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性緘默分享案例-學齡前女孩的進步之路

2021-02-19 選擇性緘默症中心

第一階段:是否是選擇性緘默症、自閉症、孤獨症?

我的女兒欣欣一直以來都有些高敏感,從小極其認生、共情能力很強(給她講落葉和死亡會奔潰到大哭)、在陌生環境很抗拒、分離焦慮(由於父母均全職,而且心理上似乎也沒做好鋪墊)。所以很小的時候,一直有上早教班,並沒有覺得任何異常:反而指令性很強,老師說回座位就一定回座位,但不太敢嘗試新動作,對搖晃的動作會極其擔憂。

幼兒園小班階段,並沒有出現明顯的厭學情緒,上臺表演、拍照都很正常。唯一被老師投訴的地方是:1、自理能力差,譬如讓她搬凳子,會僵在那裡;2、上課會不知所措站在那裡,動手環節會觀察其他小朋友很久;3、沒有很強的社交意願,總是孤零零站在那裡。

我是國內知名高校的心理系畢業,其實早就有懷疑過自閉症,但對照症狀已經排除了,第一時間去心理科看,問卷排除了自閉和孤獨,醫生最開始診斷是社交焦慮,雖然頻繁地邀約朋友去旅遊,但當時並沒有介入到幼兒園的社交,對其幼兒園並沒有顯著幫助,相對來說是沒有章法地幹預。

由於疫情的原因,有半年沒有上課,也沒有和幼兒園同學聯繫過,直接上中班以後,出現了明顯的厭學情緒,由於想著在學校孩子很難受,因此在家裡是不正常地過度保護,一味滿足,結果反而孩子情緒失控,稍有不慎就會發脾氣很難安撫,且出現了暴力行為、遺尿等嚴重後果。那時候,我和我老公的應對方式錯誤:我大喊大叫,問她為什麼這樣,我老公則是直接動手拍屁股,真的是不堪回首。後來到醫院治療,醫生再次排除了各種器質性病變,建議從自身和學校調節。

第二階段:選擇性緘默症的評估和背後原因了解

終於在知乎上通過Teresa的文章了解到了選擇性緘默症,第一次看她的文章,哭得稀裡譁啦,文字太觸動了,太有血肉了,迅速聯繫上了俊華,並且經過詳細評估(進行了問卷測試),確實是選擇性緘默症的輕中度。

12月19日糾結了半天,購買了Ruth的網課,開始學習,並且也開始全方位地學習兒童焦慮和自身的焦慮。總會被問到,Ruth網課和《選擇性緘默症資源手冊》的區別,我覺得是:

-資源手冊是理論性很深,內容詳實,而且非常專業,需要花費時間去領悟,網課則更加地平實易懂,娓娓道來;

-資源手冊的內容很多,很容易迷失方向和錯過重點,很多其中的「三角術」、「家長橋」等我是看過網課後再次翻閱後理解更深;

-網課更加注重實操性,相對來說,操作更加地簡單,但仍面臨國情不一致。

網課或者育兒學習的過程,對我最大的幫助是了解了焦慮的維持因素,我認為選擇性緘默(至少對我女兒來說)並不是【不開口說話的行為】,而是長期的焦慮水平,以及帶來的不自信、抗壓能力差的結果。在聽完課後,總結出了我家的維持因素:

-母親重視結果,而忽視了感受:使得她完美主義,很需要外部評價-家庭錯誤的情緒方式:在面對她負面情緒時,父母有時候會惡語相向-沒有給孩子充分時間而代替其說話

以下是總結的網課的一些內容

因此我認為即使說話很流利了,但對她心理健康、情緒控制仍舊是長期的糾正過程,也是成人審視自己的過程。



第三階段:正式進入了幹預階段——農村包圍城市

幹預地重點關鍵詞:有控制(各種方法、分步驟、由淺入深)

1、主戰場幹預——視頻先打入

由於疫情的原因,沒辦法直接進入幼兒園,公立幼兒園的師資比又比較慘烈。實在不好意思,要求老師做這個和那個。後來隊友出力,給學校拍運動會的片子、秋遊做小幫手等,打入了學校內部。和老師關係尚可,另外也降低了欣在學校的焦慮:有熟悉的人進入到幼兒園。

