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款川式涼菜蘸料醬汁配方,喚醒食客味蕾!

2021-02-16 職業餐飲網

椒麻汁

適用範圍 適合製作椒麻雞、椒麻肚片。

口味 椒麻味

用料 青蔥蓉(小香蔥葉粉碎成蓉)250克,自製藤椒油(也可以用品牌藤椒油來代替)70克,鹽、味精、雞汁各20克,白砂糖15克。

製作 以上用料調勻即可。

推薦指數 ★★★★★

試做結果 色澤碧綠,口味也很清爽,是很有食客緣的一款味汁。如果將鹽的用量降低至10克,再增加25克白醬油,鮮味會更濃鬱。

素菜汁

適用範圍 適合拌各種鮮嫩時蔬。

口味 酸甜辣

用料 自製酸甜汁150克,香醋100克,海天生抽50克,大蒜碎5克,鮮小米辣末30克。

製作 以上用料混合均勻即可。

自製酸甜汁 白砂糖5千克、清水10千克放入鍋內,小火慢慢加熱,直至糖液變得比較濃稠時,放入鎮江香醋3千克,調拌均勻。

推薦指數 ★★★★

試做結果 雖然配方很簡單,但是口味很清爽,辣度比較適中,只不過甜味可能會偏重一點。如果是北方廚師來製作,可以適當降低甜度。

川式生醉汁

適用範圍 適合製作生醉海鮮、河鮮,也可以醉雞、醉鴨。

口味 鮮辣微酸

用料 花雕酒、海天生抽、紅醬油、恆順香醋、白砂糖、大紅浙醋、鹽各50克,保寧醋85克,瓶裝野山椒105克,美極鮮味汁4克,味精30克,蔬菜料(胡蘿蔔、香菜梗、小蔥頭、圓蔥、大蒜各10克,鮮小米辣50克)。

製作 蔬菜料和液體調料、野生椒一起放入粉碎機內,充分粉碎後濾出料渣,加入鹽、白砂糖、味精攪拌至糖完全化開即可。

推薦指數 ★★★★

試做結果 與江浙一帶的生醉汁相比,這款味汁的口味應該說更好,複合清香味濃鬱,辣度也適中,適合所有地域的廚師來試做。

煳辣味汁

適用範圍 適合爽脆的蔬菜,比如風味蘿蔔。

口味 紅油味

用料 鹽、味精、雞精、美極鮮味汁各10克,白砂糖15克,香醋、芝麻油各2克,刀口辣椒粉5克,蒜米6克,紅油250克。

製作 以上用料調勻即可。

刀口辣椒粉 乾子彈頭朝天椒500克、大紅袍乾花椒75克放入燒熱的乾鍋內,炒至辣椒變香脆,取出後放涼,用石臼搗碎。

推薦指數 ★★★★

試做結果 味道是可以的,油量有點多,江浙和北方一帶的廚師可以將紅油的用量略微縮減。甜度有些高,將白砂糖的用量降低至10克為好。

川式紅湯料

適用範圍 適合製作上上籤。

口味 香辣微帶藤椒味

用料 鮮湯900克,雞精、味精各10克,白糖、熟芝麻各2克,鹽9克,鮮紅小米椒末8克,姜米、蒜米各3克,藤椒油150克,美極鮮味汁、辣鮮露各50克,保寧醋12.5克,紅油200克。

