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療(下)①:外科方(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2021-02-22 陸羽茶道院

陀羅茶調散:一種民間單方。曼陀羅果實適量,煅燒存性,研為細末;茶葉適量,以沸水衝泡成濃汁,用茶汁調和曼陀羅粉末即成。將調製好的藥糊塗敷於患處。每次數次。曼陀羅果實又稱醉葡萄、天茄子等,其性味辛苦溫,有毒,藥用祛瘀止痛、平喘、祛風溼。與茶配用可清熱解毒、拔膿斂腫。適用於瘡癤、流膿久不收、纏綿不愈。

倍子茶調散:一種古驗房。出自《家用良方》。取五倍子15克研末,用松蘿茶(綠茶)15克煎濃汁調和,備用。亦可將五倍子與松蘿茶共研末,以濃茶汁調和用。外用每日數次,調敷患處即可,幹則換之。五倍子為蚜科昆蟲在其寄主鹽膚木、青麩楊或紅麩楊等樹上形成的蟲癭,藥用能清熱解毒,燥溼斂瘡。與茶配用可化溼、解毒、收創。適用於陰囊溼疹。

茶葉散:一種民間單方。茶葉5克,用開水衝泡後搗爛或嚼爛,外敷患處,幹則換之。每日1次。可解毒、消腫、止痛。適用於蜂蟲叮咬後皮膚紅腫熱癰、刺癢等。

茶梅散:一種古驗方。出自《瘡瘍外用本草》。爛茶葉(陰乾的殘茶)15克,烏梅肉(碳煅)3個,硫磺適量,將爛茶葉與烏梅炭紅研為細末,混合均勻;硫磺另外研成末。外用。現在患處消毒清洗,薄撒硫磺末,再將爛茶葉與烏梅的混合末敷上,蓋膏藥或用消毒紗布包紮。每日敷1-2次。《本草綱目拾遺》:「(殘茶葉)積存瓷罐內,如若干燥,以殘茶汁添入愈久愈妙。」其性苦涼而澀,入藥可拔毒去胬。硫磺有毒,外用治疥癬、溼疹、癩瘡。三味配用外敷,可清火解毒,拔膿收斂,燥溼生肌。適用於瘡毒潰爛胬肉等症。

蜈蚣茶調散:一種古驗房。出自《神診方》。取茶葉、蜈蚣各等量焙至香熟,共搗為細末,備用。甘草60克煎湯,候溫,洗淨患處;另用茶葉6克,煎湯呈較濃汁,候冷調和上末,敷與患處。每日1-2次,以幹換之。蜈蚣有毒,藥用拔膿消腫,祛風散結。茶葉與蜈蚣配用,可消炎解毒、拔膿消腫、斂潰。

槐花茶調散:一種古驗方。出自《攝生眾妙方》。取槐花、綠豆粉各等份,細茶(上等綠茶)30克,將槐花與綠豆粉入鍋內同炒,至如象牙色為度,研末備用;另將細茶加水適量,煎湯汁一碗,露一夜,備用。用槐花與綠豆粉之研和末9克,用露夜茶汁調敷患處,留露癤頭。每日1次。槐花為豆科植物槐的乾燥花朵或花蕾,其性涼味苦,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槐花與茶葉等配置外敷,可清熱解毒、散瘀消腫。適用於各種疥瘡疔毒。

藤黃紅茶:一種茶療驗方。取藤黃30克,紅茶10克,將紅茶煎汁磨藤黃,塗於患處。可解毒、消腫。

茶之為飲

最宜健康

湖北省陸羽茶道院

培訓·考證

常設:各等級茶藝 · 評茶班,茶藝創編班

特設:茶葉盲評、常規泡快評(首創)

報名:邵老師/1354 5006 716(微信同)

葉特供

實體:老白茶,各類散茶、禮盒茶

微店:點擊頁底「閱讀原文」選購

聯繫:劉經理/1882 7606 835(微信同)

