法沒有表達出來,做真實的人很難

2020-12-13 騰訊網

「當愛一個人時,靈魂是在上升,不是沉淪」

很多讀者早早在演講大廳外排隊等候。坐得滿滿當當的人群中,有一位男讀者站起來提問後不忘大聲喊,「餘秀華老師,我愛你。」這個大型追星現場的主角,不是娛樂明星,也不是青春文學「偶像」作家,而是一位詩人。

11月15日,詩人餘秀華來到成都文軒BOOKS書店,做了一場詩歌分享會。雖然吐字發音有點艱難,但她妙語如珠,幽默風趣,多次逗得現場哈哈大笑,掌聲雷鳴。

五年前,一首《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刷爆朋友圈,餘秀華一夜之間火遍大江南北,之後出書也是一本接一本。餘秀華這次來成都,帶來的就是她第一部詩集《月光落在左手上》新版、她的首部散文集《無端歡喜》、詩集《我們愛過又忘記》。《月光落在左手上》2015年出版後呈現熱銷態勢,至今銷量已經近40萬。有人說,這是中國新詩自海子以來,單本詩集銷量最好的。餘秀華的經歷還被導演範儉拍成了紀錄片,斬獲了國內外多項大獎。日本《朝日新聞》兩度報導了她的事跡,瑞典方面也有人邀約她去做詩歌分享會。據出版社透露,餘秀華的作品英文版已授權美國出版公司,預計將在2021年9月上市,由企鵝出版集團發行。

出名帶來的好處實實在在:比如經濟條件的改善和自由度的提升。有了錢,她給家裡修了新房子。跟前夫離婚時,對方要錢,她也能拿得出。雖然現在,愛情是會讓她苦惱的課題,但對目前的生活,「雖然還是有很多麻煩事」,她總體是滿意的。

熱鬧背後,餘秀華要面對日常瑣事,生活的艱辛。在採訪之餘,她無意間提到,買的書架在家裡還沒組裝,「圖紙並不複雜,但是我的手不靈便,裝不好。」父親年紀大了,1996年出生的兒子,已經大學畢業參加工作,平時不在家。

「我首先是個人,然後才是個詩人」

19歲的餘秀華,被父母安排結婚。走過了一段痛苦的婚姻生活後,2015年,她主動把婚離了。在紀錄片《搖搖晃晃的人間》中,餘秀華表現出對離婚很決絕的態度。提到她很「勇敢」,餘秀華頭擺得很厲害,「不不不,其實我不勇敢。我糾結了很久。如果我勇敢的話,我那婚早就離掉了,也不會拖了那麼多年,承受那麼多痛苦。」

如今,她慶幸自己把婚離了,「如果我沒離婚,那我現在面對的壓力,還要加上他的那一部分。」離婚最大的原因,她提到「孤獨」,「比如當我遇到難處的時候,我的前夫的第一反應肯定是說我的不對,說我做的不夠好。我想,他也不是不願意幫我或者理解我,而是他沒有那個能力,沒有那個理解力。很孤獨。」

成名必然會帶來一些困擾。2020年國慶期間,餘秀華發了一條微博:「國慶假期期間來訪者概不接待。特別是『順道』來看我的人!我可不是誰消遣的對象。」

可貴的是,她寫作的心態很穩,對名利看得透,「就寫詩來說,永遠不要拋棄掉初學者的心態。一旦有那種『我是大咖』那種心理,一個詩人就基本完蛋了,寫不出什麼東西了。」

「詩歌會一輩子都是我的拐杖。人會有很多焦慮,會有被拋棄和拋棄人的時候,什麼都靠不住的時候。但詩歌不一樣,當你需要它的時候,它就在那裡,它一定會出現。你不需要它的時候,它就靜靜地待在一邊。詩歌是很美好的存在。」但對詩歌的這份信賴,餘秀華也並不想誇大。