製作 以上用料調勻即可。

推薦指數 ★★★☆

試做結果 鮮湯的用量太多了,所以調出來的味汁太稀,因此建議將鮮湯的用量降低至600克,同時增加少量炒香並粉碎的辣椒麵。

豐都麻辣汁

適用範圍 最適合用來製作麻辣雞、麻辣腰花。

口味 麻辣鮮香,味道醇厚

用料 刀口辣椒30克,青花椒麵10克,藤椒油5克,鹽、糖粉各2克,美極鮮味汁7克,味精、陳醋、芝麻醬、花生醬、姜蒜汁各50克,涼開水150克。

製作 以上用料調勻即可。

姜蒜汁 老薑75克、大蒜瓣50克放入榨汁機內,加入清水75克、白酒5克榨成汁。

推薦指數 ★★★

試做結果 水的用量太多了,汁水太稀,很難「掛」在原料上,故建議大家在試做時將水降低至75-100克,或者不加水,直接將姜蒜水的用量調至120克。

青花椒麵的用量一定要把握好,否則麻辣味太重,甚至可能出現苦味。

鮮酸辣汁

適用範圍 製作酸辣蕨根粉、酸辣黃喉。

口味 酸辣,吃辣不見辣

用料 保寧醋75克,二金條鮮辣椒80克,鮮青、紅小米辣各50克,大蒜20克,鹽4克,味精3克,老薑9克,辣鮮露5克,冷開水150克。

製作 所有原料放入粉碎機內,充分粉碎,使用時過濾取汁即可。

推薦指數 ★★★

試做結果 水的用量太多了,汁水太稀,建議將水降低至100克。

另外,由於加入了太多的二金條和小米辣,所以這款味汁的辣味特別重,故建議將二金條辣椒的用量降低至60克,同時再將鮮青、紅小米辣兩種辣椒的用量均降低至40克。

口水雞汁A

適用範圍 適合製作口水雞。

口味 麻辣味

用料 辣鮮露、海鮮醬油、花椒油各50克,味精、雞精各6克,白糖、芝麻油各3克,花椒麵5克。

製作 以上用料調勻即可。

推薦指數 ★★★

試做結果 從顏色上看,它的色澤比較黑,賣相不好。麻味非常重,甚至是有苦味出現,所以我個人認為它沒有口水雞汁B優秀。

口水雞汁B

適用範圍 適合拌口水雞。

口味 麻辣味

用料 味精、雞粉各5克,白糖、花椒麵各25克,蒜泥15克,四季寶花生醬、花椒油各20克,芝麻油、辣椒麵各10克,紅油50克。

製作 以上用料調勻即可。

推薦指數 ★★★★

試做結果 口味和顏色都比口水雞汁A更優秀,辣味和麻味也都剛剛好,所以更建議大家在試做時選擇這個配方。

泡椒汁

適用範圍 適合拌茄子或者拌豇豆。

口味 泡椒味

用料 上好的泡辣椒500克,大蒜20克,大紅浙醋100克,白砂糖、自製蔬菜油各35克,鹽5克。

製作 

1.泡辣椒放入石臼內搗碎;大蒜加入鹽也用石臼搗碎。

2.搗碎的泡辣椒、蒜泥、大紅浙醋和白砂糖先混合均勻,再放入自製的蔬菜油。

自製蔬菜油 鍋內放入菜子油5千克、蔬菜料(胡蘿蔔條、圓蔥塊各50克,香蔥結、香菜梗各20克),小火慢慢熬至蔬菜料變成金黃色,過濾料渣,待油溫約為五成熱時關火,放入幹辣椒節500克、大紅袍乾花椒250克,浸泡12小時以上方可使用。

推薦指數 ★★★

試做結果 顏色很漂亮,但是味道就比較單一。

作者回復 可能是我的配方說漏了,在此基礎上增加辣鮮露30克,味粉10克。

韭香味汁

適用範圍 最適合用來製作韭香雞(雞按照白切雞的方法製作好,改刀成塊,淋上調好的韭香味汁即可)。

口味 韭香味濃

用料 韭菜800克,A料(鹽40克,白糖20克,味精30克,蔥油60克,美極鮮味汁50克,家樂辣鮮露80克,紅油70克)。

製作 將韭菜切成細末,取其中的400克放入粉碎機內,加入純淨水200克打成汁,取出後加入A料拌勻。客人點菜時,再放入剩餘的韭菜末拌勻。

提示 如果不喜歡韭菜的味道,也可以用香蔥葉代替韭菜,那麼味汁就變成了蔥香汁。

推薦指數 ★★★★

試做結果 味道不錯,韭菜的清香味非常濃鬱,但是我認為這款味汁比較適合在北方推廣,因為江浙一帶的食客對生韭菜可能會心生「畏懼」。但是如果將韭菜換成香蔥,使用範圍可能就會更廣一些。

