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關於出家都有好多種說法!看看你是哪一種?

2020-12-21 每日一首佛歌

關於出家,有身出家、心出家、身心俱出家、身心俱不出家這四種說法。身出家,心不出家,有些人身體出家了,但心還貪戀世俗,那就是身出家,心不出家。不過身出家總比身不出家好。我們要看到,作為世間人,雖然世間也講身不出家,心可以出家,但是世間人身不出家,有幾個人能夠心出家的?天天在紅塵當中,說可以心出家,那未免有點自欺欺人。

在講心出家的經典當中,代表人物就是維摩詰居士,他是真正的心出家。但是他是菩薩再來,是古佛示現的,是從淨土來的佛。我們誰敢講自己是古佛再來?在紅塵當中不受染汙,猶如火中生蓮一樣,蓮花出汙泥而不染,這是聖人才有這種能力、資格。所以身不出家心能出家的人,不是我們普通人可以做到的。普通人可以身出家,即使心還沒有出家。

但是身出家了,也可以斷除很多紅塵世俗染汙,對於個人來說也是一種功德利益。所以,從根本講,只要你出家了,就有功德利益。《出家功德經》有云:若有為留難者,為做留難者,即斷佛種。「做留難」,就是阻止人家出家,這個就是斷佛種。別人發心出家,我們不能去障礙人家出家。出家的人就知道,想出家是不容易的,是要破除很多障礙,就像從牢獄裡面衝出來一樣。

有很多人出家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甚至有人出了家,還被拉回去了,像印光大師就是這樣,歷史上這樣的人物都很多,現實當中也很多。還有些人出了家,不得已又回去了,不一定是被別人拉回去,是自己回去了。走上出家這條道路是不容易的,衝出牢獄之家,這需要勇氣,也需要因緣,還需要福報。所以有人發心出家,即使你不一定贊成他,但也不能阻止他,隨他個人因緣。

至於他能否出家,到哪裡出家,隨他個人因緣,只要有人能成全他,因緣成熟了,就出家了。出家是好事,總比不出家好。當然,並不是說出家是好事,就鼓勵大家都出家,也不是這樣的。像印光大師就比較謹慎了,在當時那種特殊的時代因緣下,他幾乎都不主張出家。他並不是在反對「出家」這種行為,而是因為眾生根機、時代因緣不同,不主張盲然、隨意、無保障的出家。

我們現在這個時代好一點,外部環境好一些,但是也不是好到隨便每個人都可以出家的。也不是說每個人都適合出家這條道路。當然也不用去阻止,由自己抉擇,由因緣決定。能出家是個人的因緣,出不了家,也是個人的因緣。如果確實想出家,有條件出家,也適合出家的,自然會成全得比較多一些。若能放人出家,功德無量,譬如四天下,滿中羅漢,四事供養近一百年,不如有人為涅槃故,於一日一夜出家受戒。

