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少年」離開20年,你還在罵「娘娘腔」?

2021-02-06 發表意見

文/阿貓

圖/網絡

今天是「玫瑰少年」葉永鋕離開的第20年

20年前

他間接死於性別刻板印象

帶來的暴力與霸凌

20年後的今天

對於性別多元

我們變得更包容了嗎

一個男孩的逝去,推動了社會二十年來的性別平等運動,如今看來仍像一個奇蹟。

因此,他的名字值得每一位支持性別平等、性別多元的人去銘記,他就是「玫瑰少年」——葉永鋕。

 

追溯回2000年,當時屏東高樹國中三年二班的葉永鋕,還沒有人叫他「玫瑰少年」,同班的男生更喜歡叫他「娘娘腔」。4月20日,那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日子,葉永鋕和平時一樣,在下課前幾分鐘,向老師舉手示意,希望提前去上廁所。這不是他有意擾亂課堂秩序,而是因為下課再去,他將可能會被其他男生堵在廁所裡調笑、毆打,被強行扒掉褲子。上學時,廁所是他最容易受欺負的場所,為了避免霸凌,他只好以這四種方式解決基本需求:提前幾分鐘下課、找要好的男同學陪同、上課鈴響後使用女生廁所、使用教職工廁所。他一直委曲求全,希望保護自己免遭傷害。然而在那一天,他的希望還是落空了。
下課鈴響後,當被人發現時,葉永鋕已經倒在了血泊裡,送醫後仍不治身亡。事發後,輿論譁然,葉永鋕的媽媽更是悲憤交加,認為校方對自己的孩子保護不力。由於無法還原事發的現場,無從推斷葉永鋕真正的死因:究竟是失足所致,還是人為造成?但在所有善良的人看來,他就是死於一場謀殺——校方的不重視、不保護,老師的冷眼和漠視,同學的欺辱和暴力,聯手謀殺了這個為求避險只能獨自上廁所的孤獨少年。據葉媽媽講,葉永鋕自幼就很體貼,也很「女孩子氣」,「喜歡玩扮家家酒的遊戲,玩煮菜的玩具」。與生俱來的性格氣質,為何有錯?就像草木花卉各有各的姿態。奈何全社會對「何為男性」理解狹隘,讓氣質迥異的少年吃盡苦頭,最終不得不付出英年早逝的代價。他的離世讓人遺憾,但也如一記驚雷,喚醒了長期漠視性別霸凌現象的社會。

少年早逝後,社會各界做了什麼?

自此以後,各界人士好像參與接力賽一樣,推動著「性別改革」。2000年,當地教育部發起「新校園運動:反性別暴力」活動,強調除了尊重傳統兩性之外,也應尊重有不同性傾向和性彆氣質的人,並破除刻板印象、消除暴力。2004年,《兩性平等教育法》改稱《性別平等教育法》,除了尊重生物學上的不同性別外,更增添了尊重性傾向、性別特質、性別認同等內容,其中一項條文為「任何人不因其生理性別、性傾向、性別特質或性別認同等不同,而受到差別之待遇」。2006年,臺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出版《擁抱玫瑰少年》以紀念葉永鋕事件,並藉此探討其教育意涵。2010年,葉永鋕的媽媽出席了高雄的同志活動,上臺致辭:「我救不了我的小孩,我要救跟他一樣的小孩!所以我今天必須要站出來。」讓臺下無數聽眾淚流滿面。2019年,一所高中實行校服「解禁」,呼籲校內男性師生在校慶周穿裙來上課,響應性別平等政策。最近,也發生了一件很暖的事情。由於疫情爆發,臺灣地區的學生上學要戴口罩。有家長反映,自己兒子怕戴粉紅色口罩上學會被嘲笑。作為回應,在疫情記者會上,所有官員均戴上粉色口罩,呼籲小朋友說:「什麼顏色都一樣」,意圖打破口罩顏色的性別刻板印象

今天,我們也頻頻看到,改變正在發生。例如,「小鮮肉」、「娘炮」等詞語背後的性別刻板印象,正在逐漸被打破。如在「什麼是男性氣質」之爭上,《人民日報》發文表示:「精緻細膩也好,粗枝大條也好,都是自己審美的選擇,一個理性、成熟、寬容的社會理應包容。」


《人民日報》發文《什麼是今天該有的「男性氣質」》,呼籲尊重審美多元女團選秀綜藝《青春有你2》中,成員制服從裙裝到褲裝的變化,打破著「女生/少女團成員就應該穿裙子」的固化印象

