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粥類
1.紅棗糯米粥
使用隔水電燉盅,使用高擋燉3個小時
紅棗:含有蛋白質、脂肪、醣類、有機酸、維生素A、維生素C、微量鈣多種胺基酸等豐富的營養成份。中醫認為紅棗有健脾益胃、補氣養血、養血安神、緩和藥性等作用。
糯米:富含B族維生素,能溫暖脾胃,補益中氣。對脾胃虛寒、食慾不佳、腹脹腹瀉有一定緩解作用,是一種溫和的滋補品。
2.肉粥
在肉粥中,羊肉粥和鴨肉粥是很好的選擇。羊肉粥可益氣血,補虛損,暖脾胃,將新鮮羊肉150~250克與粳米適量同煮即可,可供早晚餐或上午加餐用,秋冬服用最好。
鴨肉粥是用鴨肉汁和粳米煮成,具有滋陰養胃、利水消腫的功效。做時先泡好蓮子,鴨肉用鹽和老酒(或者紹興黃酒)放入冰箱醃製兩個小時左右,然後用少量油炒鴨肉瀝去油,或是煮出鴨湯,加入粳米和蓮子熬粥。熬好後,撒上少許蔥花即可。
3. 山藥枸杞粥
原料:山藥600克、米1/2杯、枸杞、糖桂花(冰糖)、小蔥。
功效:健脾益胃 滋腎益精 益肺止咳
4. 五行益壽養生粥
原料:去核紅棗20枚、去芯蓮子20粒、葡萄乾30粒、黃豆30粒,黑米適量。
做法:把所有原料洗淨後,泡一夜後,煮粥,味微甜。
5. 五穀養生粥
原料:蕎麥、薏米、黑米、芡實、脫皮綠豆、糙米、紅豆、麥仁各1大匙,紅棗10粒,桂圓10粒,粳米100克。
喜食甜的,食用時可以加糖,但是最好是紅糖,補血益氣效果最佳。
6. 桂圓粟米粥
桂圓肉15克,粟米100—200克。將桂圓肉洗淨與粟米同煮。先用武火煮開,再用文火熬成粥。桂圓肉性味甘溫,能補益心脾,養血安神。
7. 核桃粥
核桃肉20克,粳米100—200克。將核桃肉洗淨搗碎,與粳米同煮成粥,能潤肺止咳,補腎固精,潤腸通便。但有痰火、積熱或腹瀉者忌食。
8. 芡實粥
芡實30—50克,粳米100—200克。將二者同放入鍋中,加水煮開後,改用小火熬。芡實性味甘平,能固腎澀精、健脾止瀉,適合中老年人食用。
9. 山藥慄子粥
山藥15—30克,慄子50克,大棗2—4枚,粳米100克。慄子去殼後,與山藥、大棗、粳米同煮成粥。山藥性味甘平,能補脾胃、益肺腎,尤其適用於脾腎氣虛者;但一次不宜多食,否則容易食滯,造成消化不良。
10. 生薑大棗粥
鮮生薑或乾薑6—9克,粳米或糯米100—150克,大棗2—4枚。將生薑洗淨切碎,與米、棗同煮成粥。它有溫胃散寒、溫肺化痰的作用,但陰虛者或孕婦慎食。
11. 胡蘿蔔粥
新鮮胡蘿蔔50克,粳米200克。胡蘿蔔切成小片,與粳米同煮。先用武火煮開,再用文火慢慢熬。它有健胃補脾、助消化作用。
12. 雞肉皮蛋粥
雞肉200克,皮蛋2個,粳米200—300克,姜、蔥、鹽等調味品適量。先將雞肉切成小塊,加水煲成濃汁,用濃汁與粳米同煮。待粥將熟時加入切好的皮蛋和煲好的雞肉,加適量的調味品。它有補益氣血、滋養五臟、開胃生津的作用,適用於氣血虧損的人。
13. 牛肉板慄養生粥
原料:糯米,黃米,燕麥與牛肉,板慄,紅棗,香菇,胡蘿蔔。
做法:1、將牛肉,板慄,香菇,胡蘿蔔分別切丁。 2、將牛肉丁放入鍋中燒開,煮出血水,撇去浮沫。3、將切丁的材料倒入牛肉鍋中,上蓋煮15分鐘。 4、待高壓鍋冷卻後,開蓋,將糯米,黃米,燕麥倒入鍋內,上蓋繼續煮至高壓鍋上汽5分鐘即可關火。5、加鹽雞精調好鹹淡即可。