雪苑聽茗茶室 

業務:飲茶專區 · 精品茶葉

聯繫:一室 | 汪經理/1533 7186 260

       二室 | 彭經理/1347 6285 408

 往期文章快搜  

點開公眾號頁面→點開底部「歷史消息」 →在頁面最上方「搜索」框內,輸入所要查找內容的關鍵詞→點擊手機「搜索」。如,需「茶藝」資料,按上述步驟操作,將出現所有關於茶藝的歷史文章。

我們在這 -

地址:武昌彭劉楊路首義園茶市2—2號

導航:陸羽茶道院教學中心(體育街)

公交:武昌閱馬場或黃鶴樓南路或復興路下

地鐵:四號線復興路站下C出口

相關焦點

  • 潮汕百草之葉下紅(清熱解毒,散瘀消腫)
  • 天榮中華有中醫傳承有方之外科.皮膚科科名醫方系列——(14)趙炳南外科方(下)
    【方源】《醫宗金監·外科心法要訣》。  130.  芫花洗方   【處方】 芫花五錢 川椒五錢 黃柏一兩    【製法】 共碾粗末,裝紗布袋內,加水五至六斤,煮沸30分鍾。   【用法】 用軟毛巾蘸湯塌洗,或溻洗後加熱水浸浴。 【功效】 清熱解毒,殺蟲止癢。
  • 能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散瘀消腫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散瘀消腫。用於急性肝炎,細菌性痢疾,急性闌尾炎,胃痛,內出血,跌打損傷,毒蛇咬傷;外用治流行性腮腺炎,淋巴結炎,神經性皮炎。《中藥大辭典》苦辛,涼。清熱消痰,涼血解毒,止痛。治咽痛喉痺,咳嗽,吐血,衄血,金創出血,熱毒癰腫,瘰癧。《中藥大辭典》苦、寒。入脾、肺、腎經。散瘀消腫,止痛。
  • 五福化毒丸,清熱解毒,涼血消腫
    方中水牛角、生地、玄參清熱涼血,連翹、牛蒡子涼血解毒,且牛蒡子、玄參、桔梗又均為清熱利咽要藥,因此本方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的功效。【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用於血熱毒盛,小兒瘡癤,痱毒,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牙齦出血,痄腮。
  • 清熱,解毒,活血,消腫的龍葵
    清熱,解毒,活血,消腫。治疔瘡,癰腫,丹毒,跌打扭傷,慢性氣管炎,急性腎炎。①《唐本草》:"食之解勞少睡,去虛熱腫。" ②《食療本草》:"主丁腫,患火丹瘡。和土杵,敷之。"③《本草圖經》:"葉:入醋細研,治小兒火焰丹,消赤腫。"④《救荒本草》:"敷貼腫毒、金瘡,拔毒。"⑤《滇南本草》:"治小兒風熱,攻瘡毒,洗疥癱癢痛,祛皮膚風。"
  • 被譽為「瘡家聖藥」,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第一功!
    今天要跟大家聊得便是一味兒清熱解毒的良藥——連翹,一種非常漂亮的植物。連翹在臨床上是一味清熱解毒的良藥,有「瘡家聖藥」之美譽。其臨床應用廣泛,在治療感冒、流感、皮膚病、食積、肺炎、腎炎等各種炎症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 山裡的這種植物,號稱是天然消炎藥,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
