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孩子們的抑鬱如此高發?

2021-01-14 騰訊網

抑鬱症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不重視,以為自己的孩子,只是壓力大而已。

經常聽見有人說:

小孩子懂什麼,哪有那麼多難過?

因為在成人的眼中,孩子是無憂無慮,沒有煩惱的。殊不知孩子其實是非常敏感的,他在用他的心感知著這些事。

但是孩子不會自我調節,不懂得如何正確釋放自己的情緒,如果不及時疏導,很容易導致嚴重的後果出現。

Nikki Webber 是一名黑人女性。

她從小也被教育,千萬不能對別人展露脆弱。所以,在她被診斷為抑鬱症後,她一度不承認這個事實,覺得自己脆弱,情緒低落,扛不住壓力,是件十分羞恥的事。

直到有一天,媽媽給她打了一個電話說,她18歲的侄子自殺了。

那一刻她才知道, 原來侄子得抑鬱症很多年了。可是兩個人關係那麼好,他卻一次都沒有提過這件事。

Nikki有點自責,如果她當時敢表露自己也患了抑鬱症,如果她當時多問問侄子......

父母一味地忽略,只會永久挫傷孩子自尊心,讓他內心自卑又冷漠,相信自己真的一事無成,甚至以悲劇的方式得到解脫。

所以,她決定站出來,告訴大家:

你們都被「堅強」害慘了。

總以為一個正常的人,必須駕馭情緒,所以一旦負性情緒出現,下意識就會逃避,否認,自責。

甚至,來自家人,朋友的嘲笑和不解,朋友圈裡清一色的「戒掉情緒」,會讓你覺得真的是自己做錯了。

但Nikki說,不是的。

如果我們連自己的人性都否定了,那就會成為空心人,終其一生都無法填滿內心的空白。

撐不下去的時候,尋求幫助,真的沒什麼大不了。

但是孩子由於年齡小,閱歷少,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情緒,這就需要家長的正確教育和耐心引導。

青少年抑鬱如此高發,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1、家庭因素

不和諧的家庭氛圍或者殘缺的家庭結構,都會對孩子幼小的心靈造成壓力,導致孩子心靈受傷。

無休止的爭吵、父母離婚或者父母去世、長時間和孩子分離都會對孩子造成難以磨滅的傷害。

如果不及時疏導孩子,孩子甚至會認為這些爭吵或者悲劇是自己造成的,都是自己不好,從而出現抑鬱狀況!

2、經歷重大變故創傷

經歷過重大生活變故或者事故的孩子,很容易出現抑鬱症狀。因為孩子的身心還不具備心理調節能力,經歷強烈的刺激,會對孩子的內心造成巨大的陰影。

我們看香港電視劇中經常會出現這樣的場景:當孩子經歷過車禍,火災或者一些暴力事件後,醫院第一時間都會派出心理醫生對孩子做心理疏導,以免孩子內心受到創傷!

3、外界環境因素

如果孩子長期處於受到歧視、虐待、校園暴力或者家庭冷暴力等環境中,孩子會產生強烈的抑鬱症狀。

或者父母對孩子要求過高,管教過嚴,導致超出了孩子能力範圍,給孩子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壓力,最終無法承受過重的心理壓力,導致消沉,情緒低落。

據調查研究表明,我國目前約有20%的兒童出現抑鬱症狀,其中4%為需要接受臨床治療的重症抑鬱!

而這組數字還在快速上升。

對於青少年而言,抑鬱症已成為自殺死亡的第二大原因。

雖然兒童抑鬱症最有可能發生在青少年中期,但它可以從任何年齡開始。

你的孩子可能沒有語言來理解或解釋抑鬱,如果你看到這些症狀,請及時和孩子溝通,必要的時候需要心理醫生的介入。

1、反抗父母

處處跟父母對著幹,無端對父母發火,辱罵父母,一點小事不順心就容易發火,較嚴重的表現為夜不歸宿,打砸物品,厭食甚至逃學。

孩子處於非常無助或沒有自體感狀態下,暴怒往往是一個人心理結構比較不穩定的表現。

這時呈現出來的暴怒,是一個小嬰兒沒有得到滿足時的暴怒。

2、自我封閉

放學和周末把自己關在屋子裡不出門,不和同學交往,生活中沒有朋友,有時候飯也不吃,父母敲門嫌父母煩,回家幾乎不跟父母交流,父母問話幾乎不回應,有時候昏睡一整天。

3、長期的消極情緒

經常表現出負面情緒和自卑情緒,表達對生活的失望,厭惡自我。

比如,說自己一無是處,對中考和高中表現出極大地自卑心理,不時向父母抱怨自身的缺陷,埋怨父母,說一些消極厭世的話。

4、成績突然下降

孩子原本成績優異,卻最近一段時間突然大幅度下滑,對學習也提不起興趣,原因並不是學習本身出了問題,而是孩子心理有了較大問題,家長需重視。

5、身體暗示

孩子身體上出現不適,頭暈、胸悶、噁心、四肢乏力,體重下降、嗜睡或者失眠,這些症狀如果去醫院檢查不出什麼疾病,就不是身體疾病,而是心理疾病導致,最有可能的就是抑鬱症。

家長要重視,出現這種情況,不少父母認為是孩子體質差,該好好鍛鍊一下,這大錯特錯!

