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有法國咖啡文化的一切

2021-02-19 珍妮的紫羅蘭

「我不在咖啡館,就在去咖啡館的路上」,看似簡單的一句玩笑話,卻是法國人生活的真實寫照和浪漫情懷的體現。

法國人崇尚的自由、平等、博愛也常被濃縮在不足百米見方的咖啡館中,是一種文化,也是一種時尚。

自咖啡在非洲問世並傳入世界各地,在品飲習慣和衝煮方式上都展現出了不同的文化特性。

法國人愛喝深烘焙咖啡,芬蘭、丹麥、瑞典等國偏好輕度烘焙咖啡。南歐國家的人們主要在歡慶的場合喝咖啡,通常在餐後飲用,北歐人則大多在居家場合,以三明治、蛋糕等輕食作為搭配。

在阿拉伯國家,邀請客人去家裡喝咖啡表示了主人最誠摯的敬意,在品飲時會很講究禮儀和程式,很像我們的茶文化;

美國人喝咖啡,沒有歐洲人的情調或阿拉伯人的莊重,喝得無所顧忌、隨意率性;

日本當代的咖啡文化,集沏茶店、家庭普通咖啡、速溶咖啡與各種罐裝咖啡並存;

而注重品質的芬蘭人是世界主要咖啡消費群體,他們對速溶咖啡向來嗤之以鼻;

相反,在英國,速溶咖啡則佔去自己國家年消耗量的80%。

法國作為我的第二故鄉,相比其他國家,我對它所富有的咖啡文化是很有感觸的。

法國不是咖啡的發源地,但法國人卻把咖啡的文化推上了最高峰。1300年前,咖啡傳入歐洲,但唯有法國發展出了數量最多、檔次最高的商業性咖啡館,以至於歐洲各國的貴族當時必須到巴黎才能喝到稱心如意的咖啡。

法國中世紀封建王朝時期,咖啡館在百姓,尤其是知識分子的社交生活中傳承的是貴族沙龍的某些交際功能,是文人、藝術家鍾愛的場所,是文化、藝術和社會活動中心。

與中國當下年輕人的「嘗鮮」精神不同,那時候法國的文豪藝術家都有自己固定的咖啡館,甚至固定的座位,這種文化現象在世界範圍內幾乎是獨有的。

* 現在巴黎的很多咖啡館,桌子上都有一個銅製或皮質的小牌,刻著一個世紀前坐過的客人的名字:伏爾泰、孟德斯鳩、盧梭、巴爾扎克、雨果、畢卡索等,這也給來此的客人增添了新的興味。

繼承了前人留下來的傳統,一般來講,現在的法國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固定時間,會去習慣的咖啡館,坐習慣的座位,喝的咖啡和搭配的點心小食也都是固定不變的。而咖啡館裡的侍應生與客人,也有著法國式的默契,彼此間不用招呼就能獲得妥帖的服務,不論是座位、音樂、咖啡,還是點心,甚至會隨手帶一份客人愛看的報紙,這些在一個正宗的咖啡館裡都是很普遍的。

而說起法國人去咖啡館的原因,當然不單單是為了喝咖啡。法國人熱衷聊天、熱衷於享受生活,他們去咖啡館跟多的是為了放鬆身心。或休息,或消遣,或學習,或會友,享受環境氛圍帶來的舒適和愜意感。

1區的Angelina Rivoli安吉麗娜西餅屋和 6區的La Closerie des Lilas丁香園咖啡館、 La Palette調色盤咖啡館 , 在幾個世紀前是很多藝術家的至愛。海明威、畢卡索還有很多的美國名作家都經常在這裡會面。

▲ Les Deux Magots

* 小說《旭日又東升》是海明威花了6星期在La Closerie des Lilas完成的,如果您是海明威的書迷,可以在酒吧裡找找當年的「海明威之椅」。

Les Deux Magots雙偶咖啡館,因店內牆壁上有兩尊Margot東方瓷人而得名,所以也被叫做兩個瓷人咖啡館。這裡也是早期巴黎文人和知識精英的聚集地,自1933年以來,每年都會向法國小說頒發雙偶文學獎。

▲ Les Deux Magots

▲ 咖啡館裡的瓷人陳列

還有Cafe de Flore花神咖啡,坐落在Les Deux Magots對面。1920年很多知名的哲學家、思想家都在這裡出現,我們的周恩來總理也是Café de Flore的常客。這裡還是非常有代表性的Art Deco 藝術裝飾風格!

▲ Cafe de Flore

想要去對巴黎、了解法式生活,一定要去這幾家咖啡館裡感受下那裡的氛圍和文化氣息,看看這個國家除了奢侈品之外的內涵。而且附近都是很有名的文學書店!

