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蛋糕在日本流行已經有幾年了,最近還看到半熟芝士蛋糕,流心的感覺真棒,還有半熟提拉米蘇,真是絕了。這款巧克力半熟凹蛋糕為什麼起名:初戀的感覺,還是看到下面的蛋糕的宣傳圖片有感而發的,反正也沒看懂日文是什麼意思,不過上面的「初戀」估計應該是一樣的意思吧?
初戀是純潔,熱情,奔放的感覺,仿佛濃烈的像巧克力一般的感情肆意的流淌。怎麼不起名熱戀呢,哈哈,反正就是種感覺而已。但是這款巧克力半熟凹蛋糕,為了追求圖片中的效果,我加了較多的巧克力,還有黃油,朗姆酒,因為我曾經看到宣傳圖上的配料:純正的高級巧克力,配白蘭地酒,烈火濃情。
巧克力我只用了普通的金幣巧克力,酒用朗姆酒取代(上次去麥德龍買了一大瓶,有的用呢)。
凹蛋糕,沒見過的人會說是失敗的蛋糕,但是我們要接受新鮮事物,多多開闊眼界,土老帽我們不要當。。。
巧克力凹蛋糕也看到過配方,是韓國的(普通的海綿蛋糕做法),但是都是5寸模的量,而且如果換算到6寸的話需要蛋白2個,蛋黃6個。。。這麼多蛋黃真太多了,所以我只能改進成2個蛋黃,用一種巧妙的方法,使爆漿繼續。可惜這次我留的蛋糊多了,結果爆漿太強烈了。。。中間失敗了數次,有的蛋液中直接加巧克力溶液,因為太重,直接沉底,思考了好幾天。和做題感覺差不多。。。方法是全蛋糊中,加入可可巧克力液後,預留一部分,之後剩下的一部分加粉,這樣預留的因為少了低粉,所以更加輕盈,所以能浮在表面,形成爆漿。
配料:(6寸活底蛋糕模)
蛋白 2個
糖 30g
蛋黃 4個
蜂蜜 1大勺
巧克力 40g
黃油 30g
牛奶 1大勺
可可粉 10g
朗姆酒 2小勺
低粉 30g(可以減少到20g)
做法:
1、準備模具墊烤紙,烤箱預熱170度。
2、蛋白和蛋黃分開。蛋黃要準備4個。
3、將蛋白加糖打至硬性發泡。
4、直接加入蛋黃,打發兩分鐘,至全蛋打發狀態:蛋液好長時間才滴下來。
5、加入蜂蜜,繼續打。
6、準備可可巧克力液:將黃油和巧克力,加入牛奶隔水加熱至融化。
7、加入可可粉,這裡過不過篩我覺得沒啥區別。攪拌均勻。
8、加入朗姆酒,攪拌均勻後,鍋中留熱水,蓋蓋子保溫。
9、將一部分全蛋液加入到可可,巧克力溶液中,攪拌均勻。
10、將攪拌好的重新倒入到全蛋液中,攪拌均勻(這是不同比重的兩種液體混合的方式)
11、關鍵時刻:預留一部分攪拌好的蛋糊到小碗裡,如果想爆漿強烈,可以留多點。。。
12、剩下的蛋盆中的蛋糊,開始篩入低粉,攪拌均勻。
13、將攪拌好的蛋糕糊從高處倒入到模具中。
14、將那小碗蛋糊放到蛋糕糊的表面。
15、170度烤20~25分鐘。酌情增減。出爐冷卻幾分鐘後,脫去周圍的烘焙紙。等比較冷了之後,去掉底部的烤紙。
因為爆漿挺厲害,為了拍照,只能吃了一部分爆的漿繼續拍照。感覺到了巧克力的濃鬱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