有讀者提到,比起前期的作品,成名之後的詩作,風格變得沒有那麼多強烈的衝擊力了。餘秀華這樣回應,「這幾年,沒有了婚姻的羈絆後,我還是輕鬆了太多。沒有壓抑,就沒有爆發。但是,人的生活,不是為了寫作而準備的。也許,我之後寫的作品會很平庸。試想,誰會願意天天掙扎在生命的死亡線上,去成全別人對文學作品的要求?我認為,這是生命的本末倒置。我寧願平庸,也不願犧牲生活來換取詩歌。我首先是個人,然後才是個詩人。生活永遠比文學重要。生活應該放在寫作前面。沒有生活,就沒有詩歌。」她又提到海子,「我挺希望海子是活著的,哪怕是平庸地活著。」

「能當上鍵盤俠剋星,是不怕惹麻煩」

餘秀華似乎有獨特的上熱搜技能,隔三差五就會在微博上製造一些波瀾。2020年,餘秀華因「表白李健」、參加某短視頻平臺活動讀詩、關於詩歌尺度的討論,幾度登上微博熱搜榜。餘秀華特別善於在網絡上跟人言論交鋒,遇到難纏的人,毫不客氣回懟,被稱為「鍵盤俠剋星」。對此,她笑著說,自己之所以能夠「制服」鍵盤俠,是因為自己不怕惹麻煩。「小人還是很多,這也沒辦法。不過還好,我現在儘量克制,不在網上罵人。」說她發言「犀利」,餘秀華糾正記者,「應該說是『準確』。一個人能不能把話說準確,這是一種思維的能力。」

在愛情等話題上,餘秀華說話風格「很猛」。但談到文學本身,她馬上轉換到非常嚴肅認真的語調和神情。她的很多文學觀點很有見地。比如有人問她文學方面的話題,她非常真誠地回答,「任何寫作,要求我們有寬廣的知識面,取決於思考的方向、能力、深度。如果思考不夠深刻,那麼語言也往往是平庸的。同時,很多人能說得特別好,但是寫不出來。這說明,思想和語言還是有一定差距的。」

有讀者問她,寫作遇到卡殼或者瓶頸期,是怎麼處理的?「不好意思,截至目前,我還沒遇到真正意義上的創作瓶頸。我寫詩不是因為有靈感才寫,而是當我覺得自己好像有點荒廢時光,要不要寫一首詩?我就打開電腦去寫了。」

愛情是餘秀華詩歌的重要主題。對待愛情,餘秀華依然像一個情竇初開的小女生,「跟簡單喜歡一個人不一樣,愛一個人,就變得很著急,同時又小心翼翼。愛情必然伴隨著痛苦。因為愛情會面臨很多具體的問題。會面臨很多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而且,愛情這個東西,就是很『賤』嘛。你去追的時候他跑掉了。等你走了之後,那個人又捨不得,反正就總是不在一個頻道上。有時候我覺得,最幸福的時刻,就是沒有愛情的時刻。」

會有一個「再也不渴望愛情的時刻」的到來嗎?「應該會有。但我也怕這個時候到來。因為那樣的話,就意味著我就是個老太婆了,真的老掉了。當想愛一個人的時候,靈魂是在上升,不是沉淪。這也是為什麼我愛過那麼多男人,我並沒有自我羞恥感的原因。能愛人,說明生命力還很旺盛。」

「哪有那麼多男性給我靈感啊,想得美」

如果不外出,也不喝酒,餘秀華平常的一天,「八點就起來,澆花。」她喜歡養花,「了解每一朵花的習性,每天觀察它的變化。今天這個花要澆,明天那個花要澆。」澆完花,洗衣服,掃地,「這些搞好了就喝咖啡,看書。」周末兒子回家來,偶爾兩人聊聊,看到網絡上有關於餘秀華的新聞,兒子也會安慰她。

餘秀華對成都這個城市,印象很好,「我個人覺得比武漢好。這裡適合生活。」她也想去川西高原,看看雪山,「但我一個人不方便去,身體還是受限。希望有機會有朋友能帶我去。」她又說起成都男性的優點,比如尊重女性,「成都的詩人,很多我都認識。畢竟圈子就那麼大。成都的男人,對我還不錯。有時我想,不如搬到成都來。可惜我沒有這個條件。」

