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德國菜的受眾很小。說到德國菜,大部分人是不太了解的,了解的人裡面多少因為他們是日耳曼人的直系後裔,而產生一些刻板的印象。覺得他們個性豪放及剽悍,在飲食方面同樣也是喜好
大塊肉、大碗酒的吃法,並且吃得還有一些重口味,放鹽跟不要錢似的。這也許是一部分事實,但是時代在變,德國菜也在變化,如果你花一些時間去了解它,甚至會覺得它很有趣。畢竟,
德國人光是做香腸,就能做超過1500種。真的是愛肉愛到骨子裡去了。連日常的俗語他們也要拿香腸來說,比如「Das ist mir Wurscht」,字面上的意思是「這對我而言就是只香腸」。德國人還擅長運用酸菜,我在寫【東北人與酸菜的故事】中就已經講了。雖然兩地醃製酸菜的方法不同,但酸菜的作用卻是驚奇的一致。並且酸菜經常反客為主,成為一眾肉菜中最好吃的配菜。如果哪天你覺得生活太過寡淡,真的可以約上朋友去德國餐廳,喝完啤酒、吃完肘子後,你對人生也許也會有新的理解。
地址:遠洋凱賓斯基一樓
開在遠洋凱賓斯基的這家弗裡達,是全球的第二家弗裡達。
為了紀念為這個品牌的創始人伯託·凱賓斯基以及他的女兒弗裡達·凱賓斯基(理察·昂格爾的妻子),凱賓斯基專門設立了以他們名字命名的弗裡達德式餐廳。
杭州的這家從裝飾上延續了弗裡達德國餐廳的裝修風格。
我個人還蠻喜歡這種綠色的,看起來有一些復古,但又不覺得有距離感。坐在吧檯時,會忍不住讓人想要看酒水單。
其實,
凱賓斯基的餐廳顏值都挺在線的,我之前餐廳周的時候還有去過紫宸中餐廳。用餐的氛圍同樣處理得特別好。這種氛圍其實是要靠細節堆出來的,比如餐具的選擇、燈光的調控、餐盤的擺放等。
這樣的餐廳我會把它優先放在宴請或者朋友聚會的名單中。這一次來,是要試他們新一季的餐品,其實在餐品上他們都有擴大範圍,不僅僅局限於德國菜,同時在這裡還會出品一些其他的歐洲菜。餐品以肉食為主,肉的形式豐富多樣,比如
炸雞、烤香腸、烤豬肘子……所以這一桌雖然邀請了很多能吃的小姐姐,但最後依舊是吃不完,因為分量很實在,又都是肉,這點和東北菜有的一拼。首先上桌的是
餐包,它已經被分成四塊,麵包烤得鬆軟,用手可以掰下來。吃起來很香,也會有一些韌勁。吃完餐包後,接下來上的就是沙拉。沙拉不用特別描述,口感其實和其他的西餐館想差不多,但吃肉的時候,膩了可以吃一些。
炸雞塊和天婦羅,一眼看去有點相似。和日式的天婦羅不同,這裡的食材外裹得麵粉很薄,清晰可見裡面的」內容「。炸雞塊外皮更酥脆,裡面的雞肉則真的是紮實的一塊。搭配的醬料風格也不一樣,因為西方的醬主要泛指搗碎動植物而製成的糊狀醬,包括番茄醬(Ketchup),芥末醬(Senf)等。吃起來會更甜,更厚重一些。這就是屬於適合分享,吃幾塊還挺幸福的,一直吃就會膩。
松露蘑菇湯我比較推薦。來自雲南的黑松露搭配水波蛋,這樣的組合還是蠻好的。湯中菌子的香氣十足,醇厚濃鬱,湯中還有烤得很脆的火腿片,吃起來口感豐富。服務員會一一來為客人倒湯,還挺有儀式感。
最有特色的,一定是這道德國烤豬肘。這也是弗裡達的招牌。補充說明下,在德國其實烤豬肘是分為南北兩派。北方的柏林豬肘煮得更爛,也更入味,但少了咬頭。德國南方的烤豬肘,皮脆肉嫩。
北德的肘子
我們吃的豬肘,就是屬於皮脆肉嫩。它需要在48小時的醃製後,還有經過5個小時的烤制。
在切開肘子前,廚師會先給我們看一下肘子,能看到它的外皮金黃酥脆。
切開後,他們會在底層鋪上厚厚的酸菜。在德國吃豬肘一定要配酸菜。德國人在歐洲的外號就叫「酸菜」,可見他們對酸菜的喜愛。除了酸菜之外,盤中還放了傳統的德國」餃子「。
我吃的時候,是酸菜和肘子一起吃的,入口肘子肉汁飽滿,鮮嫩爽口。而外皮則脆脆香香的,吃起來有點像嚼豬油渣的感覺。
我覺得烤得還是挺成功的,火候剛好,酸菜是那種甜酸口感,沒有東北的味兒那麼重。直接吃酸菜,也很不錯,就像吃小菜一樣。
東北的酸菜,其實入菜還有越燉越鮮的作用,而配肘子的德國酸菜,就是解膩的,配香腸也一樣,相比於肉,可能酸菜更會讓人停不下筷子。
不過,從這道菜也能看出餐廳在擺盤和做法上也有稍微的改良,來讓肘子更優雅。德國真正的烤肘子,大多還是很狂野。就是下圖的模樣。
▲真的烤肘子,質地堅韌,外焦內韌
哈哈,所以如果真的吃到地道的德國菜,也許我們也是適應不來。改良了真的比較合適杭州人的飲食習慣。
吃到肘子的時候,我們就有點想喝啤酒,好像吃德國菜氛圍才是更重要的。當然,德國的啤酒真的很好喝,麥芽的味道很鮮明,非常清爽。最後,開始吃
烤腸。德國人對肉的處理,研究得透透的,種類樣式可以有鹹的、煙燻的、釀餡的,有的加上芥茉子,亦有用豬血做成的肉腸。吃完肉,還是吃甜點。在這裡吃甜點很幸福!因為蛋糕的尺寸也會大一號。
烘烤漿果芝士蛋糕,蛋糕口感濃鬱,搭配酸甜的果醬,入口剛剛好。芒果椰子奶凍,這個季節的芒果不甜,奶凍則是奶香味很足,吃起來不會膩。不過,我倒是更懷念餐廳周吃到的
維也納蘋果卷,如果你要選甜點,我真的更推薦這個。
最後,總結一下吧。我對弗裡達整體的印象還是挺好的。它的餐廳裝飾得很舒服,區域劃分得很好,挺適合朋友聚會的,服務也很好。餐品的話, 不限於德國菜,還有一些歐洲菜。做過一些改良,因此粗獷的德國菜在這裡也很優雅。但不是所有菜都好吃,記得要選特色的。比如酸菜烤肘子、松茸蘑菇湯、蘋果卷等,然後再點個啤酒。像三文魚和羊排這類的,我就不是非常推薦。 關於德國菜的門道,有機會我們下次單獨詳細講一期,其實雖然它和東北菜有著相似的地方,但把它們歸為一類來說也不妥。
好啦,今天的探店報告,就到這裡啦。
一個從小愛寫稿的姑娘
從記者圈跳入財經內容圈
從財經圈又到了傳統手藝圈
採訪匠人 市民 生活家 / 撰寫故事 財經欄目 遊記
對寫作的熱愛和對世界的好奇從未消失
願在這條路上死磕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