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區別性取向與性別認同? 什麼是LGBTQ?

2022-01-06 EliteMind

作者是美國馬裡蘭州執業精神科醫生。本文不帶有和代表任何個人觀點。

先說兩個臨床病例。 為保護病人隱私, 所有病人信息都經過修改。

病例1: 一位大學生抑鬱症患者, 有幾個弟弟妹妹, 最小的8歲。我問爸爸媽媽的情況, 患者說有 "兩個媽媽"。 解釋說, 爸爸在最小的孩子出生幾年後, 做了變性手術, 現在居家做飯照顧孩子。

病例2: 20幾歲第一印象"小夥子"打扮的患者說第一次感到自己是個"男孩子"是在大約11/12歲的時候, 一直不敢跟父母說, 非常迷茫, 不知該怎麼做。 曾經努力把自己打扮成一個漂亮的女孩子, 嘗試過交男朋友。但一直過不去心裡的坎, 還是喜歡女生。 後來交了女朋友, 但是由於自己女孩子的身份, 在相處和親密關係中, 非常難受。最後不得不告訴父母, 從穿衣打扮改變開始, 以男性的身份生活。 已經開始使用雄性激素, 並計劃做變性手術。

臨床中常見到有這些困惑的青少年。 很多時候, 發現他們的父母對這個話題了解的非常有限, 更不清楚孩子青少年時期的性心理動向。中國父母更是 "談性色變"。 希望本篇小短文能幫助更多的人了解這個話題的歷史和現狀。

在歐美國家生活過的人都知道, 每年的六月, 都會有聲勢浩大的 「同性戀遊行「,  但並不是所有人都知道其正式的名稱是驕傲遊行 (Pride Parade)。 

驕傲遊行的由來

1969年6月28號, 紐約與曼哈頓相鄰的格林威治社區的「石牆旅店」在被警方突然襲擊搜查的過程中引發騷亂。 「石牆旅店」在當時是有名的社會活動場, 吸引很多被邊緣化的群體, 包括 「異裝癖, 跨性別者, 女性化的男性, 和無家可歸的人「。

為了紀念這次事件, 紐約和芝加哥的社會群體在1970年開始第一次遊行紀念此次事件, 到今年已經有49年了。 紐約市政府宣布在今年6月30號舉行全世界最大規模的同性戀大遊行, 口號為 「石牆50/世界驕傲「。

如果你以後看到 "彩虹旗 (有不同種)「, 一定要記住是LGBTQ群體的標誌。

對於LGBTQ群體來說, 每年的驕傲遊行是他們最重要的節日。 而對於其他人來說, 不過是「湊湊熱鬧, 感嘆社會進步的多樣性與包容性"。當2016年5月, 歐巴馬頒布」廁所法案「的時候, 很多有孩子的父母, 才發現這個曾經熟悉並陌生的話題原來離他們的生活如此之近。這一法案早已在2017年2月份就已經被川普政府取消了。 那麼什麼是」廁所法案「? 為什麼引起這麼大的爭議? 難道我們上個廁所都需要政府管嗎? 

這個法案簡單說就是「對心理主觀上認同的性別與出生時生理解剖性別不一致的跨性別學生的權利給出詳細的建議, 其中最主要的是建議包括衛生間和更衣室使用要按照」心理認同性別「使用。 這一法案引起了傳統派和自由派的激烈討論。 另外的一個家長比較關心的相關話題就是學校的 「性教育大綱"。

基本概念與歷史

傳統意義上來理解, 性別無非就是基於「二元論」的「是男人, 還是女人」。從遺傳角度來說, 染色體是「男性的XY, 還是女性的XX」。 而在解剖上來說就是「出生時解剖學上生殖器官的構造決定的男人或女人"。即使在傳統意義的二元論層面上, 也存在由於染色體, 生殖系統和解剖結構發育異常引起的屬於醫學範圍內的 "性別發育障礙", 不在本文討論範圍以內。

但是, 從美國60年代性革命開始, 人們對於性取向, 性別認同開始有了新的認識。 在1966年約翰霍普金斯醫學院新建的一個跨性別診所的新聞發布會上, 性別認同 (Gender identity) 這個詞首次出現在官方的應用裡。

到底什麼是性取向和性別認同, 有什麼區別?