家常汁

適用範圍 適合製作家常味涼菜,比如家常拌雞塊。

口味 麻辣複合味

用料 鹽15克,味精、雞精、糖粉、花椒油、藤椒油各10克,蒜米6克,芝麻油100克,大王醬油、一品鮮醬油各40克,花椒麵4克,姜米、刀口辣椒120克,鮮湯15克,紅油250克。

製作 以上用料調勻即可。

推薦指數 ★★★★★

試做結果 這個味汁口味很棒,拌雞塊、拌牛雜、拌牛肉都不錯,用來製作水煮肉片效果也好。烹調時,可以加入少許白芝麻,菜色更誘人。

爽口汁

適用範圍 適合拌蕨菜、拌木耳。

口味 鮮辣味

用料 鹽15克,味精、白砂糖各10克,香醋、芝麻油、蔥油、煳辣油各20克,美極鮮味汁40克,鮮小米椒末8克,蒜米6克。

製作 以上用料調勻即可。

推薦指數 ★★★★★

試做結果 這個味汁口味也不錯,辣度適中,複合味很濃鬱。如是冰鎮後使用,效果更佳。

燒椒汁A

適用範圍 適合拌燒椒蟶子皇、燒椒茄子。

口味 燒椒味

用料 生菜子油30克,味精、雞精各4克,蠔油10克,白砂糖3克,美極鮮味汁、恆順香醋各20克,蒜末6克,鹽15克,燒椒150克。

製作 以上用料調勻即可。

推薦指數 ★★★★

試做結果 燒椒我是用石臼舂碎掉的,所以燒椒的味道特別濃鬱。總體來說,這款汁的口味比燒椒汁B更棒。

燒椒汁B

適用範圍 適合製作燒椒茄子等燒椒風味的涼菜。

口味 燒椒味

用料 燒椒500克,鹽、味精各30克,醬油40克,生菜子油60克。

製作 燒椒剁碎,加入剩餘的原料攪拌均勻即可。

推薦指數 ★★★★

試做結果 口味相對比較單一,我個人意見是在此配方的基礎上,增加60克紅油,然後將鹽和醬油的用量各減少10克。

川式麻醬汁


適用範圍 適合製作麻醬鳳尾或者給脆爽的蔬菜,比如黃瓜、油麥菜等作蘸料。

口味 紅油醬香味

用料 四季寶花生醬(510克/瓶)、頂好芝麻醬(450克/瓶)各1瓶,白砂糖100克,家樂鮮露50克,美極鮮味汁45克,雞粉25克,紅油75克,熟色拉油650克。

製作 先用色拉油將花生醬和芝麻醬調開,再加入其他用料拌勻即可。

推薦指數 ★★★★★

試做結果 這款味汁我們都很喜歡,複合味比較足,比我們北方人製作的麻醬汁更討喜。

藤椒汁

適用範圍 適合拌土雞、拌牛肉等葷料。

口味 藤椒味

用料 么麻子藤椒油100克,家樂鮮露、美極鮮味汁、蒸魚豉油、東古一品鮮、鮮湯、鮮花椒(只要果實)各50克,味精、雞粉各10克,芝麻油、鮮小米辣椒圈各25克,白砂糖5克。