14. 砂鍋鮮蝦粥
材料:蝦、香菇、青菜、香菜、油、精鹽、雞精、冬菜、薑末、白胡椒粉
做法:1.把洗淨的大米放砂鍋裡,加適量水大火燒開後,改小火慢慢煮;2.把青菜洗淨,切成一小片一小片;3.把蝦的鬍鬚去掉4.香菇切片,香菜切成末,姜切成末; 5.粥熬6分熟時放入香菇片和薑末6.待粥快熟時加點油和鹽,放入青菜攪勻,待燒開放入鮮蝦,待蝦變色後,加入雞精、香菜調味,再放入冬菜和白胡椒粉調味就可關火了。
15. 米仁蓮子百合粥
材料:米仁50克,蓮子30克(去心),百合20克,粳米60克,紅糖少許。
做法:先將米仁、蓮子、百合洗淨,加少許水煮開,再加入粳米,小火煮至稠,再加入少許紅糖調味。
養生功效:滋陰補虛、健胃止瀉。適合人群:腸胃較差人群
16. 白蘿蔔粥
材料:白蘿蔔1個,粳米100克,紅糖或鹽和味精少許。
做法:先將白蘿蔔洗淨切片,加水煮30分鐘左右,再加洗淨的粳米用旺火燒開,再用小火煮至稠,用紅糖或鹽和味精調味。
養生功效:開膈順氣、健脾化痰。適合人群:感冒人群
17. 雪梨生地粥
材料:雪梨2個,生地15克,粳米100克。
做法:先將生地加少許水一起煮,熬出生地汁後,將渣去除,再將雪梨洗淨切片,和生地汁一起煮,最後加入洗淨的粳米小火熬至稠。
養生功效:雪甜粥香、清熱生津、養陰合胃。適合人群:咽喉不適人群
18. 蘋果紅棗粥
材料:蘋果250克,紅棗15顆,糯米100克,紅糖2克。
做法:先將蘋果洗淨去皮去核,再將其切碎搗爛與紅棗一同放在砂鍋中,加清水適量,熬出汁液2次,將渣去除,把汁液放在洗淨的糯米中,加入清水用旺火燒開,再用小火煮至稠。調入蘋果紅棗汁,加入少許紅糖調味。
養生功效:健腦益智、養心悅脾。適合人群:所有人群
19. 荔枝紅棗粥
材料:荔枝5—7顆,紅棗7顆,粳米100克,白糖適量。
做法:先將荔枝去殼,與洗淨的紅棗和粳米一同放入砂鍋中,加入500克水,煮至粥表面有一層粥油,再加入白糖煮化即可。
養生功效:粥香味美、養氣生津、補肺開胃。適合人群:所有人群
20. 枸杞黑豆粥
原料:黑豆40克 大米30克 枸杞子適量
黑豆味甘、性平,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胡蘿蔔素、維生素B1、維生素B2、煙酸等營養物質,有補腎強身、活血利水、解毒、滋陰明目的功效。枸杞性味甘平,能夠滋補肝腎、明目、養血、增強免疫力。
21. 紅棗黑豆粥
原料:糯米100克、黑豆40克,棗(幹)30克、赤砂糖30克,貧血調理 冬季養生調理
22. 白鱔片粥
材料:米一杯,白鱔一條(約九兩),蔥一根,薑絲少許,糖、油、胡椒粉適量。
作法:米洗淨,用少量油拌勻,白鱔去骨切片,加水十杯放入燉鍋,煮約四十至五十分鐘,撒上蔥花與薑絲,落鹽調味即可享用。
23. 皮蛋瘦肉粥
材料:皮蛋兩個,瘦肉六兩,米一杯,生薑絲、蔥少許,胡椒粉適量。
作法:將其中一個皮蛋搓碎,加少量油和米一同拌勻,另一個皮蛋切開,瘦肉切成片,在燉鍋內加水十杯,放入以上材料,約煮四十分鐘左右,放少許鹽、胡椒粉調味,撒上蔥花、薑絲即可。
24. 魚頭粥
材料:米一杯、鱅魚頭半個(約1-2兩),大頭菜一個,蔥一根,薑絲少許,糖小半調匙,胡椒粉適量。
