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法國|咖啡篇

2021-02-19 長治WE咖啡

嘿,

小編在不是放假就是等放假的強(dan)烈(teng)期盼中

終於等來了國!慶!長!假!

在這舉國歡慶的日子裡,你有著怎樣的安排呢?

是奔波在異國他鄉的格朗的裡全力備戰朋友圈杯大型旅遊攝影展,

還是攥著日夜辛勞得來的血汗錢給別人的婚禮交了一份又一份的「紅色罰單」,

抑或只能安安靜靜的做一枚單身美汪子在家宅出新厚度?

如果你要問我去哪裡好玩,小編的意見是。。。


對於那些扎推舉辦婚禮的,我只想說,長治直接入冬的節奏,過了國慶就別辦婚禮了再,能不能給個活路 買條棉褲穿  ̄へ ̄


還有那些與其在家宅出草的騷年們,不如找個安逸的地方,在慵懶愜意的午後,一杯咖啡,幾塊點心,三倆好友,沐浴在日光的餘暉中,不言世事,聽(Peng)風(Bi)看(Pao)花(Niu)吃(Liao)美(Ba)食(Gua)~


幾句閒聊過後,來步入我們的正題~本期特邀小文由我們一位法國的留學生股東撰寫,此子多才,熱愛且擅做各類美食,研習禪修,舞文弄墨全然不在話下 (上期開頭中秋祝福即出自他手),有思想有能力,為人更是謙和溫柔,是個十足的gentleman。

更多不再贅述,只一點,這位正值青春的隔壁老王目前苦!逼!單!身!中!若有想法的妹紙千萬不要壓抑自己的天性,積極聯繫我!~

上文!(文章和音樂更配喔~)


這裡是法國——咖啡篇

「Si vous avez eu la chance de vivre à Paris quand vous étiez jeune, quels que soient les lieux visités par la suite, Paris ne vous quitte plus, car Paris est une fête mobile. 』』——Hemingway

『』假如你有幸年輕時在巴黎生活過,那麼你此後一生中不論去到哪裡她都與你同在,因為巴黎是一席流動的盛宴。」 ——海明威

有人說,巴黎是一座圍城,待在裡面的人想出來,而在外面的人又想進來。

咖啡篇



因為最早到的就是巴黎,所以對於巴黎的初印象,其實就是對法國的初印象,雖然在法國一大部分人眼裡,巴黎是巴黎,法國是法國。但喝咖啡這點可不分地方。

其實現實總是和理想是有差距的,那個之前眼裡的時尚之都歷史名城文化聖殿的印象,剛到就被髒亂差的地鐵毀的不行不行的。哦,對了,之前看報導,不少日本人還因為這種反差得上了抑鬱症(這玻璃心)……

因此一度對於法國的小城市有莫名的好感,寧靜,安逸,便捷…去一趟巴黎再回到上學的小城市,走出火車站看見大街上的人都感覺特別和藹,恨不得上去叫上一起找個咖啡館喝一杯。

咖啡這種東西,算得上法國人的小半條命。

早晨起來,喝杯咖啡吧!

上午忙了一上午,喝杯咖啡吧!

中午吃完飯,喝杯咖啡吧!

下午茶時間?那是海對面英國人玩的東西,我們還是喝杯咖啡吧!

趕上天氣不錯,太陽當空照,找朋友出來,咖啡店門口一坐,曬曬太陽,喝杯咖啡吧!

家裡來人了,那還不得滿接滿待著點,喝杯咖啡吧!

同學一起做小組作業,圖書館不能討論,那就找家麥當勞喝杯咖啡慢慢說吧!


大部分時候都是這樣的場景

當然這也是有著悠久歷史的,遠的不說,翻開一個世紀前的老照片,會發現還是這個樣子。


喝的種類其實沒啥新意,大部分人喝的,其實根本不是什麼拿鐵卡布奇諾瑪奇朵…就是咖啡,也就是一般意義上的意式濃縮。烘焙度一般也就都是城市烘焙這樣,苦一些,但酸度還是有的。法國人其他含糊,咖啡不含糊,所以只要是賣的用的咖啡豆,除了自動販賣咖啡機上那種不到一歐一杯的,都不會差了。坐在咖啡店,招呼來服務員小哥,說來杯咖啡吧,不用問不用多說,一杯意式濃縮配塊巧克力就端上來。這是一套,跟老北京豆汁焦圈的組合一樣。