當然,想喝到美味的咖啡,除了去咖啡館大家也是可以自己在家製作的。比起加糖、加奶、加冰、加水的各類咖啡品種,法國人鍾愛的始終是「咖啡之魂」Expresso(意式濃縮咖啡)。

Expresso是通過高壓將少量接近沸點的水通過細磨過的咖啡豆熬製而成,口感濃鬱稠厚。另外,它還是製作其他咖啡種類的基礎。下面,我來教大家Expresso的製作方法,在家也能做自己的私人咖啡師!

* 一般義大利人喝Expresso喜歡加糖,這點跟法國人不一樣。我會附上cremina(糖奶油)的製作方法,喜歡甜味的朋友可以製作添加,因為Expresso杯比較小,cremina比方糖、砂糖更好化開,飲用起來也更加優雅。

「準備」

moka壺(摩卡壺)

濃縮咖啡粉(推薦Lavazza)

糖、水

「做法」

1、萃取Expresso

 Moka壺拆分成三部分,在底部裝涼水,注意不要超過安全閥;

將濃縮咖啡粉裝進過濾器裡;

把濾網器的部分固定到裝了水的底座上;

最後裝頂部擰緊,放到爐子上中到小火加熱;

等待咖啡煮好,關火即可。

* 按照法國人喝咖啡的習慣,到這一步倒入濃縮咖啡杯就可以直接喝了。

2、製作cremina奶油(約3杯Expresso的用量)

用一個普通咖啡杯,放入3-4茶匙糖;

取煮好的Expresso2-3茶匙的量加入糖裡,用勺子快速攪拌使其分解,得到像淡焦糖色澤的液體就可以了。

3、混合攪拌

一茶匙cremina奶油放進一個單獨的濃縮咖啡杯;

加入另外的Expresso並攪拌,就可以享受到一杯漂亮又正宗的意式濃縮咖啡了。

* 法國人喝咖啡一般在早上和午晚餐後,佐食的小點心會選擇黑巧克力,義大利人則喜歡搭配小杏仁餅。法國咖啡館用的咖啡機多是義大利產,蒸汽壓力是32-37個Bar,但通常我們能買到的家用的以至Nesxpresso機的蒸氣壓才一半不到,所以這也是法國人喜歡泡咖啡館的原因之一了。

另外,法國人在咖啡館裡除了點Expresso也會飲用一種特濃縮的咖啡Serre,也是超小杯的量,滋味比Expresso更濃厚,由此也能看出法國人對飲食的研究更看重的是質而不是量。

研究表明,咖啡裡含有的咖啡因、咖啡酸等活性成分可以提高人體的靈敏度、記憶力,改善精神狀態,舒緩疲勞,還有解酒的功效;每天一杯咖啡,也有加速新陳代謝、提高肌肉對血糖利用程度的效果,是美容和健身的好幫手。

另外,咖啡在深烘焙和高溫煮製的過程中,還會產生一種抗氧化的化合物,能抗衰老,有效降低前列腺癌、心律失常、肺動脈問題和中風的機率,對人體健康的幫助可以與水果和蔬菜媲美。

但要注意,我們應該喝天然種植提取出的咖啡,避免所有的咖啡替代品。其次,每天的攝入不宜過量,特別是孕期、哺乳期的婦女,也要避免在睡前4小時內飲用。

不論是在街頭的咖啡館或是在家,喝一杯咖啡,享受生活裡的閒適愜意都是無比美好的。

它同品酒、飲食一樣,怎樣的文字和語言都描繪不出它的絕倫精妙,只有花了心思、親臨體會了,才能獲得自己獨一份的感受。

「珍妮的紫羅蘭」想跟大家分享的是溫情、有品質的生活。初期,我們開設了第一門課程「波爾多之旅」,從法國的美食美酒和生活文化講起,在隨後的日子裡,也會加入香頌、插花、宴會籌備、餐桌文化禮儀等內容,為您呈現一套完整的法蘭西生活美學體系。