做法:米洗淨,用少量油拌勻,大頭菜洗淨切絲,鱅魚頭洗淨切小塊片,與薑絲拌勻。加水適量與所有材料放入燉鍋內煮40-50分鐘。加入糖、胡椒粉,撒上蔥花與薑絲,落鹽調味即可。
25. 首烏紅棗粥
材料:首烏一兩,梗米一兩,去核紅棗十粒,紅糖半調匙。
做法:將首烏、梗米、紅棗洗淨,加清水適量,放入燉鍋內,煮約40-50分鐘,放入紅糖即可。
26. 冬菇雞粥
材料:冬菇四朵、雞腿一個、米一杯、胡椒粉、生薑絲少許、蔥一根。
做法:冬菇泡軟後切開,雞腿去骨切小塊後用開水汆燙,連同米,少量油和適量水放入燉鍋內煮40-50分鐘,加入鹽、胡椒粉調味,撒上蔥花、薑絲即可。
27. 鯇魚腩粥
材料:米一杯、鯇魚腩(草魚肚)六兩、榨菜適量、蔥一根、糖小半匙、胡椒粉、薑絲少許。
做法:米洗淨,用少量油拌勻,魚肚洗淨切小片,用薑絲略醃,加適量水放入燉鍋內煮40-50分鐘左右,加入榨菜絲、胡椒粉、撒上蔥花與薑絲,落鹽調味即可。
28. 窩蛋牛肉粥
材料:牛肉六兩、蛋一個、米一杯、蔥一根、生薑絲、糖、胡椒粉少許。
做法:米拌油後,連同適量水,放入燉鍋內,煮約40-50分鐘左右,再加入切成薄片的牛肉與薑絲,磕入雞蛋,稍燜片刻。放糖、胡椒粉、鹽調味。撒上蔥花即可。
29. 粟米雞爪粥
材料:雞爪六兩、玉米粒半杯、米一杯、蔥一根、生薑絲、胡椒粉少許。
做法:雞爪洗淨切半,用開水汆燙過,和玉米粒加適量水放入燉鍋內,煮約40-50分鐘,撒上蔥花、薑絲,加入調味料調味即可。
糖水類
1. 冰糖紅棗燉燕窩
能養陰生津,是適合全家在秋日共享的滋補甜品。
材料:紅棗4粒(洗淨去核),燕窩4克,冰糖8克。
做法:a.將浸發好的燕窩連水、紅棗、冰糖,一同倒入電燉盅內(水的分量以稍稍高於燕窩的表面為準);b.慢燉3個小時,查看燉盅內的燕窩,如呈晶瑩通透狀,並發出蛋白清香,即大功告成。
2. 淮山紅薯糖水
原料:紅薯一隻(約150克),紅棗數枚,淮山片適量,姜兩片(受了風寒,可以加些姜),冰糖適量
做法:1.將紅薯、紅棗、淮山片、姜同放入燉盅內,注入適量清水,加入適量冰糖,慢燉3個小時即可。
3. 冰糖雪耳燉木瓜
材料:木瓜、雪耳、冰糖
做法:1.雪耳用水泡開,洗淨,撕成小塊2.木瓜切開,去皮和籽,切成塊。3.雪耳和木瓜放入燉盅,加適量的水燉2小時,最後放冰糖調味即可
4. 木瓜雪耳燉血燕
材料(二人份量):浸透未燉血燕二兩,浸水發透水發透雪耳二兩,木瓜半個,清水兩碗,冰糖一至二兩( 視各人味加減)
製法:1、木瓜去皮去核,洗淨切小塊。血燕瀝乾水分。雪耳去硬頭撕成小塊。2、將血燕、雪耳和木瓜放入紫砂燉盅內,加入冰糖和清水,啟動「中檔 「,燉8小時左右即可食用。
功效:補中益氣,強體潤膚。
5. 奶香芡實香芋羹 (2-3人份)
材料:芡實100克,香芋150克,南瓜100克,淡奶油兩湯匙(沒有可以省略),煉乳一大勺,白糖適量
步驟:1 芡實提前一個晚上泡水泡軟2 泡過水的芡實入鍋大火煮開後蓋小火慢煮,直到芡實開花變糯!3 準備好香芋和南瓜切大拇指左右大小的丁塊!,當芡實開花開裂變糯的時候就可以加入香芋,大火煮開!4 當香芋熟透,邊角的地方有溶塌的時候加入南瓜,繼續煮,大約五分鐘南瓜也熟透5 這時候,加入淡奶油,再加入煉乳,然後按照自己喜歡的甜度加入白糖即可!