製作 以上用料調勻即可。

推薦指數 ★★★☆

試做結果 鮮花椒的麻味非常濃,所以建議大家在試做時(四川廚師除外),可以將鮮花椒的用量降低至35克為好。

搓椒汁

口味 紅油醬香味

用料 搓椒麵(幹辣椒放入燒熱的乾鍋內炒至焦香,取出粉碎)40克,芝麻油5克,豉油汁、香醋各50克,味素10克,涼開水100克。

製作 以上用料調勻即可。

推薦指數 ★★★☆

試做結果 這款味汁的辣味太重了,這種辣度基本上只有四川人能夠接受。雖然添加了豉油汁和香醋,但是它們的味道被辣味全部遮蓋了。

使用時,建議大家將搓椒麵的用量降低至30克,同時增加白砂糖10克,這樣味汁的複合味和辣味就會好很多。

鮮椒汁

適用範圍 適合製作生態黑雞腳、鮮椒仔兔。

口味 複合鮮辣味

用料 鹽15克,白砂糖、味精各10克,生菜子油、藤椒油各30克,美極鮮味汁40克,香醋、煳辣油、芝麻油、蔥油各20克,小米椒末8克,蒜米6克,高湯250克。

製作 以上用料調勻即可。

推薦指數 ★★★

試做結果 油量太重,烹調時出現了油和湯分離的狀況。建議將蔥油、煳辣油的用量各降低一半,效果就會好很多。

這裡給大家推薦一款我的配方:小米辣25克、大蒜頭15克、香菜梗10克放入容器內,倒入純淨水150克榨汁,再放入香醋150克,美極鮮味汁、金標生抽、鮮露各25克,味精、雞粉各5克拌勻。走菜時,過濾料渣即可。