有一位男性讀者提到,很多男藝術家會有一個女性繆斯。於是問餘秀華,「怎樣的男性最會給她帶來靈感?」餘秀華說,「靈感,主要是我自己給的。是我自己在用心體會這些不靠譜的男人,寫出來的。不靠譜的男人,被靠譜的女人認真體會,才會產生詩歌。哈哈。其實,靈感的來源,更多的是來自場景,一朵花,一個場景,一首印象等。靈感,是人的所思所想,慢慢匯聚到一個臨界點產生的。哪有那麼多男性給我靈感啊,想得美!」

「敢說」的背後要承擔很多東西

社交網站上的餘秀華,懟鍵盤俠,一懟一個準兒。她說,反正我不怕惹麻煩。有時候遇到「槓精」,針對詩集的名字開槓:為啥月光一定要落在左手上?而不是右手?餘秀華笑了,「這還真有說法。因為我是用左手寫字。」她不追劇,也不追綜藝,但是愛看小視頻。尤其是關於生活、美食類的。最近她在手機上看減肥妙招,不讓吃這不讓吃那,尤其是不讓吃碳水,「我根本做不到。昨天我覺得要減肥,結果我今天吃了好幾個包子。哈哈!」又說,刷小視頻有時候不節制,浪費了很多時間。「以後還是要克制這種網癮。」記者在採訪中提醒她要少喝酒,愛惜身體,她表示接納,並對詩酒之間的關係有一番見解:「有人說,煙出文章酒出詩,其實不可能!喝酒喝得暈暈乎乎的,寫啥詩?!我覺得那些喝酒很多的人,都和我一樣,就是精神空虛。精神空虛無所寄託,只能喝酒。」

餘秀華說話風趣幽默,有足夠的自信,並且在談話中,也不諱言自己這份自信,「其實我覺得我這個人長得不算特別醜。我現在這個樣子,主要因為我以前生過一場病嘛。」有人提到另外一位曾經流行的詩人,其詩跟餘秀華的詩,都很「純真」。餘秀華提醒他,「你不要把我的純真和他的純真混為一談。這是不一樣的。」

「假如我不再愛任何人,心如死灰也很可怕」

記者:前段時間看你在抖音裡,在採訪鏡頭前,能發現你喝酒很多,因為一段愛情出了問題,非常痛苦,覺得生活沒意義,想自殺。狀態不好,以至於讓人擔心你可別陷入抑鬱了。現在看你狀態好多了。當時在痛苦中,寫詩能緩解一些痛苦嗎?

餘秀華:那段時間心裡很不舒服,不要說寫詩,啥也做不成。前幾天還真有朋友電話我,建議我去看看心理醫生。其實我現在已經走出來了,我頂多就是頭偶爾嗡嗡響。有時候會有一點幻覺。去看看醫生也行,跟專業人士多交流,是好事兒。

記者:你要少喝酒,多寫詩,充分發揮你的天賦啊。

餘秀華:我的才華已經用得夠夠的了,不用也行了。酒確實要少喝。前段時間喝酒太多,都發胖了。我要減肥了。

記者:你對愛情的追求和表達,都很直率。這是很少見的。

餘秀華:我對愛情是很執著,但是人家不理我,讓我覺得真的對不起自己。一次又一次總是很丟人,但我覺得這也是生命還熱情的一個象徵。假如我不再愛任何人,那就是心如死灰,也很可怕。

「我也有想法沒有表達出來,做真實的人很難」

記者:很多年輕女讀者將你的坦率、敢於表達自己的態度當成榜樣。

餘秀華:其實還好吧,我也有想法沒有表達出來,很多想法不敢說。我覺得這些女孩看到的是一個表象,『敢說』的背後要承擔很多很多東西。很多時候我也會覺得,做一個真實的人真的很難。

記者:你曾經說,相比女性看男性角度比較多維度,男性看待女性的角度就比較單一。對此,你可以具體展開多談一下嗎?