不過說到品種,其實還真有法國人獨創的——café au lait歐蕾咖啡,說白了就是熱咖啡加熱奶。這組合再配個牛角麵包啥的就能當早飯硬扛過去。


在國內一般都是喝各種調製的咖啡,但要想成為有法國範兒的人,純咖啡這關必須得過。

來這邊第一次到喝的時候,端起小杯來輕嘬一口,那苦澀酸爽簡直回味無窮,還好不喜歡吃甜食,所以對苦的承受度也高,一杯就這樣一口口的扛了下來。

要說真正的喜歡上喝,那必須得有喝的量的基礎。這就得感謝打工生涯了。在餐館打工的時候,吃完飯後,大廚二廚飯後都願意來杯咖啡。本來沒想跟著喝,但又一想,反正也不要錢,老闆剝削的勞動力,我要靠咖啡挽回,然後決定喝就喝!也不知道喝了多久,突然發現已經離不了了,飯後來杯咖啡成了標準流程。這時候幡然醒悟,終於成功了,終於被大染缸給同化了。

有了這個習慣以後,發現喝咖啡與其說是一種習慣,不如說變成了一種儀式,就跟見面握手,飯前禱告一樣的儀式。法國人,也絕對算的上是忠實的信徒。不說別的,單單是從賣的咖啡機上就能看出來。家裡沒個咖啡機,就跟沒灶差不多。第一次去超市看到賣咖啡機的貨架,各種咖啡機各種閃瞎眼,咖啡種類也千差萬別。

總之,這就是法國人的咖啡世界

好了,看到這裡也大概有所了解了,走,喝杯咖啡吧!

有機會的話,一定要親自去體驗一下法國博大精深的咖啡文化

在不久的將來,我們也會雙手奉上真摯誠意之作

只為愛生活愛美食的你們,傾心傾情打造一個有愛有夢有歸屬感的WE之家



歡迎大家關注我們的微博,長治WE咖啡,小編才不會告訴你我們開微博是為了抽獎免費送禮品呢~

超多驚喜,後期放送!~


最後,在這個新一月的開端,衷心的祝願大家:國慶節快樂!