相關焦點

  • 佛教和道教都有出家人,怎麼理解出家的行為,在家眾應該如何修行
    ,都是有家室的。即使佛教後來傳入到中國,我們中國的士大夫還是不曾接受這種古印度的修行方式,尤其是出家,認為出家是種不孝的行為,後來因為歷朝歷代的努力,及其佛教本身也在不斷的吸收消化中國的文化,才使自身在中國扎了根。到底出家這種行為,是怎麼來的呢,這還得從古代印度的生活習慣說起。
  • 二十六種人不許出家
    3、佛教最早的出家人以釋迦牟尼出家為佛教徒出家的起始,直到現在仍然以出家眾為佛教教團的核心。謂如有一或從佛所或弟子所,聞正法已,獲得淨信,得淨信已,應如是學。在家煩擾,若居塵宇,出家閒曠,猶處虛空,是故我今應舍一切妻子眷屬財谷珍寶,於善說法毗奈耶中,正舍家法趣於非家。既出家已,勤修正行,令得圓滿,於善法中生如是欲,名善法欲。云何正出家?謂即由此勝善法欲增上力故,白四羯磨,受具足戒,或受勞策所學尸羅,是名正出家。」什麼是善法欲呢?
  • 出家修行的真實含義是什麼?很多人把「出家」想得太簡單了!
    我們習慣上將遁入空門的人稱為出家人,但是對於出家的本質是什麼卻沒有幾個人能懂。出家這一說法並非出自佛教,事實上它是古印度的一種傳統產物。在古印度佛教之前的主流宗教即婆羅門,其教義中將人的一生分為四大階段。
  • 關於人類起源的問題,這3種說法更加真實,你認同哪一個?
    關於人類起源的謎題,這3種說法更加真實,你認同哪一個?關於人的起源問題,一直是科學家研究的一個課題,即使科學家不斷開始提出質疑,也沒有準確的證據能夠證明,沒有任何統一的答案,因為關於起源問題眾說紛紜,但是在科學界有這3種說法,似乎大家還是比較信服的說法。
  • 佛教中的禁忌有哪些,念珠的意義
    「葷」是指有惡臭和異味的蔬菜,如大蒜、大蔥、韭菜等。《楞嚴經》說:葷菜生食生嗔,熟食助淫。所以佛教要求禁食。所謂「腥」是指肉食,即是各種動物的肉,甚至蛋。對此類食物,出家二眾也不能吃。不過素食的範圍也比較廣,例如:辣椒、生薑、胡椒、五香、八角、香椿、茴香、桂皮、蕪荽、芹菜、香菇類等都可食用。豆製品、牛奶和乳製品,如奶酪、生酥、醍醐等也都不在禁止之列。此外,佛教還要求僧人不飲酒、不吸菸。
  • 農曆十月二十日,又逢佛教文殊菩薩出家日
    農曆十月二十(2020年12月4日)是佛教中大智文殊師利菩薩的出家日。這一天,佛教信徒紛紛以香花、燈燭、茶果、珍餚供養文殊菩薩像,並用各種香料浸泡文殊菩薩像,以示對文殊菩薩的尊重和敬仰。大智文殊師利菩薩又稱文殊菩薩,與普賢菩薩同為佛教釋迦牟尼佛的左右脅侍,世稱「華嚴三聖」, 同時與觀音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並稱為「佛教四大菩薩」。文殊菩薩又稱法王子,被視為智慧之象徵,形象一般為仗劍騎獅之像,為身紫金色,形如童子,五髻冠其項,右手持金剛寶劍,左手持青蓮花,花上有金剛般若經卷寶,坐騎為獅子。
  • 佛教:折損人「陰德」的5件事,看看你做過幾個?
    「行善不見善,前世有虧欠;作惡不見惡,前世有餘德」,一個陰德厚重的人,利益的不但是自己,更是惠及子孫後代。有陰德的人,必有天佑。與陽善相比,暗地裡做好事所積攢的「陰德」,福報更大。「福禍無門,惟人自召」,不作惡,就不會感召惡果。以下這5件事,折損人的「陰德」,看看你做過幾個?
  • 佛教中的「袈裟」有何含義
    另據五分律第九、摩訶僧只律第十八、毗尼母經第八、薩婆多毗尼毗婆沙第八、有部毗奈耶第三十九、根本說一切有部百一羯磨第九等典籍,也都說是三種壞色。三種色是:青色、黑色(或作「泥色、皂色」)、木蘭色(或作「茜色、棧色、赤色、乾陀色、不均色」)。這三種色,是「袈裟」的如法之色。所謂「壞色」,有一種解釋說:「青、黑、木蘭」皆屬「壞色」。比丘著其任何一色,都算是「如法、如律」。
  • 為什麼出家做和尚要剃光頭?原來背後藏有這三層含義!
    在佛教中,凡是正式出家的和尚都要剃去頭髮留個光頭。據說,佛祖釋迦牟尼最初對陳如、迦葉等五人說法時,曾親自為他們剃去了頭髮,表示接受他們為弟子。在世界各大宗教中,大概唯有佛教需要剃光頭了。像我們知道的道教、基督教都沒有在這方面做要求。為什麼和尚都有剃去頭髮呢?
  • 問道解惑 | 出家需要具備什麼條件?怎樣才算是真正意義的出家?年齡過大出家對佛教是否好?
    問:請師父慈悲開示,出家需要具備什麼條件?怎樣才算是真正意義的出家?年齡過大出家對佛教是否好?
  • 妙一法師回顧20年出家時光:我出家的那天,爸媽沒有裝睡