如果您有興趣,歡迎來關注和加入我們。

點擊 閱讀原文,了解更多課程內容

開啟您的地道法式生活旅程

相關焦點

  • 法國浪漫的咖啡文化
    他們也還不是匆匆喝了拉倒,而是慢慢地品,細細地嘗,讀書看報,高談闊論,一"泡"就是大半天。二、法國人養成這種喝咖啡的習慣,自覺不自覺地表達著一種優雅韻味,一種浪漫情調,一種享受生活的愜意感。可以說這是一種傳統獨特的咖啡文化。正因如此,法國讓人歇腳喝咖啡的地方可說遍布大街小巷,樹蔭下、馬路旁、廣場邊、河岸上,以及遊船上、臨街陽臺上,甚至艾菲爾鐵塔上……。
  • 這裡是法國|咖啡篇
    更多不再贅述,只一點,這位正值青春的隔壁老王目前苦!逼!單!身!中!若有想法的妹紙千萬不要壓抑自己的天性,積極聯繫我!~上文!因為最早到的就是巴黎,所以對於巴黎的初印象,其實就是對法國的初印象,雖然在法國一大部分人眼裡,巴黎是巴黎,法國是法國。但喝咖啡這點可不分地方。
  • 【啡長理論】中國茶文化與法國咖啡文化
    50年前,中國與法國正式建立外交關係。因為咖啡已經真正成為了法國人生活的必需品,早飯時,吃著香噴噴的羊角麵包,來一杯香甜的牛奶咖啡真是一種極致的享受;中午休息時,工作之餘,來一杯咖啡提提神兒,精神振奮地繼續工作;晚上一頓大餐之後喝一杯expresso幫助消化對身體健康也是很有好處。
  • 法國文化 | 為什麼法國咖啡沒有名,卻有那麼多咖啡館?
    咖啡初嘗是苦,但回味甘甜,耐人尋味。——《關於一杯咖啡的哲學》以時尚、美食而聞名於世的法國,似乎在咖啡方面,並沒有什麼亮點。它既沒有像義大利人那樣,發明出了席捲全球的意式咖啡,也不像北歐國家那樣,對咖啡有自己的理解,崇尚北歐式淺烘焙,喜歡追求咖啡的水果味道之類的。
  • 除了時尚和葡萄酒外,你不知道的法國咖啡文化!
    法國人喝咖啡講究的是環境和情調,在路邊的小咖啡桌旁看書、寫作,高談闊論,消磨光陰。白色的桌子、籃色的咖啡杯、隨風飄揚的遮陽棚,忙碌的服務生、當然還有悠閒的風琴,這些都是法國咖啡館的特色所在。這些咖啡館在協和廣場、香榭麗舍大街、蒙馬特和蒙帕那斯誕生,而後走向輝煌。法國的文學和藝術新思潮在這裡生根發芽。
  • 漫談法國飲食文化
    法國人非常講究飲食文化,法國是全世界公認的飲食王國。法國飲食特別的講究,法國人不僅對食物本身的營養和味道特別講究,而且還追求用餐時的情調.法國人將共同用餐看做是結交朋友,聯絡感情的一種樂趣。法國飲食經歷了亨利四世大帝的發展,迎來路易十四時代的飛躍,逐漸形成了如今的飲食特色,歸結起來,法國飲食的特點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 巴黎的咖啡文化——雙叟咖啡和花神咖啡
    在法國巴黎左岸有兩家極負盛名的咖啡館,曾是文人與藝術家們經常光顧的地方,他們都能在咖啡館找到一點點靈感。雙叟咖啡館(Les Deux Magots)1875 年開始營業,是巴黎最古老的咖啡館之一,店名來自咖啡館內柱子上的兩尊木製中國清朝官吏雕像。
  • 英國小哥吐槽法國terrasse露天咖啡文化笑岔氣了!但是都好有道理啊...
    有個住在法國的網紅英國小哥就在露臺上受夠了氣,一怒之下就在他的法國吐糟短劇《What The Fuck France》中專門做了一期視頻來黑法國的terrasse露臺文化↓↓沒有流量的朋友們,我們也準備了文字版,只不過後面的內容,歐洲菌要精分成這位英國小哥。。。開車啦。
  • 咖啡文化你知多少?
    法國人養成這種喝咖啡的習慣,自覺不自覺的表達著一種優雅的韻味,一種浪漫情調,一種享受生活的寫意感。可以說這是一種傳統獨特的咖啡文化。正因為如此,法國讓人歇腳喝咖啡的地方可說遍布大街小巷,馬路旁、廣場邊、河岸上、遊船上、甚至艾菲爾鐵塔上。而形式、風格、大小不拘一格,有咖啡店、館、廳、室。
  • 喝了那麼多咖啡,歐洲咖啡文化你了解多少?
    古樸的木製桌椅搭配彰顯店主品味的音樂,店裡有人和朋友低聲談天,也有人在閱讀或工作,大家各有節奏。在這裡,就算店外有人排隊,就算你已喝完咖啡,只要你還需要呆在咖啡館,店員只會默默為你加上水,而不會有任何趕客的想法。
  • 【咖啡文化】咖啡的傳播、大事件以及其對世界的影響(上)
