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瘀除痰溼的通經絡之法

2021-02-07 大倫書院

今天聊一聊身體經絡氣血瘀阻的問題。

我們身體體質分為氣虛、血虛、陰虛、陽虛、痰溼、瘀血、氣鬱等。一旦身體功能失調,各種病理因素都有可能出現。身體瘀阻通常由於體內痰溼較重引起的。所謂痰溼是指體內溼氣較重,阻礙經絡運行,逐漸凝結成痰,和體內瘀血也有可能結合。

如果痰、溼、瘀血阻礙氣血經絡的運行,則會導致氣血運行不暢,寒邪入侵,容易導致人體出現寒症。同時氣血瘀阻,還會導致熱證。往往這時候寒熱會在身體同時出現,形成寒熱錯雜和虛實兼雜的情況。調理瘀血有血府逐瘀湯,如受寒導致的瘀血,溫陽化瘀;肝氣不舒導致瘀血,疏肝理氣、活血化瘀;因熱導致,清熱化瘀;因血虧導致的,養血化瘀等等。如果有瘀血,有痰溼,又有寒有熱,這些混雜在一起,怎麼辦呢?

比如明朝《太醫院經驗奇效良方大全》中記載的「大神效活絡丹」。原作者系董宿,為太醫院的院長。他把太醫院裡邊經常用的特別有效的方子收集起來。由於他沒整理完,就去世了,接著由副院長方賢把此書整理完畢出版。

此書中記載了很多著名的藥方,其中就有大神效活絡丹。此後又被收錄在明代張時徹所著的《攝生眾妙方》。今天介紹的方子,主要調理各種複雜的經絡瘀阻,痰溼瘀血。具有祛風通絡,除溼化痰,舒筋活絡的作用。

那麼經絡瘀阻會導致身體出現哪些問題呢?比如缺血性腦中風,頭部瘀阻引起身體肢體偏癱等。腦梗塞,缺血性腦中風引起的肢體偏癱,主要是由寒邪侵襲,痰溼瘀阻導致經絡不暢,出現關節疼痛,筋脈拘急。

那麼,身體為什麼會有瘀血,有痰溼瘀阻?主要的根源是什麼?

主要是由於人體正氣不足,外界的寒溼入侵機體,正氣不足,無力推動氣血運行,導致瘀血。所以在調整身體問題的時候,一定要以扶正為先。身體正氣不足,越疏通,越消耗正氣,從而導致病症反覆。

今天我們說的這個方子為什麼經典?首先扶正的立意非常準確,如紅參、白朮、茯苓起到健脾益氣的作用,紅參補氣,白朮健脾,茯苓去溼健脾。人參、白朮、茯苓加甘草為四君子湯,是補脾益氣的祖方。熟地黃補肝腎之精,熟地黃配伍當歸,補腎精,養血。加赤芍活血通經絡,再加川芎理氣活血。熟地黃、當歸、芍藥、川芎為四物湯,四物湯是養血的祖方。四君子湯加上四物湯合起來為八珍湯,具有氣血雙補的功效,故此方中補氣血為基礎。熟地黃補腎精,配伍制何首烏養肝,加上龜甲滋陰潛陽,退虛熱。然後用玄參滋陰清熱,具有以補氣養血,活血通絡,滋陰的作用。因該方中有很多行氣,活血,通絡的芳香之藥,而芳香藥物容易傷陰。

然後以附子溫陽祛寒溼,振奮陽氣。身體氣血不足,容易受到寒邪的侵襲,配伍肉桂溫陽,振奮陽氣,細辛溫陽通經絡。

再以大黃清熱,祛瘀,通經絡,黃連、黃芩清熱。溫陽加清熱可用於寒熱錯雜的痰熱症。再用水牛角、牛黃化痰熱,針對痰溼鬱結化熱,尤其是熱在上焦。再輔以祛風藥排除體內的溼氣,條暢氣機。

此方中又使用了大量的驅風藥,如麻黃溫陽、散寒、發汗,能疏通經絡,開肺氣。肺主一身之氣,體內氣機暢通,溼氣自除。羌活疏風除溼。防風、葛根、天麻、貫眾、兩頭尖祛風通絡。藿香芳香化溼。