6. 補氣安神、滋陰養顏 - 蓮子百合雪耳紅豆沙
功效:補氣安神、健脾益胃、滋陰養顏。
原料:1.鮮百合2朵、新蓮子2兩、紅豆半斤、雪耳1朵。2.紅砂糖適量。
7. 冰糖燕窩
材料:燕窩四錢,龍眼肉三錢,紅棗二錢,冰糖適量。
做法:燕窩在冷水中浸泡二小時後洗淨並濾去水份。紅棗放入燉盅內加適量水,再放入燕窩和龍眼肉燉3-4小時,放入適量冰糖即可。
功效:美容養顏、滋補肝臟。
8. 花旗參冰糖燉血燕
材料(二人份量):血燕一至二盞,花旗參一錢,冰糖一至二兩( 視各人味加減),清水兩碗;
製法: 燕窩浸透洗淨後, 連同花旗參一起放入紫砂燉盅內,加入清水和冰 糖,啟動「中檔「,燉8小時左右即可食用。
功效:養顏美容,滋陰強體。
9.淮山紅薯糖水
原料:紅薯一隻(約150克),紅棗數枚,淮山片適量,姜兩片(受了風寒,可以加些姜),冰糖適量
做法:將紅薯、紅棗、淮山片、姜同放入燉盅內,注入適量清水,加入適量冰糖,慢燉3個小時即可。
10. 百合燉雪梨
材料:雪梨2個,百合2兩,冰糖3兩。
做法:冰糖加水慢火煲滾,白合用清水浸半小時,放落滾水中煮三分鐘,取出瀝乾水。雪梨切去梨心不要,洗淨連批切件,把雪梨、白合、冰糖水放入燉鍋內,燉3小時左右。
功效:滋陰、潤肺
養生湯類
1. 山藥牛腩煲
牛腩500克、山藥1根、胡蘿蔔1根、姜3片、白胡椒粒1茶匙、料酒1茶匙、桂皮1片、香葉3片,八角3枚、陳皮1片
做法:1.將牛腩洗淨,切成3cm大小的塊,用沸水燙過洗淨;2.胡蘿蔔洗淨去皮切滾刀塊,山藥去皮洗淨切滾刀塊;3.內膽裡放入牛腩塊和各種香料,加入胡蘿蔔、山藥和清水,快燉3個小時;4.吃時加鹽及雞精調味即可。
山藥:是營養很豐富的食物,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味甘、性平,入肺、脾、腎經;不燥不膩;具有健脾補肺、益胃補腎、固腎益精、聰耳明目、助五臟、強筋骨、長志安神、延年益壽的功效。
在製作山藥時,需要注意:
1.山藥切開後需立即浸泡在鹽水中,以防止氧化發黑。2.新鮮山藥切開時會有黏液,可以先用清水加少許醋洗,這樣可減少黏液。3.山藥皮容易導致皮膚過敏,所以在削皮時要帶上手套。
2. 三寶土雞湯
原料:山藥一根 紅棗七顆 慄子十顆 土雞半隻
配料:薑片八片,大蔥一根
做法:1.土雞切塊用流動水衝洗乾淨後,放入冷水鍋中大火加熱,開鍋後將血沫水倒出不要(如果用熱水焯雞會讓肉表面蛋白質瞬間凝固,不利於營養的釋放);2.將焯好的雞塊用水衝洗淨表面的浮沫,放入燉盅內膽裡加入薑片,山藥,紅棗及慄子慢燉3個小時即可;3.吃的時候在碗內放鹽和蔥。
3. 黃豆花生煲豬蹄
材料:豬蹄1隻、花生米100克、黃豆100克、龍眼肉15克、陳皮1片(去豬蹄腥味,還行氣健脾、燥溼化痰)、薑片2片、鹽適量
做法:1.花生、黃豆用清水洗淨,浸軟待用。龍眼肉、陳皮洗淨待用2.豬蹄斬大件(讓肉檔工作人員完成),去雜毛洗淨,放沸水中汆5分鐘,撈出洗淨待用3.燉盅內膽裡放入適量清水,放入除鹽以外所有材料,快燉3小時,撈出陳皮棄之,用鹽和蔥花調味即可4.用剁椒和蔥花調製的小料蘸豬蹄吃,更好吃。
4. 蓮藕骨頭湯
材料:腔骨半斤左右 藕一小截(不到一斤)姜3片 紅棗兩顆
操作:腔骨放開水中煮幾分鐘變色關火,藕去皮切塊+紅棗+姜,放紫砂鍋中加6杯水的樣子,燉3.5個小時出鍋放鹽+小蔥,蓮藕豬骨湯,好喝又養顏 清熱消痰、補血養顏,如果你經常失眠,或者貧血,多喝這個湯有益哦!