    後來遇到很多80後出家法師,大家談到出家因緣時,大多數人認識佛教(或和尚),都是受到《西遊記》的影響。而實際原因,則是那會的佛教,只能在電視上看到。除了童心的好奇和頑皮,還有住在隔壁的奶奶家。她每天早晚都要燒一炷香。老人家只是燒香,不念佛、只過年拜祖先時,才順帶磕三個頭。我看著奶奶燒香,就特別激動。
  • 佛教怎樣看待同性戀
    佛教怎樣看待同性戀呢?咱有一說一,不隱瞞,不硬掰。首先,同性戀者也是眾生,眾生平等,歧視任何一個眾生都是錯誤的,所以歧視同性戀者也是不對的,佛教徒不應該這樣做。這是總原則。但是,佛教會支持同性戀嗎?不會。同性戀分兩種,一種是僅止於想法,未進行實際的交接,一種則是付諸實際行動。
  • 紅軍八角帽的由來,四種說法都比較可信,你傾向於哪一種?
    通過研究我軍的軍需簡史,可以發現有四種不同的說法,記述了八角帽的由來。可以說,這四種說法都比較可信,你傾向於哪一種呢?第一種說法:八角帽的設計靈感來源於列寧曾經佩戴過的一種短簷帽,這種帽子有八個角,紅軍在設計自己的軍帽時進行了模仿,於是設計出了紅軍八角帽。由於列寧的確佩戴過八個角的短簷帽,有歷史照片留存了下來,大家可以去查證,因此這種說法就相當可信了。
  • 佛教:有了這4種表現,是業障消除的徵兆,看看你有嗎?
    人生不易,且行且珍惜,有緣遇到佛法,乃是生生世世修來的福報,所以作為學佛修行人,這一生有兩件事不能等,第一是消除業障,第二就是要廣結善緣。人的一生無時無刻不在造業,有善業,有惡業,如此循環不休。在《易經》中講: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所以人一生的吉兇禍福也都源於自己的所作所為,在佛教中講得更為明了,種善因得善果,因果報應,絲毫不差。
  • 佛說:「相由心生」,有福之人常有這3種相貌,看看你有嗎?
    「命由己造,相由心生」,有福之人常有這3種相貌,看看你有嗎?一、「慈悲」相提到「慈悲」,我們都會自然而然想到觀音菩薩,觀音菩薩可謂是大慈大悲的化身,「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渡人舟」,慈航普渡、救濟蒼生。
  • 佛教講究輪迴轉世,那麼世界其它神話中有類似的說法嗎?
    幾乎世界上所有的神話系統都認為,人死後靈魂會離開身體,去到另一個世界繼續生活。所謂另一個世界就是我們常說的,冥界、地府、地獄等等。反正就是活人在地上,死人去地下,這是世界神話中難得的共識。當然這只是籠統的說法,不同神話中的具體細節還是有很大差別的。比如說這裡邊有一個問題,人不斷的死去,那麼地府不會滿嗎?或者說靈魂是永生的嗎?
  • 佛門高僧出家後度化妻子的精彩對話
    倓虛法師隨近代天台宗高僧諦閒法師修學,在興辦佛教教育,建設佛教道場方面有突出貢獻。1925年,諦閒老和尚向倓虛傳天台宗第44代法卷,倓虛法師成為天台宗第44代傳人。 現在因請藏經路過營口,已竟走到自己家門上,如果不到家去看看,按情理來說,都是說不過去的。 當初我為了要出家,佯言回家修塋地走了之後,家裡的人和我一般老朋友,都不知我到那去了,東找西問,始終也沒得到我的消息。這次我一進宣講堂門口,我那般老朋友就向我說: 「喝!你可來了!自你走後,杳無信息,你家裡那位王大奶奶哭得死去活來,現在正在要找你,你來了怎麼辦?」
  • 麻將可不僅僅是一種賭具,關於麻將起源的3種說法,你都聽說過嗎
    且不說麻將已經成為我國傳統文化中的一部分,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歡打麻將,即使不喜歡打麻將的在新春佳節親人相逢總是會手癢的玩上幾把,由此可見麻將的影響力之大。那麼,對於我們日常生活中司空見慣的麻將究竟是怎樣誕生的,你有沒有好奇過呢?老實說,現在對於麻將的起源還沒有一個定。
  • 佛教:命好福深的4種女人,看看有你嗎?
    無論是在事業,還是家庭,或者是夫妻情感,孩子教育等關鍵問題上,女性的作用都越來越凸顯。我們常常會這樣認為,容貌姣好、事業如意、夫妻情感和順、家庭生活幸福的女人是人人都羨慕的,可算是「命好福深」了。那麼,究竟怎樣做才能達到以上的理想狀態呢?下面的4種女性可以為大家作出表率。
  • 佛教看鼠年是「災年」的說法
    細數歷來鼠年,多有大災。古代更有鼠年為「災年」之稱,「庚子之坎」什麼的。似乎每個庚子年,都伴隨著重大災難或歷史轉折。天災人禍攜手降臨,四處播撒災禍、戰爭和死亡。有人就說:這樣的大災之年,每60歲一輪迴。它如同星辰的運行軌跡一般,冥冥中驅使著歷史在驚人的相似裡循環往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