餘秀華:女性對男性的第一印象即使不太好,但是她覺得還可以聊聊深入了解一下。而有的男性如果第一印象沒覺得太好,就很可能不會了解下去。這是兩個性別之間的差異,我也不知道為什麼。男人哪怕很差,他都覺得自己還行。女人活成仙女,都還是對自己有要求。這種性別優勢心理,從何而來?我覺得這跟社會從古到今的發展脈絡有關係,曾經男尊女卑的社會心態造成的影響。想要解決社會長期存在的性別偏見問題,也很難。我們能做的就是獨善其身,能獨善其身,都很不容易了。

記者:現在社會女性大齡單身青年很多,她們不會為了結婚而結婚,但同時這個群體也感到各種壓力。對這種現象,你有怎樣的看法?

餘秀華:大齡單身女性會遭受到各種壓力,這些都是很自然的。其實,不結婚會有壓力,結婚了也會有壓力。人活著都是有壓力的。每個人都會因為各種原因產生壓力,一切都看你自己的選擇,還是尊重自己內心的意願。話說回來,這些年,社會對大齡單身女性還是越來越寬容了。

記者:前段時間有一個討論是關於來自貧寒家庭的女孩兒,父母辛辛苦苦供養讀完大學,一畢業就結婚當家庭主婦。你是怎樣的觀點?

餘秀華:一個女孩子,父母供養得那麼辛苦,特別是一些獨生子女,大學畢業或者研究生畢業甚至學到博士,就在家當個家庭主婦,學那麼多知識有什麼用呢?當然,這也沒有辦法說到底是對是錯,要尊重每一個人自己的選擇。只是我個人不太理解,對於具體的女性個體來說,也太虧了。

「好詩沒有固定標準,詩歌審美也不必相同」

記者:還記得是什麼時候寫第一首詩的嗎?

餘秀華:我小學寫過一首,初中寫過一首,那就是最早的。高中課本裡面有一首詩歌叫《望星空》(郭小川的詩),另外還有艾青的詩,都讓我對詩歌更有感覺了。

記者:知心朋友多嗎?

餘秀華:幾乎沒有。就算有,也是酒肉朋友。落難的時候是沒有人幫你的。我認為,很多人能做到錦上添花,很難做到雪中送炭。

記者:你的讀者很多是年輕人,你兒子看你的詩嗎?你們之間聊天都聊什麼?

餘秀華:我不知道兒子看不看我的詩,我們不會聊這些,但他有沒有偷偷地看我也不知道。我和他沒怎麼聊天,他禮拜天才回家一下,如果加班就不回來。回來就看手機。他也不關注我網上那些事。有時候我也跟他說,他還是會安慰我。我對他也沒什麼要求。我也不催他談女朋友或者結婚。婆媳關係可難搞了。我真的怕婆媳關係搞不好。

記者:我看過你的小說《且在人間》,你以後還有寫小說的計劃嗎?

餘秀華:我當時寫小說是為了練字體,不是為了發表,沒想到後來還用上了。我還會繼續寫小說。只是還沒有開寫,這段時間更多的在看書。

記者:你都讀什麼書?

餘秀華:我看的書中,只有百分之一是詩歌。我更喜歡讀小說、隨筆、歷史等。

記者:我關注了你的抖音,你很真實。

餘秀華:我的抖音,我的媽呀,我都不會拍。拍得很粗糙。不像別人,還要講究鏡頭啊場景啊,我就一個鏡頭,對著我自己拍。我還不修邊幅。哈哈。

記者:我在網上看到你讀自己的《我愛你》那首詩的視頻。很動人。「巴巴地活著,每天打水,煮飯,按時吃藥/陽光好的時候就把自己放進去,像放一塊陳皮/茶葉輪換著喝:菊花,茉莉,玫瑰,檸檬/這些美好的事物仿佛把我往春天的路上帶/所以我一次次按住內心的雪 /它們過於潔白過於接近春天…… …… 」

餘秀華:那是我發在公眾號上的一段視頻,我都忘了發抖音上了。

記者:你讀關於你的詩歌評論嗎?

餘秀華:我看不懂那些學者的語言。每個評論家有自己的一套理論體系和結構,他們把所有東西放進去解剖。在我看來,評論和寫作,一點點關係都沒有。

記者:如今,寫新詩的人很多,但要擁有很多讀者,並不容易。你的詩有很多人喜歡。把詩寫好,並且讓讀者喜歡,有什麼訣竅嗎?