本學期快結束的時候,由於看到她在30個人中上臺發言,仍舊會高度焦慮,如「腦子突然空白了」,然後會一直停留在「大家好」階段。因此,本周開始播放視頻為主,包括虛擬性的視頻,如【蝴蝶仙子和奧特曼】的故事,希望她能適應自己的聲音,同時在放鬆的情況下,建立信心。

幼兒園當前策略是:儘可能地先觸達在裡面的人、然後爸爸間歇地進入到幼兒園、平時看能不能先帶玩具和視頻在幼兒園播放

2、頻繁地play date(有限幼兒園裡的對象)

如上所述,幼兒園我是完全進不去了,就只能農村包圍城市,在平時頻繁地社交,邀請朋友們來玩,遊戲包括:

1)猜謎遊戲


-先是我出謎題,給他們猜,那些謎語之前我都練習過,所以孩子信心很強

-看狀態還不錯,就讓欣欣出謎語,她也出得很不錯

-然後別的孩子出謎語,這樣的說話遊戲已經完全沒問題了

2)串聯遊戲

-先是我起頭說,從前有一隻很餓很餓的小豬,他吃掉了豬飼料

-然後欣欣會接著說,他吃掉了操場

-另外個孩子說:他吃掉了沙發

3)儘量創造free play的扮演遊戲

-她自己在那裡擺弄玩具,孩子們其實會自主地加入

-有一次玩得比較好的,她直接和別人一起在公園裡弄鳥窩

-互相發出請求,並叫喚,這裡有草,這裡有花,拉我一下

在做整體計劃的時候,參照俊華給的建議,進行了列表,包括活動、環境、人物等。

後續可以有明確目的改變某個變量:

-如在自己家裡和同學A玩得好,再加入同學B;

-如在到同學A家仍舊和同學A玩

3、善用語音和錄音——擴大對象

-現在欣欣可以和任何人發語音,聲音洪亮

(錄音相對來說,孩子控制感很高,可以有思考時間、可以和媽媽請教)

因此相對來說,最容易突破

-視頻對話主要是在線課程進行,她仍舊會有點焦慮,能應答勉強應答

如 僅僅能回答,是紅色/綠色,但如果放輕鬆,則會有很多的思考

-課外班的任何被動應答都可以進行,但會有一些小動作,如精神渙散等

最後-進步和希望

正式幹預行動是在2020年12月19日,在俊華幫助下,開始有體系,比較專注地幹預SM,短期達成的目標(我給欣欣打滿分,她真的很努力):

-說話範圍拓展到所有人,除非特別不友好、有歷史包袱(如說她不說話的大媽等)

其他的幼兒園同學、興趣班老師、修車店的員工、電梯裡莫名遇到的人都可以被動應答,回答問題

-社交意願極大提高,願意邀請人來,願意去人家家裡玩,不肯回家

進入社交第二階段,技能缺乏,話是說了,然後搶東西,打起來了,大聲地哭

-情緒控制有很大的加強,會主動談論緊張、害怕的感受

如「我有時候在教室裡很緊張,自由活動不知道該幹什麼,因為老師沒交到我的名字,只說了大家」

如「媽媽,你現在太焦慮了,你被紅色怪獸打敗了,請自己靜一靜」

-自信心提高,願意去參加外部的活動,如跳舞和滑冰

-在幼兒園裡有了鐵姐妹,兩個人形影不離的,也有了一些其他好朋友

-會主動發起一些需求:如去完動物園一定要讓大家排隊照相留念

具體的訪談視頻可以見公眾號的選擇性緘默症家長訪談的內容。

 

如果您的孩子被懷疑或確診為選擇性緘默症

請加本書譯者俊華老師微信 junwang08837申請加入緘默症家長分享群

 

