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回收櫃走進入社區 居民分類放置垃圾可獲相應獎勵
「剩飯剩菜是易腐垃圾」「電池是有害垃圾」……1月7日上清寺街道桂花園社區開展一場別樣的垃圾分類專題院壩巡迴講堂宣傳活動。 活動現場,垃圾分類指導員還為社區居民演示智能「四分類」回收櫃的使用方法。
-
智能回收櫃走進入社區居民分類放置垃圾可獲相應獎勵
「剩飯剩菜是易腐垃圾」「電池是有害垃圾」……1月7日上清寺街道桂花園社區開展一場別樣的垃圾分類專題院壩巡迴講堂宣傳活動。活動現場,垃圾分類指導員還為社區居民演示智能「四分類」回收櫃的使用方法。她表示,用戶將家庭產生的垃圾進行分類後投遞到回收櫃中,智能回收櫃根據用戶投遞垃圾類型和重量相結合給出相應的積分獎勵,所得積分可至專門的兌換櫃進行商品兌換或每周五資源回收日現場兌換。社區居民躍躍欲試,紛紛拿出手機,掃一掃註冊成功後,居民將塑料瓶、廢報紙扔進相應垃圾桶。
-
智能垃圾桶進小區:刷卡扔垃圾,垃圾分類還能換禮品
新安裝的垃圾桶引起居民們的好奇,原來,新垃圾桶很智能,不但有刷卡裝置、智能蓋子、稱重系統和封閉措施,甚至還可以用垃圾分類獲得的積分兌換生活用品。 智能垃圾桶到底有多智能?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現場一探究竟。
-
垃圾分類 從我做起 居民自製家庭分類垃圾桶既實用又方便
「咱們居民家裡的主要是乾濕垃圾,這個超級方便,袋子往瓶口一掛,相當牢靠,做飯的菜葉或者擦完手的紙巾隨手就可放入分類桶中,也實現了廢物利用。」家興小區居民張淑清一邊介紹著她自製的分類垃圾桶一邊演示著。日前,記者來到玉泉區三裡營東社區的家興小區,就生活垃圾分類做法採訪了居民張淑清。
-
入戶宣講垃圾分類 萬個垃圾桶送居民
日前,道裏區城管局組織50餘名在職黨員深入群力新城小區,開展「垃圾分類、黨員先行」主題黨日活動。黨員免費為居民發放小型垃圾桶,入戶宣傳垃圾分類,進一步提升轄區居民主動參與垃圾分類能動性。近萬個小型垃圾桶將發放到轄區居民手中。
-
玉泉區全面開展垃圾分類工作
按照「黨建引領、社區主導、物業支持、企業助力、全民參與」的原則,邊探索邊推進,因地制宜地全面開展垃圾分類工作。為積極探索適合實際情況的垃圾分類模式,玉泉區首先明確垃圾分類示範片區,探索總結經驗,為全區垃圾分類工作順利開展提供樣板。
-
北京新版垃圾分類實施首日 這些垃圾成「易錯題」|垃圾分類|垃圾桶...
攝影/新京報記者 陳婉婷■新風街一號院智能垃圾桶刷臉開蓋 自動稱重算積分早晨7點,西城區德勝街道新風街一號院垃圾分類指導員郭樂已經站在10號樓垃圾分類桶旁,開始督導居民分類。該社區設置了16個點位,投放了35組「人臉識別」智能垃圾桶。
-
海口秀英區開展「四色分家」垃圾分類宣傳活動 居民遊戲互動中學到...
海口秀英區開展「四色分家」垃圾分類進社區宣傳活動。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2月19日消息(記者 石祖波 通訊員 陳創淼)為推動垃圾分類全面開展,12月18日,海口市秀英區在時代城一期開展「四色分家」垃圾分類主題宣傳活動,通過發放宣傳資料、放置宣傳展板、開展趣味遊戲等形式向居民們宣傳垃圾分類知識,傳授垃圾分類技巧。
-
垃圾分類都行動 | 南鑼志願藍 引領新風尚
暖·空間還為垃圾分類和光碟行動設計了趣味手繪海報,邀請遊客在海報上寫畫出自己對垃圾分類和光碟行動的理解和支持。分類知識「暖」服務「您手裡的垃圾是其他垃圾,它是食物的包裝紙不是食物所以不是廚餘垃圾,請您投到這邊『其他垃圾』裡面。」有些遊客對垃圾分類還不了解,在四個垃圾桶前猶豫不決。交道口街道團工委招募的桶前值守志願者趕緊上前,主動幫助遊客打開垃圾桶的桶蓋,並且解釋垃圾分類原則,現場指導遊客正確投放垃圾。
-
巧做垃圾桶 芙蓉區車站北路社區開展垃圾分類趣味活動
星辰在線8月8日訊(通訊員 張雲)8月8日上午9點半,「巧做垃圾桶——垃圾分類我先行」主題實踐活動在芙蓉區湘湖街道車站北路社區三樓活動室開展,轄區30多名小朋友參加。 活動過程中社區志願者主要從四個方面進行了知識傳授。
-
趣味運動會為同德街垃圾分類注入「新動能」
信息時報訊(記者 吳澤銀)12月18日上午,同德街黨工委、街道辦事處在嶺南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舉辦「黨建引領垃圾分類 文明社區你我共建」趣味運動會。儘管天氣寒冷,但仍抵不住居民街坊們的熱情參與,他們紛紛喊上同伴齊齊參與。
-
給垃圾桶配暖心「開蓋繩」小神器讓通州居民垃圾分類沒顧慮
北京市自5月1日起全面開啟「生活垃圾強制分類」,至今已進行兩個多月了,為加強小區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改善居民生活環境,新翠景園小區貼心為居民服務,人性化做好垃圾分類工作。據了解,新翠景園小區共有居民647戶1500餘人,自垃圾分類工作開展以來,為更好地給居民提供舒適的垃圾投放環境,小區物業管理中心加班加點完成了垃圾投放點的地面硬化、牆面刷新等工作,並迅速進行撤桶並站,將原本的垃圾桶合併成兩個垃圾投放站。
