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家媒體報導,一名5歲男童不慎跌入湯桶內嚴重燙傷。
幼兒園老師發現後趕忙急救處理:第一時間幫男童脫掉了衣服,隨即緊急送醫。
▋ 男童燙傷後,幼兒園老師的緊急處理方式對麼?
不對!
千萬不要在燙傷後馬上就脫衣服,這樣的話很容易撕脫皮膚,造成二次傷害、加重傷者疼痛程度,而且還會加重清理的難度、增加感染的可能。
▋ 燙傷後要如何處理才正確呢?
燙傷後要記住「五字訣」:衝、脫、泡、蓋、送。
第一步「衝」:當人們發生燒燙傷後應迅速在流動的冷水下慢慢衝達15-30分鐘(衝涼的時間越早越好);
第二步「脫」:待衝洗完畢後,脫去附著在患者傷口處的衣物或佩戴的戒指、手錶,無法脫去的衣物可用剪刀剪開;
第三步「泡」:將創面浸泡在冷水中30-60分鐘。其中冬天浸泡時間應為30分鐘,水溫不低於5℃,水泡不宜刺破;
第四步「蓋」:用乾淨的布料蓋住創面,保持創面清潔,不要亂塗藥膏或在創面上覆蓋不潔的布類,以免引起繼發感染;
第五步「送」:儘快送醫治療。
特別提醒:以上的方法主要是針對面積不大,深度在Ⅰ度或淺Ⅱ度的傷者,而對於那些大面積,深度達深Ⅱ度到Ⅲ度的嚴重燒傷患者,應立即送燒傷專科醫院治療。
▋ 燙傷程度的界定,可參考臨床的「三度四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