社會學家李銀河指出:「人性是豐富多彩的,應該讓每個人隨心所欲地落在極度男性化與極度女性化這兩個極端點之間的任何一點上,而不是強求每個人都必須落在極端點上。」

這些行動能改變所有人的觀念嗎?也許不能。肯定還有人覺得,粉紅色很「娘」,女孩子才能穿裙子,也依然會有人討厭「娘娘腔」、「男人婆」和同性戀。但至少能撐開一把保護傘,讓霸凌者不敢橫行霸道,讓漠視者不再無動於衷,讓膽怯者能夠勇敢前行,讓為人父母者不再需要為孩子的差異化特質而擔驚受怕。事實上,筆者2013-2014年在臺灣地區遊學期間,就對當地性別氛圍的變化有過親眼見證:校園各處和城市街頭,張貼著各式各樣的性別平等宣傳海報;民居附近有專門面向性少數群體的書店,店裡有賣書和雜誌,也有賣束胸內衣、情趣用品之類的東西(當時看得我面紅耳赤,店員和其他顧客倒是見怪不怪)。我在20歲生日的那天,參加了平權活動。在活動中,有花枝招展的男同性戀,有相對樸素的女同志,也有支持他們的直人團體.我和同伴被他們的快樂感染。它代表了對於邊界的拓展,意味著打破藩籬,更徑直指向發自內心的善良和美德。如果人人能意識到眾生皆平等,並為此做出改變,那麼整個社會的風氣就會越發的好,也有更多的人能從中獲益——不管是性少數者,還是其他意義上的少數群體、弱勢群體、需要爭取自己權益的群體。就像葉媽媽所說:「天地創造你們這樣一個人,一定有一道曙光,讓你們去爭取人權」。我們每一個人,降生在這個世界上,只要光明磊落,善良無畏,生來就是光榮的

參考資料:

[2] 「謝謝幫我老哥寫這首歌」——玫瑰少年的獲獎意義:蔡依林的成就,是她用麥克風為少數群體發聲,廖元鈴,2019. 07. 01,今周刊[3] 尊重跨性別者,成大設「性別友善廁所」,周佑政,NewTalk新聞,2015. 04. 1

#互動留言#

你身邊是否存在性別欺凌?

你對此有什麼看法?

