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差別在哪裡?

2021-03-01 北京造謙學堂

造謙學堂:上體造化,秉真造道,造福鄉梓,造育英才(季謙先生)

欲了解更多讀經理論及資訊,請關注公眾號北京造謙學堂」

根據德國科學家康德對人類理性的研究,近百年來東方的學問是生命的學問,是智慧的學問。一般人都可以接受的,一種是思辨的應用、是思考的運用成就知識的運用,一種是實踐的運用成就品德智慧的學問。剛好呼應了哲學家對人類理性的研究。所以這兩種分法是一般人都可以接受的,只是每個民族在其歷程中發揮各有偏向。


只有到了近代中國人,五四時代的知識分子,很莫名其妙地說西方的學問是學問的全部意義之所在,東方的學問是沒有意義的,只要中國人學西方我們中國人就得救了。這個連西方都不敢說的話,中國人敢說。這就是造成近代中國悲劇的原因,我稱為「五四的迷惑」。而這種迷惑深入人心,我稱為「五四的八股」。要破除這種八股很簡單,自己明白了自己可以深入人心。


如果自己來不及,我們可以教導下一代。我們以一種整全的教育文化,整全的文化之後我們就有一種整全的民族文化。這種整全如果由中國來完成,他就對中國有所貢獻,不排斥西方也可以完成。

不過我認為要融貫中西,中國人的責任就比較重大。因為中國人的智慧是比較容易的,而西方人的學問是很明白的,邏輯、數學知識等都是很明白的學問,這種學問下功夫一五一十就可以學到。中國的學問是高明的,飄渺的,靈活的,你也可以說是不明不白的。這種學問必須是有幾千年的傳統的子孫才可以接近的。所以這幾十年來西方的學問是光芒萬丈的,東方人都知道學西方,而東方人把自己都打倒了,西方連學東方的機會都沒有。

東方學西方是很簡單的,只要我們繼承了自己的文化,我們很容易把西方文化也學進來兩相融匯。凡是很理性的東西都不會衝突,到時候都應該融匯。哪一個民族新融匯,哪一個民族就完成人類歷史文化的責任,中華民族要發展,只有這條路。


(近百年我們全盤西化失去了什麼?中華民族失去的是什麼?)


你失去了自己,對不起自己的祖先。西方人看不起你,兩面不是人。我替中華民族叫屈,我們冤枉啊!我們不必這樣子的,你看到西方文化的偉大,西方的科學發達、船堅炮利,你學就可以了嘛,你為什麼要把自己的祖先打倒呢?你把人看的太小了麼?你把人心看成一個物體了吧!

人心是可以敞開的,是可以兼顧的!假如一個人不可以兼顧,一個民族是可以兼顧的吧?你為什麼從教育的方法上讓中國人不能讀中國書,這是罪過啊!祖先是不會原諒你的,而且西方人也不會尊重你的。


(從小的方面說,作為一個人讓我們失去了什麼?)

你可能缺少溫柔、沒有性情、沒有智慧、心裡不安!你可能沒有真性情,沒有真智慧,心裡不能夠篤定。因為你沒有堅守自己的理想,你的志氣發不出來,所以《大學》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每個人都是要明德的,這不是一個人的事,是民族的事情!「在親民」,每一個人都要把自己的生命向外開闊,小則對自己的家人,大則對社會,你能夠敬業樂群最大就是悲天憫人。你要把自己的內德日漸的透徹光明,你外在的德要日漸地廣大擴充,所謂的內聖而外王,這是外在的意義,這是自我的實現。

所以凡是沒有往這方面走的人,都是辜負了自己。一個人辜負了自己他活該,本來沒有人教你修賢,成聖成賢,但是你自己沒有往這裡走,所以他就小看了自己,你爭得了名、爭得了利,你認為自己有德了,其實你失去更多。