-
多種模式 打造亮點玉泉區全面開展垃圾分類工作
截至目前,投放可回收垃圾桶1109個、廚餘垃圾桶682個、有害垃圾桶604個、其他垃圾桶1219個。建設7座垃圾分類廂房,同時投資450餘萬元,配置了可用於清理大件廢舊家具和建築垃圾的自卸環保車6輛、可回收垃圾運輸車14輛、有害垃圾收集運輸車41輛、其他垃圾清運車輛49輛、廚餘垃圾清運車1輛。新購置壓縮式垃圾箱10臺、單臂吊清運車2輛,新啟動垃圾轉運站9座。
-
青島市市北區引領「智慧」垃圾分類新風尚
市北區城市管理局垃圾分類管理中心主任劉冉介紹,東仲社區的老舊樓院每個單元出入口都擺放了垃圾桶,由於沒有物業公司管理和清洗,垃圾桶時常散發出難聞的氣味,不要說讓居民做好垃圾分類,能做好基本的環境衛生已屬不易。
-
智能垃圾箱讓垃圾分類成為城市的亮色
在日益重視生活質量和環境保護的今天,垃圾分類已經成為一道「必答題」。而解除「垃圾圍城」「垃圾圍村」威脅,實現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推行生活垃圾分類是一條必由之路。垃圾分類首先難在生活方式和節能意識的轉變,通過廣泛宣傳並建立長效激勵機制是一條可行的路子。近日,在位於重慶某街道社區內,多了一個深藍色的設備,這臺新設備的出現,吸引了不少居民的目光。這就是引入的智能垃圾分類系統。
-
「垃圾分類我先行 綠色風尚我引領」——常營地區志願者垃圾分類...
為進一步推進小區垃圾分類工作,宣傳垃圾分類新規,11月12日上午,常營地區北京像素治理中心組織轄區20餘名志願者開展了「垃圾分類我先行 綠色風尚我引領」垃圾分類知識培訓。培訓會上,李琰老師通過PPT為志願者講述了垃圾分類的現狀、垃圾的分類、如何做好垃圾分類等三大方面知識,並舉例說明了在家中如何對生活垃圾進行分類,此外,還講解了在垃圾桶前職守時遇到居民時,應如何勸導、講解。為加深大家的印象,工作人員精心準備了有關垃圾分類的問題和小遊戲環節,讓居民以輕鬆活潑的方式參與其中,掌握垃圾分類相關知識。
-
分類丟垃圾還有錢賺 第四代智能回收櫃進入成都居民小區
具有掃碼與人臉識別功能的第四代智能回收櫃明年3月,《成都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將正式實施,如何加快建立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垃圾處理系統,加快形成垃圾分類的完整鏈條?錦江區又有了新的示範探索。昨日上午,在錦江區東湖街道所轄瑞升望江橡樹林東院小區,幾組全新的第四代智能回收櫃便安進了小區,將進一步提升垃圾分類的質量。
-
讓居民「知」分類、「善」分類、「樂」分類,念好垃圾分類「三字經...
老百姓將閒置物品拿上「集市」獻出愛心,黨員幹部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帶領先鋒商戶、愛心企業等參與垃圾分類,帶頭養成主動分類、自覺投放的行為習慣,引領「愛護環境、從我做起」文明新風尚。為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助力生活垃圾分類,漕湖街道在完善硬體設施、優化管理方式、增強環保意識等方面下功夫,不斷創新方式方法,讓居民「知」分類、「善」分類、「樂」分類,念好垃圾分類「三字經」,積極推進垃圾分類參與全民化、管理長效化,人居環境得到大大改善,居民文明素質也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
可以自動分類垃圾的智能垃圾桶來了 價格很感人
來源:愛範兒去年開始,中國多個城市開始推行垃圾分類,這固然是一件好事,但也『逼瘋』了不少人,幹垃圾溼垃圾傻傻分不清楚,如果垃圾桶自己會分類垃圾那該多好啊。實際上,真的有人研發出了能自動分類垃圾的機器人。一家叫做 CleanRobotics 美國初創公司,就開發了一款智能垃圾桶 Transhbot。從外觀上看, Transhbot 和一般的垃圾桶沒什麼區別,不過是多了一個顯示屏,但內置攝像頭、傳感器、金屬探測器和馬達等,只要檢測到有人靠近,就會自動打開蓋子。
-
家庭智能分類垃圾桶設計
垃圾的分類回收可有效的推進生態環境的可持續,該款智能分類垃圾桶應用於家庭垃圾的初分類,減少因為垃圾分類而產生多個垃圾桶的情況,內置掃描裝置感應晶片,通過法分析垃圾本身成分而進行對廚餘垃圾、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的粗分類。省去人為區分垃圾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