5. 藕節燉排骨
原料:排骨350克,鮮藕300克,薑絲、紹酒適量。
製作:1.排骨切小塊,水後盛入燉器。2.鮮藕剝皮切條塊,與薑絲一起放在排骨上面3.放入800毫升清湯,加鹽、味精、紹酒調好味,灌入排骨裡,上籠蒸30分鐘即可。
功效:清熱潤肺,生津止渴。
6. 雞片蘑菇湯
原料:雞脯肉250克,鮮蘑菇300克,番茄100克,雞蛋1個,紹酒、姜、蔥段各適量。
做法:
1.鮮蘑菇切片燒水,番茄切三角塊,雞脯肉洗淨,切片;雞蛋取清;姜切絲。2.雞脯肉加鹽、味精、蛋清、幹澱粉攪勻,放入沸水鍋舀一下,撈起待用。3.將鍋置於旺火上,油爆薑絲、蔥段,放入蘑菇炒,加入適量清湯,再加鹽、雞精,待湯沸後加雞片、番茄、味精、紹酒、麻油即成。
功效:補中益氣,安神健體。
7. 青紅蘿蔔豬肉湯
原料: 青蘿蔔一斤約六百四十克,紅蘿蔔四兩約一百六十克,蜜棗四個,豬腿精肉十兩約四百克,陳皮一小塊,清水適量
做法:1.把蘿蔔去皮,切角塊豬肉原塊洗淨陳皮浸軟,洗淨;2.把清水與陳皮同放直身瓦煲內,旺火燒滾,下全部原料,再滾起改用文火煲約三小時即可。
tips: 購買煲湯蘿蔔,以粗壯身重,上圓下尖為好。
功效:這個湯有治肺燥,喉幹,眼澀等食療功能。
8. 節瓜雞腳湯
原料:眉豆100克,節瓜600克,陳皮1塊,雞腳10隻
製作:1.眉豆浸透,洗淨;節瓜去皮,洗淨,切大塊;陳皮浸透洗淨; 雞腳斬去爪尖,洗淨2.鍋內加入適量清水燒開 ,放入雞爪燙約2分鐘,撈起瀝乾水3.瓦煲內加適量清水,先用猛火燒至水滾,然後放入以上全部用料,待水再滾起,改用中火繼續煲2.5小時,以精鹽調味,即可以佐膳飲用。
功效:清熱消暑,健脾開胃。
9. 雞腳慄子百合湯
原料:新鮮雞腳10隻,豬手1隻,百合50克(1兩),鮮慄子肉250克(半斤),湘蓮子50克(1兩)
做法:1.剝去雞腳附著之黃衣,斬去趾骨,洗淨,斬開兩段,放落滾水中煮5分鐘,取出過冷河。2.燒淨豬手上之餘毛,洗刮淨,斬件,放落滾水中煮5分鐘,取出過冷河。3.慄子肉用滾水燙過,去衣;洗淨蓮子,百合。4.把適量清水煲滾,放入雞腳、豬手、慄子肉、蓮子煲2小時,加入百合再煲半小時,下鹽調味。
10. 鴨梨南北杏瘦肉湯
原料: 新鮮鴨嘴梨三個、瘦肉十兩約四百克、南北杏共一兩約四十克、花生油、鹽各少許、清水十二碗;
做法:1.鴨梨洗淨,去皮除心南北杏洗淨,瘦肉原塊洗淨備用;2.燒滾清水,下豬肉、梨和杏仁,旺火燒至大滾,改中火以至文火,煲約二小時即成。
功效: 本湯可加油,鹽調味,也可淡飲,清爽潤喉。
11. 羅漢果瘦肉湯
原料: 大羅漢果四分之一個、豬腿精肉八兩約三百二十克、陳皮一小塊、清水十碗;
製作:1.陳皮浸透洗淨,豬肉原塊洗淨;2.把清水,羅漢果和陳皮同放直身瓦煲內,旺火燒滾,然後下豬肉,再滾起改用文火煲約兩小時即可.
tips: 買羅漢果,要以顏色黑褐,有光澤,搖時不響者為佳;
功效:這個湯適合哮喘患者,因羅漢果有解熱消暑,治咳化痰,促進腸胃機能和抑制哮喘的功能。
12. 白鴨冬瓜瘦肉湯
原料:白鴨1隻。冬瓜1800克,瘦肉200克,海參75克,荷葉1張
做法:1.將白鴨去毛雜洗淨切塊,冬瓜去皮洗淨切塊,瘦肉洗淨切片,海參洗淨切好2.白鴨塊、冬瓜塊、瘦肉塊、海參片與荷葉片同放鍋中,加清水適量燉至鴨肉爛熟之後,用食鹽、味精調服。
功效:健脾養胃,滋陰清熱,解暑除煩。
13. 牛蒡排骨湯
原料:牛蒡半根 排骨6小塊 胡蘿蔔1根 淮山藥幹一小把 枸杞5粒 姜2片 紅棗1顆 大料半顆 桂皮小塊
做法:牛蒡胡蘿蔔削皮切滾刀塊,排骨用沸水燙過,把所有材料放紫砂燉盅內燉3小時,出鍋前半小時放胡椒粉 最後放鹽