總的來說祛風藥能祛溼,振奮體內陽氣。另外方中還有一類活血通絡的藥物。蘄蛇、烏梢蛇能收風通絡、祛風散溼。地龍、全蠍,息風通絡、鎮驚。白僵蠶、血竭活血散瘀。活血化瘀藥配合祛風通絡藥,祛風通絡的作用更強。

還有芳香之藥如烏藥、木香、沉香、乳香、沒藥、丁香、青皮、豆蔻、安息香。眾多芳香之藥起到闢穢、化溼、振奮脾胃陽氣的作用。另外還可止痛,用於氣血瘀滯引起的經絡關節疼痛。芳香之藥還能行氣活血通絡,起到化瘀消腫、行氣活血的功效。此方扶正為先,氣血雙補,溫陽,清熱,再配伍祛風藥,活血通絡藥和芳香之藥。起到祛風、活絡、除溼的作用。故名「大神效活絡丸」。此方融合幾十味中藥,製備工藝複雜,清代時,同仁堂的第三代創始人,根據此方加減成現在的同仁大活絡丸。

相關焦點

  • 張仲景的活血化瘀法
    1活血行氣法是行氣藥與活血藥相配伍的一種活血化瘀法,用以治療因氣滯而血瘀或因血瘀而礙氣病證。例如《金匱要略·產後病脈證並治》:「產後腹痛,煩滿不得臥,枳實芍藥散主之。」枳實芍藥散破氣散結,活血止痛。方中枳實破氣散結,炒黑能行血中之氣;芍藥活血止痛;大麥粥安胃和中。氣血宣通,則腹痛煩懣(原文「滿」,通「懣」)諸症自除。
  • 經絡通經概念——五門十變法及臟腑通治法(理論篇)
    「五門十變法」及「臟腑通治法」其範疇已跨越現有表裡經概念,加強非手足同名、非表裡經之間的聯繫,補充中醫學的理論,闡釋中醫診療思路之經絡基礎,擴大應用思路,提升臨床治療水準及療效,尤其面對多經絡、多臟腑疾患時,透過通經關係,提綱挈領,可取一經治療多經或多髒疾患。
  • 高手臨床:化瘀五法!(臨床借鑑)
    (臨床借鑑)1化瘀化痰法瘀為血滯所成,痰為津液所化。津血同源,故津血為病,則有可能痰瘀並結。尤其病有癥塊、病久不愈、瘤疾頑症,多有痰瘀並結情況。《靈樞·百病始生》云:「汁沫與血相搏,則併合凝聚不得散,而積成矣。」《景嶽全書》亦云:「塊乃有形之物,痰與食積死血而成。」說明了積塊的形成是痰瘀並結的結果。
  • 通經活絡活血化瘀
    此類藥活血力最強,用於瘀血日久之癥積包塊。四是活血調經藥,如益母草、桃仁、紅花、澤蘭、當歸、王不留行、五靈脂、凌霄花、月季花、丹參、牛膝、穿山甲。此類藥有通經之功,用於婦女月經色黑,伴有血塊,月經不調,經閉或痛經。五是活血通痺藥,如雞血藤、川芎、牛膝、乳香、虎杖、丹參、天仙藤,穿山甲。
  • 能疏肝解鬱、通暢氣機、調和脾胃的「通法」
    在「汗、吐、下、和、溫、清、補、消」的中醫八法之外,還有一法廣泛用於臨床各科,具有行氣解鬱、活血化瘀、開胃消滯、通利關節、醒神開竅等作用,廣泛應用於各類慢性病中,同時在美顏、減肥、祛斑方面有重要作用的方法,然而卻因列於八法之外而被世人所忽視。這就是中醫的「通法」。
  • 刮痧通經絡有兩種方式,作用機理分別是什麼?
    △長按上圖,識別圖中二維碼,查看課程詳情△中醫全息刮痧三級刮痧術即一級:舒適減痛的身體刮痧術二級:不出痧通經絡,具有美白祛斑微整形效果的面部美容刮痧術面部刮痧,為什麼不出痧也能通經絡?這其實與刮痧的作用機理有關係。眾所周知,刮痧可以活血化瘀通經絡,但是很多人並不知道活血和化瘀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血是人體重要的營養物質,在正常情況下,會周流不息循行於脈中,營養全身。活血是促進血液的流動而化瘀,指的是對於有瘀滯的血液,我們該通過什麼方法在這個部位促進血液循環。活血化瘀的中藥,有很多的分類。