餘秀華:我認為,寫詩既不能太直截了當,也不能過於晦澀。你要想辦法把你寫的東西找到一個平衡點,一個語言的平衡點。

記者:在你看來,怎樣的詩,才是一首好詩?

餘秀華:好詩沒有固定標準。每個人的審美標準不一樣,詩歌審美也不必相同,如果只用一個標準來看詩歌,文學就沒有百花齊放的可能性。

記者:我知道你在成名前,在詩歌論壇上結交很多詩友。現在還跟那些詩友來往嗎?

餘秀華:偶爾還是會跟他們聯繫,但確實交流變少了。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為現在每個人都有公眾號,詩友之間互動少了,不像以前是論壇上交流的真摯氛圍了。另外,人心畢竟還是複雜,不知不覺大家好像有隔閡了,也不太可能一直保持從前那種親密,走著走著很多就散了。

來源:封面新聞,作者:張杰 甘昕禕 葉志虎

-END-

歡迎分享到您朋友圈

北京文藝網

影響世界 文藝的力量

相關焦點

  • 餘秀華:我也有想法沒有表達出來,做真實的人很難
    有讀者提到,比起前期的作品,成名之後的詩作,風格變得沒有那麼多強烈的衝擊力了。餘秀華這樣回應,「這幾年,沒有了婚姻的羈絆後,我還是輕鬆了太多。沒有壓抑,就沒有爆發。但是,人的生活,不是為了寫作而準備的。也許,我之後寫的作品會很平庸。試想,誰會願意天天掙扎在生命的死亡線上,去成全別人對文學作品的要求?我認為,這是生命的本末倒置。我寧願平庸,也不願犧牲生活來換取詩歌。
  • 餘秀華:我也有想法沒有表達出來做真實的人很難
    有讀者提到,比起前期的作品,成名之後的詩作,風格變得沒有那麼多強烈的衝擊力了。餘秀華這樣回應,「這幾年,沒有了婚姻的羈絆後,我還是輕鬆了太多。沒有壓抑,就沒有爆發。但是,人的生活,不是為了寫作而準備的。也許,我之後寫的作品會很平庸。試想,誰會願意天天掙扎在生命的死亡線上,去成全別人對文學作品的要求?我認為,這是生命的本末倒置。
  • 不顧輿論堅持寫「黃詩」,餘秀華可敬還是可恥?網友群嘲她褻瀆文學
    世人不理解,那我就理解自己沒有人能理解餘秀華詩中所表達的意思,她的詩歌仿佛她本人一樣,原本也不會被世界以美好所擁抱,她的代表作《穿越大半個中國去睡你》,多麼的粗陋不堪,絲毫沒有其他詩歌給人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之感,卻又那麼的貼近人生,那麼不具有文學色彩的詞,卻是日常生活的常用語。
  • 餘秀華成現代情詩之母?網友大罵是「黃詩」,專家:你們不懂文學
    餘秀華把內心所想寫下來,寫成日記,或寫成詩歌,這是很多學生時代文藝的少男少女的行為,38歲時的餘秀華,也還是這種想法,在寫過無數詩歌之後,終於在自己快四十歲的年齡時一舉成名,《詩刊「現代情詩之母」,在文學界紅極一時,但餘秀華終究還是沒躲過「人怕出名豬怕壯」的現實,她的詩也被眾多人看成是「黃詩」,甚至有人認為根本不是詩。
  • 詩人餘秀華色解唐詩:性愛文學的又一次展現
    詩人餘秀華一句「白日依山盡,你就白白地日啊」引來譁然一片。有人因為神聖的唐詩被「色解」,怒不可遏;有人拍手稱快,說是婦女思想解放的的典範;還有人認為是又一次了無新意的炒作。筆者看來,只不過是中國性愛文學的又一次展現,無需大驚小怪。
  • 44歲的餘秀華:那個還在為了愛情酗酒的可愛女人,她很真實
    賜我不會消失今生記憶的來生,第一個遇見的就是你。賜我美麗健康,賜我才華如初。賜我乾淨如玉,賜我沒有哀傷。對於比較有活力的姐妹,顏色上可以選擇山楂色,更加襯託皮膚的白皙,凸顯牛奶肌。同時搭配一款顏色清淡的闊腿褲,看起來超A,這樣搭配去朋友聚會,焦點一定都聚集在你的身上,美不可言。但凡有點文學素養的人都知道這很明顯是「借代」,不過是借李健來訴說一下自己內心的感情。