性取向 (Sexual orientation)是一種跟性別無關的性偏好, 是指被什麼樣的人吸引而產生生理和心理的衝動, 喜歡與什麼人, 哪一種類型的人發生親密性行為的傾向。 比如是偏好男人, 女人, 胖的, 瘦的, 高的還是矮的等等。 在這個大的概念下, 包括我們平時所說的同性戀, 異性戀, 雙性戀等等。 一般認為性取向不是一種主觀刻意的選擇, 其原因可能包含多種因素包括遺傳, 心理和環境等。

而性別認同 (Gender identity) 則是自我心理主觀感受的「我是男人, 還是女人, 不男不女, 還是動態變化的」。 有些觀點認為人對自己的性別認同是多樣性和流動性的,而不僅僅是只有男和女的二元論。


社交媒體「臉書 (Facebook)」在2017年時已經有大概70多種性別認同的選項供用戶選擇。

不用感自己英不好,  估計美國人都不一定認識所有70幾個單詞。

讓我們具體了解一下常見的

LGBTQ都代表什麼意思。

L (Lesbian): 女同性戀; G (Gay): 男同性戀。LG都屬於同性戀 (homosexual)。 與異性戀 (heterosexual/straight) 相反。B (Bisexual): 雙性戀, 是那些沒有偏好, 既可以與男性也可以與女性發生親密關係的人。

T (Transgender): 跨性別者。 是指那些性別認同與出生時的生理和解剖性別不同的人。有時也被稱作第三性別 (The third gender), 籠統包括了變性男人, 變性女人, 性別流動人等。 與跨性別者相反的是順性別 (Cisgender), 就是認為性別和出生時解剖性別一致的人。

Q (Queer): 性別酷兒。 是指那些在性取向上不同於傳統的異性戀, 或在性別認同上與順性別的人不同的各種性取向和性別認同群體的統稱。 是個非常籠統的概念。主要是避免其它稱呼而產生對這些少數人群的歧視。

有些觀點認為, 人可以有多種性取向, 同時性別認同是一個流動的, 從紅到藍, 從女到男的譜系(spectrum)和動態(fluid), 而沒有固定和明確的時空界限。

當一個人的主觀性別認同和生理解剖性別不一致的時候, 就會有性別認同障礙 (Gender dysphoria), 在美國精神科診斷與統計手冊中被列為一種障礙。 如果這些人群沒有獲得社會的理解, 和包容; 沒有相關的法律條文保護和約束; 或沒有及時接受有效的專業諮詢, 治療, 往往會產生很多精神心理問題。

引發的爭議? 2018年世界首個變性女性 (男變女) 獲得女子自行車比賽世界冠軍。

是我們的觀念太落後, 還是世界發展變化太快?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往期文章閱讀:

抑鬱和焦慮到底怎麼區別? 科普短文幫你找到答案。

家長如何理解和處理孩子的網癮?

想讓自己和你的孩子活出幸福, 精彩的人生嗎?請長按並掃描下面二維碼, 及時跟蹤, 了解美國醫生分享和科普大眾精神心理健康知識; 關注前沿科學, 教育, 社會新聞資訊, 以及子女成才和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長的最新理念。

