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武王打敗商紂王后,分封姜子牙,建立齊國。它是周朝最古老的諸侯國之一。它的封建地主位於今天的山東半島。由於齊國獨特的地理位置,齊國迅速發展成為東方大國。齊桓公統治時期,齊國是春秋時期的第一個霸主,國力強大,軍隊精銳,糧食充足,並處處保持著周朝的禮儀。
戰國時期,田齊取代姜齊,齊國仍是戰國七大國中最強大的國家。從國力來看,齊國可以排在戰國七大強國的前三位。戰國時期第一個強大的國家是魏國。魏國在桂陵戰役和馬陵戰役中被齊國打敗。
事實上,在戰國早期和中期,有能力和實力與秦國相抗衡。齊湣王、秦昭襄王時期,齊國和秦國曾約定,這是齊國在戰國七大戰國中唯一能做皇帝的時候。雖然後來被取消了,但這無疑透露了齊國與秦國爭奪世界霸權的野心。與此同時,雄心是建立在實力至上的,沒有實力的雄心是空虛的,而無疑是強大的。
齊湣王是齊國命運的轉折點。齊湣王年間,齊國到處進攻,非常活躍。垂沙戰役中,齊國聯合秦國、韓國和魏國打敗了楚國,還聯合魏國和韓國攻破了秦國認為是天險的函谷關。這是秦國商鞅變法以來,函谷關第一次被攻破,是齊國將軍匡章所設。
齊湣王在位時,滅了燕國,經過三次進攻宋國,憑藉自己的力量滅了宋國,並單獨吞併了富裕的宋國。此外,齊國還聯合趙國進攻韓國。於是齊國到處樹敵。齊國進攻楚、秦、燕、韓國,吞併宋國。宋國又被齊國進攻,政治上處於嚴重的孤立狀態。
這一切的主要原因是齊湣王的好戰。一個國家再強大,如果到處打仗,到處樹敵,也會招來諸侯國的反對。齊湣王又受了謀士蘇秦的欺騙。蘇秦實際上是燕國的奸細,有齊國四面的敵人,也有蘇秦的幫助。最後,齊國吞併宋國後,引起了嚴重的政治危機。
當時的政治危機是燕、秦、魏、趙、韓聯合進攻齊國,史稱「五國之伐齊國」。這是由燕國主導的。其根本原因是燕國想報復齊國,為齊國入侵燕國、燕國瀕臨滅亡而復仇。燕國派著名的將軍樂毅進攻齊國。被擊敗他逃離時,衛、鄒和魯不願意接管齊湣王逃離。但被楚將淖齒假意支援殺之,與此同時,楚國趁機奪取了齊國的領土。
齊湣王雖被殺,但齊國沒有滅亡。而在五國的領導下,齊國攻破了70多個城池。齊王被殺,城池被佔領,城池幾乎滅亡了。樂毅還有兩個未解決的城池,一個是莒(今山東省莒縣),另一個是即墨(山東省青島市下轄平度市)。
樂毅之所以沒有攻破兩城,是因為它是齊國最後的希望,抵抗力量非常強大。另一方面,他想通過政治手段軟化齊國百姓,爭取齊國人民的支持,從而達到歸燕國的目的。然而,由於支持樂毅的燕昭王死了,新晉燕惠王懷疑樂毅,於是田單利用這個機會趕走了他,田單又利用鬼神來迷惑燕軍。與此同時,他用火牛陣消滅燕軍,並殺死了接替樂毅的騎劫燕軍將軍。
燕國軍隊像一座山一樣被打敗了。在此之前,已經投降燕國的73個城市奮起反抗燕軍並與田單聯合。最後,田單奇蹟般地收復了齊國的所有城市,立齊湣王的兒子田法章為齊國的新王。田法章是齊襄王。
齊襄王在位14年,齊王是他的兒子——齊王建。齊王建堅統治44年。也就是說,從田單復闢到齊滅共有58年。兩人執政58年。他們沒有發動對外戰爭,沒有參加諸侯國之間的戰爭,就連趙國也到了亡國的邊緣,向齊國借糧食,齊國卻沒有借。自那以後,齊國沒有做過什麼事,也跟它沒有關係,它就在等待著滅亡。
齊國是戰國七大國最後滅亡的一個國家。秦軍進攻齊國,齊王不抵抗就投降了,後餓死了。為什麼齊在58年裡什麼都沒有做,沒有存在感。
這有三個主要原因:
第一、齊湣王的失敗。
齊湣王四處徵戰,不斷得罪諸侯,孤立自己,導致了五國入侵齊國。然而,政治上的有點保留都不會導致世界上的怨恨。甚至齊湣王本人也被殺了。然而,齊湣王的兒子法章看到了父親的一切。齊湣王被殺的時候,田法章作為公子,即使燕軍被打敗了也隱瞞自己的名字,不敢出來,怕被殺。
這件事的後果成為齊襄王生活的障礙。所以他登上皇位後,採取了置身事外的政治手段來保護自己。他不參與諸侯國之間的爭端,也不和外國打仗。即使其他諸侯再次進攻齊國,齊襄王也只是為了防禦,而不是報仇。舉個例子,齊襄王時期,趙國兩次進攻齊國,秦國奪取了齊國的兩個城市後,又一次進攻齊國。齊國也只是防禦。
第二、齊國的力量受到了嚴重的破壞。
樂毅率領五國聯軍攻打齊國,齊國損失慘重。五年間,齊國共有73個城池被燕國佔領,其中以都城臨淄最為明顯。城裡大量的金銀財寶和糧食物資被燕軍運回國。只要攻下一個城,財富基本上就被燕國拿走,攻下的城就成為燕國的郡縣。
齊國只有兩個城市堅守了好幾年。他們想要士兵,但沒有士兵。又沒有賦稅。他們無力對抗燕國。但由於樂毅的降職和田單的足智多謀,他殺死了燕軍大將,導致燕軍首領的喪失。於是齊國的其他城邦都反對燕國。齊襄王雖然成功地恢復了國權,卻無力對抗燕國。齊國的國力嚴重受損,無法與其他諸侯國抗衡。他只能採取防守和恢復。於是齊襄王、齊王建基本上延續了這一政策。
第三、秦國消滅齊國不是用軍事手段,而是用政治手段。
在長達58年中,齊國不僅沒有參加諸侯國的軍事行動,而且還跟秦國有了瓜葛。秦國對齊國實行金錢外交,用大量金錢收買齊國大臣。例如,齊國相國接受秦國的賄賂,以促成秦國和齊國結盟。秦國的目標是統一天下。齊國怎麼能真正跟齊國結盟呢?在齊國瀕臨絕境的時候,秦國只是用了遠交近攻的策略來對付齊國。
長平和邯鄲之戰中,齊國不支持趙國。齊王建做了國王,親自到秦國跟嬴政王講和。我們應該知道楚懷王被拘留在秦國,而秦嬴政對於拘留王建不屑一顧,因為他的個人能力非常平庸,並最終在58年間,看著秦滅亡的五國,然後齊國是最後一個。
秦國欺騙齊國。秦國派使臣去引誘齊王建。只要他投降,就會有五百裡封地。齊王投降,齊國滅亡,天下統一。之後,齊王在所謂的封地上餓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