(特約專欄,未經允許,不得轉載。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你可能還想了解 

相關焦點

  • 「玫瑰少年」去世20年,你還在罵「娘炮、人妖、死變態」嗎?
    都2020年了,居然還有人在罵別人「娘娘腔」?!你有聽過《玫瑰少年》這首歌嗎?這首歌的背後有一個悲傷的故事,故事的主角叫葉永志,是一個溫柔有禮的男孩。他喜歡玩女生的玩具,被同學叫成娘娘腔。甚至連老師都跟他媽媽說:「你的兒子喜歡玩女孩子的東西是不正常的。」
  • 蔡依林與五月天的《玫瑰少年》,你真的聽懂了嗎?
    關於《玫瑰少年》這首歌,你聽的版本可能是蔡依林的,也可能是五月天的,一個溫柔包容,一個叛逆自我,但聽了都會覺得不僅十分好聽,還會感覺十分震撼。然而,聽著聽著你可能便會覺得有些不對勁,因為有些歌詞真的理解不了,但又感覺有其它深意:難道這真的只是一首普通的歌嗎?我真的聽懂了嗎?
  • 出道20年,蔡依林唱情歌無數,但是她最感人的一首歌卻與愛情無關
    10年之前,在華語樂壇的鼎盛時期,孫燕姿、梁靜茹、張韶涵、蕭亞軒如今,一直還在堅持唱歌發片的歌手似乎越來越少,蔡依林算一個。在去年的金曲獎上,她惜敗林憶蓮,與「最佳女歌手」失之交臂,但是她的專輯《ugly beauty》獲得了」年度專輯「大獎,《玫瑰少年》又將」年度單曲「這一獎項收入囊中,站在領獎臺上,她的獲獎感言很不一樣:葉永志提醒了我:在任何情況下,我都可能成為某一種少數。所以我更要用同理心去愛任何我身邊的人。
  • 「玫瑰少年」去世20年了,世界變好了嗎?
    這段在引進時被刪去了,但是,這句臺詞卻流傳開來: 希望有一天,這個世界會變得不一樣,不管我喜歡誰,都不再奇怪。 而20年前,也許葉永鋕去世時,都不知道這個世界為什麼對自己這麼壞。一 葉永鋕在學校裡被視為異類。
  • 玫瑰少年:你是你,或是妳,都行
    「別讓誰去改變了你,你是你,或是妳,都行,會有人全心的愛你;玫瑰少年在我心裡,綻放著鮮豔的傳奇,我們都從來沒忘記;你的控訴沒有聲音,卻傾訴更多的真理,卻喚醒無數的真心。「——蔡依林《玫瑰少年》01最近,多則利用了網友的善意最終卻都反轉翻車的新聞,瘋狂打了一眾網友的臉。其中一則「重慶二外學生跳樓」新聞裡的主人公再次引起了我的注意。
  • 王藝 | 蔡依林、《玫瑰少年》,以及背後的玫瑰少年
    但是鋪天蓋地的文章,除了做樂評以外,還在關注一點——努力,並且很多題目十分吸引人,就點進去看了一些。出道20年從不被人看好到成為天后;新專輯每首歌都各有風格、各種嘗試;新專輯概念來看,是華語樂壇的先鋒;專輯名稱《Ugly beauty》鼓勵的是我們要堅持自己所認為的美醜善惡,不要為世俗的眼神而且刻意的改變自我。
  • 15歲的玫瑰少年之死,和一位母親的20年抗爭
    上周《乘風破浪的姐姐》,阿朵帶領的復活團表演了蔡依林的《玫瑰少年》。在判決結束後,臺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出版了《擁抱玫瑰少年》,記錄葉永志事件,探討性別教育的含義;2007年,臺灣教育機構拍攝紀錄片《玫瑰少年》,並在2009年入選高中教材;2015年,歌手蔡依林把葉永志的故事搬上演唱會舞臺,呼籲大家善待與包容那些「與你不一樣的人」,因為「不一樣又怎樣
  • 玫瑰少年|生而為人無罪,你不需要抱歉。你知道是什麼故事嗎?
    《玫瑰少年》這首歌背後的故事你知道嗎?一位臺灣小男孩叫葉永志,在他讀書的時候,老師對他的印象都是一個非常聽話懂事的孩子。他的生命永遠停留在那個下午,老師和同學去廁所找到他時候,他正躺在一片血泊之中,而且他的口、鼻還在不停的流出鮮血。他為什麼不敢去廁所,就是因為他平時在學校的行為很女化。他每次去廁所都會被男生脫褲子,罵他娘娘腔。他回家告訴過媽媽,媽媽有給學校反映,可是未得到處理結果。
  • 「文化」:玫瑰少年之死
    18年前,臺灣屏東15歲的「娘娘腔」男生葉永志,暴屍於學校廁所。到底是誰「殺死」了愛子?媽媽陳君汝強忍心中悲痛,在熱心人士的幫助下,毅然決定將官司一路打到底,最終贏得了一場來之不易的刑事官司。一個不幸身亡的少年,一位獻身於人權保障的平凡母親,催生了臺灣的《性別平等教育法》,臺灣玫瑰少年的悲劇也才最終畫上了句點。
  • 蔡依林《玫瑰少年》:生而為人無罪
    「所以他的故事也希望鼓勵大家,多一份包容心,先認同你自己,也許你真的不一樣,但是,那又怎麼樣」——蔡依林近日,天后蔡依林推出最新專輯《Ugly Beauty》,反響熱烈。而在這張專輯中,最令大眾驚豔的就是由蔡依林本人和阿信一起填詞的《玫瑰少年》了,而這首歌的舞蹈也是蔡依林以「尊重身體的直覺反應」為主題而編排的,在大眾間收穫了廣泛的好評。這首歌改編自臺灣真實事件「玫瑰少年葉永志」。18年前,臺灣屏東15歲的「娘娘腔」男生葉永志,暴屍於學校廁所。到底是誰「殺死」了愛子?
