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文化 | 為什麼法國咖啡沒有名,卻有那麼多咖啡館?

2021-02-19 上海芳賽Fclub shanghai

咖啡初嘗是苦,但回味甘甜,耐人尋味。

——《關於一杯咖啡的哲學》

以時尚、美食而聞名於世的法國,似乎在咖啡方面,並沒有什麼亮點。它既沒有像義大利人那樣,發明出了席捲全球的意式咖啡,也不像北歐國家那樣,對咖啡有自己的理解,崇尚北歐式淺烘焙,喜歡追求咖啡的水果味道之類的。雖然法國人喝的咖啡在世界上並不算有特色的,可它卻有不少經營了上百年時間的咖啡館。

17世紀左右,咖啡被引入到歐洲,便開始受到人們的喜愛。此時,也正值歐洲列強搶奪殖民地時期,其中法國的殖民地象牙海岸、喀麥隆、馬達加斯加剛好是種植咖啡的產地。於是,法國人便從這些殖民地進口咖啡。

然而,這些殖民地卻是羅布斯塔咖啡豆的原產國。眾所周知,羅布斯塔豆除了產量大、抗病能力強以外,實在是沒什麼太多的優點。與阿拉比卡咖啡相比,不僅味道苦澀,後勁兒也特別大(咖啡因含量比阿拉比卡種咖啡高)。

再加上此時的法國人認為,咖啡館並不單純是喝咖啡的地方,而是花一點小錢,就能交換社會新聞小道消息的場合,也是政治人物意見領袖傾聽民意,藝術家汲取靈感的源泉所在。即便是到了20世紀初,法國人仍然把咖啡館當作是意見交流、探討學術問題的場所,每個咖啡館都有固定的主題和對應的活動。比如1992年創立的Café des Phares(燈塔咖啡館也叫哲學咖啡館),會在每周日上午11點,公開討論一些與當今社會有關的哲學問題。

就這樣,法國人不僅在很長一段時期裡,喝的都是羅布斯塔豆,也沒有把心思完全放在咖啡的味道上。甚至當習慣變成自然以後,這種又濃、又苦的味道也就根深蒂固的,進入到法國飲食文化中。正如2018年法國咖啡師大賽上,接受採訪的Editions Jean Lenoir 雜誌的負責人Marie-Viva Lenoir說到,「法國是個紅酒的國度,紅酒在我們的飲食文化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之於咖啡,我們承襲了義大利的咖啡飲用和烘焙風格。因為我們並不認為咖啡有什麼好去鑽研的。」

但在咖啡館裡結識新朋友,聊文學、搞創作的咖啡館文化,卻一直被延續了下來。以至於在哲學咖啡館的啟發之下,還陸續出現了心理學咖啡館、社會學咖啡館等等。

到了21世紀以後,法國人對咖啡的理念,終於發生了一些轉變,不僅漸漸開始接受輕度烘焙、口味柔和的阿拉比咖啡,還逐步出現了一些以精品咖啡為主的咖啡館。所以,如今想在巴黎找到好喝的精品咖啡,已經不再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如果你有機會去法國,也可以去精品咖啡館裡嘗嘗他們的手藝了。