  • 餘秀華的詩雅俗共賞,卻被批評是「黃詩」,她怎麼就那麼難?
    不出意外,大家對於餘秀華的討論又開始興起了,而這一次對於她輿論的焦點仍舊還是在她的詩歌上面。隨著餘秀華被越來越多的人熟悉,她的詩歌影響力越來越大。餘秀華那些雅俗共賞的詩,卻被批評成了「黃詩」,說實話,聽到這樣子的形容,那些餘秀華的粉比們肯定是又要替她喊不公和心疼了吧。為什麼大家承認她的詩就那麼的難呢?到底她的詩裡是因為句子的不夠完美而被貶低了嗎?其實不是,餘秀華的詩很好,正因為她的詩具有衝擊力,所以才被會形容成是黃詩,是不完美的詩。詩歌向來是代表著一切對於文學的美好,我們習慣了用它來描述完美的事情。
  • 農民女詩人餘秀華,感情經歷坎坷,她說:我的夢中情人是李健
    她前往荊門市一處乞丐聚集的地方,她學著其他乞丐的樣子,在面前放了一個破碗,她試圖跪下去裝可憐,可是最終她沒有成功,她覺得這樣做太傷自尊,最後她灰溜溜地回家了。為了謀生她想到了寫作。她憑藉著自己的文學功底,開始了漫長的寫作訓練,幾年間她寫了2000多首詩,她一邊學習一邊寫作,成功開始離她越來越近。
  • 餘秀華:老天,你在種我的時候,是不是也漫不經心
    從前一眼望不頭的黑暗,如今都已經煙消雲散,前方還響起了光明的前奏——然而,縱然再明亮,餘秀華的身體也無法修正,她的口齒依舊不清,她的腳步依舊零碎,她的人間夢依然搖搖晃晃,得不到確定。這首《點種》寫的是一次尋常的春種,花生只在一個寒暑就能完成一次盛放,這讓餘秀華十分羨慕,她多想自己也能回爐重造,就像被父親投進窩裡那般簡單。人生再來一次的想法,誰都在心底萌芽過。
  • 紀錄片《搖搖晃晃的人間》背後,飽含的是餘秀華艱辛搖晃的人生
    上網時,女兒的姥爺總會把看到的教育資訊發給我。這天,他又發來一條,關於中小學語文的重大改革,以及語文閱讀的重要性。慢慢滑動屏幕到末尾,竟然看到八年級必讀經典書目中赫然出現《搖搖晃晃的人間》,作者餘秀華。餘秀華是誰,想必常逛網絡的文學愛好者都知一二。
  • 餘秀華的單身生活
    人們說我有名氣了就離婚,忘恩負義。這沒有什麼可爭辯的,人們要觀看我的生活。我總是憐憫地看著對我議論紛紛的人,他們有沒有足夠認真地對待生活?」「離婚後,生活有什麼變化嗎?」這次從湖北省鍾祥市橫店村來到北京,為自己的新書——首部散文集《無端歡喜》做宣傳,餘秀華再度面對這類話題,露出了不願再做過多說明的神情。
  • 當代詩壇的雌雄雙傑:餘秀華嗜「睡」、郭金牛如「醫」
    生活中每個人都是詩人,只是沒有表達而已。我們和餘秀華和郭金牛之間所相隔的,並不是文學的鴻溝,而是對生活的遲鈍不覺。我們缺乏那種類似於頓悟的詩感。我們心裡沒有詩,吻只是觸碰,畫只是顏料,酒只是有毒的水。我們心裡沒有詩,沒有人喜歡那張叫做「山」的三角臉,沒有人喜歡那具叫做「山」的無頭屍體。
  • 餘秀華寫給馮小剛的情詩,只有4個字,網友評:有一種秀叫餘秀華
    對於這首詩想表達什麼意思,北島先生倒是沒有解釋過太多,但不少詩迷卻認為這是一首涵義很深的作品。大家想出了數種理解方式,比如有人說生活不就是一張網,各種人際網,將我們網在裡面。甚至有人寫了幾千字的文章來解釋這個只有一個字的小詩。當然,也有自認為理智的朋友認為,這些人也太能過度解讀和聯想了吧!這比當年我們上學時做閱讀理解,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還想得多!