  • 元活膏經絡通保健貼,做你的經絡「疏通員」
    如果經絡堵塞不通,那氣血運行不暢,臟腑之間無法溝通連接,各種症狀、疼痛也隨之而來,更嚴重的是可能會因為經絡不通而導致身體瘀、堵、麻、木、虛等等,從而引發三高、中風以及唿吸道、睡眠等各方面的健康問題。所以,保持經絡的通暢才能讓身心處於舒服的狀態。日常我們可以通過運動、針灸、按摩加強氣血的流通,如果沒有時間和精力的人,不妨可以試一試簡單方便的元活膏經絡通保健貼。
  • 伸筋拔骨操,三個動作通經絡、拔病根(動圖示範)
    碰到疼痛類的問題,可以採用點面聯合的辦法來疏通經絡。面積小的可以按揉,面積稍大一些可以刮痧,這樣經絡慢慢就通了。經絡不通引起的痛進一步發展就是麻或木。麻和木的症狀常常一起湧現,但在中醫裡,它們的病因不同。比如我們盤腿坐得太久,下肢氣血不通,就會發麻;接著,經絡被堵,氣血徹底不通,雙腿就會木。只有轉變坐姿,氣血通暢才會恢復知覺。
  • 經絡堵了,人就虛了!艾灸,通經絡的最佳選擇!
    「經絡」,它們看不見摸不著,卻實實在在影響著全身機能運行。經絡究竟和臟腑存在怎樣千絲萬縷的聯繫,經絡不通會帶來哪些危害,我們平時又該如何養護它?《黃帝內經》記載:「經脈者,決生死,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
  • 一個方子7味中藥,補氣化瘀、橫掃氣虛血瘀
    若氣血生成不足,人體的生長發育,各臟腑經絡的生理活動則無法正常協調,則氣虛推動血液無力,久之,就會導致氣血流通遲緩,淤血停留體內。因此也就成為我們肉眼能看到的現象,比如身上總是青一塊,紫一塊的,這都現象就是說明你氣虛血瘀。對於因氣虛導致的瘀血,要以補氣化瘀為主,那如何補氣化瘀呢?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個出自化淤大師王清任的《醫林改錯》中的一個方子,叫做補陽還五湯。
  • 通經絡可以減肥嗎
    核心提示:減肥的方法確實不少,選對適合自己且安全的並不容易,可能在嘗試過很多方式後終於知道,只有運動與飲食才是最安全有效的,若想在有效的基礎上再提升效率的話,不防嘗試利用中醫減肥的方式做配合,比如推拿、按摩、針炙、拔罐等,嚴格的說這些都是養生方式,目的是疏通經絡,因此也被稱之為經絡減肥方法。那經絡可以減肥嗎?
  • 【黃梅龍】黃氏經絡按摩法 | 人體經絡,不可不通!
    國家中醫泰鬥高德榮嫡傳弟子黃梅龍老師經多方名師指點,並結合自身多年的臨床精研歸納整理,總結出黃氏經絡按摩法。在經絡的基礎之上,黃氏經絡按摩根據人體臟腑與五行的相互關係,將手法按摩相互關聯起來,來調整各臟腑失調的功能,使之恢復正常,從而治療各種相應的病症,涉及到全身的362個穴位以及12條經絡的講解及手法的操作。
  • 艾灸|疏通全身經絡最好的方式!