  • 15歲跨性別者陳屍學校廁所:蔡依林《玫瑰少年》背後的殘酷故事
    有罪是這世界                                ——《玫瑰少年》不知道菠菜們有沒有聽過《玫瑰少年》這首歌。法國上映了一部劇情片——《玫瑰少年》。而在地球另一邊的臺灣,有著現實中的玫瑰少年——葉永志。葉永志來自屏東,死於2000年的四月。
  • 對一個玫瑰少年說抱歉|這個15歲男孩改變了臺灣的性別教育
    對一個玫瑰少年說抱歉這個15歲男孩改變了臺灣的性別教育當想到男性氣質時,你腦海裡浮現的是?
  • 玫瑰少年:人生而無罪,我們要在自我中爭取我們的權利
    在《乘風破浪的姐姐》當中,多少人因為《玫瑰少年》的表演而潸然淚下。「你就是個小透明,走了也不可惜。」「你不可能翻紅,因為你從來都沒紅過。」在社會中,我們代表著不同的族群,卻時常被人定義,總有人告訴你應該怎麼做,總有人自身愚見卻隨心所欲,總有人因為殘缺而遭受鄙夷。
  • 「玫瑰少年」因舉止像女生,被同學扒褲子查性別,生命定格在15歲
    01前言還記得2018年蔡依林和五月天一起在舞臺上唱的《玫瑰少年》這首歌嗎?這首歌還獲得了2019年年度金曲獎。在《乘風破浪的姐姐》舞臺中,這首歌再次出現,讓更多人知道了這首歌的創作背景,那個感動無數人的玫瑰少年是多麼讓人遺憾。
  • 那個被扒褲子檢查性別的「玫瑰少年」,生命定格在15歲
    然而,公演結束不久,我無意間翻閱信息才發現,原來,這首蔡依林的《玫瑰少年》是有原型的。比起乘風破浪的姐姐帶給我們的不畏艱辛做自己,真實的「玫瑰少年」的人生,留給我們是遺憾,惋惜和痛心。2000年4月20日上午,葉永志上了他最喜歡的音樂課後,像往常一樣提前5分鐘去了廁所。這一去,就再也沒回來。被發現時,他口鼻流血不止,癱倒在廁所。面對葉永志的突然身亡,為撇清責任,老師在未報案的情況下,擅自將地板上的血跡清理乾淨。
  • 他竟能讓五月天開口為他唱歌,玫瑰少年到底是誰
    因為只要一關上門,就會有一群男生衝上來強脫褲子,檢查他是不是女生,大聲罵他「娘娘腔」。 這樣的情況,持續了整整4年。2000年4月20日上午,他特地在下課前五分鐘離開教室去上廁所。當門再次被打開的時候,男孩已經倒在血泊裡失去意識,口、鼻還在不停地湧出鮮血。這一次,他不僅避開了那些同學,也永遠避開了這個世界的惡意。
  • 紀念,玫瑰少年—葉永志
    生而為人無罪你不需要抱歉《玫瑰少年》—蔡依林https://b23.tv/av48006267    打開連結,可觀看《玫瑰少年》紀錄片             葉永志,一個可愛的男孩子「永志是個特別乖,特別懂得體貼媽媽的孩子,他會說媽媽你累喲,我給你捶背,你不要做這麼累的工作
  • 對一個玫瑰少年說抱歉
    門打開,先自我介紹、說明來意,原以為小女生該是什麼都不記得了的唐突造訪,但不是,她記得他一切的可惡,懷恨至今。經過誠懇致歉,最終,長大後的小女生原諒了他,學生獲得了救贖。已經忘了哪年看的電影,但清楚地記得,當年看時,就想到了邱。邱是我的初中同學,外號叫「繡花」。
  • 「玫瑰少年」之死,生命停止在15歲,噩夢停止
    一個人的行為舉止並不能決定一個人的未來,有的女孩子擁有男孩子的性格,男孩子有點娘娘腔,他們沒有錯,他們只是沒有按照傳統的生活方式生活,他們只是在堅持做自己。很多人都認為性格是有局限性的。前一段時間,《乘風破浪的姐姐》復活賽,姐姐們一起跳了名為《玫瑰男孩》,贏得了很多粉絲的歡迎,這首歌是蔡依林創作的,其實這首歌是有一個原型的。比起乘風破浪的姐姐們不畏艱險,勇往直前,這個「玫瑰男孩」所經歷的才是真的艱辛。當初蔡依林決定創作這首歌的時候,就是為那些因為性別、性取向發生差異,所受到不同的待遇。
  • 玫瑰少年
    年底,Jolin的新專輯《Ugly Beauty》發布;隔年6月,該張專輯獲第30屆臺灣金曲獎年度專輯獎,而主打曲目《玫瑰少年》不出意外地斬獲了年度歌曲的桂冠。 2 想要了解這首歌,就必須要了解一下這位「玫瑰少年」——葉永鋕。出生於1985年的葉永鋕,生前是屏東高樹國中三年二班的一名國中生(初中生),因為從小帶有陰柔的性彆氣質,而遭到部分同學霸凌,甚至曾被強行脫下褲子「驗明正身」,因此葉永鋕不敢在下課時間去上廁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