歡迎多多關注~歡迎大大點讚~


相關焦點

  • 這裡有法國咖啡文化的一切
    法國作為我的第二故鄉,相比其他國家,我對它所富有的咖啡文化是很有感觸的。法國不是咖啡的發源地,但法國人卻把咖啡的文化推上了最高峰。而咖啡館裡的侍應生與客人,也有著法國式的默契,彼此間不用招呼就能獲得妥帖的服務,不論是座位、音樂、咖啡,還是點心,甚至會隨手帶一份客人愛看的報紙,這些在一個正宗的咖啡館裡都是很普遍的。而說起法國人去咖啡館的原因,當然不單單是為了喝咖啡。法國人熱衷聊天、熱衷於享受生活,他們去咖啡館跟多的是為了放鬆身心。
  • 法國浪漫的咖啡文化
    看那些形形色色的座上客,任憑街上喧囂嘈鬧、車水馬龍,太陽傘下一杯在手,悠然閒適。拿份當地報紙漫無目的流覽也行,叨著香菸吞雲吐霧亦可,還可以把大街上的五光十色細細欣賞。這裡,會有亮麗的時裝閃過,會有醉人的香氛飄來,也會有炯娜多姿的女郎走過,還常有街頭音樂家給您送來段段美妙的旋律。此情此景,令人陶醉。不難見到座上原來細聲絮語的戀人旁若無人地擁抱、親吻,別人可真羨慕不了那麼多,因為這是在法國。
  • 【啡長理論】中國茶文化與法國咖啡文化
    50年前,中國與法國正式建立外交關係。不過比較說法一致的是歷史學家們都同意咖啡的誕生地是衣索比亞的咖發。1669年由土耳其大使把咖啡傳入了法國,這之後就咖啡文化便在這片熱土上生根發芽,發展壯大,可以說法國雖然不是咖啡的發源地,但法國人卻把咖啡的文化浪潮推上了最高峰,可以說是法國人把咖啡喝到了極致。
  • 巴黎的咖啡文化——雙叟咖啡和花神咖啡
    鄔稼銘Michael Wu 《小眼睛看美食》中餐篇、西餐篇作者遊歷加拿大多倫多、美國紐約、法國巴黎、中國深圳,帶你走入西餐美食的世界畢卡索、海明威等學者、作家、畫家都曾是這裡的常客,部分咖啡、甜品、麵包品種從開業延續至今。這家咖啡館還出現在多部電影中。1933 年雙叟咖啡館設立文學獎,鼓勵法國文學家創作。與普通的咖啡館不同,這裡還賣酒水,杯子、糖包、巧克力上都印著雙叟咖啡館的標誌,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 除了時尚和葡萄酒外,你不知道的法國咖啡文化!
    法國人喝咖啡講究的是環境和情調,在路邊的小咖啡桌旁看書、寫作,高談闊論,消磨光陰。白色的桌子、籃色的咖啡杯、隨風飄揚的遮陽棚,忙碌的服務生、當然還有悠閒的風琴,這些都是法國咖啡館的特色所在。這些咖啡館在協和廣場、香榭麗舍大街、蒙馬特和蒙帕那斯誕生,而後走向輝煌。法國的文學和藝術新思潮在這裡生根發芽。
  • 法國文化 | 為什麼法國咖啡沒有名,卻有那麼多咖啡館?
    咖啡初嘗是苦,但回味甘甜,耐人尋味。——《關於一杯咖啡的哲學》以時尚、美食而聞名於世的法國,似乎在咖啡方面,並沒有什麼亮點。它既沒有像義大利人那樣,發明出了席捲全球的意式咖啡,也不像北歐國家那樣,對咖啡有自己的理解,崇尚北歐式淺烘焙,喜歡追求咖啡的水果味道之類的。
  • 貧窮的寮國,卻有著聞名於世的咖啡,這裡的咖啡店總是坐滿人
    寮國,我們的鄰國,雖然是一個不發達的落後國家,但是曾經被法國殖民過,這裡依舊透著一縷淡淡的法式風情。緩慢地生活節奏,滿街的咖啡飄香,卻在這個貧窮的國度給人濃濃的幸福感。咖啡已經滲入寮國人的生活之中,咖啡對於寮國人有多重要,從他們的貨幣就能看出了,500基普背面是寮國人民採摘咖啡的場景圖。寮國是熱帶國家,高溫雨水充足,所以很適合咖啡的生長。寮國咖啡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紀初期。法國的殖民統治將咖啡引進寮國。更派了許多專家協助寮國農民提升咖啡的種植與烘培技術,因而造就了今日聞名世界的寮國咖啡。
  • 莫扎特最喜歡這裡的咖啡,你不來上一杯嗎?
    法國 阿爾勒凡•高咖啡館1990年由詩人法爾格打造的陶瓷牆壁和夏利加雷繪製的天花板使得這裡被列入歷史古蹟是政要名人經常出入的場所。與花神咖啡和雙偶咖啡並列為巴黎左岸三家最著名的咖啡館。奧地利 維也納德梅爾咖啡館 DEMEL
  • 法國的咖啡為什麼這麼難喝? 中法雙語
    法語原文對照,請點擊文末「閱讀原文」有件事,不管是旅遊指南、還是親法派或浪漫的樂天派都不會告訴你:法國的咖啡很糟糕。從文化的角度來說,巴黎是咖啡館之城,而不是咖啡之城。這無疑會讓那些認為法國人精巧的舌頭已經嘗遍了世間百味的人大吃一驚。
  • 法國電影骨子裡的東西:裡昂的籍貫、巴黎的印記,還有咖啡的味道