相關焦點

  • 這裡有法國咖啡文化的一切
    法國作為我的第二故鄉,相比其他國家,我對它所富有的咖啡文化是很有感觸的。法國不是咖啡的發源地,但法國人卻把咖啡的文化推上了最高峰。與中國當下年輕人的「嘗鮮」精神不同,那時候法國的文豪藝術家都有自己固定的咖啡館,甚至固定的座位,這種文化現象在世界範圍內幾乎是獨有的。* 現在巴黎的很多咖啡館,桌子上都有一個銅製或皮質的小牌,刻著一個世紀前坐過的客人的名字:伏爾泰、孟德斯鳩、盧梭、巴爾扎克、雨果、畢卡索等,這也給來此的客人增添了新的興味。
  • 法國浪漫的咖啡文化
    他們也還不是匆匆喝了拉倒,而是慢慢地品,細細地嘗,讀書看報,高談闊論,一"泡"就是大半天。二、法國人養成這種喝咖啡的習慣,自覺不自覺地表達著一種優雅韻味,一種浪漫情調,一種享受生活的愜意感。可以說這是一種傳統獨特的咖啡文化。正因如此,法國讓人歇腳喝咖啡的地方可說遍布大街小巷,樹蔭下、馬路旁、廣場邊、河岸上,以及遊船上、臨街陽臺上,甚至艾菲爾鐵塔上……。
  • 原來法國人這樣喝咖啡,難怪有這麼多咖啡館了
    ,就趁現在▼咖啡館是法國人的公共沙龍,在那裡什麼都可以聊。法國曾經一度由於咖啡缺貨而導致打盹的人多了起來。法國人喝咖啡,講究的似乎不在於味道,而在於環境和情調,法國人不喜歡窩在家裡閉門獨酌,就喜歡在外面湊熱鬧,即使一小杯的價錢足夠在超市裡買上一公斤的咖啡。
  • 【啡長理論】中國茶文化與法國咖啡文化
    各種咖啡的製作方法區別很大,有高壓蒸餾法、衝泡法和虹吸法等;喝咖啡時,加入糖和牛奶之前先小飲一口,品嘗一下純咖啡的香氣,將糖、牛奶等與咖啡混合後,輕輕地攪拌液體,然後飲用即可。飲用咖啡可舒緩疲勞,清醒頭腦,幫助消化,甚至預防膽結石等疾病。這兩種飲品都是種類多而良,製作方法多樣而考究,都有強健身體的功效,這也正是它們同時都特別受歡迎的原因吧!
  • 法國的咖啡為什麼這麼難喝? 中法雙語
    法語原文對照,請點擊文末「閱讀原文」有件事,不管是旅遊指南、還是親法派或浪漫的樂天派都不會告訴你:法國的咖啡很糟糕。從文化的角度來說,巴黎是咖啡館之城,而不是咖啡之城。這無疑會讓那些認為法國人精巧的舌頭已經嘗遍了世間百味的人大吃一驚。
  • 除了時尚和葡萄酒外,你不知道的法國咖啡文化!
    法國人喝咖啡講究的是環境和情調,在路邊的小咖啡桌旁看書、寫作,高談闊論,消磨光陰。白色的桌子、籃色的咖啡杯、隨風飄揚的遮陽棚,忙碌的服務生、當然還有悠閒的風琴,這些都是法國咖啡館的特色所在。這些咖啡館在協和廣場、香榭麗舍大街、蒙馬特和蒙帕那斯誕生,而後走向輝煌。法國的文學和藝術新思潮在這裡生根發芽。
  • 喝了那麼多咖啡,歐洲咖啡文化你了解多少?
    古樸的木製桌椅搭配彰顯店主品味的音樂,店裡有人和朋友低聲談天,也有人在閱讀或工作,大家各有節奏。在這裡,就算店外有人排隊,就算你已喝完咖啡,只要你還需要呆在咖啡館,店員只會默默為你加上水,而不會有任何趕客的想法。
  • 廢掉法國人最好的辦法,竟是讓咖啡館消失?
    在法國的咖啡館裡喝咖啡,其實是一種對時光的雕刻。在咖啡館裡一泡一下午對法國人來說再正常不過。法國既是咖啡文化大國,也是咖啡消費大國。現在的巴黎有超過5000家咖啡館,這還沒算上那些本身就銷售咖啡的餐館和酒吧呢~
  • 5部必看電影,法國咖啡館亮了!
    何止巴黎,法國人愛咖啡的地步簡直到了「沒咖啡會死」,這真的一點兒不誇張,法國人骨子裡的浪漫情調,在咖啡館裡發揮的淋漓盡致。因此法國的咖啡館也是出了名的美好,很多百年咖啡館,或是那些法國電影裡男女主角定情的咖啡館,都讓人慕名而至。 《愛在日落黃昏時》Le Pure Café純粹咖啡館
  • 漫談法國飲食文化
    法國人非常講究飲食文化,法國是全世界公認的飲食王國。法國飲食特別的講究,法國人不僅對食物本身的營養和味道特別講究,而且還追求用餐時的情調.法國人將共同用餐看做是結交朋友,聯絡感情的一種樂趣。法國飲食經歷了亨利四世大帝的發展,迎來路易十四時代的飛躍,逐漸形成了如今的飲食特色,歸結起來,法國飲食的特點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 法國,梵谷咖啡館,路過就好
