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積梅 整理
麥芽糖,又名飴糖,主要產於漳縣龍川一帶。由於該地區日照充足,物產豐富,為麥芽糖的生產提供了充足的原料。麥芽糖是一種碳水化合物,由含澱粉酶的麥芽作用於澱粉而製得。麥芽糖中碳水化合物含量(82%),僅次於砂糖,另外還有蛋白質、脂肪、硫銨素、核黃素、尼克酸等。
漳縣麥芽糖原料為麥芽和小黃米。一鍋糖需要8斤小麥和80斤小黃米。把小黃米拿到糖坊,泡在盆裡4個小時左右,待米泡漲,鍋裡倒入前一鍋的三汁水(第三次淘米的水),當然剛開始用的是清水。把泡好的小米倒在鍋裡,開始蒸,待到水開後,用木鍁反覆攪拌,確保上下都要受熱,然後再加火,反覆三次後熄火灑入冷水,反覆攪拌,這樣也要三次。蒸好就可以拌芽了,把生好的麥芽在碾盤上碾碎,兩次後就可以了。
接下來就是熬糖。這時鍋裡就可以熬製前一鍋的糖稀了,糖稀也稱飴糖。通常情況下,一鍋糖的糖稀大約一桶半,倒入鍋中,溫火慢慢熬,鍋裡要一直攪動,以防糖太熱而受影響,先用木棍搖攪,再用木鍁翻攪,這是個重氣力活。出鍋後的糖呈棕黃色,因此稱黃糖。黃糖拿到房裡,先捏成1米長的條形,把一端掛在靠牆的半截木橛上,一端穿在30釐米長的圓木棒上,像扯麵一樣,來回反覆扯,糖在氣霧的作用下逐漸由黃變白,也逐漸柔軟,到完全變白後就可以切糖或勒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