鮮花椒汁

適用範圍 可以各種椒香涼瓜、椒香紅腰豆。

口味 香麻味

用料 去籽鮮花椒50克,紅小米辣10克,胡蘿蔔20克,白糖、白醋、芝麻油各2克,鹽、味精各3克,礦泉水150克。

製作 所有原料放入粉碎機內,粉碎成蓉即可。

推薦指數 ★★★

試做結果 鮮花椒的麻味太重了,所以不適合江浙、廣東的廚師來借鑑。另外,水的用量也偏多,降低至100克為好。這款味汁如果用來拌葷料,口味尚可,絕對不適合拌素料。

怪味汁

適用範圍 適合製作怪味雞。

口味 辣、麻、鮮回甜

用料 辣鮮露、海鮮醬油、東古醬油各50克,味精、雞精、花椒麵各15克,白糖10克,大蒜末、香菜末、蔥白末各5克。

製作 以上用料調勻即可。

推薦指數 ★★★★

試做結果 鹹、鮮、麻,由於添加了香菜和大蒜末,所以這款味汁的清香味還是比較濃鬱的。只是這款味汁的醬色比較濃,建議將海鮮醬油和東古醬油的用量各降低10克。

編輯丨職業餐飲網  彭景

相關焦點

  • 21款川式蘸料醬汁大全
    推薦指數 ★★★★試做結果 雖然配方很簡單,但是口味很清爽,辣度比較適中,只不過甜味可能會偏重一點。如果是北方廚師來製作,可以適當降低甜度。川式生醉汁適用範圍 適合製作上上籤。推薦指數 ★★★★試做結果 味道不錯,韭菜的清香味非常濃鬱,但是我認為這款味汁比較適合在北方推廣,因為江浙一帶的食客對生韭菜可能會心生「畏懼」。但是如果將韭菜換成香蔥,使用範圍可能就會更廣一些。家常汁
  • 川式熟食店、涼菜醬汁開店體系課程6.22開課(含爆款川滷、夫妻肺片、藤椒雞、椒麻雞、涼菜醬汁)
    餐創天下創業營——成都站 川式熟食店、涼菜醬汁開店體系課程 (含爆款川滷
  • 7款川式涼菜味汁調製詳解及應用涼菜菜例~
    「澆汁」類涼菜屬於拌制類涼菜當中的一種。製作時,多是把加工好的原料裝盤後,再澆上提前預製好的涼菜味汁而成菜。上桌後,由客人自己(或服務員)拌勻便可食用。這樣提前調好味汁可以大大提高出菜的速度,同時還能保證菜餚口味的穩定。夏季,人們普遍喜好既口味清爽,又能給味蕾帶來一定刺激的涼菜,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組涼菜味汁調製方法和應用菜例。
  • 八款涼菜醬汁配方,賦予涼菜更多味道!
    提示:點上面菜譜繪關注看更多 製作涼菜少不了一款好的醬汁今天,幾位涼菜師傅便在此,跟大家分享他們的醬汁配方,大家請看。川式口味雞辣味非常濃厚,而我們的口味雞醬味道非常有層次感,除了辣味外,還有花生醬的香味和花椒油的風味。
  • 【還差4人】川滷、夫妻肺片、藤椒雞、椒麻雞,20多款涼菜醬汁將截止報名!為您揭秘川滷到底是辣滷還是五香滷
    、夫妻肺片、川式冷切涼拌菜、藤椒雞、椒麻雞、安徽板雞、20多款涼菜醬汁班】第10期川式滷水、夫妻肺片、藤椒雞、椒麻雞、冷菜醬汁班視頻花絮、川式冷切涼拌菜、棒棒雞、夫妻肺片、藤椒雞、椒麻雞、安徽板雞、20餘款冷菜醬汁、秘制紅油班4.0版熟食涼菜體系培訓(餐創大課堂——只做最接地氣、最落地的培訓)
  • 夏至涼麵,自製「靈魂醬汁」拯救食客味蕾
    調味醬汁、爽口配菜,讓涼麵變出更多花樣。夏至,也被稱為「夏至節」,是中國民間很重要的日子。常言道「冬至餃子夏至面」,指的是在夏至吃麵的風俗,流行於全國多地。今年的夏至始於 6 月 21 日,如果當天吃一碗涼麵,補充能量的同時,還可防暑降溫,開胃又健康。古代的時候,人們會在夏至這天舉行祭祀儀式,祈求蒼天保佑災消年豐。
  • 21款自製川式涼菜醬汁,總有一款適合你!再也不怕涼拌菜了!
    試做結果:此款醬汁鮮湯的用量較多,所以調出來的味汁太稀,因此建議將鮮湯的用量降低至600克,同時增加少量炒香並粉碎的辣椒麵。試做結果:此款醬汁水的用量較多,汁水稍稀,較難「掛」在原料上,故建議在試做時將水降低至75-100克,或者不加水,直接將姜蒜水的用量調至120克。另外青花椒麵的用量一定要把握好,否則麻辣味太重,甚至可能出現苦味。
  • 12款涼菜醬汁配方,讓你玩遍涼菜!
    提示 如果當地食客喜歡吃芥末味的,可以在菜餚拌好後加入適量芥末油。麻辣羊肚汁我說個性 熬製這款醬汁時,除了加入適量的香料增加香味外,我們還加入了圓蔥、生薑、蒜子,熬製後香味特別濃鬱,不僅可以遮蓋羊肚的異味,還有非常好的提香的效果。
  • 40款醬汁配方大全
    配製說明:此香油用於川式涼拌菜之用,屬藥料香型,適宜調製心頭、口條、滷肚、滷雞、滷鴨、滷腸。 川式紅油(配製20份菜) 調料:幹碎紅辣椒2500克,八角、桂皮、紫草各100克,大蔥200克,菜籽油或用過餘油10千克以上。