人身難得,尤其是黃金時代,很快的。小時侯在幼兒園的三年就是奠定人生很好學習的黃金時代,千萬不要讓孩子錯過這三年的時間,不要在這三年的時間讓可愛的孩子學習猴子的樣子,那麼三年之後他一輩子就是一個猴子。

人身難得啊,三年的黃金時間就奠定了孩子一生的基礎,希望父母不要讓孩子在幼稚園。大量的讀經,不要錯過這三年的黃金時間。所以我冀望全天下地父母在他幼稚園三年,大量地讀經,奠定一生人品以及才華的基礎。否則後悔莫急,錯過三年後悔不及。千萬、千萬!切記、切記!

(《六五文集研習之讀經教育百問千答》第一百五十九 總第二百八十七)


長按下圖,點擊「識別圖中二維碼」

關注「北京造謙學堂

相關焦點

  • 西方文化與東方文化究竟有什麼區別?
    西方文化與東方文化究竟有什麼區別?西方文化,我們通常說的就是歐美文化,其太祖是古希臘羅馬文化,其太宗是文藝復興。而這段文化的流變中,發生了哪些歷史大事呢?其歷史概括起來就是古希臘衰落,羅馬王國崛起,羅馬王國被日耳曼蠻族殖民,文藝復興開始。
  • 易解塔羅第一課,西方文化和東方文化的碰撞與融合
    塔羅牌,在西方被稱為「大自然的奧秘庫」,如果用東方文化解讀,就如同易經的卦象,屬於佔卜中的一種圖佔。塔羅牌在歐洲中世紀流行起來,關於其起源爭論不休。塔羅牌一共有78八張牌,大牌有22張,也是解讀的重點,小牌有56張,小牌和現代流行的紙牌有些類似(數字牌和宮廷牌組成)。在使用時候,可以分別使用大牌和小牌佔卜,也可以將大小牌混合以來一起使用。需要提及的是,塔羅牌的種類非常多,至今有上千種,和中國的佔卜一樣,形式多種多樣。塔羅牌目前主要有三大體系,即馬賽塔羅牌、偉特塔羅牌、託特塔羅牌,又稱透特塔羅牌。
  • 有純中國文化和純西方文化嗎?
    因此,那些高舉「純中國文明」或「純中華文化大旗」的人,或高舉西方文明和文化大旗的人,都有很大的問題,就是他們將東方兩個文明完全對立起來了,非此即彼,非黑即白,這種簡單的二元對立思維是有著很大問題的,既不懂中國的歷史和文化,也不懂西方的歷史和文化似的。那些認為中國文化是與外界毫無關係的人,也是歷史上的無知派。
  • 不論在東方文化還是西方文化中,火星都是鬥爭、災難的極端象徵
    火星的逆行頻率雖沒有水星高,但其逆行的意義和影響卻比水星更重要。 熟悉佔星的小夥伴都知道,火星是戰神,乃白羊座與天蠍座的守護星,不過,火星並非天蠍座的主宰星。 火星也是第二大兇星,佔星中的第一兇星是土星。
  • 同樣是香,西方香水跟東方香氣的差別有多大?
    我們認識世界通常有六個途徑: 由眼而生的視覺、由耳而生的聽覺、由鼻而生的嗅覺、由舌而生的味覺、由身體而生的觸覺 、由心腦而生的情感和邏輯認知。其中,這六種途徑中,前面五中都是直接認知,唯獨第六種是間接認知。通過這六種認知途徑,不同區域、不同民族在不同的環境下形成了不同的世界認知,因此有了各種各樣的文化。
  • 中西方文化差異常見的集中表現
    時間觀念的衝突西方人的時間觀和金錢觀是聯繫在一起的,時間就是金錢的觀念根深蒂固,所以它們非常珍惜時間,在生活中往往對時間都做了精心的安排和計劃,並養成了按時赴約的好習慣。西方文化的思維模式注重邏輯和分析,而東方文化的思維模式則表現出直覺整體性,這一點也是中國傳統文化思維的特徵。由於這種傳統文化的影響,中國人往往特別重視直覺,注重認識過程中的經驗和感覺,在交往中也往往以這種經驗和感覺去「以己度人」。
  • 【宸軒文化 私人定製】一場東方旗袍與西方洋服的碰撞盛宴