    它常生於闊葉林、竹林、杉木林及混交林下、山林邊,草坡,溪流邊、路旁或灌叢中。一支支鋸齒狀的葉子向四面八方伸展著,每片形狀不規則的葉片上,都生了好些尖銳的刺,生得張牙舞爪,鋒芒畢露。這種植物我們當地人叫「十大功勞」,也叫「闊葉十大功勞」,是小檗科十大功勞屬的多年生常綠灌木。它與其它植物有很大的不同:冬天開花,春秋結果。
  • 天榮中華有中醫傳承有方之外科.皮膚科科名醫方系列——(13)趙炳南外科方(中)
    【方源】 《醫宗金監·外科心法要訣》。  79.  抑陰散   【處方】草烏二斤 南星斤 狼毒二斤 白芷一斤 獨活一斤 【用法】蔥白水或烽蜜調藥外用。【功效】 回陽抑陰,溫化寒溼。 【主治】 寒性膿瘍(陰疽、流注)。【注意】 慎勿入口。  【方源】《外科全生集》。
  • 每日一藥 | 千裡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
    生於山坡、路旁、林邊、山腳疏林下、溝邊草叢中。分布於廣東、廣西、浙江等地。9~10月採收,割取地上部分,洗淨,鮮用或曬乾。清熱解毒、涼血消腫、清肝明目、殺蟲止痛。屬清熱藥下分類的清熱解毒藥。用量9~15克,煎服,鮮品50克,外用:煎水洗、搗敷或熬膏塗。用治風熱感冒、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體炎、咽喉腫痛、肺炎、大葉性肺炎等。
  • 清熱解毒.連翹
    清熱解毒,消腫散結是連翹的主要功效,不僅如此,連翹還有抗炎、抗菌、抗病毒的功效。連翹消癰散結易,通利小便治五淋。連翹苦寒苦瀉火,心家客熱溫熱妥。瘰癧癭瘤惡瘡散,排膿瘡家之聖藥。​功效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用於癰疽,瘰癘,乳癰,丹毒,風熱感冒,溫病初起,溫熱入營,高熱煩渴,神昏發斑,熱淋尿閉。
  • 「故事裡的中藥」清熱解毒,消腫散結——連翹
    作為藥物記載最早見於《神農本草經》,其味苦性微寒,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疏散風熱的功效。主要用於風熱感冒,溫病初起,高熱煩渴,神昏發斑,熱淋澀痛等。現代藥理研究表明,連翹具有解熱、抗炎、抗菌、抗病毒、抗腫瘤、免疫調節和抗氧化等多種藥理作用。連翹素有「瘡家聖藥」之稱。
  • 名中醫秘驗方推薦——治闌尾炎秘方(方10首)
    方用石膏、知母清陽明之熱,內可以消腫,外可以退燒;金銀花、連翹清熱解毒而消腫痛;生地榆、敗醬草涼血消腫而治惡瘡;冬瓜仁為腸癰要藥;山梔子、滑石祛溼熱而療瘡瘍;丹皮、桃仁活血涼血而消腫毒;烏藥理氣散鬱以止痛;酒軍、瓜蔞清理腸胃,腸胃穢汙清除而無蒸發生熱之機,則腫易消而痛自止;竹茹清胃止嘔。一般服藥一二小時即能止痛。
  • 【949說健康】清熱,解毒,活血,消腫的龍葵
    清熱,解毒,活血,消腫。治疔瘡,癰腫,丹毒,跌打扭傷,慢性氣管炎,急性腎炎。①《唐本草》:"食之解勞少睡,去虛熱腫。" ②《食療本草》:"主丁腫,患火丹瘡。和土杵,敷之。"③《本草圖經》:"葉:入醋細研,治小兒火焰丹,消赤腫。"④《救荒本草》:"敷貼腫毒、金瘡,拔毒。"⑤《滇南本草》:"治小兒風熱,攻瘡毒,洗疥癱癢痛,祛皮膚風。"
  • 能清熱解毒,散瘀消腫
    清熱解毒,化瘀止痛。用於咽喉炎,乳腺炎,吐血,衄血,百日咳;外用治骨折,跌打損傷,毒蛇咬傷。《中華本草》味甘;微苦;性涼清熱解毒;散瘀消腫。主時行熱毒;丹毒;黃疸;口瘡;咖啡腫痛;乳癰;吐衄;跌打傷痛;骨折;毒蛇咬傷【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30g;或泡酒;或絞汁飲。外用:適量,搗敷。【注意】胃寒者慎服。