歡迎轉發文章, 轉載請聯繫本公眾號。

留言請進入公眾號

相關焦點

  • 關於性別表達,性別認同和性取向的探討
    他們獲得性滿足後有罪惡感,並伴有性別焦慮和認同障礙,異裝癖基本只發生在男性身上,他們平時著男裝。他們的性取向為異性,大多是異性戀並有公開的和異性結婚,他們對自己的生物性別滿意並不希望成為異性(這一特點與易性癖不同),但許多易裝癖也是潛在的雙性戀者。易裝癖在性變態中居第一位,人數所佔比例最高,多數易裝癖者活動呈周期性發作,所以易裝只有零次和無數次。
  • 關於性別、性取向、性行為的簡單解釋
    經常有人問起我什麼是跨性別,跨性別和同性戀有什麼區別。那我就簡單的和大家做一個闡述,方便有人經常問起的時候直接給出答案。首先要明白三個概念,性別、性取向和性行為。一、性別。生理性別很容易理解了,那就是根據醫學定義的男和女,根據生殖器來進行劃分。分為男性、女性和兼性人。關於兼性人是其本身具有男性生殖器同時也具有女性生殖器。心理性別是指人對自己性別的認同,一般認為,人類性別認定自1-2歲開始形成,3-5歲時基本完成。傳統的性別觀念是單一維度的,男(雄)、女(雌)分屬坐標的兩極,然而剛生下一天的嬰兒,大腦就已經具有了不同於生理的獨特「性別」。
  • 13個關於「性取向和性別認同」的迷思
    上周,美國眾議院通過了《平等法案》(Equality Act),該法案將擴大現有的也是上世紀60年代的反歧視立法,將「性取向和性別認同(sexual orientation and gender identity )」納入其中。這如捅了個馬蜂窩,讓我們有必要審視一下這個法案到底涵蓋哪些內容,又不涵蓋哪些內容,以及當我們談論性取向和性別認同時,它到底意味著什麼。
  • 酷兒、性別與性取向
    之後,酷兒在西方社會開始代表一切非異性戀或非順性別的人(順性別指出生時被指派的性別,比如出生證上的性別,與自我認同的性別相符的人)。所以,性別酷兒可以是存在於男女性別二元之外的人,Ta們有的不認為自己是男生或是女生,有的認為自己既是男生又是女生,還有的認為是男是女與Ta們無關。
  • 【科普】什麼是LGBTQIA?
    今天是我們Diversity Association第一期的科普欄目,來給大家講講一下我們經常掛在嘴邊的性少數群體到底是什麼。其實有一個有趣的統計指出,世界上存在64種性取向,除了異性戀,其他的可以被LGBTQIA簡單的概括。在正式開始LGBTQIA的科普前,有幾個東西需要讓大家了解。
  • 泛性戀什麼意思什麼梗? 性取向的一種了解下
    泛性戀什麼意思什麼梗? 性取向的一種了解下時間:2020-04-25 14:22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泛性戀什麼意思什麼梗? 性取向的一種了解下 ①泛性戀為性取向的一種。指對任何性別皆能產生愛情和性慾的人,包括男性、女性、跨性別者、間性人等。
  • 什麼是性別認同障礙
    1.什麼是性別認同障礙   性別認同障礙是指對自己生物學意義的性別不滿意,並且渴望變成相反的性別。
  • 性傾向綜合測試:你的性別與性取向,可能比你認為地更複雜
    但一般當我們判斷性別時,我們不會問:你是XX還是XY。我們大多數人判斷一個人的生物性別其實是根據第一或第二性徵,也就是有沒有男性/女性生殖器,有沒有鬍子、喉結、乳房等等。但從表觀性徵判斷出的性別不一定與性染色體種類完全吻合。胎兒在發育過程中可能會發生一些異常,導致第一性徵不明顯,或具有和性染色體類型相反的第一性徵,或同時具有男性和女性的第一性徵。
  • 上十萬人測試的性取向測試題,雙性戀測試,同性戀測試,性取向測試,都能測!超準性傾向測試題,性取向測試題測試類小程序推薦,超準!
    對與自己性別相同的人會有心動的感覺嗎?或許你沒有思考過這兩個問題,但是偶爾會不會有這樣的趕腳?明明你是一個男生,卻對街頭身材較好,渾身肌肉的壯實男生產生了莫名的好感,甚至很想親近。而你本身就是一個漂亮女生,遇到身材和你一樣好、氣質優雅的同性,也會忍不住看上幾眼。
  • 這是一篇LGBTQIA+的專訪
    了解他們是怎樣的群體,有助於消除盲目的恐懼。今天我就結合自己身邊遇到的人做的小採訪來淺淺的介紹一下什麼是LGBTQIA+「LGBTQIA+」是由女同性戀(Lesbian)男同性戀(Gay)雙性戀(Bisexual)跨性別(Transgender)性別酷兒(Queer)間性人