6、遲鈍的表情

孩子的眼睛沒有神採,面部表情較少,肢體動作也很少。

7、自殘傾向

為了一點小事大發雷霆,摔東西,自殘,這就不是孩子性格脾氣的問題了,家長要注意,孩子一旦出現自殘行為,首先做的不是要責備孩子,要耐下心來,問清楚原因。

家長要明白,孩子要是出現了嚴重的自殘傾向,心理上一定出了問題,很多抑鬱症患者最開始就是出現自殘行為,最後走上了自殺的不歸路。

當然,100個人可能會有100種不同的症狀,每一個抑鬱症背後的根本精神動力可能是非常不同的,落實到每個個體可能是非常不一樣的。

但不管是哪一種,家長們要對它引起足夠的關注,從而在孩子情緒異常的初期就給予及時的幫助。

抑鬱的預防

1、營造融洽的家庭氣氛

父母應該為孩子營造溫馨融洽的家庭氛圍,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和父母的關愛。父母要避免爭吵,或者不要當著孩子的面爭吵。

在溫暖和諧的家庭氛圍中長大的孩子,一般會比較樂觀,性格好,積極向上。

2、帶孩子去探索生命中的樂趣

培養孩子對生命的熱愛,對生活的興趣。放假的時候帶孩子到處遊玩,回歸大自然,一起騎車,爬山,踢球。愛運動的孩子大部分都樂觀向上,陽光開朗。

鼓勵孩子多交朋友,可以在周末的時候邀請小朋友一起玩,或者幾家人一同旅行。讓孩子不斷發現生命中的各種美好。

3、培養孩子不怕困難的勇氣

當孩子處於低谷的時候,父母的鼓勵對他是最重要的。

當孩子遇到挫折失敗,家長不要置之不理,不要打擊,不要冷嘲熱諷,而應該給予積極的開導和鼓勵。教會孩子克服困難,不被困難打倒。

讓孩子在失敗的時候勇敢地接受失敗,保持冷靜,想辦法再次贏得勝利,而不是一蹶不振。

4、教會孩子去接受情緒和事實

當面對家人離世或者重大變故的時候,要理解孩子,多陪伴孩子,多開導孩子,而不是認為孩子還小,什麼都不懂,所以無所謂。不要故意去避免談論,要消除孩子的疑慮。

要讓孩子學會做情緒的主人,用有效的方式去抒發情緒。

家長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不僅僅要重視孩子的身體成長,也應該注重孩子的心理成長。

一個心理健康的孩子,在未來的社會中,未來的成長中才會更堅韌,更容易適應,才有更好的發展。

弗洛伊德在《性學三論》中講過一個故事:

一個三歲的男孩,在一間黑屋子裡大叫:「阿姨,和我說話!」 「我害怕,這裡太黑了。」

阿姨說:「那樣做有什麼用?你又看不到我。」

男孩回答:「沒關係,有人說話就帶來了光。」

回應,就是光。

沒有回應,家也是絕境。

註:本文來源於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想成為心理諮詢師嗎?

現在正是時候,快來加入我們的行列吧!