敬請關注  

中華選擇性緘默症協會網站:

https://selectivemutism.org.cn

晴心國際焦慮與選擇性緘默症中心網站:

https://xzxjmz.com

緘默的小鳳凰優酷視頻:

http://i.youku.com/smac101

緘默的小鳳凰B站視頻

https://space.bilibili.com/524810780/channel/detail?cid=125468

相關焦點

  • 選擇性緘默的孩子是不會說話,還是不想說話?
    套用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話,選擇性緘默的孩子經常給人「樂此不疲」的印象。難怪大人的結論常常是:他們不想說話。意思是,他們不是不會說話,而是故意不說話,甚至是反抗叛逆。選擇性緘默的孩子會說話,也想說話,但是說不出來。  其實,選擇性緘默的孩子會說話,也想說話,但是說不出來。
  • 學齡前兒童 學齡前兒童是什麼意思
    學齡前兒童9月份了,又是一年開學季,很多小朋友都要進去學校學習知識了,3-6歲兒童教育是很重要的階段,一般是在幼兒園度過的,學齡前兒童教育當然也是很重要的了,那麼,學齡前兒童是幾歲?來了解一下吧。學齡前兒童是幾歲學齡前兒童指:尚未達到入學年齡的兒童。
  • 學齡前兒童 學齡前兒童身高體重標準表
    學齡前兒童1、求知慾強:愛學習,有各種各樣的興趣,注意力比較穩定,善於把開始的事一直做到底。2、富於友愛感:愛和其它小朋友一起玩,玩時能友好相處,善於把自己的願望與集體相結合。3、愛勞動:自主能力強,穿衣、吃飯都要求自己做,主動幫成人做事。
  • 1-18歲女孩、男孩身高標準表,及嬰幼兒和學齡前兒童的營養膳食表
    1-18歲女孩身高表中國7-24月齡嬰幼兒平衡膳食寶塔中國學齡前兒童平衡膳食寶塔這裡推薦一個運動,跳繩。這項運動對於改善孩子的身高有明顯的作用。
  • 『選擇性緘默症 不說話的孩子』第二章 選擇性緘默症的班級經營策略 4
    「我們來打賭,等會兒老師問小端時,他根本不會回答。」「拜託,這根本就不用賭了吧,小端一定不會回答的,都已經是五年級了。我看他不是啞巴,就是智商有問題。」同學們你一言,我一語,開玩笑的、捉弄的、嬉笑的、嘲諷的、不懷好意的……全都衝著小端來。「你們幹嘛這樣欺負小端?他講不講話,關你們什麼事情?」「那又關你什麼事情?我們愛問他,就愛問他。難道你是他的代言人嗎?」「他如果感到受傷,不高興,那他就開口說啊!
  • 淺析《奧莉薇不想當公主》:探究學齡前兒童「自我意識」的養成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我就是我"——自己對於自己的積極肯定的態度,被稱為自我認同感。今天我就想通過《奧莉薇不想當公主》這本繪本,和家長們談一談學齡前兒童"自我意識"的重要性。一、《奧莉薇不想當公主》:讓孩子成為甜甜的公主,也能成為獨立的女王"寶貝兒,"爸爸說,"你永遠都是我的公主啊!"
  • 【科普】學齡前兒童(3至5歲)篇
    學齡前小朋友所經歷的每一件事情,對他們來說都是全新的體驗。
  • 學齡前兒童發育特徵及營養需求,你知道多少?
    2000年《中國居民食膳營養素參考攝入量》推薦3—6歲學齡前兒童總熱量供給範圍是5439—7113JK/天(1300—1700kcal/天),其中男孩稍高於女孩。詳細見下表2.蛋白質學齡前兒童體重每增加1kg,體內就要合成160g新的蛋白質,以滿足身體細胞、組織增長的需要。
  • 學齡前兒童3-4歲的發展
    關鍵點學齡前兒童在3-4歲內的發展有很多事情要做。
  • 學齡前兒童營養全解讀 附營養餐推薦
    學齡前兒童需要的營養  學齡前兒童對水的需要  水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條件。各種營養素在人體內的消化、吸收、運轉和排洩,都離不開水;水還是構成人體組織的主要成分;水還能調節體溫,並能止渴。體內的水量隨年齡、性別、胖瘦的不同而不同。