    對於巴黎的電影文化來說更加趨向於一種機構化、日常化的傾向,所有你可以想像到的巴黎電影畫面在這裡都可以看的到、找的到。作為第七藝術的電影在藝術領域無疑是後輩的存在,但巴黎從第一眼開始就認定了電影的存在。03 咖啡的味道無論是喜劇還是悲劇都是對電影藝術的一種界定,但將法國電影進行這種歸類無疑是不適合的,法國電影更像是一種咖啡電影。為何法國電影會有如此趣味的稱呼呢?
  • 【我在這裡】遇見咖啡(轉發有禮)
    一杯咖啡,一段音樂,一個人,亦或是三兩好友,幾道西點,輕聲笑語。這樣的下午茶時光,說句實話,在大黃巖很難找。咖啡不地道,西點不純正,環境太喧囂,總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緹客」是Tcake的中文諧音。「緹」者,帛丹黃色,是皇家貴族的象徵。
  • 走進法國美食:品味法國咖啡
    以下為你介紹巴黎最具名氣的咖啡館,每一間都是巴黎專屬。和平咖啡館Cafe De La Paix或稱之為和平飯店,超過150年歷史。靈兔咖啡館Le Lapin Agile位於巴黎右岸的蒙馬特高地,說它是一間略顯簡陋的小酒吧更貼切些,外牆上一幅「吉爾的兔子」正是名字的來歷。
  • 咖啡行業深度解析(第8篇:總結篇)
    瑞幸咖啡連續寫了7篇國內咖啡市場調研,今天我們來做個總結,開咖啡館前你必須知道的幾件事:一.現磨咖啡在中國咖啡零售行業佔比很小咖啡是世界三大飲料之首,咖啡豆主要產地是拉丁美洲、中西亞和東南亞;而中國的咖啡產地主要在雲南,其產量在全球的佔比非常小。全球範圍內,速溶咖啡與現磨咖啡的市場佔比為13%和87%,而在中國市場恰恰相反,速溶咖啡佔85%左右。別看星巴克、瑞幸蹦得挺快,事實就是這樣,15%不到的市場佔有率。
  • 貓本美食地圖(咖啡篇、Brunch篇、國貨篇和散裝篇)
    為了方便閱讀,本文分成了咖啡篇、Brunch篇、國貨篇和散裝篇。生活中一半是海洋,一半是咖啡,說的就是澳洲了。之前在國內大火的Flat White,中文名澳白(星巴克的翻譯是「馥芮白」)就是一款來自澳洲的咖啡。
  • 咖啡常識之Espresso濃度篇
    這些名詞有時會出現在同一句話裡,讓咖啡小白傻傻分不清楚,為免混淆,小編這裡做如下定義:  當我用「濃度(strength)」時,我用「濃」和「淡」來表示咖啡可溶性風味物質的濃度,或TDS(全部可溶性物質)。當我用「強度(intensity)」時,我在談論風味強度。當我用「豐富」、「水樣的」、「重」和「輕」時,我在討論質感、重量和黏度。
  • 原來法國人這樣喝咖啡,難怪有這麼多咖啡館了
    法國人對咖啡的熱愛千真萬確。法國曾經一度由於咖啡缺貨而導致打盹的人多了起來。法國人喝咖啡,講究的似乎不在於味道,而在於環境和情調,法國人不喜歡窩在家裡閉門獨酌,就喜歡在外面湊熱鬧,即使一小杯的價錢足夠在超市裡買上一公斤的咖啡。
  • 法國巴黎十大必吃美食
    蝸牛,奶酪和義大利麵沒有比法國巴黎美食更好吃的食物了。在參觀了幾家餐館和咖啡館之後,我們縮小了「你必須在巴黎嘗試的十大食品」。咖啡!可以肯定地說巴黎讓我變成了一個咖啡愛好者。好吧,老實說,這是一種慢性咖啡。我會用我的方式拿拿鐵,卡布奇諾或美式咖啡!
  • [敗家]咖啡鼻子(咖啡風味篇) - Le Nez du Cafe 36味聞香瓶
    而在這個基礎之上,咖啡的風味會更詳細的去區分,在這裡我從7個維度去說咖啡風味的構成,網上還有更多的解析點,但我不想把問題過度複雜化,所以我們從以下7點開始說:Fragrance(幹香氣),Flavor(滋味),Acidity(酸度),Body(醇厚度),Armoa(溼香氣),Aftertaste(餘韻),Balance(平衡度)。1.是否具有豐富的幹香氣(Fragrance)。
  • 法國召回一批膠囊咖啡 質量缺陷或令人誤食塑料
    巴黎12月30日電(龍劍武) 法國競爭、消費和反欺詐總局30日宣布,召回市面上一批存在質量問題的膠囊咖啡。這些問題咖啡涉及三家超市的自有品牌。
  • 雙十一剁手指南 | 咖啡篇
    「咖啡篇」介紹產品類型包括:磨豆機、半自動意式咖啡機、膠囊咖啡機及手衝咖啡。先從家用或小門店入門產品開始飛鷹牌的小飛鷹平刀磨豆機是入門最方便的電動磨豆機,老一代咖啡師中有很多是從這裡開始的關於「磨豆機」詳細內容請參考:咖啡磨豆機 | 懂行的人都會把錢花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