    宸軒文化旗袍與聖路易斯登皇家洋服舉行一場服裝定製交談酒會。時間:2014年8月3日地點:深圳市福田區中心五路星河中心商場一樓聖路易斯登時尚會館(地鐵一號線會展中心D出口)毗鄰星河麗思卡爾頓酒店,金中環酒店公寓門口右側宸軒文化 旗袍私人定製:程軒文化領先高級定製旗袍和中式女裝品牌!
  • 中國文化典籍在西方的影響
    他們所塑造的中國成為18世紀歐洲知識分子眼中的典範,這與19世紀歐洲文化優越視角下全然失魅的中國形成鮮明的對比。而進入20世紀,中國譯者與西方漢學家共同成為典籍西譯主體的新局面,既為中國文化西傳贏得更多的主動權和導向性,亦帶來諸多亟須反思的問題。
  • 西方文明的根源在哪裡,埃及還是羅馬?
    很多人都想知道西方文明的根源在哪裡,因為西方一直處於支離破碎的狀態,沒有所謂統一的「西方文明的真正母親」,因為「西方文明」的概念本身就是歐洲中心的社會結構。人們談論「西方文明」時,通常是在假設存在一個與所有所謂的「東方文明」相分離並優於所有所謂「東方文明」的獨特的「西方文明」的情況下進行的。當然,這是一種極端的意識形態驅動的和簡單的歷史觀方法。事實是,人們喜歡稱其為「西方文明」的東西實際上是由許多通常非常不同的文化組成的,這些文化通常彼此之間的聯繫鬆散。
  • 為什麼蝙蝠在西方文化中是惡魔的象徵?
    東方和西方,不同的土地孕育了不同的人民,同樣也孕育了不同的文化。以蝙蝠為例,這種生物在古代東西方人民眼中的形象,可謂是大相逕庭。雖然這次可怕的疫情的源頭可能是來自蝙蝠,使得其在我們心目中的形象一落千丈。但不可否認的是,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蝙蝠主要是以吉祥的形象出現的。
  • 東方的人體和西方有什麼不同呢?
    東方人和西方人:東方人、或者東亞人,通常都是指中國、朝鮮、日本和韓國這些國家地區的人。當我們走在大街上,總能一眼看出來哪個是外國人,尤其是標準的西方人,包括、但不限於美國和紐西蘭這些西方國家的人。那麼,東方和西方的人體有哪些不同的地方?東方和西方的人體骨骼數量真有多少之分?我的確在網上搜索到很多相似信息,都描述了同一個意思:西方人比東方人的骨骼多了兩節,分別位於雙腳的兩根腳趾骨上,然後得出了西方人有206塊骨頭,而我們東方人只有204塊骨頭的說法。
  • 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西方哲學之問,東方政事之本
    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作為一個哲學命題,最早是由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公元前427年—公元前347年)提出的。我沒去過西方,不太了解歐美等國普通民眾的文化狀態。其實我們中國人的日常生活,並不習慣這樣的終極追問。
  • 西方飲食文化漫談
    這個時節的空氣裡到處都是楊樹毛子和柳樹條子。在這裡小編提醒大家出門一定要記得戴口罩哦!中國古語有云:「冬吃蘿蔔,夏吃薑。」也不是說這兩個季節就只能吃了這兩種食物,只是一種飲食要與時節向貼合的理念。今天就讓小編帶著大家走進西方飲食文化的世界,與「博毅」一起看看西方的飲食文化。西方哲學有一個共性,就是都具備形上學的的特質。這種特質也反映在飲食文化當中。
  • 深度挖掘東方文化,比亞迪與中國匠人殊途同歸