  • 學齡前兒童生長發育快,繼續飲奶很關鍵!
    據有關研究顯示,我國兒童飲奶狀況不容樂觀,從而直接影響其營養攝入和健康成長,為了保證寶寶的健康生長發育,我們推薦學齡前兒童應繼續喝奶,並養成良好的喝奶習慣!學齡前兒童繼續喝奶,有益身體健康學齡前兒童生長發育迅速,對蛋白質和鈣的需要量高,奶類營養成分齊全、易於消化吸收、營養價值很高,是優質蛋白質和鈣的良好食物來源。
  • 巧用Excel中的選擇性粘貼
    大家好,今天為大分享的是選擇性粘貼。分享的原因是,知道粘貼的人多,會使用的也多;但知道選擇性粘貼的不少,會使用的就不多,所在此就分享一下選擇性粘貼,讓更多的人學會使用選擇性粘貼,為我們的工作學習增色添彩。
  • 探究學齡前兒童體驗式玩具創新設計
    文章分析了中國兒童玩具現狀與需求,探討了學齡前兒童玩具體驗式玩具設計的表達形式和設計要素,實踐得出針對城市3~6歲學齡前兒童體驗式玩具創新設計方案。綜觀國內外行業研究的現狀,結合研究當前社會條件下學齡前兒童對玩具的體驗需求,並對目前兒童玩具各要素進行剖析,以體驗為導向的新的設計理念對學齡前兒童玩具進行體驗設計,成為解決當前我國兒童玩具發展現狀的有效手段。
  • 學齡前兒童怎麼培養編程思維
    學齡前的孩子怎麼學編程呢?」我認為即使未來不做程式設計師,面對即將到來的機器人時代,孩子們熟悉編程思維,學習一些編程基礎也是非常必須的。針對5、6歲的學齡前兒童我推薦實物編程機器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還處在具象思維階段,通過實物來理解和學習編程,更符合兒童的認知規律。
  • 我國學齡前兒童遠視儲備嚴重不足!
    「在做好中小學生近視防控同時,要特別重視幼兒近視防控,因為現在學齡前兒童普遍遠視儲備不足 學齡前兒童遠視儲備不足 遠視儲備的下降,就是近視的早期預警信號。根據2018年全國兒童青少年視力普查數據,我國幼兒園(六歲組)近視率為14.5%,這其中還不包括暫未近視但遠視儲備已明顯不足的幼兒。
  • 學齡前兒童體操蹦床興趣班
  • 學齡前練字影響身體健康?正確展開寫字練習,上學前就能把字寫好
    其實學齡前練字不會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那些寫出近視眼、寫出手指頭上有小繭子的問題,都是書寫的規範沒有掌握好,孩子寫字練字的姿勢不對,造成各種身體損傷的問題。正確展開寫字練習,在學齡前確實很有必要。等於是對小學生活的一個預熱,我們通過寫字練習,告訴孩子為什麼要上學?上學都學什麼?為什麼要寫字?
  • 學齡前兒童的玩具到底該怎麼選?
    現在的兒童玩具五花八門,那麼,學齡前的孩子面對海量的玩具,到底該如何挑選呢?我們不妨按照各種玩具的功能,給它們做個分類:  如各種類型的球、可以推動或拖拉的車、可以爬行的隧道、跳繩。  玩這些玩具時,會激發孩子進行跑、跳、爬、走、攀等運動,可以促進孩子整個身體運動協調性的發展。
  • 以碰碰狐系列IP為例,如何撬動1億人群的學齡前兒童市場?
    或許很多人還沒有察覺到,但事實就是在2020年的如今,學齡前兒童經濟有了越來越廣闊的市場。根據易觀數據顯示,學齡前兒童市場發展迅速,2015年市場規模為504.4億,而到了2019年,這一規模已經增長到833.9億,年均複合增長率為13.4%,增長穩定且高速。 不過這也並不令人奇怪。
  • 學齡前兒童學英語,沒有優質學習資源如何進行
    學齡前兒童學英語,沒有優質學習資源如何進行 2020年12月23日 11:40作者:黃頁編輯:黃頁 學齡前兒童學英語,沒有優質學習資源如何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