  • 色解唐詩「白日依山盡」的餘秀華,雙重視角解讀她與她的詩
    ,餘秀華是生命的詩歌,而不是寫出來的充滿裝飾的盛宴或家宴,而是語言的流星雨,燦爛得你目瞪口呆,感情的深度打中你,讓你的心疼痛。「正派」認為:餘秀華是有才的,她的作品是小情調中的佼佼者,也是詩壇百芳園中一朵獨特的花。她是女性解放運動的先鋒,敢於突破陳規,勇於表達自己。「反派」認為:餘秀華的詩不登大雅之堂,特別是色解唐詩充滿色情、庸俗。
  • 餘秀華色解唐詩白日依山盡 是國人女性思維開放的進步
    有的人則說,餘秀華是中國女性解放的代表,把中國女性的壓抑找到適當的途徑表達出來,是一種進步,因此也吸引了很多粉絲。 餘秀華大大咧咧的一番調侃,引來了熱議和罵聲一片。 唐詩在中國人的心目中地位絕對是最高的,唐詩意境優美,文字精煉,對於從小就學唐詩背唐詩的國人來說,絕對不容忍任何人侮辱唐詩,絕不容忍有人打破從小就樹立在心中的高潔的形象,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罵餘秀華的根本原因。
  • 詩人餘秀華5個月內給歌手李健寫4首情詩,網友:沒見過這樣的詩人
    那年月追求李健就像讀王小波一樣,成了很多人夢想,特別是像李健這種既有學歷又有個性的明星。不像《詩經》「君生我已老」那麼憂鬱又決絕,餘秀華身為李健的同齡人,追求起來既名正言順,任用網絡又唾手可得。於是這個膽大的女詩人從2018年開始,5個月裡給李健一共寫給對方4首情詩,用以表達對李健的愛慕。
  • 餘秀華,5個月寫4首情詩給李健,用文字表明她的愛不低於任何人!
    她的話語中透露著小女生對於偶像的追逐和熱愛,並且她還表示自己一定要給李健寫十首情詩,藉此表達她的喜歡。於是從四月份到八月份,她一共寫了四首情詩,每一首都真誠直白地表達了自己的喜歡。令人遺憾的是,餘秀華一直都沒有得到李健本人的回應,她便沒有再繼續了。雖然這段情節在很多人眼裡就像是一場鬧劇,甚至有些粗俗的人還會說餘秀華不害臊。
  • 如荷 || 讀餘秀華的詩,也讀餘秀華
    不過當時忘了問花姐,是問我喜歡餘秀華的詩?還是喜歡餘秀華這個人?事實上,我喜歡她這個人,更勝過喜歡她的詩。關注餘秀華不是從詩開始,而是從媒體評論開始的。她的那首《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把她從一個寂寂無名的農民,推到了風口浪尖上。一時間,有贊的,有罵的,甚囂塵上。我好奇是什麼樣的一個女人,引起詩壇這麼大的關注?
  • 餘秀華:我一直覺得,中國的男人配不上中國的女人
    世界以痛吻我,要我報之以歌。——泰戈爾我以為這世界上詩人之所以成為詩人,是因為生活給了他/她太多的磨難和疼痛,當這些磨難和疼痛被碾壓成一絲無處安放的情緒,溶進血液裡,再升騰出來,濃縮成隻言片語,卻來的深刻而雋永,我們稱之為詩歌。
  • 哪些星座最不會表達?內心有很多想法,卻說不出來
    語言是世界上最美的東西,因為它可以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很多時候就是因為溝通,所以世間才會有了那麼多美好的相遇。是,並不是所有人都有著語言表達能力,有些人叫他們開口簡直就像上刑似的要他們的命,其實他們內心也有很多想法,可是他們就是不善表達。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十二星座中,最不會表達的星座都有哪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