  • 華鳳仙清熱解毒、消腫拔膿、活血散瘀
    除觀賞外,華鳳仙全草入藥,在傳統瑤藥中,它被稱為「葉來凱」,味微苦、辛,性平,有清熱解毒、消腫拔膿、活血散瘀之功效。用於治肺結核、顏面及喉頭腫痛、熱痢、小便混濁、溼熱帶下及癰瘡腫毒等症。華鳳仙的在瑤藥中的應用主要有下面兩條方例肺結核葉來凱(華鳳仙)30~60克,嚇臺剪(紫金牛)全株30克,切翠林(七葉一枝花)根狀莖9克,配豬瘦肉適量,每天
  • 《中草藥常識》黃花稔的功效與作用:清溼熱,解毒消腫,活血止痛.
    黃花稔圖片化學成分:根主要含生物鹼類,包括白葉藤鹼(crytolepine),麻黃鹼(ephedrine),β-苯乙胺(β-phenethylamine)Φ-麻黃鹼(Φ-ephedrine),鴨嘴花酚鹼(vasicinol),鴨嘴花酮鹼(vasici-none),鴨嘴花鹼(vasicine),下箴刺酮鹼(hypaphorine),膽鹼(choline),甜菜鹼(betaine),又含a-香樹脂醇
  • 清熱解毒,活血消腫,對昏昏欲睡似有一定療效
    龍葵來源產地【來源】為茄科茄屬植物龍葵以全草入藥。夏、秋季採收,鮮用或曬乾。生於路旁或田野中。全國各地均有分布。清熱解毒,利水消腫。用於感冒發燒,牙痛,慢性支氣管炎,痢疾,泌尿系感染,乳腺炎,白帶,癌症;外用治癰癤疔瘡,天皰瘡,蛇咬傷。據古代文獻記載,服食本品可解勞少睡。現在臨床上試用本品作為避倦防睡藥,在實踐中體會到用本品治昏昏欲睡似有一定療效。《中藥大辭典》苦,寒。清熱,解毒,活血,消腫。治疔瘡,癰腫,丹毒,跌打扭傷,慢性氣管炎,急性腎炎。
  • 能清熱解毒,活血消腫,外敷治疔瘡及婦女乳房腫脹
    莖無毛,直徑3-6mm,常在頭狀花序下膨大。基生葉寬披針形至條橢圓狀卵形,基部漸狹成有翅的葉柄,長20-30(-40)mm,無毛,邊緣平展;莖生葉2-3枚,下部的寬披針形,上部鱗片狀。頭狀花序,單生枝端,大,長3.5-4.5cm,總苞寬1.2-1.5cm;外層總苞片寬卵形,無毛,內層橢圓形;舌狀花黃色,兩性,結實。瘦果,長10-13mm,無毛,有縱肋;冠毛汙白色,羽狀。花期4-5月,果期6-7月。
  • 木棉花煲湯可健脾祛溼、清熱解毒、活血化瘀、行氣止痛
    功效:木棉花清熱涼血、金銀花清熱解毒、白菊花清肝明目,三者合用更增加清熱涼血和止痢作用。在夏天,經常喝這個,有解暑的功效。 材料:木棉花25~30克,白茅根20克,豬脊骨500克,生薑3片做法:木棉花用清水浸泡20分鐘後漂洗乾淨,白茅根漂洗乾淨後用煲湯袋包裹好,豬脊骨切成段,用刀背敲裂;將各物一同放入燉盅,加入1000~1250毫升(約4~5碗)清水,加蓋隔水燉約3小時;飲時方下鹽
  • 冰片的功效與作用:通諸竅,散鬱火,去翳明目,消腫止痛,清熱散毒,散火解毒.
    冰片圖片通諸竅,散鬱火,去翳明目,消腫止痛。治中風口噤,熱病神昏,驚癇痰迷,氣閉耳聾,喉痺,口瘡,中耳炎,癰腫,痔瘡,目亦翳膜,蟯蟲病。芳香開竅,散熱止痛。作用為:(1)興奮中樞神經系統。(2)抗菌。體外試驗其酊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豬霍亂菌有抑菌作用,其粉劑和膏劑對羊毛樣小孢子菌、紅色癬菌等有全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