相關焦點

  • 高發抑鬱和焦慮,研究生群體正面臨著什麼?
    高發抑鬱和焦慮,研究生群體正面臨著什麼? 研究生群體:普遍且高發抑鬱和焦慮2018年3月,《自然-生物技術》(Nature-Biotechnology)刊發了題為《研究生教育中精神健康危機的證據》研究論文。
  • 醫生表示,在新冠疫情期間,我們必須重視孩子們的抑鬱和焦慮症狀
    隨著家庭正常生活方式因為新冠疫情而改變,醫生們希望家長們能夠注意孩子們的焦慮和抑鬱症狀,並且及時採取行動。於SSM健康(SSM Health)工作的兒科醫生朱莉·瓦拉克薩(Julie Waraksa)博士說,你在孩子2歲大的時候就可以看出他們身上的焦慮跡象,然而抑鬱的相關表現卻很難被識別。瓦拉克薩表示,焦慮的跡象包括害怕與父母分離以及神經性抽搐。神經性抽搐是指一些孩子們自己沒有注意的小動作,比如經常眨眨眼睛、清清嗓子,或者以某種方式移動他們的頭或肩膀。
  • 廣東17歲抑鬱女孩用剪刀自殘,專家提醒:警惕冬季抑鬱症高發
    廣州白雲心理醫院主任醫師張治華告訴記者,隨著近期氣溫逐漸降低,前往醫院看診抑鬱問題的患者也有明顯增加,「不容忽視的是青少年也成為冬季抑鬱症的又一高發人群。」該院兒少-器質性精神障礙科醫生張治華和林燦雄對王琦進行了詳細的檢查,發現她存在嚴重的抑鬱症狀。 醫生為王琦制定了系統而規範的診療計劃,通過抗抑鬱藥物治療、物理治療、工娛治療、心理治療相結合的方法,10天後,王琦的抑鬱症狀得到了明顯控制,消極悲觀的情緒基本消失。
  • 冬天,為什麼我的孩子突然抑鬱了|| 瑞即心理
    近日來,瑞即心理的心理諮詢老師們接待了很多跟爸爸媽媽一起過來的「小訪客」,「小訪客」們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都檢查出或輕或重的抑鬱傾向。  而他們的爸爸媽媽想不明白,為什麼孩子小小年紀,突然就抑鬱了?  家長1:老師,我家孩子才九歲怎麼就突然抑鬱了?
  • 為什麼自稱抑鬱者越來越多?其中原因有這幾點
    有些人能通過思索這些問題找到人生意義,有些人則陷入「無意義」中,難免產生悲觀失望情緒——抑鬱感。2、壓力升高,導致「抑鬱症」越來越多:城市化進程也讓人與人的連接變得更加頻繁緊密,難免產生壓力。每個人都在拼盡全力努力生活,很多人可能做著不是自己喜歡的事情,但學生為了拿到學位、打工者為了多掙點錢、公司職員為了升職加薪,大家不得不承受著各種各樣的負擔,久而久之「抑鬱」變多也不足為奇了。
  • 哪些星座最容易抑鬱
    風象星座的人其實是最不容易抑鬱的人群,因為他們具有轉移情緒的功能,在愛情上失敗了可以在親情上得到慰藉,親情上受傷了可以找友情療傷,就算友情破裂來他們也可以通過養寵物來獲得心靈上的舒適。他們擅長排解自己,是最不容易抑鬱的星座。所以把這些星座逼上死胡同,讓他們感到抑鬱是非常不好的事情。
  • 被忽視的產後抑鬱
    ……受到激素變化和部分外界環境的影響,她們變得易怒、愛哭、長斑、發胖、甚至身體出現各種問題……很多新媽媽都曾有過或輕或重的產後抑鬱。其實近年來,「產後抑鬱」這個字眼,也時常出現在公眾視野中。但直到今天,它仍然未得到足夠的關注,在很多人眼裡,產後抑鬱不過是矯情而已。
  • 運動的女人不抑鬱
    抑鬱是一種殘疾。美國16%的人在生命的某一個時刻會被抑鬱症控制。所以抑鬱是非常普遍的現象。 女性比男性更加容易抑鬱。女性抑鬱的比例大約是男性的1.7倍。女性容易抑鬱的原因是和她們的內分泌系統相關的。青春期,生殖,和更年期,女性身體內分泌大幅度變化,是抑鬱的高發危險期。
  • 我們對抑鬱症還知之甚少,但人類對抗抑鬱的歷史已很漫長
    要知道,對我們現在很多人來說,有一個手機基本上可以消磨打發得了大多數的空閒時光,即便如此我們還是抑鬱難耐。然而,時鐘往前撥動,上世紀80年代的時候,你覺得煩悶想找人聊聊天,只能打電話。要是電話那頭沒有什麼人可以跟你說說話,你是什麼樣的處境?
  • 我為孩子們支教,孩子們為我療愈
    也許正因如此,本文的主角林文萍,才會在大學畢業後,千裡迢迢從四川來這裡支教。  我是專門來採訪小林姑娘的。兩個星期前,我收到她的來稿,洋洋灑灑五千多字,盡述其抗抑鬱經歷。老實說,她的經歷並不複雜,無非是大學期間抑鬱症急性發作、住院,然後出院、痊癒,有一些感受,等等。類似文章「渡過」公號上有很多。
  • 2020職場抑鬱情緒傾向人群報告:中重度人群佔比超40%,女性高發...