    作為早餐上不可或缺的飲品,咖啡成為世界上最普遍的合法興奮劑。    數百年裡咖啡一直在社會中擔任重要角色,它每到一個地方都會改變當地的文化和生活。點燃浪漫生活,激起變革風潮,一切皆因這種黑色魔藥而起。從咖啡豆到一杯咖啡,2500萬人以咖啡謀生,而一億人是賴以生存的。   咖啡的故事始於藏在咖啡樹紅色漿果中的綠色豆子。
  • 文化咖啡歷史與發展
    Melitta Bentz驚喜的發現,僅僅是一張看似普通的吸墨紙,卻可以成功過濾掉咖啡中的各種雜質。而這個小發現,卻也在咖啡發展史中畫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1929年 法式濾壓咖啡壺風靡義大利1852年左右,首個濾壓壺出現在法語圈國家的咖啡廳裡,Mayer和Delforge在法國發明的活塞壺可以說是它的前身,但真正使法式濾壓咖啡壺得以普及的還是要歸功於義大利人
  • 路上咖啡|時光浸潤的咖啡文化
    *圖片來源於網絡真正中意的,較之咖啡的味道,恐怕更是有咖啡的場景。——村上春樹說起咖啡,我相信大多數人腦海裡第一閃現的,一定是星巴克,醇厚濃鬱的咖啡香瀰漫氤氳,盯著電腦辦公的商務精英,端坐的翻著雜誌的時尚姑娘,三五成群嬉笑的少年,或者是同飲一杯卡布奇諾搭配一碟甜點的情侶.咖啡就是有這樣的魔力,可以賦予任何場景任何關係的慢調,把生活的一切鏡頭都過濾為含著一絲浪漫,一絲愜意,夾雜著慵懶悠閒和恣意的時光。
  • 法國飲食與紅酒文化
    法國的巧克力真心好吃,巧克力香濃鬱,絕對值得一試。雖然芝士蛋糕很多國家都有,但不同地方選擇的乳酪不盡相同,還是各有特色的,總而言之都非常的美味。強烈安利給大家!!!4.咖啡(Café):  一般在用完甜點後,服務人員會問你需不需要咖啡。  咖啡在法國人的生活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
  • 法國的咖啡為什麼這麼難喝? 中法雙語
    法語原文對照,請點擊文末「閱讀原文」有件事,不管是旅遊指南、還是親法派或浪漫的樂天派都不會告訴你:法國的咖啡很糟糕。從文化的角度來說,巴黎是咖啡館之城,而不是咖啡之城。這無疑會讓那些認為法國人精巧的舌頭已經嘗遍了世間百味的人大吃一驚。
  • 原來法國人這樣喝咖啡,難怪有這麼多咖啡館了
    法國人對咖啡的熱愛千真萬確。法國曾經一度由於咖啡缺貨而導致打盹的人多了起來。法國人喝咖啡,講究的似乎不在於味道,而在於環境和情調,法國人不喜歡窩在家裡閉門獨酌,就喜歡在外面湊熱鬧,即使一小杯的價錢足夠在超市裡買上一公斤的咖啡。
  • 走進法國:法國風俗文化介紹
    對於法國人來說社交是人生的重要內容,沒有社交活 動的生活是難以想像的。   第二,詼諧幽默天性浪漫。他們在人際交往中大都爽朗熱情。善於雄辯高談闊論,好開玩笑,討厭不愛講話的人,對愁眉苦臉者難以接受。受傳統文化的影響, 法國人不僅愛冒險,而且喜歡浪漫的經歷。   第三,渴求自由,紀律較差。在世界上法國人是最著名的「自由主義者」。
  • 「咖啡」咖啡文化 了解關於咖啡的一切
    儘管有許多限制,來聖城麥加朝聖的穆斯林香客,還是偷偷地將咖啡樹苗帶回了自己的家鄉,因此,咖啡很快就在印度落地生根。當時,義大利的威尼斯,有無數的商船隊與來自阿拉伯的商人進行香水、茶葉和紡織品交易。這樣,咖啡也就通過威尼斯傳播到了歐洲的廣大地區。許多歐洲商人也就漸漸習慣飲用咖啡這種飲料了。
  • 【我在這裡】遇見咖啡(轉發有禮)
    一杯咖啡,一段音樂,一個人,亦或是三兩好友,幾道西點,輕聲笑語。這樣的下午茶時光,說句實話,在大黃巖很難找。咖啡不地道,西點不純正,環境太喧囂,總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三分之一濃縮咖啡,三分之一蒸汽牛奶,三分之一泡沫牛奶,調製成一杯傳統的卡布奇諾。特濃咖啡的濃鬱口味,配以潤滑的奶泡,頗有一些汲精斂露的意味。它有一種讓人無法抗拒的獨特魅力。
  • 咖啡的歷史及文化
    【一杯啡語】   ———生活有伴,咖啡無語大家最近有沒有被「秋天的第一杯奶茶」這個梗刷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