    中醫進行養生治病,一定要先通經絡,凡是經絡不通就先行進補的人,必定會上火,這叫虛不受補。那怎麼知道自己的經絡是通暢還是堵塞呢?很簡單!1、經絡不通可以是有形的,這就是腫,常由血瘀引起。要消腫,就得活血化瘀,可以用刮痧法或者拔罐法來調理。很多人刮出來、拔出來的紫色或者黑色「痧」,其實就是經絡裡的瘀血。
  • 如何才知道你的經絡已經通了?
    怎樣才知道你的經絡已經通了如果一個人的經絡已經通了,大體上可以用以下幾個方法檢查:1.身上的肉捏著不感覺痛視(音)頻課程檢驗經絡是否通的最簡便的方法。就是捏一下你自己身上的肉,看是否痛。尤其是胳膊外側的三焦和小腸經的位置,或者大腿上的肉,能夠很方便和明顯地感覺出來。2.有明顯的過血現象。
  • 一個動作,通經絡,排毒素!
    兩手臂伸直,向身體的兩側平舉,手心方向任意,站著坐著均可。無論哪一種舉手療法,時間一長就會很難受,並有酸痛麻脹之苦。然而此功的奇妙之處,正在於它的酸痛麻脹。酸痛麻脹所顯示的即是身體氣血阻塞的現象。要持久舉手,手臂必須調動很多氣血來支應,在調動氣血的過程中,凡有阻塞之處必然引起酸痛麻脹。只要忍受酸痛麻脹到一定的時間,酸痛麻脹的現象一定會解除,這表示阻塞已被打通。引起阻塞的原因乃是身體的毒素,亦即是有害人體的物質,如尿酸之類。身體中的毒素,也可說是(汙染物),多半是人體在吸收食品後,進行新陳代謝中的產物。
  • 神奇的推腹5分鐘,打通腹部經絡,還能預防癌症!
    中醫認為,很多疾病的原因是經絡不通、肝氣鬱結、心腎暗耗、脾胃受損,再加上生活節奏加快、飲食不節、起居無度,從而濁氣泛濫、經絡於阻所致。而人體14條經脈都與腹部有聯繫,摩腹能夠涉及到眾多穴位、聯繫臟腑和體表,所以對眾多疾病都有療效。如果能在摩腹過程中注意發力方向,將摩腹變為推腹,則效果更好。
  • 「健康中國」不可思議的推腹5分鐘,打通腹部經絡,還能預防癌症!
    不可思議的推腹5分鐘,打通腹部經絡,還能預防癌症!健康中國★★★★★揉肚子,是很多人都喜歡做的一個動作。中醫認為,很多疾病的原因是經絡不通、肝氣鬱結、心腎暗耗、脾胃受損,再加上生活節奏加快、飲食不節、起居無度,從而濁氣泛濫、經絡於阻所致。而人體14條經脈都與腹部有聯繫,摩腹能夠涉及到眾多穴位、聯繫臟腑和體表,所以對眾多疾病都有療效。
  • 清代名醫王清任,6張活血化瘀方,打遍天下無敵手,用過的都說好
    對於疑難雜症,古代的中醫無外乎兩大論點,一個是「百病多因痰作祟」,另一個則是「萬病之源皆因瘀」。而隨著時代的發展,生活環境的改變,鬱而成瘀卻越來越多,而活血化瘀的中醫治法卻在當今卻大受歡迎。對於活血化瘀的治法,醫聖張仲景可以說是活血化瘀的祖師,但是真正將活血化瘀用得出神入化的,卻是清代名醫王清任。
  • 女人化瘀遠比化妝重要
    虛與寒是造成瘀血的主要原因,因為「氣為血之帥」,血是相對靜態的,需要氣去推動,氣虛了血液運行無力就要瘀滯。
  • 4味活血化瘀的經典藥物,個個「身懷絕技」
    瘀血作為導致中風、心梗等多種疾病的「罪魁禍首」,在治療中針對不同部位和性質的瘀血,選用適合的活血化瘀藥物十分關鍵。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下沈紹功先生對於4種經典活血化瘀藥物的臨床使用心得。化瘀和止血之別在於用量和配伍。化瘀時用大量30g,配伍活血藥;止血時用小量10g,配伍養血止血藥。