    法國的咖啡館,它們的外牆上是朱紅或墨綠的顏色,安放著一塊小黑板,雙面用迷人的法魂手寫精緻的咖啡飲料或簡餐,但他又不如維也納的繁花似錦與富麗。在歷史中,法國的咖啡館一開始是奢華的貴族和人文人作家的沙龍之傳播和創造運動的存在。
  • 法國女人為什麼總那麼有氣質,又活得通透漂亮呢?原來秘籍在這裡
    話說浪漫國度,就不得不提及法國,想到法國,就不免會想到時裝、紅酒、香水,想到抽象畫派的超然自由想像,更重要的是不得不讚賞法國女人那信手拈來的獨特氣質,筆者Sunny王雲,曾獲得法國國際形象學院認證顧問的資質,漫步左岸,穿梭在咖啡館、博物館之間,深感法國女人似乎生來就沉浸在浪漫主義的空氣裡,時尚差不多成了法國文化藝術的一個標籤。
  • 法國電影骨子裡的東西:裡昂的籍貫、巴黎的印記,還有咖啡的味道
    或許世界上從來沒有一個城市會像巴黎這樣放映如此多的影片,同樣因此而誕生的巴黎電影文化也是多種多樣的存在。對於巴黎的電影文化來說更加趨向於一種機構化、日常化的傾向,所有你可以想像到的巴黎電影畫面在這裡都可以看的到、找的到。
  • 這裡是法國|咖啡篇
    因為最早到的就是巴黎,所以對於巴黎的初印象,其實就是對法國的初印象,雖然在法國一大部分人眼裡,巴黎是巴黎,法國是法國。但喝咖啡這點可不分地方。其實現實總是和理想是有差距的,那個之前眼裡的時尚之都歷史名城文化聖殿的印象,剛到就被髒亂差的地鐵毀的不行不行的。哦,對了,之前看報導,不少日本人還因為這種反差得上了抑鬱症(這玻璃心)……因此一度對於法國的小城市有莫名的好感,寧靜,安逸,便捷…去一趟巴黎再回到上學的小城市,走出火車站看見大街上的人都感覺特別和藹,恨不得上去叫上一起找個咖啡館喝一杯。
  • 福利 | 法國巴黎著名花神咖啡館在濟南開業啦,帶你體驗不一樣的浪漫風情
    小編給大家介紹一個新開業的咖啡館——花神咖啡。說到「花神咖啡」大家是否想起了法國巴黎的「花神咖啡館」。
  • 歐洲咖啡館文化的回歸
    隨著疫情趨緩,近一個月來,從巴黎到羅馬,從巴塞隆納到維也納,從維爾紐斯到塞拉耶佛,一度瀕於寂滅的歐洲咖啡館文化,開始逐步回歸。重拾快樂時光花神咖啡館重開當天,法國總統馬克龍在社交媒體上分享了這一喜悅。他說,咖啡館、餐館恢復營業,標誌著法國人重拾快樂時光。
  • 英國小哥吐槽法國terrasse露天咖啡文化笑岔氣了!但是都好有道理啊...
    看上去很安逸很優雅,但其實在露天咖啡座喝東西也能喝出一堆糟心事。。。有個住在法國的網紅英國小哥就在露臺上受夠了氣,一怒之下就在他的法國吐糟短劇《What The Fuck France》中專門做了一期視頻來黑法國的terrasse露臺文化↓↓沒有流量的朋友們,我們也準備了文字版,只不過後面的內容,歐洲菌要精分成這位英國小哥。。。開車啦。
  • 【咖啡文化】咖啡的傳播、大事件以及其對世界的影響(上)
    一直到今天,在許多人心中,咖啡依然搖擺在天使的羽翼和魔鬼的沉淪之間    隨著土耳其人與威尼斯人開始貿易往來,他們之間的聯繫也越來越多。在這些貿易中,威尼斯人提供某些貨物,土耳其人則提供咖啡。最初威尼斯人對咖啡持懷疑態度。1720年佛羅萊恩咖啡館(Florian)開業,它是威尼斯第一家咖啡館。漸漸地,威尼斯人習慣了喝咖啡。隨後的30年裡,威尼斯有兩百多家咖啡館相繼開業。
  • 法國的浪漫,到底從何而來?
    「塞納河畔左岸的咖啡,我手一杯,品嘗你的美,留下唇印的嘴」,周杰倫的這首《告白氣球》通過優美的歌詞與動人的旋律向我們描述了浪漫之都——法國的獨特風情。法國的浪漫往往不需要太多的語言表達,甚至一個動作、一個眼神就可以瞬間把你融化。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法國浪漫的歷史文化。
  • 法國飲食與紅酒文化
    主菜多為熱菜,但是也要當心,可能會有生的!!!如果你不太了解的時候儘量點一個有把握的菜吧,不然你可能會經歷一場非常刺激的洗禮。  我曾吃過一個重口味的韃靼牛排(Steak tartare),也是一道非常受歡迎的法國名菜。不去描述,直接上圖體會!其實味道還是不錯的,也可能是我本來就比較重口味.無論怎麼說,我這輩子應該只會試那一次,畢竟生肉吃多了不利於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