    抑鬱高發群體:女性! 由於近年來抑鬱症在新聞中、社交媒體中「高頻」出現,公眾人物患抑鬱症甚至自殺的新聞也不鮮見,抑鬱症對於大眾來說已經不是一個陌生的疾病。 我國抑鬱症患者正逐年增加。
  • 拯救荒野裡的抑鬱患者
    他說:「20年前,我還年輕,一切還可以重新來過,但現在,43歲了,人到中年,去日無多,過得如此失敗,根本沒有翻牌的機會了。」他用文字記錄了自己患抑鬱症後的變化:首先是情緒低落,美食、性、旅行、閱讀、金錢等,都無法引起興趣,人根本笑不出來。然後是記憶力下降,思維水平大打折扣。
  • 為什麼這個屁屁形狀的腦袋如此受孩子們喜愛?
    比如狗汪警察局的馬爾濟斯局長,個頭小巧,呆萌可愛,個性衝動魯莽,跟彪悍的手下形成強烈的視覺對比;布朗雖然是屁屁偵探的手下,但推理能力卻是超級菜鳥級別,洋相百出;咖啡店老闆女兒小玲,雖然身為女子,卻酷愛摩託車與拳擊,非常勇敢……極具辨識度的人物設定,不僅能讓孩子們捧腹大笑,還能幫助孩子們在閱讀過程中形成深刻的印象,有助於培養細節觀察和邏輯推理能力。
  • 青少年心理問題高發的背後
    良好的夥伴關係對於青少年減少抑鬱情緒,防止網絡成癮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現在有些學校課間十分鐘不許下座位,同學間甚至在吃飯的時候也不許說話,宿舍不許聊天,這種教育方式怎麼能培養出一個人際關係良好、高情商的青少年?從學校老師到家長,都應該有一個心理健康的意識。及時發現孩子行為異常的苗頭,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 青少年心理問題高發的背後:父母教育方式是原因之一
    青少年心理問題高發的背後  青少年在學習知識的同時,還要學會人際關係和社會關係。良好的夥伴關係對於青少年減少抑鬱情緒,防止網絡成癮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現在有些學校課間十分鐘不許下座位,同學間甚至在吃飯的時候也不許說話,宿舍不許聊天,這種教育方式怎麼能培養出一個人際關係良好、高情商的青少年?
  • 高福利高收入的北歐人,為什麼總感到抑鬱?
    另一方面,對抑鬱(包括但不限於「冬日抑鬱(winter depression)」)的認知和去汙名化使抑鬱被規範化(normalized),成為北歐社會文化的一部分。在北歐的電視劇和日常生活裡,你能看到關於抑鬱的各種冷笑話。例如:是的我們會抑鬱,但幸好我們有很多湖,可以隨便跳。又如:是的我們很抑鬱,但瑞典人比我們更抑鬱!
  • 刷手機超3小時易抑鬱,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有抑鬱症?
    其中,女性患病率約為男性的2倍,在懷孕、流產、分娩、更年期等特殊階段是女性抑鬱症高發期。 在35歲以下的中國年輕群體中,近三成有抑鬱風險。和10年前相比,問題變得更嚴重了。 另一項針對中國大學生的調查也顯示,在看似舒緩的校園中,抑鬱症的發病率也在持續升高,大一和大三尤其是高發期。
  • 超越抑鬱的「微笑抑鬱」,常常會有這3種表現,希望你沒有
    在抑鬱症人群中,有一部分是較為狂躁的抑鬱症,這類人的抑鬱病情能及時得到醫治,但還有一部分人是更為可怕的「微笑抑鬱」,這類人往往會通過微笑來掩飾內心的焦慮,很少有人會注意到他們的抑鬱表現。超越抑鬱的「微笑抑鬱」,常常會有這3種表現,希望你沒有1、莫名的焦慮感有很多人在生活中看起來總是笑意盈盈,但是這可能完全只是出於禮貌性的微笑,並不是發自內心,甚至是一種「皮笑肉不笑」。
  • 抑鬱症高發星座,抱抱TA們!
    生活不易,現在的朋友都覺得自己越來越抑鬱了,尤其是到了晚上,感覺一天的負能量都爆發了,裹緊自己的小被子仿佛自己是世間一顆沒人疼沒人愛風吹雨打小白菜,一不留神就淚流滿面,感覺全世界沒人懂自己
  • 抑鬱的異常表現,望你全不佔
    很多人不太理解抑鬱到底是什麼,其實就是心理問題或者說是神經問題,出現之後,它不像其他的疾患,會對身體造成明顯傷害,抑鬱是在慢慢的吞噬你的思想,使得你的情緒出現爆發,精神狀態變得異常的差,一些嚴重的,可能會影響到生命。近幾年因抑鬱而選擇輕生的人不在少數,所以更應該重視抑鬱。有些女性其實已經有抑鬱的傾向,只是自己還沒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