  • 做好涼菜,醬汁是關鍵,18種醬汁讓你涼菜讓你得心應手
    口味:鮮辣微酸適用範圍:適合製作生醉海鮮、河鮮,也可以醉雞、醉鴨。口味:香辣微帶藤椒味適用範圍:適合製作上上籤。試做結果:此款醬汁由於加入了較多的二金條和小米辣,所以辣味特別重,故建議將二金條辣椒的用量降低至60克,同時再將鮮青、紅小米辣兩種辣椒的用量均降低至40克。口水雞汁
  • 16款醬汁做法
    下面,小編就跟大家分享川式涼菜的21款醬汁,感謝各位師傅的無私分享精神,為我們提供了這樣好的配方。快捷版椒麻汁  口味:鮮辣微酸適用範圍:適合製作生醉海鮮、河鮮,也可以醉雞、醉鴨。口味:香辣微帶藤椒味適用範圍:適合製作上上籤。
  • 《2076》配方/大廚極力推薦的涼菜醬汁《微信公眾號:CYMS168》
    建議:這款醬汁冰鎮後口感更棒,用來拌木耳是最佳選擇。蘇式泡菜醬川式口味雞辣味非常濃厚,而我們的口味雞醬味道非常有層次感,除了辣味外,還有花生醬的香味和花椒油的風味。,也可以作為刺身蘸料來使用。川式椒麻汁多是用小香蔥和鮮花椒粉碎製成的,我們對配方進行了調整,口味也不錯,江浙一帶的廚師可以試用一下。口味:藤椒味。
  • 20款夏日涼菜醬汁製作配方大放送!
    適合範圍:用來醃白蘿蔔。推薦指數 ★★★★建議:此醬汁適合製作海鮮類的撈拌菜,也可以作為刺身蘸料來使用。熬製時,建議蘋果醋和米醋也最後放,因為長時間加熱,醋的香味容易揮發掉。推薦指數 ★★★建議:這款醬汁油量會偏重一些,麻味也比較足,所以可以減少一點花椒油的用量,同時再增加一點鹽。
  • 熟食、涼菜賣不動?是你的紅油不給力!
    、熱拌菜、炸收菜開店體系課程 (爆款川滷、10款爆款涼菜醬汁、夫妻肺片、 4大熟食雞)成都火爆旺店考察想要生意好——就要賣客人可以喝的紅油川人川菜、不加盟、不賣料、0添加劑沒有頂級紅油,就開不了川滷熟食店抓住客人對涼菜不滿的根本原因掌握四川頂級爆款紅油打造自己的爆品涼菜導師:石萬榮主講導師:朱建中助教導師:張紅(前廖記棒棒雞出品總監)第5期川滷班花絮:幹熟食店15年,增香一直是難題,沒想到這次真解決了!
  • 哈爾九寶特別推薦<廚師菜品21款川式醬汁>天天美味相伴!
    試做結果:此款醬汁鮮湯的用量較多,所以調出來的味汁太稀,因此建議將鮮湯的用量降低至600克,同時增加少量炒香並粉碎的辣椒麵。試做結果:此款醬汁水的用量較多,汁水稍稀,較難「掛」在原料上,故建議在試做時將水降低至75-100克,或者不加水,直接將姜蒜水的用量調至120克。另外青花椒麵的用量一定要把握好,否則麻辣味太重,甚至可能出現苦味。
  • 絕對0失敗的「萬能蘸料」,調涼菜不求人,做涼菜也不用發愁了!
    小編我特別愛吃媽媽調的涼菜,覺得特別爽口,還特別下飯,可是自己每次調涼菜好像總會遇到點「小麻煩」,不知道到底放多少醋,也不知道怎麼才能每次做出一樣的味道……遇到這樣的尷尬情況就一定要掌握今天這招,這可謂是涼菜界的「萬金油」了!別小看這一小碟蘸料,它可是相當的百搭,跟很多食物都是絕配。
  • 成本低的涼菜醬汁,操作簡單
    隨著氣溫的升高,涼菜越來越受到食客的青睞今天為大家推薦幾款涼菜醬汁。它們也許並不是特別新穎,但是口味非常好,而且製作簡單,成本還特別低,相信大家一定能喜歡。再給大家推薦一款西芹蘸汁的配方:取蠔油200克,白醋80克,大紅浙醋、白砂糖各40克,生蒜末60克,調勻即可。大家不妨試做看看。
  • 飯店的涼菜為啥好吃?關鍵是涼拌醬汁,20種醬汁秘方教給你,收藏
    川式麻醬汁口味:紅油醬香味適用範圍:適合製作麻醬鳳尾或者給脆爽的蔬菜,比如黃瓜、油麥菜等作蘸料。
  • 涼菜醬汁料配方,千萬別錯過
    哈爾濱的涼菜是東三省的代表。菜餚製作注重原料搭配,口味飽滿而豐富,做法相對於其他菜系要簡單且粗獷,甚至裝盤也不太講究,但是菜餚的味道卻來得實實在在。哈涼的味汁用料豐富,一款醬汁常常會用到陳醋、米醋、蘋果醋、東古一品鮮醬油、白糖、芥末、紅油和花椒油等多種調料,所以它們的味道都是複合型的,往往是鹹、酸、甜、辣、麻 「交錯」在一起。
  • 多款最新醬汁配方,熱菜涼菜一應俱全!
    醬汁是廚師闖天下、走四方的「秘密武器」,尤其是在競爭如此激烈的今天,醬汁的優劣決定著菜餚的口味,一款好的醬汁,能為菜品增色提味不少。今天,就給大家介紹數款特色鮮明、烹調效果絕佳的自製醬汁,大家可以看看,是否適合你的菜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