提示:牛蒡容易發黑 削皮後可放在滴入白醋的水中浸泡
且不能用鐵鍋燉 可用砂鍋和不鏽鋼鍋
14. 玉子豆腐燉土豆
原料:土豆1個 玉子豆腐(日本豆腐)一條、姜1片、韓式辣椒醬
做法:1,土豆洗淨切塊+1片姜放紫砂燉盅裡面煮20分鐘左右2.將玉子豆腐切片放入再燉15分鐘左右 加上韓式辣椒醬便可以了
15. 酸梅燉鯉魚
材料:鯉魚一條,酸梅5粒,鹹菜一兩,排骨四兩。
做法:鯉魚剖好,放入油鍋炸至外表金黃,然後用姜、蔥、酒飛水五分鐘,排骨煮五分鐘待用。鯉魚、排骨、酸梅、鹹菜一起放入燉鍋內加入滾水糧食,燉四小時左右。
功效:消暑、止渴、消除疲倦。
16. 北芪當歸燉烏雞
材料:北芪一兩半,當歸半兩切片,烏雞一隻,姜一片。
做法:雞剖後洗淨,,放滾水中煮五分鐘,取起洗淨。北芪、當歸、烏雞、姜同放燉鍋內加入滾水適量,燉五小時左右,食時落鹽調味。
功效:婦女月經不調,白帶、血虛頭暈,最有療效。也可以作為保健食譜。
17. 強身延壽湯-燉鴿
材料:黨參五錢,白朮二錢,茯苓三錢,當歸二錢,川芎一錢,熟地黃二錢,白芍二錢,枸杞子四錢,乾草一錢,生薑一錢,去核紅棗十粒,乳鴿一隻。
做法:乳鴿放入滾水中煮五分鐘,取出洗淨。將藥材用乾淨的紗布包裹紮緊,連乳鴿一起放入燉鍋內,加滾水適量,燉五小時左右,去藥包,落鹽調味。
功效:補腎、益氣養血,常飲強身健體,延年益壽,返老還童。
18. 北芪黨參燉乳鴿
材料:乳鴿一隻,北芪半斤,黨參半兩,酒半湯匙,淮山半兩,豬肉二兩,姜一片。
做法:鴿入滾水中煮五分鐘,取出洗淨。豬肉入滾水中煮三分鐘,取出洗淨。連同淮山、北芪、黨參、姜、酒放入燉鍋內,加滾水,燉五小時左右,食時落鹽調味。
功效:補氣、健脾胃。
19. 清燉香露雞
材料:瘦光雞一隻,冬菇二兩,火腿半兩,紅蘿蔔半隻切塊,姜一片,蔥一條。
做法:雞洗淨,放落滾水中煮五分鐘後連同火腿、姜、蔥,放入燉鍋內,加滾水適量,燉四小時左右,加入冬菇再燉四十分鐘,落鹽調味。
功效:此湯性質溫和、補身,老少皆宜。
20. 洋參燉草魚頭
材料:草魚頭一個(約八兩),洋參片二錢。
做法:草魚頭(鯇魚)切開二片相連,放入滾水中煮三分鐘撈起。魚頭、洋參片放入燉鍋內,加入滾水中適量,燉四小時左右,落鹽調味。
功效:提神補腦。
21. 天麻燉豬腦
材料:豬腦四副,天麻二錢,姜二片。
做法:將豬腦之紅筋小心挑除乾淨,洗淨後放入冷水慢慢煨至水滾,隔去水份。豬腦、天麻、薑片放入噸盅內,加入滾水中適量,燉四小時左右,落鹽調味。
功效:此品對患者有慢性頭痛者,如能長期進食,可以根治。
22. 胡蘿蔔燉排骨
材料:胡蘿蔔四兩,排骨一斤,冬筍一條,川芎一錢,黃芪三錢。
做法:排骨用沸水燙淨後用冷水衝洗,連同切好的胡蘿蔔和冬筍倒入燉鍋內,加川芎、黃芪燉三小時左右,落鹽調味。
功效:養顏美容,有利於、脾功能。
23. 沙參玉竹老鴨湯
材料:北沙參一兩,玉竹一兩,芡實四錢,生薑二片,老鴨一隻。
做法:老鴨斬件放入滾水中煮五分鐘,取出洗淨。沙參、玉竹、芡實、老鴨放入燉鍋內,加滾水適量,燉約四小時,落鹽調味。
功效:滋陰潤肺清補,用於乾咳痰少,勞熱,消渴腸燥便秘者。
24. 首烏燉羊肉
材料:羊肉八兩,首烏四錢,枸杞、薑片、蔥段、紹酒、麻油適量。
做法:羊肉洗淨後切塊,在沸水中燙去血腥後用冷水衝洗,將洗淨的首烏連同其他配料放入燉鍋內,加適量水燉至3-4小時,落鹽調味。
功效:補氣提神,暖脾胃,增溫禦寒。
25. 茯苓黨參烏雞湯
材料: 烏雞一斤,枸杞二錢,茯苓一錢,黨參三錢。