    中國匠人大會是業內最權威的平臺,為來自全國各地最頂級的匠人提供一個展示風採、交流學習的平臺,也為企業、機構和個人提供一個商業合作的平臺,在傳播中華傳統文化的同時實現手工藝品商業價值的最大化。而在本次中國匠人大會上,其戰略合作夥伴也是新能源汽車領導者的比亞迪,給出了一份基於科技匠心與文化情懷的探索。眾所周知,由於起步較晚,中國品牌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合資品牌的模仿者和追隨者。尤其是在外觀設計方面,汽車作為工業革命的產物,審美方式最先由西方來定義。但是來自於同樣積澱深厚的東方文化,中國車為什麼不能在工業文明的基礎上進行文化表達的自我深度挖掘呢?
  • 東方文化的陰翳特性
    他認為,「美,不存在於物體之中,而存在於物與物產生的陰翳的波紋和明暗之中。夜明珠置於暗處方能放出光彩,寶石曝露於陽光之下則失去魅力,離開陰翳的作用,也就沒有美」。苔草流芳的林蔭深處,簷窗下聽雨的光線幽暗,在花木掩映的庭院中迂迴,紗窗,捲簾,盆栽,屏風,在極暗的燭光下觀賞和使用拙樸的茶器,還有,當夜空如洗,月華如水,樹影恍惚,隨風搖曳,庭院中如苔蘅交錯、積水空明,這些都是陰翳之美的呈現。
  • 地理環境造就文化差異——中西方文化的內外之別
    東方文化向內求,而西方文化向外求,是與地理環境有關嗎?我認為非常有關。1.東方文化向內求古代中國(以華夏民族為討論對象)的經濟基礎是什麼?在絕大多數的地域內都是「農耕經濟」。其實不必疑惑,我們看一下「士人」普遍出身在哪裡呢?貴族家庭,經濟條件良好,經濟從哪來?從土地上來,所以我們還把統治階層,剝削階層稱為「地主老財」。這也說明了在中國古代土地是衡量財富的標準,因此也逐漸形成了「上農」的觀念。由於這種以耕種為主的經濟體系的形成,使得中國在有關農事方面的成就非常之高。
  • 佛教文化是什麼?源自於哪裡?
    西方國家普遍認為佛教起源於印度,而印度事實上也在努力的塑造「佛教聖地」的形象,很多人都認為佛祖是降生在印度。我們都知道,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而我們其實並沒有深入的了解過佛教文化是什麼意思。佛教文化的基本介紹:  與基督教、伊斯蘭教並稱為世界三大宗教。
  • 東方文化重新定義!看「新中式」如何在DIOR掌門人手中玩兒出花樣
    殊不知,這樣一個「無可救藥的浪漫主義大師」本人十分鐘情於東方文化,在他的經典秀場中,曾多次出現東方國家中旗袍、青花瓷、摺扇等特有元素。Dior 1997春夏高定,中式旗袍別樣演繹1996年John Galliano接管了Dior的設計總監一職,這是他在Dior的第一個系列。
  • 文化戰爭、保守主義與西方文明的未來
    一位作者驚呼,在今天的美國,一切都成了文化戰爭,任何一個議題都成了黨同伐異和輿論大戰的對象。甚至有人說,「我們(美國人)正生活在一個全面文化戰爭的時代。」如果說它是一場全面的文化戰爭,那麼,它究竟體現在哪些方面?為何會發生這場文化戰爭?該如何理解和看待它?它可能如何影響美國社會乃至西方文明的未來?
  • 不放棄中國傳統文化,掌握西方科技精髓,培養善於思想實驗的能力
    也就是說文化有中西方之分,有中國哲學和西方哲學,有中國藝術和西方藝術,有中國文學和西方文學,但是沒有中國科學和西方科學的說法。例如,我們不能說有中國物理學和西方物理學,也不能說有中國化學和西方化學,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