  • LGBTQIA+ | Love is Love
    "LGBT"一詞十分重視性傾向與性別認同文化多樣性,除了狹義的指同性戀、雙性向或跨性別族群,也可廣泛代表所有非異性戀者。另外,也有人在詞語後方加上酷兒(Queer)/ 疑性戀/性別存疑(Questioning)、I間性人(Intersexuals)、A無性戀者(Asexuals) / 無性別(Agender)。
  • 本人gay transman, 生理性別女,心理性別男,性取向男
    本人gay transman, 生理性別為女,心理性別為男,性取向男
  • 性別認同不一致,如何引導?
    性別認同是對自身性別的正確認識,即掌握自己的性屬性或相應的作用。在正常情況下,兒童總是以確定的性別身份進入這個世界的。從他們一問世,父母便開始與特定性別相適應的特定方式來對待他們,如姓名、服飾、玩具,乃至以後的行為要求、生活方式、道德準則等等。兒童從成人對他們的態度中開始接觸到自身的性別問題,並且開始以某些外部標記來區別周圍的男性和女性。
  • 驚了,人的64種性取向
    一般來說人有四種性取向但人是一種多元化和社會化的複雜生物我無意中看到有第五種因此產生好奇,通過百度深度搜索發現常見的性取向被定義為看了這麼多,你一定要記住性取向和性別是兩回事這讓我不由自主的想起一句話:同性之間才是真愛想來,這句話也已經過時了吧說了這麼多,到底什麼是性取向?生理上,染色體只有 X 和 Y 兩種,構成了兩種人。
  • 「我的愛人生理性別為女,性別認同為男」 解析跨性別群體
    社會性別常見「男人-陽剛」(man-masculine)和「女人-陰柔」(woman-feminine)的二元建構,也有一些社會擁有更加多元的社會性別體系。跨性別者是什麼意思?跨性別人士(transgender),指的是自我性別認同與他們出生時基於生理特徵而被決定的社會性別不一致的人。
  • 冒刺全書 「性別酷兒」長什麼樣?
    我有一個朋友,TA生理性別為女,並且對自己與生俱來的生理性別享受其中(化妝以及穿可愛的衣服,男性對TA更具有性吸引力)。要是大家對於Queer有什麼自己的認識,不妨在留言區說說自己的看法或者是自己和Queer的故事吧~
  • 流動的性取向:TA們既吻男孩,也吻女孩
    這些猜測和自我體驗,加上女性朋友之間行為親密程度普遍高於男性的生活經驗,都在強化這樣一個印象:相比男性,女性的性取向更加不穩定,容易變彎。這種理解有悖我們一直以來的科學常識,因為過去通常認為性別認同和性取向是不可變的,但性取向的後天變化似乎是一個事實。
  • 性別認同
    研究小組發現隨著人們對性別流動的認識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非二元人口湧現出來,性別範圍正在擴大,然而對這一部分群體的認知教育非常匱乏。需要精疲力盡的去解釋自己的性別身份;2. 為了滿足其他人的期望需要壓制自己,遵守常態的性別規範;3. 很難在沒有嘲笑和羞恥的情況下進行性別表達。
  • 名詞解釋 性別認同
    阿尼瑪大體上表現為存在於男性的陰性個性因素,以及男性擁有陰性天性的意象,榮格稱之為陰性的「原型」。同樣的,阿尼穆斯指女性擁有陽性個性成分,及她觀念中陽性的天性。通常來說,陽性特性和陰性特性存在於每個個體中,但人表現出來的只是被社會認為符合其性別的一系列特徵,因此並不妨礙理想的自我形象。「性別」這個詞源於拉丁文genus,意為出生、起源,或有共同來源的一類事物。
  • 性取向英文|LGBT、LGBTQ、Bi、Queer 的中文意思是?
    很多人難以理解雙性戀是什麼意思。Queer 中文譯為「酷兒」,泛稱以上所有不是異性戀或順性別的族群。不過如上述提到的,其實也有部分女同志偏好以 gay 或是queer 來表達自己的性取向。She started identifying as lesbian in her teens.她在青少年時期開始產生身為女同志的自我認同。The voice of the lesbian community is often not he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