做法:烏雞洗淨後切小塊,在沸水中燙去血腥後用冷水衝淨。將洗淨的枸杞、茯苓、黨參連同烏雞塊放入燉鍋內,加水適量,燉3-4小時,落鹽調味。
功效:強化心肝功能、增強免疫力、並能保肝明目。
26. 海馬杜仲燉排骨
材料:海馬一個,杜仲、枸杞各二錢,排骨一斤,胡蘿蔔半個,當歸半錢,黑棗、黃芪各三錢。
做法:排骨過沸水燙後洗淨,同杜仲、海馬、當歸、黑棗、黃芪、枸杞放入燉鍋內,加適量水燉五小時後,加切塊的胡蘿蔔再燉半小時,落鹽調味。
功效:平補肝腎,適合腰腳酸痛、乏力者食用。
27. 紅棗蓮藕燉鯽魚
材料:紅棗三錢,蓮藕半斤,鯽魚二條,胡蘿蔔三兩,黃芪四錢,姜三片。
做法:鯽魚洗淨濾去水份,胡蘿蔔、蓮藕洗淨切塊,先將紅棗、黃芪、蓮藕放入燉鍋內燉2-3小時後加入胡蘿蔔、薑片、鯽魚燉半小時,下少許米酒和鹽調味。
功效:有效減少皺紋,清除粉刺。並適合皮膚萎黃、貧血、頭暈者。
28. 首烏燉蝦
材料:何首烏三錢,蝦八兩,枸杞三錢,川芎半錢。
做法:將洗淨的何首烏、枸杞、川芎放入鍋內加適量水,燉二小時後加入洗淨的蝦,以及小許米酒和鹽,再燉約10分鐘即可。
29. 紅棗淮山燉羊肉
材料:白蘿蔔四兩,淮山五錢,羊肉七兩,紅棗三錢,桂皮、陳皮各一錢。
做法:羊肉切成小塊後用沸水洗燙,白蘿蔔切塊。將洗淨的淮山、紅棗、桂皮、陳皮和羊肉放入燉鍋內,加適量水燉四小時後加入蘿蔔再燉一小時,落鹽調味。
功效:強化肝、腎功能和泌尿系統,宜先天體質較差和老年尿頻者食用。
30. 冬瓜薏米瘦肉湯
材料:冬瓜四兩,薏米四錢,瘦肉四兩,茯苓一錢。
做法:冬瓜洗淨去皮切塊,瘦肉切小塊用沸水略燙。將洗淨的茯苓、薏米和瘦肉一同放入燉鍋內,加適量水約燉四小時,落鹽調味。
功效:具瘦身美容之功效。
31. 牛蒡燉母鴨
材料:母鴨一斤二兩,牛蒡四兩,枸杞二錢,黃芪三錢,肉桂、當歸、熟地各一錢。
做法:牛蒡洗淨拍松切斷。鴨肉洗淨剁塊用炒鍋將油炒出,濾油後連同枸杞、黃芪、肉桂、當歸、熟地放入燉鍋,加適量水燉3-4小時,落鹽調味。
功效:疏通血脈,增強腎臟功能,適合冬天手腳冰冷不溫者。
32. 銀杏小燉盅
主料:銀魚50~100克,雞胸脯肉50克,甜杏仁3顆。
做法: 1.銀魚洗淨,投入小燉盅;雞胸脯肉剁成肉末,置放於銀魚之上。 2.甜杏仁去皮、切碎,同鹽一起調入燉盅。倒入少許沸水,隔水燉爛即可。
特點:潔白可愛,鮮味清純。
藥用價值:銀魚味甘,性平;雞肉味甘,性溫;甜杏仁味甘,性平。本品能溫中益氣,補精添髓,潤肺平喘,除虛勞瘦弱,對腸燥便秘、體虛納少、因寒冷引起的腹瀉很有療效,是兒童保健佳品。
33. 羊肉湯
滋補功效:羊肉湯屬熱性,可以溫胃禦寒,但喝多了容易上火。
特點:色澤光亮,呈乳白色;湯質優美,營養豐富;不羶不腥,味道鮮美異常。
製法:先把羊肉、羊骨架洗一下,羊雜做些處理,把羊肉、羊雜放一個鍋內煮,可放些蔥姜等(不宜放大料,易串味),等羊肉、羊雜煮熟,撈出切成片,備用。把羊骨架放鍋裡,加滿清水,開火,熬一個小時左右,把漂浮在上面的一些雜質舀出去,這時的湯就比較純淨了,放些蔥姜,繼續熬,什麼時候熬得湯成乳白色,像牛奶一樣就可以了。熬湯一定要捨得花時間。把切好的羊肉、羊雜放碗裡,放些蔥花、香菜、蒜黃之類的菜,放適量精鹽,把熬好的羊湯趁熱倒入碗裡,一碗色澤乳白、口味鮮香醇正的羊肉湯就做好了。
34. 清燉馬蹄鱉
主料:甲魚1隻(重約750克),火腿骨1根,火腿肉100克。
輔料:蔥結、薑片、冰糖、熟豬油各10克,精鹽1克、紹酒25克,白胡椒粉1克,雞清湯750克。
製作:將甲魚宰殺,用開水燙泡後,剝去外層內膜,用刀沿甲殼四周剖開,掀起甲蓋,去掉內臟(留下甲魚蓋),剁成約3.5釐米長、1.7釐米寬的塊(尾和腳爪不用);放入開水鍋中煮至水開,撈出瀝水;火腿切成4大塊;將甲魚塊整齊地碼在砂鍋中,把火腿、蔥、姜和火腿圍在甲魚四周,加入雞清湯和紹酒,蓋鍋燜住;旺火燒開後,去除浮沫,放冰糖,轉用微火燉1小時左右,撿出姜和火腿骨,放鹽;再將火腿撈出切成片放入鍋裡,淋上熟豬油,撒入白胡椒粉即可。
35. 黃芪燉烏雞
原料:黃芪50克,烏骨雞1000克,蔥10克,姜10克。
製法:清洗乾淨,放入沸水鍋中焯一下,撈出洗淨。將黃芪洗淨,放入烏骨雞腹中,放入砂鍋,注入雞清湯,放入料酒、鹽、蔥段、薑片,用小火燉至烏雞肉爛入味即成。
36. 扁尖芋頭老鴨煲
原料: 老鴨半隻、芋頭1斤、扁尖2兩、火腿四片、姜1塊、蔥1段、黃酒4湯匙
做法:1、扁尖提前冼去表面鹽份,用冷水泡四小時,把內部鹽分泡出來,中間換一兩次水。然後切成長約4cm的小段
備用。2、冼淨後,放冷水鍋中中火煮出血沫,用熱水衝淨。3、另備半砂鍋熱水,將鴨子放入,同時將火腿、薑片、蔥段、黃酒一併放入。大火燒開後,改微火煲1個半小時。芋頭去皮冼淨,切成大塊,和扁尖一起,放進煲了1個半小時的老鴨湯裡,接著煲半小時左右即可。
心得:扁尖本身有鹽,所以這個湯不用再加鹽了。
37. 胡蘿蔔玉米排骨湯
原料:豬排骨(腔骨、棒骨都行)300克、玉米2根、胡蘿蔔2根、山藥1根、紅薯1個、姜20克、鹽適量。
做法:1、將豬排骨用沸水煮變色,撈出洗淨。內膽中放入足夠多的水,將焯好的排骨放入。2、玉米切成長短合適的段,胡蘿蔔、紅薯去皮切成滾刀塊,帶上手套將山藥的皮去掉,切成滾刀塊。3、將玉米、胡蘿蔔、山藥、紅薯放入內膽,快燉3小時,加鹽及雞精調味即。
38. 海參燉四寶
材料(二人份量):已浸發刺四兩,竹笙二錢,雪耳二錢,蓮子一兩,紅棗四粒,清水兩碗,冰糖一至二兩( 視各人味加減)
製法:1、海參飛水後切大件,竹笙浸透,清洗乾淨,剪段,頭尾不要。浸透雪耳,清洗乾淨,剪去梗蒂,剪成小朵,與竹笙一同飛水,紅棗去核。蓮子浸透後去心,清洗乾淨,飛水。2、將各種材料一同放在紫砂燉盅內,注入清水,啟動「強檔 「,燉4小時左右即可食用。
功效:滋陰補腎,開胃清心。
39. 黨參燉烏雞
材料:烏雞500克
配料:茯苓6克、九節菖蒲3克,黨參15克,枸杞12克。
製法:1、烏雞洗淨,切小塊,以熱水燙一下,再以冷水衝涼。2、鍋中放入5杯水,放入烏雞塊;茯苓、九節菖蒲、黨參、枸杞過水洗淨,放入鍋中。3、在依立紫砂燉盅內注入適量清水,加入以上所有用料燉3-4小時即可4、燉好後將茯苓、九節菖蒲、黨參撈除,加入油鹽調味即可食用。
功效:可以預防近視、強化心臟功能、保肝明目及增強免疫力。
貼心叮嚀:喝此湯時請勿食用酸性太強的食物,以減輕肝臟負擔。
40. 鳳爪烏龜盅
材料:烏龜一隻約500克,雞腳300克
配料:蓮子、杜仲各30克、肉蓯蓉30克,魚鰾50克,生薑一片。
製法:1、烏龜置於冷水鍋內,慢火加熱,使其排去糞便,然後再宰殺乾淨,斬成大塊,龜板敲碎成數塊。2、雞腳用開水燙髮後剝衣斬指。3、配料浸後洗淨,蓮子去心,杜仲刮去粗皮,紅棗去核。4、在依立紫砂燉盅內注入清水,加入所有用料燉4小時左右即可。
功效:補腎固精,益陰提陽。烏龜肉能滋陰補血,養肝益腎。雞腳能生筋增髓,強筋壯骨。蓮子能養腎固精,健脾去損。杜仲能補益肝腎,強腰健膝。魚鰾能補腎消瘤。肉蓯蓉能滋陰補腎,培元壯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